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風吹雲動
第117章 第117章 風吹雲動
洪武二十四年春。
随着諸位藩王陸續離京, 應天府又開始醞釀新一輪的風波。
之前雖說有人拿着‘證據’一口咬定秦王、晉王、燕王與朱标遇刺的事兒脫不了幹系,但所謂朱标留下的‘證據’不過是太子一派的說法,朱标可啥都沒給他們留。
至于刺殺朱标一事到底如何,就如朱元璋派人調查的那樣, 确實是在魯王封地興風作浪的亂民賊寇做的。
魯王犯下種種, 激起民憤, 有心人加以利用,反抗的亂民隊伍眨眼就變得龐大。
朱标體恤百姓冤屈, 也不想血腥擴大,鎮壓暴動的手段算得上溫和,在絕對武力優勢的大明軍隊威脅下,朱标承諾給悔過的亂民一個機會, 只要放下刀, 朝廷不予追究。
一邊打一邊丢甜棗,沒多久亂民隊伍就散了。
不少因為心中激憤被裹挾着加入叛亂隊伍的百姓, 有受了冤屈的, 也有本身就活得艱難的,也有趁水摸魚的。
朱标真正要費神處理的從來不是鎮壓暴亂, 而是安撫安頓好百姓。
自古以來, 真正敢與朝廷作對的百姓是很少的, 多是官逼民反, 百姓活不下去, 心中憤怒才會聚起來叛亂。
朱标一心為民, 寧可錯放一部分亂民, 也不願普通百姓被裹挾着遭殃。
‘有心人’利用他的仁慈,暗中謀劃刺殺。
之前也遇過幾次刺殺,因為朱标護衛重重, 都是有驚無險,卻讓朱标順着些蛛絲馬跡查到了秦王。
秦王以下犯上,野心勃勃,朱标也是一再心軟。
後來朱标派心腹去調查秦王,也不是從埋伏的亂民賊寇入手的,而是路上刺殺他的老翁一家。
亂民賊寇打着‘官逼民反’的旗號,刺殺朱标。背後肯定有推手,朱标也知道,不過要查清楚就沒那麽容易了,需要花些時間。
而那老翁一家給了朱标突破口,加上朱标心中已有懷疑的人選,讓心腹有目标地去查,果不其然,順藤摸瓜地查到了秦王身上。
朱标如果能回京,是否還會對秦王心慈手軟,不可知。
不過他突發急症那晚,情況極其兇險,劉太醫還是靠着一手金針之術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拖住一點時間,足夠他交代幾句遺言。
朱标只留了心腹在屋內,留下三句話。
就連伺候多年的大太監也不知道朱标交代了什麽,他和劉太醫都候在屋外,等再進t去,朱标已經出氣比進氣多,口不能言了,盯着虛空沒一會兒,唇角動了動就閉了眼。
那一封朱标到死都沒拆開的袖中密信,此刻正在呂氏手中。
信中查的是呂氏奶嬷嬷陳氏,內容不多,但也查到陳嬷嬷不是普通深宅老仆,對藥理有些了解。
如果朱标繼續讓人查下去......說不定,還真能順着陳嬷嬷找到點有用的東西。
比如呂氏後宅一些小事,那是連呂本都不知道的一些小事。
呂氏把紙條折好,放在燭火上,火苗很快吞噬了整張紙條,也一瞬間照亮呂氏面無表情的臉龐。
又如何呢,這些根本不重要,陳嬷嬷會藥膳,這是呂氏一早就告訴過朱标的,只是到底多擅長,擅長哪些,沒人去深究而已。
而且,就算陳嬷嬷會藥理醫術,那也說明不了什麽。
整個太醫院的太醫、醫侍加起來,醫術高明的不在少數,難道還能看着常氏吃錯藥被害嗎。
這些統統不算什麽,問題關鍵是,朱标懷疑了,懷疑她,懷疑呂氏一族。
再是如何小心行事,總會留下一些痕跡,有心去查,遲早會找到點什麽。疑心一旦有了點佐證,那就會越來越大。
她精心營造的一切就會在這個小小疑心下,逐漸不穩,坍塌。
呂氏眸中閃過濃稠暗色,有長睫掩蓋,跪在地上的人根本看不見,直到呂氏淡聲道:“退下吧。”
“是。”
小宦官跪安,慢慢退了出去。
室內很安靜,沒多久屏風後走出一道身影,是呂本,他沉着眉,面色不太好看。因為呂氏之前沒告訴他,朱标對呂氏一族有了懷疑。
