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章
第 21 章
諸位,你們是不知道,咱們中文系的這位張靈大才子,我的青梅竹馬,張靈是也。十八歲那年,正值青春年少,書生意氣,他讀了黃周星的《張靈崔瑩合傳》,那叫一個心潮澎湃,靈感突至,竟突發奇想要效仿書中的張夢晉,來個現實版的‘劍池一躍’。”崔瑩說到這裏,故意頓了頓,環視四周,見大家都已被吸引,才繼續以一種誇張又不失幽默的語調說道,“結果嘛,張夢晉跳下去是豪情滿懷,咱們張靈跳下去,卻是險些成了‘悲劇英雄’。
破傷風加上氣胸,臉色蒼白得跟棺材鋪裏的紙人似的,氣息微弱,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登仙。你們說,這要是真成了當代張夢晉第二,那我還不得按照話本子裏的劇本,天天去他墳頭哭祭,上演一出‘黛玉葬花’的現代版?”
同學們被崔瑩的描述逗得笑聲連連,張靈雖然在一旁無奈搖頭,但眼神中滿是對這份友情的珍惜。這些故事,不僅僅是笑料,更是一段段青春記憶的見證,它們讓張靈和崔瑩的關系在衆人眼中更加緊密,也給他們的大學生活添上了幾筆不可多得的色彩。在歡聲笑語中,兩個世界——歷史與文學,通過這兩個年輕人的故事,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成為了校園裏一道獨特而溫馨的風景線。同學們被崔瑩繪聲繪色的講述深深吸引,有的捂嘴輕笑,試圖抑制住即将噴湧而出的大笑;有的則是笑得前俯後仰,眼淚都快出來了;還有的則是帶着幾分敬佩和幾分玩笑地對張靈說:“張大才子,你這是要成仙不成?下次跳之前可得通知我們一聲,咱們也好給你準備個‘壯行會’啊!”
一位坐在角落,平時較為內斂的同學也開了腔,聲音裏帶着一絲羨慕:“張靈,你這股子不管不顧的勁兒,真是讓人佩服。歷史上的那些風流人物,怕也不過如此吧!”
崔瑩說到這裏,故意放慢語速,壓低聲音,模仿着深夜電臺的神秘主播,引得周圍的同學不由自主地圍攏過來,仿佛要聽一個即将揭曉的秘密。“你們知道嗎?那晚,月黑風高,張靈手執一盞微弱的手電筒,踏入了那座被歲月遺忘的鬼樓。據說,那扇年久失修的木門輕輕推開時,發出的‘吱呀’聲,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呼喚。樓道裏彌漫着一股陳舊的黴味,混合着一絲不易察覺的花香,那花香,據說正是那位不幸女生生前最愛的茉莉。張靈一步步走上樓梯,每一步都踩在歷史的回音上,心跳如鼓,卻強作鎮定。”
“突然,一陣風吹過,明明是夏季,卻讓人感到刺骨的寒意,手中的手電筒光柱搖曳不定,牆上影影綽綽,似乎有什麽東西在暗處窺視。就在這個時候,一聲幽怨的哭泣,清晰地從那間傳說中的教室傳來,那聲音,帶着無盡的哀傷,直擊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張靈停下了腳步,他能感覺到,空氣中除了冰冷,還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悲傷,那是一種跨越生死的共鳴。”
同學們聽得入了迷,有幾個膽小的女生已經抱成一團,既害怕又好奇。崔瑩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別看他平時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關鍵時刻,倒也真有幾分大無畏的勇氣。張靈深吸一口氣,硬着頭皮推開了那間教室的門。裏面,除了落滿灰塵的課桌椅,什麽也沒有。但是,那哭泣聲,卻仿佛在他耳邊回蕩,久久不散……”
這時,一個男生故作輕松地插嘴:“哎呀,這‘張黛玉’的稱號還真不是白給的,咱們中文系出了個真正的探秘英雄啊!”引來一片笑聲,緊張的氣氛得到了緩解。
“至于那次停電事件,張靈更是把戲做足了全套。漆黑的走廊,他那手電筒的光束在空中亂舞,配上幾聲惟妙惟肖的‘嗚嗚’聲,吓得幾個室友差點沒當場哭出來。可事後回想,大家又覺得這小子實在有趣,膽大心細,是個值得信賴的好兄弟。”
崔瑩講完,四周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笑聲,同學們對張靈的敬佩和喜愛溢于言表。在他們心中,張靈不僅是那個敢于挑戰禁忌的探險者,更是用才華和幽默點亮了大學生活的“張黛玉”。而那座鬼樓,從此也成為了校園裏一個更加令人好奇卻又不敢輕易涉足的神秘之地。
更有幾個調皮的男生開始起哄:“張靈,以後你的傳奇故事,是不是該編進《張靈崔瑩新傳》裏?崔瑩,你可得給我們好好講講,張靈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英勇事跡!”
