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

第 2 章

這段童年的相遇,為他們的青春鋪墊了不一樣的色彩。崔瑩的勇敢與張靈的堅韌,就像蘇州的水與橋,既獨立又相依,共同構成了他們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随着時間的流轉,他們從青梅竹馬的玩伴成長為彼此依靠的伴侶,而那段關于名字的趣談,也成為了兩人間不可替代的甜蜜秘密。

随着歲月的細水長流,小張靈與小崔瑩這對青梅竹馬的友誼悄然綻放成了大學校園裏的一段佳話。昔日的純真孩童,如今已蛻變成長,張靈的性格如同破繭而出的蝶,變得越發張揚灑脫,仿佛要将年少時壓抑的活力全部釋放;而崔瑩,則像是越燃越烈的火,那份江西姑娘特有的火辣與剛烈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與蘇州的溫婉柔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她就像是一抹獨特的辣椒紅,點綴在了江南的水墨畫卷之中。

雖然生長在水鄉蘇州,但崔瑩血液裏流淌的是江西大地的熱情與直接,對于辣的偏愛幾乎成了一種标志。每當崔瑩大快朵頤享受着家鄉的麻辣美食,張靈總會坐在一旁,表情複雜地看着那紅彤彤的菜肴,一邊是為愛人開心,一邊又對那些看似平平無奇卻蘊藏“火辣”威力的菜品感到敬畏。

偶爾嘗試一二,都會讓他額頭冒汗,連連求饒,但這并不妨礙他們之間的樂趣——張靈學會了在清淡與辛辣之間尋找平衡,為崔瑩親手烹饪那些既符合她口味又略帶蘇州風味的創新菜肴,而崔瑩也會在享受之餘,細心地為張靈準備一些他喜愛的清甜小食,這樣的相互理解和遷就,讓他們的戀情更加深厚且充滿趣味。

他們的愛情,就像是江西的辣與蘇州的甜,看似截然不同,實則在相互融合中碰撞出別樣的火花。在大學的象牙塔下,這對性格迥異的戀人,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書寫着屬于自己的浪漫篇章,證明了真正的愛情,不在于相似,而在于如何欣賞彼此的不同,共同編織出生活的多彩與甜蜜。寒假初始,南京大學的校園沉浸在一片寧靜與期待之中,張靈與崔瑩的愛情也在這個假期正式綻放,如同冬日裏的一縷溫暖陽光。确認了彼此的心意後,兩人決定以一場味蕾的冒險來慶祝這份新晉的戀情,于是,他們攜手踏入了一家充滿江西風情的小館,打算在舌尖上體驗一場江西與蘇州的奇妙邂逅。

崔瑩眼含笑意,滿是期待地指向了一道色澤誘人、名字雅致的菜肴——荷花血鴨,輕聲對張靈說:“親愛的,試試這個吧,我保證這次絕對不辣。”言語間,她的眼裏閃爍着頑皮的光芒,似乎對張靈的“辣度承受力”有着小小的挑戰意味。張靈望着那盤紅豔豔的菜肴,心生猶豫,卻又不願辜負崔瑩的好意,鼓起勇氣,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塊,輕輕放入口中。

“水——嘶哈……”剎那間,張靈的表情變得豐富多彩,先是驚喜于那獨特的風味,随後便是被微妙的辣意所“襲擊”,不禁連呼氣都帶上了幾分急促。盡管如此,他還是強忍住辣意,擠出一個勉強的笑容,對着崔瑩笑道:“這……這不辣嗎?看來我的‘辣商’還需要多加修煉啊。”

這一幕,成為了兩人日後回憶中的一段溫馨趣事,他們在笑聲與淚光中,更加懂得了包容與理解對方的不同。崔瑩心疼地遞過一杯涼茶,眼中的寵溺仿佛能化解所有的不适,而張靈則是在這微辣的考驗中,感受到了愛情獨有的甜蜜與暖意,原來,愛情的滋味,就在這一辣一甜的交織間,悄然綻放。

崔瑩嘴角勾勒出一抹頑皮的笑意,目光溫柔地望向張靈,緩緩開口道:“你知道在我們江西有一道特別的菜肴嗎?”她的話語中帶着一絲挑逗,似乎在考驗着張靈對江西美食文化的了解程度。張靈微微一怔,好奇心被瞬間激起,眼睛裏閃爍着好奇的光芒,連忙追問:“哦?是什麽菜呢?聽起來挺有意思的。”