知道呂本不滿什麽,呂氏柔順道:“女兒也不确定太子心中所想,但女兒進宮多年,對太子脾性還是有些了解,真有什麽,女兒也會早早通知父親的。”
這番說辭,讓呂本臉色好看些,他相信呂氏不敢隐瞞,畢竟呂氏一族是她的依靠,尤其現在東宮孤兒寡母,朱允炆年紀小,朱标身後的勢力他還掌控不了。
“太子實在過于仁慈了!”呂本走到呂氏對面坐下,搖頭嘆了嘆,眼中卻是不甘,“送到他手上的把柄,他居然還藏着掖着,對秦王等兄弟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讓。”
沒錯,呂本和太子一派的對那些藩王都沒好感,他們希望朱标繼位後能對藩王動手。
這些藩王不僅會對皇權産生威脅,也是洪武帝為文武大臣設置的一道山。
總歸來說,沒人願意看着藩王掌握實權。
削藩是大部分臣子都支持的。
可朱标不同于洪武帝,他沒有那麽重的疑心,更不專權。如果兄弟能跟他一條心,他是願意重用信任他們的。
朱标上位,不會削藩。
既然如此,那他們就讓朱标早點‘看清現實’。他那些兄弟可都不是省油的燈,放任他們成長只會威脅到皇權穩定。
一次能容,兩次能忍,一而再再而三,就算朱标是軟包子也會爆發的。
就算沒有他們的推波助瀾,秦王遲早也要被收拾。
晉王這些不安分的也會被厭棄。
這幾年秦王果然沒讓人失望,野心越發膨脹,私下幾次刺殺朱标未果,雖說朱标面上都不與他計較,給他改過機會,可這心裏指不定怎麽想。
晉王同樣如此,行為無法無天。
可偏偏,燕王朱棣這人不按常理發展。本來是和秦王、晉王一樣嚣張跋扈,惹是生非的人,卻一年比一年靠譜,越來越得帝心,與朱标兄弟情深,一般人根本動搖不了朱棣的地位。
“誰能想到.....太子走得如此突然,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如今每一步都要小心籌謀,否則多年努力就要毀于一旦。”
聽到呂本說朱标‘過分仁慈’,呂氏垂下的眼眸輕閃一下,忽然問道:“父親,刺殺太子的事您事先知道?”
呂本眉一蹙,看着低眉順眼的呂氏,眯了眯眼道:“為父還沒那般神通廣大。”
這話,呂氏心中冷笑,不信。
就算不知秦王具體行動應該也是有所聽聞的。
“所以,是秦王所為?”
呂本頓了頓,端起茶道:“朝堂上的事你應該有聽說,秦王做的手腳不少。”
倒是知道把水攪得更渾。
一早就把晉王,燕王這些人拉下水,讓朱元璋不得不懷疑是有人故意潑髒水。
至于查證,虛虛實實,一時半會兒也弄不到有用的線索。
呂本擰眉,所以他才很想知道朱标去世前與心腹交代了什麽。說不得朱标手裏就掌握了秦王致命把柄。
“不過,事情怎麽走還不一定,如今你孤兒寡母的,最是可憐無助,皇上是看在眼裏的。”
呂本和太子一派的勢力已經商量好了,扶持朱允炆上位。
如今太子之位的熱門人選,秦晉燕三王不管誰上位,對他們都不是好事。
朝堂上大部分都是支持朱标的,轉過頭來支持朱允炆不難。朱允炆這些年溫文謙和的形象也極得衆文臣之心。
文臣們受到洪武帝的壓迫已經夠多了,就想擁戴一個親近讀書人的新皇。
想到什麽,呂本眼底不由閃過一道精光,雖說一開始也被朱标離世搞得焦頭爛額,但如今冷靜下來一想,朱允炆早點繼位似乎更好。
朱标到底是洪武帝花了心血培養起來的,雖仁慈但不好擺弄,政治手段也成熟了。比起朱标,朱允炆可就稚嫩多了。
呂氏母子都懦弱,到時候還不是要依仗他呂氏一族。
呂氏仿佛沒看見呂本眼中迸射的野心,她神色顯得憔悴,柔柔弱弱坐在那,聽着呂本的教導,後續一些安排,順從地點頭。
待事情說完,呂本不好久留,快步離開了。他走得快,也就沒注意牆根處一道身影正盯着他背影,等到呂氏出來,她餘光一下就注意到了,扭頭看去,神色微訝。
“允炆,你怎麽在這?”