女生們則是一邊笑,一邊關切地看向張靈,眼中閃爍着溫暖的光芒:“幸好你沒事,以後可別再做這麽危險的事情了,我們還要聽你吟詩作對,看你在中文的世界裏大放異彩呢!”
張靈在一片善意的調侃和關懷中,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臉上挂着幾分尴尬卻也滿含笑意:“得,得,我算是被大家記住了。不過說真的,生活不就是需要那麽一點沖動和激情嗎?以後我保證,沖動之前先考慮後果,不讓大家擔心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張靈和崔瑩在南京大學的生活漸漸成為了一段佳話。每當夜深人靜,宿舍熄燈後,他們的故事就成了寝室卧談會的熱門話題。同學們在玩笑之餘,也對張靈那份敢于冒險的精神暗自佩服,同時也被他和崔瑩之間深厚的情誼所感動。
某天,正值初秋,校園裏的銀杏葉開始泛黃,張靈突發奇想,提議舉辦一個“鬼樓探險夜”,邀請了一群好奇又好動的朋友。這次,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帶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準備揭開“鬼樓”的神秘面紗。消息一出,校園裏沸沸揚揚,不少人都躍躍欲試,想要親歷這份刺激。
Advertisement
探險前夕,張靈特地找來了崔瑩,兩人一起準備探險裝備,從手電筒、指南針到急救包,一應俱全。張靈笑道:“這次,我可是有備而來,不會再讓小病魔有機會找上門了。”崔瑩則一邊整理着背包,一邊打趣:“你啊,就是個讓人不省心的主,不過,這次我會緊緊跟着你,絕不讓你再胡鬧了。”
探險夜,月光如洗,一行人悄悄潛入鬼樓。随着深入,那股傳說中的寒意似乎越來越真實,偶爾傳來地板的輕微聲響,讓人心跳加速。張靈走在前面,故意壓低聲音,模仿着鬼故事裏的橋段:“聽說,這裏曾有一位癡情女子……”話音未落,一陣風穿堂而過,吹得衆人一陣寒顫,卻也引來了一片嬉笑聲,緊張的氣氛瞬間變得輕松起來。
最終,他們在一個看似普通卻又透着詭異的教室門口停下了腳步。張靈緩緩推開房門,手電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搖曳,映照出一張張緊張而又興奮的臉龐。但出乎所有人意料,裏面除了塵封的記憶和歲月的痕跡,什麽都沒有發生。同學們開始在房間裏尋找蛛絲馬跡,讨論起那個悲情故事的可能性,而張靈和崔瑩則坐在一旁,靜靜地看着這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欣慰。
探險結束後,他們圍坐在校園的草坪上,分享着各自的感受和經歷,夜空中星星點點,仿佛也在傾聽他們的故事。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之間的友情更加深厚,也讓張靈和崔瑩的名字,以及那些關于勇氣、友情和青春的記憶,永遠镌刻在了南京大學的歷史之中。
這段插曲,不僅讓張靈的“張黛玉”之名更加響亮,也為他和崔瑩的友情添上了一層傳奇色彩。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份屬于青春的肆意與溫暖,這份特別的記憶,如同一顆種子,悄然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日後回憶中最閃亮的一幕。在南京大學的綠蔭掩映下,張靈與崔瑩這對青梅竹馬開啓了他們共同卻又各自精彩的學術旅程。張靈,因他那病弱之軀和不羁靈魂,被戲稱為“張黛玉”,這一雅號在新環境中迅速流傳開來,而背後的故事則由歷史系的崔瑩以一種既生動又诙諧的方式娓娓道來。
“你們可能覺得‘張黛玉’這名字溫婉,但我們的張靈,那可是中文系裏的一股清流,詩文雙絕不說,行事風格更是張揚得讓人嘆為觀止。”崔瑩一邊說着,一邊模仿着張靈的神情,惹得周圍的同學忍俊不禁。“高中時,他聽說學校有棟鬼樓,據說裏面住着一位未能安息的靈魂,每至夜深人靜時,便能聽到幽怨的哭聲。你們猜怎麽着?這位張大詩人,愣是一個人提着盞微弱的手電筒,去那‘鬼屋’探險了,回來還神采飛揚地說什麽靈感大增,詩興大發呢!”
