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25章 第 25 章
隆禧很懵,完全沒想過官員群體裏還能出現文盲,還是輔政大臣之一,真的不是開玩笑嗎?當家做主的再是滿人,天下也是漢人多,怎麽能不認識漢字呢?
鳌拜以前沒覺着不認識漢字有什麽不妥,他是行伍出身,能說漢話已經很不錯,要求那麽***什麽?他不認識漢字,還不能找幾個識字兒的在旁邊候着嗎?
武将嘛,能認識滿文蒙文已經很不錯了,朝中多少漢臣不認識滿文蒙文不也幹的風生水起。寫字這活兒留給別人,他們能說就行。
可是現在,看到小阿哥懵懵的表情,鳌中堂忽然覺得他看不懂小家夥給他寫的小紙條簡直是罪大惡極。
小阿哥才多大一點,上學念書才一年就能寫字了,滿蒙漢三種都得學那麽辛苦都沒有放棄,第一次上朝站班還給他寫小紙條,忘年交能親密到他和小阿哥這種程度,古往今來也找不出幾個。
小阿哥那麽努力,他有什麽資格放任自己?
不管怎麽說,總不能連小家夥的悄悄話都看不懂。小阿哥給他塞小紙團就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他們倆說了什麽,他要是次次都找別人來讀,阿哥爺不高興不給他寫了怎麽辦?
鳌中堂心裏九轉十八彎,面上卻絲毫不顯,看小阿哥仰着頭費勁,特意蹲下來和他說話,“阿哥爺放心,奴才回家就請個師傅學漢字,下次一定能看懂您的吩咐。”
“不用那麽麻煩,小爺下回可以給你寫滿文。”小家夥嘟囔了一句,揉揉臉從震驚的狀态中走出來。他也不是什麽魔鬼,只是“不識字”和“輔政大臣”兩個詞放在一起實在太違和才那麽震驚,沒有逼年過半百的老人從頭開始學漢字的意思。
漢字多難啊,鳌拜要是能學會二十年前就學會了,哪兒會等到現在。他不會寫漢字是不想寫嗎,肯定是學過了學不會才放棄的啊。
小家夥臉上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覺得鳌中堂學不會。這種感覺他懂,從入門到放棄只需要邁開第一步,不是什麽大事兒,他下次寫滿文就是了。
鳌拜:???
不可能,他堂堂滿洲第一巴圖魯,怎麽可能學不會漢字?
學!說學就學!只有他不想學,沒有學不會!
回家就請先生教!
鳌中堂脾氣上來也不好惹,一拍大腿就和小娃娃杠上了,“不用!區區漢字,以前不會只是不想學,只要奴才想學,那都是手到擒來的小事兒!”
隆禧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幾乎把“不愛學習”四個字寫在臉上的滿洲第一巴圖魯,不太相信的撇了撇嘴,“好吧,這可是你說的,下次再有事情小爺還寫漢字哦。”
鳌拜:……
其實寫滿文也可以,他也不是非要看漢字。
小家夥站在門口和老朋友交流感情,說了一會兒後扭頭一看,三個哥哥在門口站成一排幽幽看着他們。總感覺再不回去的話,迎接他的就是混合三打。
隆禧匆匆和忘年交告別,拉起不想搭理他的五哥趕緊溜。他們還是孩子,上朝是意外,學習才是他們該幹的事情。湯師傅這會兒應該已經到地方了,他們不能讓師傅多等。
諸位,有緣再見。
小家夥一溜煙跑的沒影兒,康熙和福全對視一眼,把教訓弟弟的事情放到後面,先解決欽天監的事情再說。
不過教訓弟弟歸教訓弟弟,弄清楚鳌拜想幹什麽也很有必要。臭小子又沒有經常跑出來玩,怎麽看上去和鳌拜那麽熟稔?
少年帝王走在前面,神色如常和鳌拜說話,看看能不能問出點東西來。鳌中堂也沒有藏着掖着的意思,有什麽就說什麽。小阿哥模樣好又不怕人,他縱橫沙場多年,鮮少見着不怕他的小娃娃,難得有個能說得上話的,交個朋友怎麽了?
康熙:……
福全:……
這朋友交的可真草率。
隆禧拉着親親五哥跑出去,到兩宮之間的長道上就跑不動了。小家夥後怕的拍拍胸口,惡人先告狀開始埋怨哥哥,“你們怎麽偷偷站在後面,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嗎?”
常寧一邊給臭弟弟拍拍背順氣一邊說道,“你都跑到鳌拜跟前去了,我們要不看着,你被他吃了怎麽辦?”
隆禧皺起眉頭,“鳌拜吃小孩兒嗎?”
他怎麽沒聽說過?