只見崔瑩笑得更加燦爛,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故意賣起了關子:“青辣子炒紅辣子,一道色香味俱全,專為嗜辣之人準備的美味。”話音剛落,她便留意到張靈臉上那略顯尴尬又無奈的表情,不由自主地笑出了聲。

意識到張靈對于辣度的“柔弱”,崔瑩體貼地轉頭對老板喊道:“老板,還是來一份瓦罐湯吧,要那份最經典的排骨蓮藕湯,清淡又滋養,對我們江南人來說,剛剛好。”

這一番互動,不僅展現了崔瑩對張靈細心關懷的一面,也讓這對小情侶之間的生活情趣躍然紙上。在瓦罐湯溫潤的香氣中,兩人的感情似乎也随着升騰的熱氣,變得更加濃厚而溫馨。這一刻,即便是最簡單的飲食選擇,也成為了他們愛情故事中一個溫馨而又不失趣味的小插曲。次日,陽光正好,張靈決定以禮回之,邀請崔瑩體驗一番地道的江南風味。他笑容滿面,手指輕點菜單上的一道佳肴,無錫的臘排骨,語帶調侃地說道:“崔瑩,這可是必試之選,我保證,真的不甜——”話鋒一轉,自嘲地添了一句,“哎,誰讓咱們無錫菜天生就帶着那份甜蜜呢?”

張靈的眼中閃爍着促狹的光芒,仿佛在策劃一場小小的惡作劇。他悄悄指向另一道散發着獨特“香氣”的菜品,那是一道江浙地區赫赫有名的特色美食——臭苋菜梗。他嘴角上揚,笑容中帶着幾分狡黠,對着崔瑩眨了眨眼,就像一只正籌劃着小計謀的狐貍,緩緩說道:“而這道,崔瑩,可就是真正的挑戰了。聞着雖有些‘特別’

,但入口之後,定會讓你難忘。怎麽樣,有沒有勇氣嘗試一下這江南的另類風情?”這一幕,充滿了兩人間特有的幽默與默契,他們在味蕾的探險中尋找樂趣,每一道菜不僅僅是食物那麽簡單,更成為了他們情感交流的媒介,讓這段共進午餐的時光,充滿了溫馨與歡笑。盡管在飲食習慣上,這對分別來自江蘇與江西的南方戀人有着細微的差別,但他們卻在探索彼此味蕾的旅程中,驚喜地找到了共同的美味——灌湯包,它宛如一座橋梁,連接起了兩人心中的那份對美食的共鳴。

張靈的臉上洋溢着得意的微笑,他耐心地指導着崔瑩如何品嘗這道江南經典:“來,崔瑩,試試這灌湯包的正确打開方式——輕輕提,慢慢移,記住,先在包子頂上開個小窗,讓那滾燙的湯汁先流淌出來。”他的話語中滿是溫柔的關懷,不忘細心叮咛:“小心燙,別急。”崔瑩依言行事,她小心翼翼地夾起一枚晶瑩剔透的灌湯包,按照張靈的指引,輕輕地在包子頂部咬開一個小口,随即,一股熱騰騰、香氣四溢的肉湯緩緩湧入嘴中,那一刻,她的眼眸因驚喜而明亮起來。“哇,真的好喝!太鮮美了!”她贊嘆不已。

Advertisement

享用完這令人驚豔的一口,崔瑩滿意地點了點頭,嘴角勾勒出一抹溫柔的笑意:“看樣子,江南的美食世界裏,除了甜,還有如此令人難以忘懷的鮮美滋味呢。”這一刻,不僅僅是味蕾上的碰撞,更是兩人情感深處的一次溫馨交融,他們在這份共同的發現中,感受到了更多彼此間的理解和貼近。張靈以他那清越的嗓音,悠然補充道:“我們的蘇浙皖三省,就如同一幅美食的長卷,每翻一頁,皆是風味各異的驚喜。在江蘇,我的故鄉蘇州,點心的精致與甜美是出了名的,譬如那些細膩柔滑的桂花糕,輕咬一口,花香與甜蜜便在舌尖緩緩綻放,讓人回味無窮。而提及無錫,不得不提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甜味菜品,諸如糖醋排骨,外皮金黃酥脆,內裏肉質鮮嫩,甜酸比例恰到好處,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

他話鋒一轉,繼續描繪:“上海的濃油赤醬,則以其獨有的魅力,征服了無數食客的心。比如那經典的紅燒臘排骨,經過長時間的慢炖,骨肉輕易分離,醬香濃郁,肉質酥爛,每一滴醬汁都透着醇厚的風味。至于淮揚菜,那便是清鮮的代名詞,文思豆腐之細膩,仿佛水中綻放的菊花,蟹粉獅子頭的豐腴與松鼠桂魚的酸甜,無不展現着刀工與調味的精妙。更有東坡肉的醇厚、醉蟹的鮮美、香糟雞的酒香,以及龍井蝦仁的清新雅致,每一道都是藝術品般的存在。”

