76 珍寶館(清朝出沒)
第76章 珍寶館(清朝出沒)
【珍寶館在故宮的寧壽宮區域,當年也是專門為了乾隆帝在退政當太上皇以後居住而建造的太上皇宮殿,不過嘛,咱們的乾小四口是心非得很,就算退位了也緊握權利不放,最終也沒住進去。】
林菱與爺爺兩人研究了一下路牌,便一邊與網友們聊乾隆一邊往那邊慢慢地走,沿途經過各處宮殿也會駐足欣賞,故宮經歷過戰火與歲月的淘洗,特別有種厚重的美感,但有時候走到一些人跡罕至的宮巷,看着窄窄長長的巷子,兩面紅牆圍擁着,又無端端讓人察覺到一點中式的恐懼,如果故宮能夠夜游……這或許不大可能,但若是橫店複刻的故宮能夠夜游,應該也挺有中式恐怖的劇本殺氛圍感的。
而聽見林菱說起乾隆,清朝的康雍乾三位皇帝都各有各的好奇,康熙此時的時空下,乾隆還在他額娘鈕祜祿氏的肚子裏,因此對這個素未謀面的孫子,總歸是沒有那麽多複雜的情緒,反倒因仙跡曾經随口提過一句:“康乾盛世”,他對這個孫兒便是期待好奇大過那些做詩不好之流的揶揄之詞。
仙跡喜愛揶揄帝王,也不是奇事了。
康熙自個也被嘲成了“康師傅”,他還算是有些肚量的皇帝,不至于隔着幾百年的光陰在這兒無畏跳腳。
一開始不高興是自然的,後來嘛,也就勉強接受了。
至少“師傅”一詞,在宮裏是指代老師與先生的,康熙自我安慰地說服自己:叫自己為“康先生”或是“康老師”,怎麽不算……是一種尊崇呢?
能得“康乾盛世”一詞,想必他這個孫兒在治國理政方面是不大差的。而這個詞也安撫了很多個康熙為了晚清末日而無法成眠的夜晚,總歸大清不像秦隋二朝昙花一現,也不會如元朝一般,驟病消亡,更不會像宋朝一般,偏安一隅。
大清比那些朝代,豈不是都強得多了!
而雍正帝,卻心緒十分不佳,他是個嚴于律己同時也嚴于律人的帝王,他對自己的兒子也是眼裏揉不得沙子,只要踩到底線,立刻便棄之不用,比如被他過繼給老八的弘時。
他活下來的兒子雖沒有幾個,卻也不會痛惜這樣行事放縱不謹的兒子,所以他很介意仙跡随口胡謅的“熹貴妃”,也很介意弘歷在仙跡口中會是一個怎樣的皇帝。
先前說起弘歷晚年好大喜功、喜好享樂就已經讓雍正對這個兒子在心裏扣了不少分,但想到僅有“晚年”而已,那弘歷年輕時應當還是好好地當皇帝了的,于是便也忍耐了下來。
至于詩文不好,對于皇帝而言,這倒不是什麽大事。
就好似聽見了他心中所想一般,林爺爺接着林菱的話茬笑盈盈地繼續說道:
【的确是這樣,乾隆很多人都說他性格像爺爺,但其實吧,爺爺個人認為,清朝康雍乾祖孫三人,性格上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比如雍正,他被譽為清朝最勤勉的皇帝,而且幾乎勤勞到成為了你們小年輕口中的宅男,他當政期間幾乎哪裏也不去,對紫禁城外的世界毫無興趣,不出巡也不去狩獵。木蘭秋圍因為還承擔着聯系蒙古各部的責任,因此他每年都讓十三弟怡親王替他去。
據說他每天睡覺時間不足四個小時,經常獨自工作到深夜都不睡,第二天照樣早早起來上朝,一年365天之中,唯有自己生日那天會休息,其他時候都不休息。
而且前面咱們不是說過雍正帝有很多眼鏡嗎?你們知道為什麽嘛,就是因為他每天批閱的奏折太多了,清朝也沒有我們現在這種護眼臺燈,都是燭火,雍正又是話痨,他奏折上的批語不是一兩個字,有時候能寫一千多字,也因為每天挑燈加班,他近視眼很嚴重,內務府檔案記載他配過三十五副眼鏡。】
清康熙年間,康熙用一種嶄新且驚訝的目光打量自己這個平日裏很少關注的四兒子,正經在外的時候,老四都不大說話,冷眼冷面,沒想到能批一千多字的奏折?
胤禛被看得面皮發燙,強作鎮定。
“雖說勤政是好事,但不能不顧及身子骨……”康熙雖然卷,但也是個養身達人,忍不住絮絮叨叨。
【雍正和他的皇阿瑪康熙截然不同,康熙則是個還留着滿人遺風的一個皇帝,他非常喜歡往外跑,狩獵、巡幸江南、喜歡住在園子裏辦公,他還嫌棄紫禁城太小太擠,氣候也不好。】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聽到這兒,把腿往炕上一盤,很是冷冷地道:“嫌棄你有本事別住啊!你自個蓋去!誰求着你住了似的。”
【乾隆呢,從某種角度而言,應當是隔代遺傳了這種腚上長刺坐不住的基因,他學着爺爺六下江南,順帶還自己加了些工作量,又四次東巡谒拜盛京祖陵。】
康熙時空,康熙瞥了眼被叫過來一同看仙跡的老四,很有些難以理解道:“你……你當了皇帝以後,怎麽也連秋圍也不去?”