常寧哼了一聲,“不吃小孩兒也差不哪兒去。”
瑪嬷說過朝堂上沒幾個好人,尤其是那幾個輔政大臣,各個心眼都賊多。名聲不好的不只蘇克薩哈一個,鳌拜也沒比他強哪兒去,包括索尼和遏必隆,都不能當他們和看上去一樣與世無争。
別人見了他們幾個不跑就算膽大了,他們家這小祖宗可好,每次見了都主動湊上去。湊就湊呗,可跟着挨罵的是他啊!
常寧點着臭弟弟的腦袋瓜,語重心長的和他說無辜挨罵有多慘。還好這次臭小子跑出去的時候兩個哥哥都看着,不然晚上挨罵還得加上他。
不對,現在還不到晚上,沒準兒晚上挨罵真的還有他的份兒。
當哥哥真的太慘了。
尤其他不是年紀最大的哥哥還不是地位最高的哥哥,教訓小弟的時候倆哥哥攔着不讓他教訓,偏偏小弟挨訓的時候他還得陪着,他真的好慘。
“對不起,我錯了。”小家夥熟練的低頭認錯,“下次挨罵的時候一定不會讓五哥一起挨罵,一人做事一人當,牽扯到別人的不是好漢。”
“你還想有下一次?”常寧磨了磨牙,手上力道一重直接在臭弟弟腦門上敲出了一個包,“你就作吧,下次再敢明目張膽的和鳌拜說話,你就別想出門了。”
隆禧眼睛一亮,捂着腦袋興奮道,“也就是說,五哥不想上朝站班的話,咱倆一起去找鳌拜唠唠嗑不就可以了?”
常寧:……
也不是不可以吼。
兄弟倆吵吵鬧鬧回到阿哥所,見着等在院子裏的哈哈珠子們趕緊上前彙合。前朝的事情和他們倆無關,還是師傅留的功課更重要。
反正昨兒該問的已經問過了,二哥脾氣好,他三哥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最後的結果他能猜到八九不離十,總歸欽天監那些人都能保住性命。
至于湯若望,他三哥說的時候豪情萬丈,不光要湯若望活着,還要讓他繼續當欽天監監正。不過他覺得這不太可能,人能保下來已經不錯了,哪兒能好事全占了。
再說了,這次翻案純粹是他們胡攪蠻纏,索尼和鳌拜拉不下臉和他們計較。同樣的手段用一次還行,再來可就沒效果了。
最重要的是,保湯若望還有他們家瑪嬷的意思,太皇太後的分量比他們幾個加起來都重,今天早朝鬧這一場其實就是玩兒。
皇帝年少,喜歡胡鬧才正常,真要小小年紀就足智多謀走一步算十步,欽天監這案子也不會讓他們輕輕松松的鬧成這樣。已經定了的案子不能輕易不能翻案,只這一句話就能讓他們多走一大堆彎路。
現在這樣多好,那麽多條人命不就救回來了嘛。
嗨呀,他可真是個小天才,這事兒沒他幫忙不行。
小天才嘚瑟的不行,還沒來得及多炫耀幾句,人就被倒黴五哥給提溜進屋好好學習。四書五經那麽多在後面等着,禿頭的日子多着呢。
驚心動魄的一天結束的悄無聲息,大臣們各自回家,阿哥們也結束了一天的課程。
隆禧和常寧興沖沖的等着他們家二哥回來,雖然前朝的事情和他們關系不大,但是這次好歹有他們參與,結果怎麽樣還是得問問的。
福全拿兩個弟弟沒辦法,正好這件事情也得去和他們家瑪嬷說一聲,便先帶他們去慈寧宮請安,然後再把索尼鳌拜等人商量出來的結果告訴他們。
欽
天監那些官員的死罪可以赦免,但是湯若望的監正之位不能留。幾位輔政大臣看傳教士不順眼不光因為他們曾經被先帝看重,還有其他原因。
湯若望等傳教士的确有本事,不管在天文歷法方面還是在制造大炮方面都稱得上是人才。那紅夷大炮的威力他們清楚的很,當年崇祯皇帝負隅頑抗用的就是湯若望等人造出來的炮,不少滿洲勇士都犧牲在那些大炮的炮彈之下。
時過境遷,江山易主,客居他鄉的西洋人也見風使舵投靠了他們。這不算什麽,畢竟不管是滿人還是漢人,對西洋人來說都是異族,那些西洋人甚至分不清滿人漢人的區別。只要真的有才,讓他們當官也不是什麽事兒。
大清入關之後修訂歷法頒行天下是很重要的事情,對每一個朝代來說,推翻舊朝的同時都要頒行新的歷法來代替前朝的舊歷,如此才能讓全天下的百姓都認同他們是新朝的人。
最先任用湯若望等人的不是他們家汗阿瑪順治皇帝,而是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衮。當年大軍進入北京城的時候,朝廷下令城內所有百姓搬到城外居住,湯若望上書請求庇護,他建的教堂、珍藏的典籍、還有那部和前朝欽天監官員一起修訂的《崇祯歷書》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懂得推算歷法的人地位崇高,湯若望也因此備受禮遇。他們家汗阿瑪生前和湯若望關系極好,經常召他進宮講解天文歷法等學問。僅在順治八年一年之內,湯若望就從通議大夫、太仆寺卿升到太常寺卿,直接從五品蹦到了正三品。