張靈的眼神閃爍着光芒,仿佛在回憶中品味着那些美味:“當然,還有那些令人難以忘懷的小吃,比如青團的軟糯、桂花糕的芬芳、定勝糕的吉祥寓意、海棠糕的形色俱佳,以及響油鳝絲的油潤鮮香,每一種都是對味覺的溫柔撫慰。南京,這座古城同樣不凡,南京烤鴨的外皮金黃酥脆,內裏肉質細嫩多汁,搭配獨特的醬料,風味獨特;而鴨血粉絲湯,湯清味美,溫暖人心,是無數學子心中最難忘的味蕾記憶。”

他的話語中蘊含着對這些地道美食的深厚情感,讓人仿佛随着他的講述,一同漫步于蘇浙皖三省的美食長廊,每一處停留都是滿滿的幸福感。張靈輕輕夾起一塊色澤紅亮、肥而不膩的東坡肉,細細品嘗後,嘴角挂着一抹滿意的微笑。他随即正色,但眼中閃爍着頑皮的光芒,壓低聲音道:“而且,你知道嗎,在我們蘇浙皖的美食寶庫中,還藏着一些以‘臭’聞名的奇特佳肴。”說到這裏,他刻意頓了頓,觀察着崔瑩的反應,見她一臉疑惑,便點了點頭,微笑中帶着幾分挑戰意味,“沒錯,崔瑩,你可曾聽說過安徽的臭鳜魚?那可是經過特殊發酵,外表雖不起眼,味道卻極為鮮美,自成一派。還有寧波的臭冬瓜,以及那些聞起來或許有些挑戰,吃起來卻別有一番風味的臭鹹菜梗和臭菜心。”

說到此處,張靈的笑容變得越發狡黠,仿佛在策劃一場關于味蕾的冒險,“怎麽樣,崔瑩,你有沒有勇氣,和我一起探索這些外表看似平凡,實則藏着無限驚喜的‘臭’美食呢?這可是一場舌尖上的奇妙旅行,保證讓你記憶深刻。”他的話語中既有對這些特色菜肴的自豪,又充滿了對未知體驗的好奇與期待,仿佛邀請崔瑩共同揭開這些美食的秘密面紗。崔瑩聞言,秀眉微挑,眼神裏閃過一絲不服輸的光芒,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哼!本姑娘連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都大快朵頤過,那種外焦裏嫩,初聞刺鼻,細品卻香醇無比的美味,至今難忘。相比之下,這幾道菜,我又豈會輕易言懼?”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股江西女子特有的豪爽與倔強,仿佛是在向那些“臭”名昭著的美食下了一紙挑戰書。

張靈聽罷,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贊許,随即故作嚴肅地回應:“那可真是小看了它們,要知道,安徽臭鳜魚的‘臭’,是一種時間沉澱後的醇厚,與發酵技藝的巧妙結合,其獨特風味,據說比之臭豆腐,有過之而無不及。寧波臭冬瓜,則是另一種溫婉的‘臭’,口感綿軟,回味悠長,初次嘗試,往往會讓人有意外的驚喜。”他的語氣裏既有對傳統美食文化的尊重,又帶着一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感,似乎在暗示,這将是一場不亞于任何冒險的味覺探索。

“既然如此,崔瑩,準備好迎接這場特別的美食探險了嗎?讓我們的味蕾,一同跨越那些初見之時的偏見,探尋那些隐藏在‘臭’名之後的不凡滋味。”張靈的話語如同一份誠摯的邀請,為這場即将開啓的美食之旅平添了幾分儀式感。張靈言出必行,不一會兒,桌上便依次擺開了他方才提及的江南特色臭菜:安徽臭鳜魚、寧波臭冬瓜、蘇式臭菜心,以及杭州特色的臭苋菜梗。每一道菜品的呈現,都像是精心策劃的戲劇一幕,既是對味覺的挑戰,也是對視覺的沖擊。

臭鳜魚被精心裝盤,金黃的外皮泛着油光,與內裏的雪白魚肉形成鮮明對比,那獨特的“臭”味在空中緩緩彌漫,卻透着一股難以言喻的鮮香誘惑。張靈輕夾一塊,遞至崔瑩面前,“先試試這臭鳜魚,別看它外表尋常,內裏可是藏着江河湖海的鮮美。”

