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有常識,但不多……
第103章 第 103 章 有常識,但不多……
根據清理局對各類神秘儀式的理解, 【儀式】的每一步必須不打折扣地完成,才會生效。
這其實很好理解:如果簡化對儀式沒影響,人家為啥還要大費周章?
比如拜月會的獻祭儀式。
難道拜月會的都是傻子, 不懂得低調?把人員分散開、大家都找個陰暗角落, 他們可以讓人找到天荒地老去。
可問題是,想要成功“喚醒”血月, 他們就不能鑽這種空子。
現在也是一樣的。我連死亡預告都不用寄, 快遞費都省了(bushi),照樣能随機收割人命, 那豈不是美滋滋?
問題是,在背後搞鬼的,多半做不到這一點。
有些【規則】,人類需要遵守,異常也不例外。
理論上講, “死亡将會在死亡預告送達時降臨”這個儀式, 已經因為喬時看不到【死亡預告】而被破壞了。
可張薇卻顯得有些憂心忡忡,“我覺得沒那麽簡單。”
別忘了, 在車禍現場,肇事者撞死林蕊後, 接着就準備繼續撞喬時!
如果這只是個單純的交通事故,那只能說司機窮兇極惡。
但這很可能是個被無形力量特意“安排”的交通事故。那麽,司機不管不顧地撞向喬時,會不會也是死亡預言生效的體現?
車禍是發生在喬時收到快遞之後的。
那意味着:快遞送達,死亡預言就會生效。
喬時仍未脫離危險。
喬時慌嗎?
那肯定有點。
她好不容易适應了那一個個長得稀奇古怪的鬼怪,攢了一點對付它們的經驗和本錢。結果現在告訴她:她的對手換了,換成了虛無缥缈的【必死】詛咒。
這可咋整啊?
但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都在替她擔心, 喬時反而沒那麽慌了。
仔細想想,就算是看不見摸不着的詛咒,也沒有脫離異常的範疇。
有實體的鬼怪不是無解的,同理,這也不是個無解的問題,只是需要她找到正确的切入點。
喬時大大咧咧地擺擺手說,“你們先別對着我默哀,我還沒涼呢。”
這件事本來就還有很多需要查明的問題。
就假設這個死亡預言仍在生效好了,那它的生效機制是什麽?
難道就像那位情緒崩潰的女士說的那樣,會遭遇【死神來了】,即各種各樣的意外致死事件?
出門必遇車禍,游泳必溺水,走路必遇高樓墜物,仇人必來尋仇……
可就目前的強度來看,沒有想象中那麽難以應對。
對喬時這種受過訓練的人來說,除非一擊斃命,或者直接讓她暴斃,不然以她的反應速度,總會找到求生或反擊的機會的。
試圖将異常事件包裝成人類自己的災難的情況,喬時也遇到過。【無人村】就是典型案例。
說實話,差點形成的踩踏事故比車禍事件難以應對多了。
遇到前者,千裏眼那樣的能力者照樣可能會被擠成肉泥。
但遇到後者,普通人雖然不會像張薇和喬時一樣暴力地将肇事者拖下來,但也有機會逃走。
“有兩種可能。第一種,觸發死亡機制的頻率會随着接近死亡預言的時間節點而增強。第二種,這個死亡預言已經被扭曲了。”
為啥預言會被扭曲?
那當然又得回到儀式未完成這個問題上。“收到快遞,但沒看到死亡預言”到底會有多大影響,以及制造這一切的異常會采取什麽措施,都還是個未知數。
“樣本太少了,很難對比分析。我們連怎樣才能被這個異常或儀式選中,都還不能确定。”一衆清理員都有點撓頭。
林蕊與喬時的生活沒啥共通點,為啥是她們?難道真就是随機選人的?
“或許還有其他人收到這個死亡預告,但在預告成真前,一般人會像林蕊一樣,覺得這是個比較惡毒的惡作劇。”
可惜,哪怕是許弈這種将【能力】開發運用到了極致、幾乎忽視了能力各系之間的阻隔的家夥,也不可能撕開時間長河,去未來瞅瞅,到底發生了什麽。
因為【時間系能力】,理論上講,是不存在的。
神算的占蔔,已經算是窺見未來的逆天能力了,卻也是時靈時不靈的,因而被隊友吐槽成“神棍”。
就在這時,李文的手機振動了幾下,他低頭确認了一下消息,然後凝重地擡起頭,說:“各位,更多樣本出現了。”
【來自未來的死亡預言】這種跡象很危險,早在他們殺到喬時的宿舍前,許弈就已經上報了總局,又提醒了其他分局。
此時,新消息彙總了過來。
好消息:他們有更多線索了。
壞消息:麻煩果然很大。
除本市來,還有三個不同城市出現了類似死亡預言,總共有七個人收到預言。
昨天,10月29日,兩個。
今天,10月30日,五個。
當你看到一只蟑螂的時候,房間裏已經有無數只蟑螂了。
這絕對不是收到死亡預言的真實人數,而是已經出事、或者有人報警引起注意的人數。
那些在空間上入侵現實的界域,通常也限定在了某個空間範圍內。
但這個在時間尺度上入侵現實的神秘存在,卻連個空間限制都沒有。好像你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能被它盯上!
“影響範圍廣這一點,其實我有預料……”
正因為此,李文才會在第一時間讓其他分局注意警戒。事實證明,他的預警很有必要。
這七個案例中,兩人已經死亡。
昨天有一人出去釣魚,失足落水後溺亡。
今天的死者,本身是個癌症患者,收到死亡預言後相信死期已至,自己跳樓了。
剩下的五個人,對應的分局都派出了清理員暗中保護。他們都想順藤摸瓜,揪出異常的根源。
李文将最近資訊分享到了隊伍群組中,“你們看這幾起死亡預告,有沒有發現什麽?”
