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與武後靈魂互換後,李治發現了新世界》1
第35章 《與武後靈魂互換後,李治發現了新世界》1
【衆所周知, 身為華夏古代唯一一個大一統皇朝的女皇,武皇被多有造謠。就連武皇的丈夫李治,也被男權社會下的文人诋毀功績。
然而事實上, 唐高宗李治統治下的大唐,達到了大唐領域的巅峰, 被稱為“永徽之治”;而武皇的統治被稱為“貞觀遺風”, “政啓開元,治宏貞觀”。現代偉人也稱贊武皇“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智、用人之術 ”。
時間抹不平功績, 李治與武皇的功績在宋明清時期,因為社會對女性越來越打壓, 導致名聲被貶。
但是到了現代, 大家就事論事, 再看二聖的成就,超越了封建社會許多男性皇帝。後世許多皇帝,一邊用着他們的政策一邊罵人,卻不知道論成就,遠遠不如二聖。
在華夏493位帝王中,武皇排得上前十。】
長樂選擇了兩個版本,挂在屏幕左右, 作為這一期推文的預告。
為了氛圍,還特意搭配上了恢弘大氣的音樂,一下子顯得這個排行榜變得如同上天顯示的神跡。
【“華夏十大偉大帝王排名”網絡上有許多版本, 前三基本沒什麽變化,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但是排名順序有時候會變化, 有的版本會把嬴政排在第一,有的版本會把李世民排在第一, 有的版本會把劉徹排在第一。
然後是漢文帝、隋文帝、武皇、元世祖、明太祖、清聖祖、宋太祖。
但是部分帝王有些争議,在有的版本裏沒有。
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在有的排名版本裏被替換成宋仁宗趙祯,也在有的版本裏被替換成明成祖朱棣。
整體來說,差不多就是這些人,武皇是繞不過去的前十之一,就看是排名在哪。】
原本天幕介紹大一統皇朝唯一一位女皇時,已經讓衆多皇帝和百姓震撼女人竟然也可以當皇帝。
在秦漢時期,不少權貴女子心思蠢蠢欲動。
呂後、鄧太後,仿佛看到了身為掌權女子的另一條路。
原來,她們可以不僅僅是太後。
在大唐,李世民目瞪口呆:“朕的兒媳,竟然還當女皇了?”
這個兒媳,似乎幹得還比自己兒子還好,排行榜上竟然沒有自己兒子有兒媳?
.
李治眼前複雜地看向武後。
從天幕說武後未來會是女皇開始,李治眼神瞬間警惕。
他對武氏有相愛相知的真情,有并肩戰鬥的“戰友情”,也有欣賞對方野心和能力的友情。
但這不代表,他願意将李氏的江山和皇位,讓給武氏。
武後微微沉默後,還不待解釋,天幕放出了排行榜,她上榜了,李治沒有。
這下尴尬了……
李治:“…………”
有了天幕和後世的認可,他再對武氏做些什麽,仿佛就是違背天意。
誰知道民間和世家之間會不會因此生事?
“罷了,先聽完吧。”李治看一眼旁邊感受到氣氛不對吓得噤若寒蟬的女兒,沒有當着女兒的面翻臉,冷靜下來,緩和了語氣:“我們先來聽聽你母親是如何做到的。”
太平公主連連點頭:“聽小說,先聽!”
武後微微垂眸:她也很想知道,未來的自己,是如何做到的。有了天幕,這一世,她相信自己有了支持者,一定能做得更好!
.
在宋明清,男人們大肆批評,各種關于武皇的謠言層出不窮,在文人的嘴裏仿佛是他們親眼看到過的。
然而,當天幕挂出偉大帝王排名後,集體轟動。
“區區一個女人,竟然排名如此靠前!這是天幕身為女子的偏心!”
也有明智者發現了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怎麽有好幾個外族人?成吉思汗,這一聽就是草原上的大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是誰?還有愛新覺羅·玄烨,這又是哪個族的?”
“朝代歌果然說得沒錯,後面還有如此多的優秀帝王。別的不說,開國皇帝都很厲害。只是咱們大宋的皇帝怎麽排行那麽靠後?”
“管什麽開國皇帝啊,管管外族人吧!咱們大宋正在對峙的遼國西夏國不都是外族人嗎!”北宋人想起交歲幣之前的戰争,以及交歲幣的原因,齊齊有些心慌。
話說,他們靠着買來的太平已經多年沒有作戰了,假如突然作戰,大宋打的贏嗎?對手不會就是那個孛兒只斤·鐵木真吧?
民間慌,趙祯也慌。
本來上榜了應該開心,可他不但是最後一名,還是可能被替換下去的。偏偏替換下去的是太祖皇帝,讓他有苦也說不出。
可是再結合排行榜裏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的位置,趙祯開始擔心這些帝王是不是按照朝代時間排行的。
結合曾經聽過的朝代歌,“宋元明清帝統休”,那宋朝過後的元朝,元世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是草原人!
到底是遼國還是西夏,還是其他草原民族啊!
北宋皇帝擔憂,南宋更擔憂。
“金國俘虜了徽欽二宗,不會最後是金國滅了大宋吧?”南宋人想起當年的往事,眼前一黑,仿佛已經看到了亡國的陰影。
.
朱元璋臉色也很不好看。
“朕當年好不容易把元人趕回大漠,怎麽後面的清朝人又是異族?愛新覺羅是哪個部落的?”
說着他就瞪向朱棣:“把你封在燕地就是為了防禦北方,你怎麽防禦的?”