臭冬瓜則是一派淡然之态,青白相間的瓜片上點綴着幾點蔥花,看似樸素,實則暗藏玄機。冬瓜特有的清甜與那微妙的“臭”味交織,如同夏日裏的一縷涼風,輕輕拂過心頭的每一個角落。

蘇式臭菜心,翠綠欲滴,腌制的技藝使得每一根菜心都吸飽了汁水,散發着一種複雜而深邃的香氣,那是歲月與自然共同釀造的奇跡。

至于臭苋菜梗,更是別具一格,粗壯的菜梗經特殊處理後,散發出濃郁而又奇特的氣味,搭配上蒜泥和辣椒,色澤誘人,讓人不禁好奇,這看似簡單的食材,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味蕾震撼。

“來吧,崔瑩,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讓這些江南特有的‘臭’味,成為我們記憶中一抹獨特的風景。”張靈鼓勵的話語中滿是期待,仿佛他不僅是想讓崔瑩嘗試這些菜肴,更是在邀請她共同體驗一場關于勇氣、好奇心與味覺邊界的奇妙旅行。張靈的眼中閃爍着促狹的光芒,嘴角勾起一個略帶頑皮的微笑,仿佛在說:“這不僅僅是一場關于食物的嘗試,更是一次友情的考驗。”他輕推那幾道精心準備的臭菜至崔瑩面前,動作中帶着幾分孩子氣的得意,又不失溫柔的鼓勵。

“崔瑩,來,別光看着,給我們的江南風味一個公正的審判吧。”他的話語裏藏着一份狡黠,但更多的是對這份獨特美食文化的自豪和期待。張靈刻意放慢語速,每一個字都像是在為這場即将上演的味覺冒險做足鋪墊,讓空氣裏彌漫着一種既緊張又興奮的氛圍。

他的眼神似乎在說,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品嘗,更是一次心靈的探險,一次關于勇氣和接受新事物的小小慶典。張靈的笑,此刻充滿了溫暖與鼓舞,仿佛在告訴崔瑩,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将是一段值得回憶的經歷。崔瑩擡頭望向張靈,眼底閃過一絲猶豫,但很快被好奇和信任所取代。她輕笑一聲,似乎是在回應張靈無聲的挑戰,也或許是被他的熱情所感染。“好吧,既然你這麽有信心,我可不能辜負了這份心意。”

說着,崔瑩伸出筷子,緩緩地夾起一塊其貌不揚卻據說味道奇特的臭豆腐,那金黃色的外皮上還挂着些微的醬汁,在燈光下顯得格外誘人。她的動作顯得有些小心翼翼,仿佛在對待一件藝術品,而不僅僅是食物。

就在臭豆腐即将入口的瞬間,張靈屏住了呼吸,周圍的空氣似乎都凝固了,只留下兩人心跳的回響。崔瑩深吸一口氣,閉上了眼睛,仿佛是在進行某種儀式,然後,輕輕一咬。

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崔瑩的表情從最初的忐忑逐漸轉為驚訝,再到最後的驚喜。她緩緩睜開眼睛,目光中閃爍着難以置信的光芒。“哇,這……這味道,真是意想不到!”她驚嘆道,言語中既有對臭豆腐獨特風味的驚訝,也有對張靈推薦的感激。

張靈見狀,臉上綻放出得意而又滿足的笑容,仿佛他精心策劃的這一幕得到了最完美的反饋。“怎麽樣?我沒說錯吧,最好的體驗總是藏在那些不期而遇的驚喜裏。”他的話語中滿含着成就感,兩人之間的氣氛也因此變得更加溫馨而親密。

這一刻,臭豆腐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成了一座橋梁,連接了兩顆心,讓彼此的世界因共享這一獨特經歷而更加寬廣。在嘗過了臭豆腐之後,崔瑩似乎打開了味蕾的新世界,對這些“臭名昭著”卻又別有風味的食物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張靈見狀,便更加自信滿滿地點了接下來的一系列菜品:臭鳜魚、臭冬瓜、臭苋菜梗、臭菜心,每一樣都是地方特色,各具風味。

當臭鳜魚被端上桌時,它的獨特香味立即彌漫開來,與臭豆腐相比,這股味道更為複雜且層次分明。魚身表面微微泛着油光,肉質緊實,經過發酵後的特殊香氣與魚肉本身的鮮美完美融合。崔瑩用筷子輕輕撥開魚肉,露出裏面細嫩的纖維,小心翼翼地品嘗了一口,眉頭先是一皺,随即舒展開來,眼中閃爍着驚喜的光芒,“這魚,臭得有深度,香得有層次,真是絕妙!”