10月29日的兩起預告,當事人都收到了快遞。
兩人的快遞中分別放着A4紙和餐巾紙,預言都來自一周後,也都是本人的字跡。
但10月30號的五起預告,當事人都只接到了電話。
很詭異的是,當時手機上顯示的是【自己】的電話號碼,還沒有被當成廣告電話攔截。
有人還是将其當成騷擾電話挂掉,但很快它又孜孜不倦地響起來,還沒辦法将這個號碼拉進黑名單。
當他們接起來之後就發現,電話那頭響起的是自己的聲音。
“當你接到這個電話時,我已經死了……”
這種事情簡直讓人毛骨悚然好嗎!
但大部分人還是理智的:現在有那種AI合成語音的技術,被提取了足夠多的語音素材後,就可以合成你的聲音,多用于詐、騙,最好不要理睬。
當他們挂掉電話後,就沒再接到第二個、第三個電話了,手機上也沒留下對應的通訊記錄……
眼鏡分析道:“我覺得這裏面包含了一個規律,就是傳遞信息時,必須讓本人意識到做出預告的是本人。”
不管是字跡、影像還是聲音,都在充分傳達【我是本人】這一信息。
否則的話,為啥不直接用打印出來的文檔?為啥不直接發短信、發電子郵件?
“當人們意識到是【本人】在傳遞死亡預告時,更容易産生恐懼。而利用恐懼徹底建立【聯系】,恐怕也是這個異常事件的機制之一。”
張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還有喬喬之前說的【信息載體】的問題!”
“信息載體?嗯,沒錯,這說明那個異常适應了無紙化辦公。”神算講了個冷笑話。
雖然笑話有點冷,但好像确實是29號和30號之間最明顯的差別。
這個差別不能說是“省了快遞費”:因為這七個案例還要再加上本市的兩個案例,今天的喬時是有收到快遞的。
但“無紙化辦公”就比較貼切了:喬時收到了快遞,但裏面沒有手寫紙,而是一個光盤。
這個信息載體的變化,還隐隐符合技術疊代的趨勢:紙張、光盤、手機……
或許,這也是本次異常事件的規律之一?
“等一下,你們已經默認了我收到的光盤是正好在紙張和手機兩種介質之間的了,是嗎?”
“呃,好像不太能确定。只是感覺這麽排很合理。”
“那說不定是筆跡、聲音、畫面這種排序方式呢?”
“不對。雖然不知道你具體是什麽時候收到的快遞,但肯定是中午之前。起碼可以肯定有三個人接到電話的時間比你收到快遞更晚。”
不知道具體啥時候收到的快遞,就難以确定時序……喬時想着,卻突然一拍額頭,“我們好像又先入為主了!”
衆人一臉懵:啥?
喬時又看向了剪刀女,“你知道快遞是啥時候送來的嗎?”
剪刀女沒有馬上回答,像是在組織語言。
可一看那個表情,衆人就明白了:這家夥搞不好還真知道!
大家突然有種不知道該咋形容的微妙尴尬:叭叭地分析了半天,卻丢掉了最直接的線索。
快遞送過來時,喬時和張薇都不在。張薇看到快遞的時候,快遞已經放在門口了。
因此,就像喬時說的那樣,他們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只能大概推測一個快遞送達的時間段。
但他們都差點忘了,兩個“人”不在,說不定“鬼”在呢!
而剪刀女身為一個異常,就算現在看起來正常了很多,它的思維模式和認知仍跟常人有很大區別。
有些事情你不問,它就不會特意拿出來說。
“它、它是早上九點來的……”
很好,确定時間點了!
幾人對視一眼,确認了【紙張、光盤、手機】這一排序的準确性。
“具體講講當時的情況。”
“那家夥哐哐哐地砸門,說快遞到了。那個噪音讓我有點生氣,但我還是告訴它,這裏不收快遞的,它送錯地方了。”
說剪刀女沒常識,那肯定是污蔑!
它學會了做美甲。
它知道喬時和張薇平時都是去驿站取的快遞。
但你要說它有常識吧,那肯定不多。
它不會覺得,“有快遞員出現在門口”是有問題的,得趕緊聯系喬時、張薇或清理局,只會告訴對方:你找錯了。
可【快遞員】也是異常,一根筋程度不比剪刀女低。
就像被當成騷擾電話挂掉後還會繼續孜孜不倦地響起的幽靈電話一樣,它沒聽剪刀女的,還在繼續制造噪音。
這是一種嚴重的示威和挑釁。
門開了。快遞員嗖地一下被拖進了“鬼屋”。快遞啪的一聲掉在了門口。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門口的快遞,要等接近中午時,張薇過來了才被發現。
見所有人都盯着它,剪刀女有點緊張地說:“我、我沒把房間弄髒……”
一衆清理員默默推翻了【紙張、光盤、手機】的排序。
喬時之後的人就沒再收到快遞,或許有個最簡單的原因:快遞員沒了。
同類推薦

惡魔心尖寵:小甜心,吻一口
【高甜寵文】“小,小哥哥,褲,褲褲可以給知知嗎?”每次一想到當初與宮戰見面時,自己的第一句話,許安知都恨不得咬斷自己的舌頭。就這麽一點小貪心,她把自己一輩子給賣了。用一只熊換了個老婆,是宮戰這輩子做的最劃算的一筆生意。每次想起,他都想為當時的自己,按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