崔瑩說到這裏,故意賣了個關子,環視四周,發現所有人都被她的敘述吸引,才繼續說道:“還有更絕的,張靈他啊,對古代那些風流才子的事跡特別着迷。記得他十八歲那年,讀了《張靈崔瑩合傳》,不知哪根筋搭錯了,非要去模仿張夢晉跳劍池的壯舉。你們要知道,他身子骨本來就弱,還天生怕苦,寧願咳嗽發燒也不肯乖乖吃藥。結果呢,這一跳,直接把自己跳進了醫院,破傷風加氣胸,那陣子,他整個人蒼白得就像從古董店裏走出來的紙紮人,呼吸細得跟蚊子哼哼似的。”
說到這裏,崔瑩模仿了一個虛弱的喘息聲,引來一片哄笑。“醫生都說,再晚一步,我們可就得給他準備挽聯了。我嘛,自然也就成了那個傳說中的崔瑩,差點兒要在他墳前哭斷腸,哦不對,按照他的性子,我還得找個樹吊死不成?”崔瑩的話讓同學們笑得東倒西歪,而張靈,盡管沒在現場,但他的傳奇故事已在這群年輕人心中生根發芽。
“這哪裏是張黛玉啊,分明是個活脫脫的‘張大膽’嘛!”一個同學打趣道,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有的說他是“現代版張夢晉”,有的則笑言他應該寫一本《張靈歷險記》。
在南京大學的星空下,張靈的這些故事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星星,點綴在同學們的記憶中,成為他們共同青春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張靈與崔瑩之間那份深厚的情誼,也在這些笑聲和故事中,變得更加堅固。崔瑩的講述仿佛給張靈的過去披上了一層神秘而又不失幽默的面紗,引得圍坐在宿舍裏的新同學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時而緊張,時而捧腹。她模仿張靈平日裏的不羁神态,手舞足蹈地比劃着:“你們知道嗎?張靈這家夥,晚上熄燈後最愛幹的就是給我們講鬼故事,自己還偏不信邪,硬是要去探一探那所謂的‘鬼樓’。哎呀,說來也怪,他每次回來,雖然臉色慘白,卻總能帶回來幾個新的詩句,說是靈感迸發,吓得出來的。我們常開玩笑,說他這是在和那樓裏的魂魄切磋詩藝呢!”