接着是臭冬瓜,外表樸素,切片整齊地碼放在盤中,透出一股清新而略帶酸臭的氣息。崔瑩嘗試了一片,口感脆爽,酸甜适中,臭味中帶着微妙的甘甜,讓她忍不住連連點頭,“原來冬瓜也能變得如此有個性,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臭苋菜梗則是一道考驗勇氣的菜肴,它獨特的腌制工藝使得原本平淡無奇的蔬菜變成了餐桌上的另類明星。崔瑩戰戰兢兢地嘗了一小段,初時的抗拒很快被随後湧上的清脆口感和特別的酸臭所替代,她不禁笑道,“這味道,像是小時候偷偷嘗試大人不讓吃的零食,刺激又帶着點小叛逆。”

最後是臭菜心,相比前幾道,它的臭味更為收斂,更多的是保留了蔬菜本身的鮮嫩和清香,搭配特制的調料,吃起來既解膩又開胃。崔瑩輕嚼慢咽,享受着這最後一道臭味美食帶來的別樣感受,“這菜心,臭得清新脫俗,讓我對‘臭’有了全新的認識。”

一頓飯下來,崔瑩不僅嘗遍了各種臭美食,更是在張靈的帶領下,體驗了一場味覺與情感的雙重旅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材,在特殊的制作工藝下幻化成了難以忘懷的美味,也讓兩人的關系因此更加緊密,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翌日清晨,陽光溫柔地灑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上,張靈領着崔瑩穿梭于江南水鄉的石板路上,開啓了另一段關于味蕾的探索之旅。這次的目标,是那些藏匿于市井深處,承載着濃厚地域文化的小吃與點心,每一口都是對傳統手藝的致敬。

他們首先駐足于一家老字號糕餅鋪前,一籠剛出爐的桂花糖糕散發着淡淡的桂花香,金黃誘人。崔瑩輕咬一口,軟糯中帶着桂花的清甜,仿佛整個秋天都被含在了嘴裏,那份甜蜜直抵心間。

接下來,兩人來到一家湯圓店,寧波芝麻湯圓以其細膩的外皮和濃郁的黑芝麻餡料聞名。一顆顆湯圓在熱騰騰的水中翻滾,撈起後,崔瑩小心地吹涼,入口即化的外皮裹挾着流沙般的內餡,甜而不膩,滿口留香。

行至一家古樸的茶館,一碟晶瑩剔透的藕粉圓子靜待他們的品嘗。外層的藕粉滑嫩透明,包裹着豐富的餡料,甜中帶着微妙的果仁香,清雅別致,如同江南的水鄉風景,細膩而溫婉。

午後,他們步入一家裝飾古雅的糕團店,定勝糕以其吉祥的寓意和松軟的口感深受喜愛。那粉嫩的色澤,如春日裏盛開的桃花,咬下一口,紅豆的香甜與米糕的綿軟交織在一起,寓意着勝利與好運,也溫暖了人心。

在蘇州,怎能錯過精致的船點?小巧玲珑的蘇州船點,形态各異,色彩斑斓,宛如藝術品般擺在面前,每一件都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崔瑩輕夾起一枚,細細品味,外皮的細膩與內餡的豐富層次感,讓她仿佛置身于畫舫之中,游弋于碧波之上。

夕陽西下,他們來到了五芳齋,這裏的肉粽名聲在外,糯米與肥瘦相間的肉塊完美結合,每一口都是滿足。剝開粽葉,香氣撲鼻而來,肉汁滲入米中,鹹香四溢,令人回味無窮。

夜幕降臨,兩人走進熱鬧的小吃街,尋找那份最地道的生煎包。生煎外皮金黃酥脆,底部煎得恰到好處,輕輕一咬,湯汁四溢,肉餡鮮美,搭配上清爽的蔥花,是夜晚最美好的慰藉。

這一路走來,不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一場關于江南文化的深度體驗。每一種小吃,每一份點心,都承載着故事與情感,讓崔瑩深刻感受到了江南獨有的生活哲學與韻味,而這一切,都在張靈的陪伴下,變得更加溫馨而難忘。聽罷張靈細致入微的介紹,崔瑩的眼中閃爍着期待的光芒,她微笑着回應道:“張靈,你給了我如此美妙的江南記憶,那麽下次暑假,讓我成為向導,引領你走進南昌的風味世界吧。那裏有別具一格的菜肴,足以喚醒你沉睡的味蕾。”