朱棣還沒來得及為自己“明成祖”一會兒上榜一會兒落選心情糾結,就被父親斥責了。
朱棣心裏苦,但朱棣知道事情輕重,連忙發誓:“想必是後輩無能,放松了警惕。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回去好好教導他們!”
.
玄烨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廟號“清聖祖”,頗為欣慰,覺得看來自己做得還不錯,功績被認可,也不枉他勤政愛民。
可惜再一想到“帝統休”,心情再次晴轉多雲。
玄烨怎麽都想不明白。
到底是為什麽帝統休,他的後代如此無能嗎?
真希望天幕快點講述清朝的小說,能讓他通過只言片語的信息和獎品書籍得到一些情報。
【現在,讓我們回到小說本身。
宋明清許多男性文人诋毀造謠武皇,其實不關武皇的能力,主要是因為她的性別。
假如性別調換,文人大儒吹都還來不及,畢竟他們很體貼聖意,擅長吹捧帝王。
面對敵人只知道逃跑的昏君都敢上“高宗”廟號,讓李治的“唐高宗”都顯得不值錢了。還有皇帝打勝仗後跟敵人賠款求和之後,僞造天書制造祥瑞,然後用珍珠賄賂宰相,就敢去泰山封禪,也讓後世的皇帝再也不去泰山。】
泰山封禪過的皇帝集體無語。
不應該是帝王有大功績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嗎?無論是打勝仗後改為賠款求和,還是僞造天書制造祥瑞,還是用珍珠賄賂宰相,都讓他們長了奇怪的見識。
嬴政揉揉額角,看向大儒們,當時他泰山封禪,沒少被儒生罵。
當時天氣不好遇到暴風雨雨,齊魯儒生罵他不配泰山封禪所以老天發怒了,現在對比之下,儒生該知道到底誰配誰不配了。
如他所料,大秦的儒生們氣瘋了,朝堂之上的大儒們顧不上形象,撸袖子罵人,引經據典。還到處找武器,都顧不上大殿上不能帶兵器的禁令,顯然要氣瘋了。
看着一個個大儒義憤填膺氣得臉紅的像是喝醉了酒,嬴政毫不懷疑,假如真能穿越,不少大秦儒生要改行去當刺客。
嬴政的心情微妙起來。
天幕還說後世的儒生體貼聖意,這好像也是拉低了儒生的名聲。也不知道大秦的儒生到底想行刺的是後世的皇帝,還是後世的儒生……
.
趙構:“……”
雖然不知道這個被罵的高宗是誰,但是只知道逃跑,仿佛在說他。
而且他确定,打勝仗後求和的那位,是他祖宗宋真宗。
“後世的皇帝,如此離譜嗎?”李治大開眼界,還為自己被“誤傷”哭笑不得。
誰能想到,他明明有了“唐高宗”這麽個很好的廟號,還來不及高興,就被不靠譜的後世皇帝連累了。
李世民都憐愛了。
“這也太慘了。”
功績被妻子掩蓋,被後世文人忽視,連廟號都被後世皇帝連累,這跟誰說理去。
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裏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
相傳,武丁也是第一位高宗,被稱為“商高宗”。
廟號最初的追尊非常嚴格,比如漢景帝就沒有廟號,但“文景之治”也有他的功勞,并非做得不好,只能說漢朝時期的廟號含金量很高,追尊太難。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太祖、高祖開國立業,世祖、太宗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號。
原本聽到李治是“唐高宗”,執政期間有“永徽之治”和大唐面積最大的疆域,李世民欣賞地覺得兒子的确幹得不錯,現在聽完,李世民開始犯嘀咕:李治這個皇帝幹得的确不錯,但是運氣似乎不怎麽好……
【現實中不可能性別調換,但是小說中可以!】
【讓我們正式開始欣賞這本《與武後靈魂互換後,李治發現了新世界》!】
長樂興奮的語氣響徹天際,也讓李治充分感受到了後世何謂“看熱鬧不嫌事大”。
武後沒忍住笑了:“陛下,臣妾很期待哦。”
李治原本還有些生悶氣,見到武氏如往常一樣笑靥如花,從容大方,心情也随之開朗起來:“好吧,朕倒要看看,你是如何當一名男子。”
【衆所周知,大唐李氏皇族有遺傳病,按照古代的說法,應該是風疾。
這也導致,唐高宗李治有頭痛病,而且後面發作嚴重時甚至導致自己痛到難以上朝,不得不依賴皇後武氏,經常讓武氏輔佐政事,甚至讓她代為處理朝政。
但是對于李治的舉動,大臣們抗議諸多,甚至以辭官威脅,也導致李治的壓力越來越大,頭痛發作越來越頻繁。
這一日,李治再次發病,請來禦醫看病。禦醫為他針灸之後,李治驚喜地發現,不疼了!
這可真是神醫!
李治高興地出言要求重賞,結果一開口,現在自己的聲音怎麽變成了女聲?
而且這女聲還有些熟悉?
他再一低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衣服,這不是武氏的衣服嗎?
他擡起頭,這雙手也很熟悉,曾經經常在自己頭疼時為自己按摩緩解疼痛,只是,怎麽長在自己身上?
“陛下……”不遠處,一個熟悉又震撼的聲音響起。
李治擡起頭才發現,病榻之上躺着的,不正是他的身體?
只是那震驚的眼神,明顯是妻子武氏的。
這時李治才後知後覺發現,經過禦醫這一番治療,自己的靈魂竟然進入了武後的身體!
而武後的魂魄,進入了自己的身體!
他說怎麽剛剛喊“陛下”的聲音那麽耳熟,那不就是他自己的聲音嗎!】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