“還有一次,學校突然停電,整個校園陷入一片黑暗,你們猜怎麽着?張靈,他,拿着手電筒,那光束在空中亂晃,嘴裏還發出幽幽的鬼叫,把膽小的同學吓得哇哇直叫。他自己呢,笑得比誰都大聲,好像整場惡作劇的導演一樣得意。”崔瑩說到這兒,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同學們也被逗得前仰後合,仿佛親眼見到了那個夜晚的滑稽場景。
“至于那跳劍池的事情,簡直是他的‘巅峰之作’。你們想想,就因為他讀了《張靈崔瑩合傳》,就想着效仿古人,來個驚世駭俗的舉動。結果,英勇跳下去,上來時卻是一副‘病西施’的模樣,還差點兒真成了‘水中仙’。那時候,我可是急得團團轉,心裏想,這下好了,書裏的崔瑩為了張靈肝腸寸斷,我這現實版的崔瑩,也差點兒跟着他一起上新聞頭條了。”崔瑩故作誇張地拍了拍胸口,表情裏既有對往事的無奈,又有對張靈深深的關懷。
聽完崔瑩的講述,同學們對張靈的好奇和興趣達到了頂點,紛紛議論開來。“這哥們兒,真是個活寶啊!”“原來中文系藏着這樣的傳奇人物!”“下次停電,咱們得讓他再表演一次,不過得保證安全第一!”大家七嘴八舌,空氣中充滿了對張靈的欽佩和期待。
就在這個時候,門輕輕被推開,張靈本人帶着一絲羞澀和笑意走進來,對着衆人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哎呀,崔瑩,你這是要把我塑造成校園怪談男主角的節奏啊!”話音剛落,宿舍裏再次爆發出一陣更加熱烈的歡笑聲,張靈和崔瑩對視一笑,眼神中傳遞的是多年老友間特有的默契與溫情。在南京大學的這個小小角落,一個新的傳說正在悄然編織,關于張靈和崔瑩,關于他們的青春、友情和那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冒險。其他同學笑得前俯後仰,其中一個高聲笑道:“張靈啊張靈,你這哪裏是中文系的大才子,分明是張夢晉穿越到新中國,還順便拐走了咱們的歷史系美女崔瑩做你的崔瑩嘛!”這話一出,宿舍裏更是炸開了鍋,笑聲、掌聲交織在一起,氣氛熱烈得像是冬日裏的一把火,驅散了所有寒意。
張靈故作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卻掩飾不住笑意:“看來我這‘現代張夢晉’的名號是摘不掉了,以後是不是該考慮改行去演戲,專門飾演那些風流倜傥卻又命運多舛的古代才子?”他邊說邊擺了個自認為潇灑的姿勢,惹得崔瑩和周圍的同學又是一陣大笑。
崔瑩輕拍了張靈一下,眼裏閃爍着溫柔的光芒:“你啊,就別在這兒自嘲了,你的才華和勇氣,是我們這些旁觀者所不及的。不管是張夢晉還是張靈,你都是獨一無二的。”她的言語中滿含鼓勵與自豪,讓張靈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新同學們之間的距離被迅速拉近,大家都開始分享起自己的趣事和夢想,張靈和崔瑩的故事成了連接大家情感的紐帶,讓這個小集體更加緊密。而張靈,這位被冠以“現代張夢晉”的中文系才子,也在大家的玩笑和敬佩中,漸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他的故事,成為了大學生活裏一抹不可磨滅的亮色。每當提起這段往事,張靈總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眼底卻閃爍着對那段年少輕狂歲月的懷念。“是啊,那時候年輕氣盛,總想證明些什麽,現在想想,還真是有些後怕。”他的話語裏帶着幾分自嘲,但更多的是成長後的釋然。
崔瑩輕聲笑着,眼中閃爍着溫柔的光芒,繼續講述着關于張靈的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秘密,“他啊,真是個讓人操心的主兒。不谙水性也就罷了,連淺水灘都能讓他如臨大敵,仿佛每一次涉足都是與命運的抗争。有那麽一回,我突發奇想,想要帶他去領略一番杭州西湖的絕美風光,乘坐游船,讓古人的詩詞歌賦在現實中流動起來。但上船沒多久,張靈的臉色就開始變得慘白,那不是被西湖美景所震撼的蒼白,而是出于對水的深深畏懼。他小心翼翼地挪動位置,直到自己幾乎貼在了船的最中央,遠離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水花,那樣子,就像是一只受驚的小鹿,既讓人憐惜又覺得好笑。”