“我們先去品味文山雞丁,那鮮嫩的雞肉與特制醬料的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對傳統烹饪藝術的致敬。接着,是客家人引以為傲的三杯雞,那醇厚的醬汁,三杯比例的神秘,讓人一試難忘。而餘幹辣椒炒肉,則是辣中帶香,簡單卻直擊心靈的美味。”

“當然,不能不提的是‘藜蒿炒臘肉’,藜蒿的清香與臘肉的煙熏味相互交織,是家鄉獨有的味道。還有‘金線吊葫蘆’,這道菜名詩意十足,實則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讓人回味悠長。贛南的棉花糕,輕盈如雲朵,甜而不膩,仿佛能吃出一片天空的純淨。”

“至于米粉蒸肉,那是南昌人家宴上的明星,每一粒米粉都吸飽了肉汁的精華,軟糯鮮美。糊羹則是冬日裏的溫暖記憶,多種食材在一碗濃稠的羹湯中共舞,暖胃更暖心。最後,到了收獲的季節,我們的橘子甘甜多汁,每一瓣都飽含着陽光的味道,定能讓你贊不絕口。”

“這趟美食之旅,不僅僅是味覺的冒險,更是深入了解南昌風俗人情的窗口。我期待着那一天,與你一起漫步在南昌的街頭巷尾,共同編織屬于我們的味蕾記憶。”崔瑩的話語中充滿了熱情與期待,仿佛已經帶領張靈提前踏入了那個充滿煙火氣與溫情的世界。崔瑩淺笑中帶着一絲無可奈何,她妥協地提議道:“既然聊起了江蘇與江西兩地飲食習慣的迥異,那就這樣吧,下次相聚時,我們就去品嘗重慶地道的火鍋,來一場味蕾上的折中藝術。一鍋分兩味,鴛鴦鍋裏,一邊是重慶标志性的麻辣紅湯,翻滾着火紅的誘惑,象征着我對故鄉那份熱烈的情感;另一邊則是清澈的骨湯,保持着食材的本真,正如你對淡雅滋味的偏愛——我辣你不辣,兩全其美,各得其所。”

“在那升騰的熱氣中,我們不僅能體驗到重慶火鍋的熱烈奔放,還能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情誼,那就是無論口味如何不同,總能找到共享的餐桌,共敘的情長。這或許就是美食跨越地域限制的魅力,讓每一個獨特的味覺記憶,都能成為連接彼此的橋梁。”

“想象一下,我們圍爐而坐,一邊涮着各式各樣的菜品,一邊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歡笑,那将是一幅多麽溫馨和諧的畫面。通過這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江蘇的溫婉與江西的熱烈,在重慶這座火辣的城市中奇妙融合,成就了一段關于友情與理解的美好佳話。”崔瑩的話語裏滿載着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這份特別約定的珍視崔瑩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于是這場跨省友誼的火鍋宴正式拉開序幕。鴛鴦鍋內,一邊是翻滾着紅豔豔的辣椒與醇厚牛油的麻辣鍋底,另一邊則是清澈透亮,飄散着淡淡雞骨與豬骨香氣的清湯,宛如一幅太極圖,巧妙地平衡了江蘇與江西朋友的口味差異。

燈光柔和地灑在桌上,映照着那一盤盤精心擺盤的食材:從江西運來的鮮嫩藜蒿,到江蘇特色的鴨血粉絲,再到重慶本地的黃喉與毛肚,每一樣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條,等待着下鍋的那一刻。崔瑩細心地将蔬菜、肉類分別放在兩邊,确保每個人都能輕易取到符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随着第一片毛肚在麻辣鍋中短暫涮煮後,崔瑩輕輕吹涼,送入口中,麻辣與肉質的鮮嫩交織在一起,讓她忍不住眯起了眼,享受着那股從舌尖蔓延至全身的暢快感。而另一邊的清湯,則是另一種風味的溫柔,将蔬菜的清新與豆腐的柔嫩完美融合,為不太能吃辣的朋友帶來了別樣的滿足。