胤禛:“……”他的确很不喜歡去圍獵。
康熙見胤禛沉默,還嘀咕道:“幸好你兒子不像你。”
胤禛聽到這句話心裏就不舒服,他很想反駁下江南、圍獵都要耗費大量銀子,簡直就是在往外撒錢兒,但理智讓他忍住了。
【而且比起乾隆帝喜愛寫詩,雍正皇帝是不喜歡也不愛做詩的,他在當皇帝之前留下的詩文,大多是跟着康熙四處巡幸時被迫寫的,因為康熙每次出巡都要讓兒子做限制韻腳的文字游戲,雍正登基後便曾在《雍邸集》中老實地說:“朕素不娴聲律,每于随從塞北、扈跸江南,偶遇皇帝命題屬賦,勉強應制,一博天顏歡笑,初不記字句工拙。”也就是勉為其難地應付應付老爹罷了。】
清康熙朝,康熙無語地斜了眼被說得滿頭大汗的兒子。
但最終他沒說什麽,老四的別扭性子他清楚得很!
而且仙跡說得雖直白,但康熙自己回憶起來也只能點頭,老四做得詩的确都是四平八穩的,幾乎沒什麽出彩的。
于是又補充了一句:“看來你兒子這上頭還是像你。”
胤禛:“……”
所以他兒子到底像不像他啊!
【雖然雍正認為自己不擅做詩,也不熱衷此道,也從不要求臣子、兒子讀他的“禦制詩”,但他并不知曉,這世道總是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寫的一首《寒夜詠懷》,裏面有一句“夜寒漏永千門靜,破夢鐘聲度花影”一直很受人推崇,還有不少人揣測雍正這首是個情詩呢!而雍正皇帝寫的行書七言詩還在保利拍賣行上被估值1000-1500萬元,對他在文學與藝術領域都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清雍正年間,雍正帝怔了一下,随即無奈地笑了笑:“那首不是情詩……”是他寫給母親德妃的。
寒冷至極的深夜裏,他想到額娘十年如一日的冷眼相待,心中也曾有過孤寂與惘然,那種複雜深厚的心情至今都還留在他心裏。
【不過乾隆的書法也很好,康雍乾三個皇帝的書法都很不錯,乾隆的《白塔山記》就曾經創造過中國書畫作品全球拍賣紀錄,落槌價1.01億元人民幣,最後加上傭金一共價值1.1615億元,真是天價中的天價。所以乾隆其實應該是有藝術細胞的,但為什麽乾隆中後期的瓷器風格會越來越浮誇呢?】
林菱适時插嘴。
【都怪他的筆友路易十六,成天給他炫耀洛可可風格,導致乾隆不服氣,花裏胡哨誰不會啊?不就描金嗎?不就五顏六色嗎?不就蝴蝶結嗎?不就閃閃發光嗎?我也會啊!我還能燒出十七種工藝在同一個瓶子上,你能嗎?兩個皇帝就這麽攀比起來了。】
林菱還特別友好地用備用手機給網友展示了一下什麽叫“中世紀洛可可風”,各種繁複無比、塞得滿滿當當的元素瞬間充斥在各朝古人面前,唐玄宗李隆基眯着眼,卻奇怪道:“雖說不曾留白,有些過了,但朕倒覺着還算精致華貴。”
到處都是閃亮亮的,他……有點喜歡。
清乾隆年間,乾隆也心想:本來就是,不就是堆砌麽,誰不會似的,朕難不成還會輸給那路易?
【說曹操曹操就到了,珍寶館就在皇極殿兩側的廊房裏展出,咱們這就帶大夥兒去看玉石瓷器那個廳,先來看不知道洛可可這事兒、小清新時期的乾隆。】
林菱領着爺爺進去了,打頭就是一套白玉文房四寶,在燈光下真是溫潤到一點雜質都沒有,雕工又格外精細,特好看;然後還有一套玉石的仿生花器,更是巧奪天工啊。
還有寶藍色如天空的瓷器瓶、極雅極美的甜白番蓮紋碗、純潔無瑕的瑪瑙杯、整塊金絲綠加黃翡的翡翠雕成的碗碟……
【沒想到吧,這些美到心肝顫的東西都是乾隆的!】
其他朝代的古人們也跟着開了眼,哇,這後世清朝的帝王,能燒出這麽漂亮的瓷器呢?
喜歡且想要!!
尤其秦漢時期,大多都還在使用青銅器、漆器的,更是兩眼發直了,比起林菱這樣普通小百姓的現代物品給他們只是科技上的震撼,但論審美與精致奢華,還是這些皇家用具更能直擊他們心靈。
【然後往下,畫風逐漸就開始花開富貴了。】
清雍正年間,雍正戴上新配的眼鏡,想看得清楚一些,随即便被那些印滿了彩色大花、各種描金、掐絲琺琅的玩意兒奪去了呼吸。
【哇,快看這個,這個經典。】
雍正忍耐着一看,看完整個臉都皺巴巴了,原來是個:“青花五彩鬥彩金彩琺琅彩紅釉粉青釉霽藍釉鬆石綠釉窯變釉仿官釉仿哥釉仿汝釉醬色釉三陽開泰博古九鼎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蟠螭紋蝙蝠紋花卉紋如意紋萬字紋靈芝紋螭耳大瓶。”
【但據說這個要燒17遍,成功率特別低,是非常考驗技術的,就是怎麽說呢,雖然技術高超,但真是報看啊!】
再走上幾步,邊上還有個滿是七彩小葫蘆的大葫蘆,雍正帝看完,默默把自個的眼鏡摘掉了。
林菱再往前走,很快走出了這個展區,進入一個挂着古代名家書畫的穿堂。
【受災更嚴重的區域到了!】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