張靈聽罷,臉上挂着标志性的戲谑笑容,擺出一副自嘲的姿态:“哎,我這‘張黛玉’的名號,算是徹底坐實了。不過,比起林妹妹的柔弱,我可是多了幾分頑劣和不羁。跳劍池那檔子事,現在想想,确是年少輕狂,但也是我對古代文人那份浪漫情懷的致敬。再說,要不是那次‘壯舉’,我怎會知道,原來我的青梅竹馬崔瑩,對我是如此擔憂,還差點兒成了那話本子裏的悲情女主角呢。”
崔瑩一聽,忍不住笑出了聲,眼中卻是滿滿的溫柔:“你啊,就是個讓人不省心的主兒。不過,正是你這份獨特的個性,才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故事。記得那次你從醫院回來,臉色蒼白,卻還硬撐着要給我們講鬼故事,結果把自己講得咳嗽連連,我們幾個室友一邊給你拍背順氣,一邊還得憋笑,生怕把你震散了架。”
其他同學們紛紛插話,有的笑談張靈的傳奇事跡,有的則是感慨青春的無畏與美好。大家圍坐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空氣中彌漫着一股溫暖而又略帶傷感的氣息。
“所以啊,‘張黛玉’這個外號,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玩笑,它是我青春的象征,是我們共同回憶的一部分。将來無論走到哪裏,只要提起這個名字,我就會想起你們,想起在南京大學的每一刻。”張靈深情地說着,眼中閃爍着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憧憬。
衆人聞言,不禁鼓掌歡呼,為這段友誼,也為那段不可複制的青春時光。而張靈與崔瑩之間,那超越了外號和玩笑的深厚情感,也在這歡聲笑語中,變得更加堅固和溫暖。
“這還不算完,張靈自幼體質較弱,大病小病接踵而至,仿佛是身體裏住了一個頑皮的病魔,時不時就要跳出來搗亂一番。這也使得他在體育活動上總是顯得力不從心,跑步時的喘息、球類運動中的笨拙,都成了他不願觸及的尴尬。但他從不因此自卑,反而用加倍的努力在文學與藝術的海洋中暢游,用筆墨和智慧構建屬于自己的堅固城堡。”
“在旁人眼裏,張靈或許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弱書生,但在我的心中,他卻是那個能夠用文字描繪出驚濤駭浪,用才華征服無盡風雨的勇士。他的脆弱與堅強,恐懼與勇敢,在我看來,都是構成他獨特魅力的一部分。那次西湖之行,雖然他與水保持着微妙的距離,但我知道,他內心深處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對于生活的熱愛,卻從未有過半點退縮。”
“所以,當我們坐在游船上,我悄悄握住他的手,試圖傳遞給他一絲溫暖與力量。那一刻,西湖的波光粼粼,雷峰塔的古樸莊嚴,還有我們之間無需言語的默契,共同編織編織了一幅只屬于我們的畫卷。在那片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故事,雖小,卻也溫馨而動人。”崔瑩的話語,如同一幅細膩的工筆畫,緩緩展開,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感受到那份超越了表面脆弱,深藏于心的堅韌與美好。
張靈的這些故事,在南京大學的校園裏悄然流傳,成為了一段佳話。中文系和歷史系的同學,乃至整個校園,都知道了有這麽一位“張黛玉”,他的事跡激勵着一些人勇于探索未知,也警醒着另一些人珍惜生命,量力而行。每當夜幕降臨,圖書館的燈火中,總有人會低聲議論起張靈,或是他那些大膽的探險經歷,或是他筆下流淌出的優美詩文,甚至是他對歷史人物張夢晉那份特殊的癡迷。
坐在一旁的同學們,聽到崔瑩如此深情又不失幽默地描述張靈,不由得紛紛加入了這場溫馨的回憶分享。李明打趣道:“嘿,我還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登山活動,大家都以為張靈會找個理由推脫,畢竟他的體育課可是出了名的‘災難現場’。結果,你猜怎麽着?他不僅去了,還硬生生地走完了全程,雖然最後累得幾乎站不穩,但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真是讓我們刮目相看!”