朋友們圍爐而坐,邊吃邊聊,笑聲與贊嘆聲交織在一起。江蘇的朋友偶爾小心翼翼地嘗試着麻辣鍋,雖然被辣得直吐舌頭,卻也樂此不疲;江西的朋友則在清湯中發現了新的美味,對江蘇食材的新鮮贊不絕口。這樣的互動,讓這場火鍋宴不僅僅是關于食物的享受,更成為了一次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随着時間的推移,鍋中的湯汁越煮越濃,仿佛也炖煮着他們的友情,愈發深厚。崔瑩偶爾擡頭,望着窗外逐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在這個充滿煙火氣的夜晚,不同省份的朋友們因為一頓火鍋而緊密相連,共同體驗了一段難忘的味覺之旅,也讓這段跨省的友誼,因這頓飯而更加醇厚和長久。崔瑩,這個來自江西的姑娘,自小随父母遷徙至蘇州,這座城市便成了她的第二故鄉。她不僅融入了蘇州的溫婉,更保留了江西女子特有的那份直率與熱忱。歲月悠悠,自小學起與張靈相識,兩人的友誼如同古運河邊的垂柳,随風搖曳,逐年生長,最終在青春的河岸上綻放出了愛情的花朵。崔瑩與張靈的故事,就像是蘇州園林裏的一磚一瓦,看似平常,卻在日積月累中構築了一座獨屬于他們的風景。

江西人的血脈賦予了崔瑩獨特的個性,她的性格中既有江南女子的柔情似水,又不乏贛地兒女的潑辣與剛強。在蘇州的溫潤滋養下,她學會了吳侬軟語,卻也保留了對家鄉味道的深深眷戀。每當她用一口流利的蘇州話夾雜着江西口音邀請張靈品嘗家鄉的美食時,總能讓人感受到那份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

“張靈,快來嘗嘗這個,我保證,這次絕對不辣,噻!”崔瑩笑眯眯地端來一碗紅彤彤的菜肴,那色澤鮮豔得幾乎可以點燃整個廚房。張靈望着那碗菜,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幾分忐忑。作為地道的蘇州人,他對辣的接受程度遠不及崔瑩那般自如。但每當崔瑩那雙明亮的眼睛充滿期待地看着他時,張靈總是無法拒絕,哪怕是為了那一份甜蜜的負擔。

“水——水……”剛嘗了一口,張靈的舌頭就像被點燃了一般,辣得他五官扭曲,急忙伸手去夠桌上的茶杯。崔瑩見狀,先是忍不住笑出了聲,随即立刻心疼地遞上一杯涼茶,眼中滿是歉意與關切。“哎呀,瞧我這記性,下次一定注意。”她一邊幫張靈扇風,一邊承諾着,眼中閃爍的是對張靈無盡的愛意與包容。

這樣的場景,在他們之間不知上演了多少回,每一次都是以崔瑩的調皮挑戰與張靈的無奈嘗試開始,以兩人相視而笑的溫馨畫面結束。在蘇州的煙雨蒙蒙中,這對戀人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書寫着屬于自己的,跨域了地域與口味差異的愛情故事,證明了愛,有時候就是願意為對方嘗試那口“不辣”的菜肴,即便知道那意味着又一次的“水——水……”。崔瑩無奈笑笑,那好吧,重慶火鍋,鴛鴦鍋,我辣你不辣。說罷,她輕巧地撥動手機,預定了一家在當地口碑極佳的重慶火鍋店,這家店以能夠精準拿捏鴛鴦鍋的平衡而聞名,一邊是紅豔豔的牛油辣湯,翻滾着花椒與辣椒,另一邊則是清湯,溫潤如玉,靜靜等待着各式食材的擁抱。

待到周末的夜晚,兩人手牽手步入那熱鬧非凡的火鍋店,空氣中彌漫着誘人的麻辣香氣與人聲鼎沸的喧嚣。他們被領至一個靠窗的位置,窗外是燈火闌珊的蘇州老街,窗內是熱氣騰騰的火鍋,仿佛兩個世界在此刻奇妙融合。

崔瑩熟練地點了一桌子的菜,有她最愛的毛肚、黃喉,還有張靈偏好的蝦滑和魚片,當然,每樣都準備了雙份,以便分別投入兩個不同的鍋底。她特意為張靈調制了一碟蒜泥香油蘸料,說是能緩解辣感,又不失風味。

“張靈,你看這樣是不是就完美了?你吃你的清湯,我享受我的麻辣,偶爾我們還可以交換一下,體驗對方的味道。”崔瑩眼中閃爍着狡黠的光芒,仿佛在說,這樣總能滿足我們倆了吧?