他們家汗阿瑪的興致一直沒有消失,湯若望的官位也一直在增加,到最後已經成了名義上的國師,還被賜了光祿大夫,那可是正一品的官職。
如果只是這樣,別人最多只是看他不順眼,但是他們家汗阿瑪是個相當愛恨分明的人,看誰順眼就想給誰恩典,別人攔都攔不住。
湯若望是個西洋人,經常召他進宮已經很不合規矩,他們家汗阿瑪還時常去湯若望的府邸和他聊天,如此尊卑不分,那是滿洲勳貴看不慣,漢族大臣也看不慣。
當年大軍入關之時北京城一片混亂,湯若望在那種情況下依舊選擇留下,不可能只是懶得換地方。情況穩定下來之後,他就借助和皇帝關系親近開始傳教,宣武門內那座大的離譜的教堂就是那時候建的。
他們滿人信佛的多,京城的漢人信佛的也多,讀書人尊奉孔孟,習武之人供奉關二爺,即便什麽都不信,還能給家裏的祖宗燒柱香,總之每個人燒的香都有去處。
外來的傳教士偷偷摸摸傳教,他們看在這些家夥有用的份兒上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可你這光明正大的傳是怎麽回事?
那教堂建的老高了,城外佛寺的大和尚都不服,道觀的道士見了更得抗議,他們本地的供奉還沒那麽好的建築,憑什麽外來的傳教士能這麽幹?
但是不服歸不服,湯若望有皇帝護着,別人不服也沒辦法。宣武門的教堂門口豎着一塊石碑,上面寫着“通微佳境”四個字,那是他們家汗阿瑪的禦筆親書。湯若望把那幾個字刻成石碑放在教堂外面,就是在告訴所有人他有自由傳教的權利。
因為湯若望一個人和皇帝關系好,整個大清境內的傳教士都沒人敢得罪,不明所以的百姓見到那些西洋人被朝廷保護,再被他們一通忽悠,順勢加入他們那什麽什麽教的足有上萬人。
教會這種東西不能等閑視之,古往今來用這種手段造反的不在少數,那些傳教士輕輕松松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聚集了上萬信徒,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會覺得膈應吧。
那句話怎麽說來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們大清入關才二十多年,自己的江山還沒坐穩,哪能讓那些西洋傳教士趁機作亂?
按照鳌拜的話來說,欽天監的官員可以官複原職,湯若望和其他傳教士不可以,他沒直接讓人把那個教
堂給推了已經是手下留情,還想官複原職,門兒都沒有。
“現在就是這樣,楊光先污蔑上官、肆意攀咬,判流放。杜如預、楊宏量、李祖白李實等人官複原職,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無罪釋放,但是出獄後不得随意傳教,所有在京傳教士的行跡都得上報朝廷,若有違反,按例驅逐。”福全一板一眼将事情說完,對上兩個弟弟嫌棄的目光,捏捏手指想揍弟弟。
隆禧和常寧熟練的躲到他們家瑪嬷身邊,不敢相信那麽跌宕起伏的故事就這麽平平淡淡的說完了,
唉,二哥果然沒有當說書先生的天賦,不像他們倆天生多才多藝,給個戲臺子就能上去唱戲。
“你們這次處理的很好,瑪嬷深居後宮,本不該多管前朝的事情,只是那湯若望曾經幫過咱們,瑪嬷不好看着他被淩遲。”太皇太後嘆了口氣,對這個結果已經很滿意。
除了滿意湯若望被救下來,還滿意她這幾個孫兒的機智。她原本以為這回得她親自下懿旨給那幾個老東西才行,沒想到幾個孫兒主意多,那麽快就把事情解決了。
天下終歸還是年輕人的天下,她老咯。
“我還以為那些傳教士只是在欽天監任職,沒事兒觀觀天象,再沒事兒就造造大炮,沒想到他們幹的事情那麽多。”常寧托着臉感嘆着,深深覺得自己對外面的世界認識的還不夠。
福全喝口水潤潤嗓子,輕飄飄看了一眼嘀咕個不停的傻弟弟們,面無表情問道,“你們猜傳教士為什麽叫傳教士?”
常寧:……
隆禧:……
也是哦。
作者有話要說:福全:疲憊jpg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