王薇薇接着說,聲音裏滿是溫柔:“還有那次班級聚餐,大家本想安排在海邊,就怕張靈會因為害怕水而感到不适。沒想到他主動提出來,說只要大家開心,他願意嘗試克服這份恐懼。雖然他全程都沒怎麽靠近海,但那份為了集體而努力的模樣,真的讓人感動。”
陳浩宇也加入了讨論,帶着幾分敬佩:“別看他平時文文弱弱的,上次辯論賽上,張靈可是一鳴驚人。面對對方的強勢攻擊,他不慌不忙,用一系列嚴密的邏輯和豐富的知識儲備,硬是把局勢逆轉過來。那一刻,我覺得他身上仿佛有着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
最後,趙婷婷感慨地說:“張靈的故事,總是能給我們帶來意外和驚喜。他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勇氣與力量并不只體現在體力上,更在于心靈的堅韌與對生活的熱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軟肋,但如何面對這些軟肋,張靈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同學們的講述,如同一塊塊拼圖,漸漸勾勒出一個更加立體、多面的張靈形象,讓人在笑聲與感動中,看到了一個靈魂的深度與廣度,以及那份在逆境中依然向陽生長的堅韌生命力。
崔瑩作為張靈最親近的人,總是在一旁默默支持,偶爾也會加入讨論,用她那細膩的筆觸,記錄下張靈每一個生動的瞬間。她會在朋友圈發些兩人漫步校園的背影照,配文輕描淡寫卻情深意切:“與君同行,便是最好的時光。”這些文字,讓不少人為之動容,也讓“張黛玉”與“崔瑩”的故事,添上了幾分浪漫色彩。
四年大學生活匆匆而過,張靈的“張黛玉”外號不僅沒有随着時間消逝,反而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标簽,代表了他不凡的才情和特立獨行的個性。畢業之際,同學們為張靈和崔瑩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告別派對,會上,大家輪流講述關于張靈的回憶,每一次提及“張黛玉”,都不免帶上幾分不舍與敬佩。派對最後,張靈站上舞臺,面對着這群四年來共同成長的夥伴,他說:“或許我真是個‘現代張夢晉’,但幸運的是,我有你們,還有我的崔瑩,你們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詩篇。無論未來如何,這段時光将會是我心中永恒的寶藏。”言罷,他深情地望向崔瑩,眼中滿是感激與愛意,那一刻,整個會場仿佛都靜止了,只剩下彼此間深深的情誼在流動。
“哈哈,那段時光真是刻骨銘心。”張靈接過話茬,“如今想來,那些所謂的‘壯舉’,其實都是青春的印記。它們讓我學會了珍惜生命,也讓我懂得了友情和愛的珍貴。尤其是你,崔瑩,我的‘寶釵’,總是用你的理智和溫婉,平衡着我的沖動和不羁。大學四年,我們一起經歷了太多,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圖書館的角落到劍池邊的風月,這些回憶,足夠我回味一生。”
大學四年,張靈和崔瑩的故事,伴随着“張黛玉”的外號,成為了南京大學裏一道獨特而溫馨的風景線,而他們的未來,正如他們所憧憬的那樣,充滿了無限可能。
同類推薦

不可名狀艦娘的鎮守府
當一群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的精靈因為一次錯誤來到這裏後,一切都開始向着崩壞發展。
休伯利安:“是誰在呼叫艦隊”
秋風之墩:“你們已經被我包圍了“
神使級:”神恩如海,神威如獄”
諾亞方舟:“樓上是僞神”
某要塞聖殿:“呵呵”
主角:“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艘船,你們都是垃圾。”

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
莫名混進了地府微信群,一不小心搖到了冥王做好友【本文懸疑靈異為主,言情為輔。作者君簡介無能,但是故事絕、對、精、彩!】
女主:那天夜裏下了場詭異的紅雨,我從死人的墳墓裏爬出來,自此眼通陰陽,魂看三界。
冥王:你不就是在恐怖片墳場演了個龍套女鬼麽?
女主:人艱不拆!!!
冥王:我不是人,是鬼~
女主:作者君,我強烈要求換個老公!!
【溫馨提示:看文後切勿打開微信猛搖附近的人,萬一真的出現一只帥男鬼腫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