張靈看着崔瑩那副得意的模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笑着點了點頭,“确實,這樣最好不過了。既能保持各自的喜好,又能偶爾‘探險’,嘗試對方的世界。”

随着火鍋的沸騰,兩人邊涮邊聊,笑聲與熱氣交織在一起。張靈偶爾鼓起勇氣,從崔瑩的辣鍋裏撈出一片微卷的肉,小心翼翼地蘸了蘸崔瑩為他特制的蘸料,入口那一刻,辣與香瞬間在舌尖爆炸,他不由得咳了幾聲,引來崔瑩一陣輕笑。

“怎麽樣,這次還行嗎?”崔瑩關切地問,眼中卻是滿滿的笑意。

“嗯,比上次好太多了,看來我也有進步嘛。”張靈故作驕傲地說,兩人相視一笑,那份關于“辣與不辣”的小小妥協,反而成了他們關系中最溫馨的調料。

夜漸深,火鍋店內依舊熱鬧,而他們的心,因這份相互理解和尊重,更加緊密相連。重慶火鍋的熱烈,與蘇州古城的溫婉,在這一餐中完美結合,正如崔瑩與張靈的愛情,跨越了地域與口味的界限,共同繪制了一幅獨特的美食與情感的雙城戀歌。

同類推薦

不可名狀艦娘的鎮守府

不可名狀艦娘的鎮守府

當一群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的精靈因為一次錯誤來到這裏後,一切都開始向着崩壞發展。
休伯利安:“是誰在呼叫艦隊”
秋風之墩:“你們已經被我包圍了“
神使級:”神恩如海,神威如獄”
諾亞方舟:“樓上是僞神”
某要塞聖殿:“呵呵”
主角:“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艘船,你們都是垃圾。”

重生海賊王之副船長

重生海賊王之副船長

(ps:剛開新書《木葉:新的火之意志》,希望各位讀者支持評論,求推薦求收藏,新書也正是投資的好時候。)
昔日的海軍天才,名震偉大航路的強者,在叛出海軍那天的落寞!
是一個看客寄生于草帽海賊團,看着時代的來臨,還是難逃命運的抉擇。
在這個波瀾狀況的時代,一人一劍,行走在那段尋求答案的路上,又或者實現自己野心。
在這條偉大的航路,一切還是如命運般,還是發生改變!!
新創了一個書友交流群,歡迎加入!
小說關鍵詞:重生海賊王之副船長無彈窗,重生海賊王之副船長,重生海賊王之副船長最新章節閱讀

推理 天驚
382.2萬字
重生海盜王之副船長

重生海盜王之副船長

昔日的海軍天才,名震偉大航路的強者,在叛出海軍那天的落寞!
是一個看客寄生于草帽海賊團,看着時代的來臨,還是難逃命運的抉擇。
在這個波瀾狀況的時代,一人一劍,行走在那段尋求答案的路上,又或者實現自己野心。
在這條偉大的航路,一切還是如命運般,還是發生改變!!

推理 天驚
381.7萬字
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

莫名混進了地府微信群,一不小心搖到了冥王做好友【本文懸疑靈異為主,言情為輔。作者君簡介無能,但是故事絕、對、精、彩!】
女主:那天夜裏下了場詭異的紅雨,我從死人的墳墓裏爬出來,自此眼通陰陽,魂看三界。
冥王:你不就是在恐怖片墳場演了個龍套女鬼麽?
女主:人艱不拆!!!
冥王:我不是人,是鬼~
女主:作者君,我強烈要求換個老公!!
【溫馨提示:看文後切勿打開微信猛搖附近的人,萬一真的出現一只帥男鬼腫麽辦?】

龍珠之最強神話

龍珠之最強神話

夏亞,重生到龍珠世界成為了一名賽亞人,而這時距離貝吉塔星毀滅只剩下12年。
“多多利亞先生,聽說賽亞人的貝吉塔王正忙着造反呢,你覺得我該怎麽處理?”弗利薩将酒杯遞給旁邊的侍從,饒有興致地問多多利亞。
“那些賽亞人真是不知好歹,要不是還有些用處,屬下早就帶人将他們貝吉塔星毀滅了。”
“不要急,多多利亞先生,過段時間我們就去除掉那些賽亞人,到時讓你們看一下宇宙中最美麗的煙花。”
這時一個紫色宇宙人連滾帶爬跑了進來:“不好了弗利薩大王,尚波大人在菲達亞行星遭遇了強敵,已經全軍覆沒……”
已完結《龍珠之绫葉傳奇》

巫小唯抓鬼訓夫記

巫小唯抓鬼訓夫記

三流陰媒人巫小唯一次挖錯墳,被鬼王纏上吃幹抹淨。從此走上了抓鬼訓夫的道路。本以為這段愛情即是永遠,可是沒想到卻是一場輪回千年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