呂氏與呂本私下見面,吩咐人守在院外,屋外并沒人看守。朱允炆如果來了,院外的人是要提前通報的。
想到剛才她與呂本在屋內的交談,呂氏臉色變了變,尤其是與朱允炆目光對上,她心口跳了跳,剛要問,朱允炆就說:“我來找母妃,聽人說你和外祖父有事相商,有些好奇,所以就進來看看。”
院子外守着的人可不會随便放朱允炆進來,除非....
“他們不讓我進,我就讓侍衛過來了。”
呂氏眸子微微瞪大,“你.....”
“母妃放心,只有我一人進來,侍衛們也早都退下了。”朱允炆定定看着呂氏,那眼神直看得呂氏心口亂跳。
“東宮式微,儲君之位懸空,你外祖父擔心我們母子未來處境,這才進宮與我說些話。”呂氏指尖扣着掌心,嘴角一扯,笑道:“你剛才應該也聽到了。”
朱允炆看着呂氏眼中些許慌亂,心中無端冒出一個小小黑洞,他剛才其實并沒聽到什麽,屋內談話聲太小了。
“是嗎,我聽得不太清楚,所以才等在這想問問母妃,你們說了什麽。”朱允炆就這麽說了,可他心中的黑洞在逐漸變大。
呂氏聞言,小小松了口氣,有些事她并不想朱允炆知道太多,尤其.....跟朱标有關的事。
剛才呂本雖然嘴上否認了,但這些年呂氏一族背後做的事也不少。
結果念頭剛落,就聽朱允炆問道:“母妃,父親的離世是有人害的嗎?”
“!”呂氏緊擰眉心,一字一句強調:“你父親是病逝,如若不然,你皇祖父不會善罷甘休。”
朱允炆盯着呂氏看了會兒,随即轉開視線,淡淡哦了一聲:“那就好。”
“你....”呂氏忍着心中不适想問他是何意。
朱允炆卻作揖告退了。
“兒子還要回去讀書,就不送母妃了。”
母子兩一個臉色難看,一個臉色漠然,朱允炆走後,呂氏才松開緊握的拳頭,想到近幾個月發生種種,忍不住咬緊牙根,眼中迸發出兇狠之色。
朱允炆離開院子,腳步越來越快,在院外等着他的王景弘此刻也跟在他身後,敏感察覺朱允炆狀态不對,也不敢湊上去找不痛快。
等到朱允炆小跑起來,王景弘眼皮子一跳,只好跟着加快步伐小跑起來。
跑了不知多久,朱允炆喘氣不停,汗水一滴一滴順着下颌落入衣襟,他擡頭望着宮牆,心中擴開的黑洞在他眼底若隐若現。
王景弘趕到的時候也氣喘籲籲,隔了十幾步站着,沒往朱允炆身邊湊。
所以朱允炆低喃的那句:“如果一把火全都....”只t模模糊糊傳了一點到王景弘耳邊。
王景弘唰地垂下頭,眼觀鼻鼻觀心,努力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這天晚上,王景弘奉命守在內室,蹲坐在朱允炆床腳。
他正眼皮耷拉着打瞌睡,床上的人就發出嗚嗚咽咽的低鳴聲,王景弘一下子瞪大眼睛,晃了晃腦袋,上前輕拍朱允炆,這一靠近就聽到他模糊的夢呓。
待朱允炆再次睡得安穩,王景弘小心翼翼收回手蹲回去,眼睫毛低垂,遮住他那一閃而逝的異色。
....
北平府。
來不及緩解一路疲憊,朱棣就去書房接見一主動求見的人。
這人要是露面,伺候朱标的大太監就會驚訝瞪大眼睛,因為這是朱标心腹,一直替朱标秘密做事的人。
朱棣自己都挺驚訝的,聽到來人身份,迫不及待就跑過來了。
看着跪在書房地上,面容普通的男人,朱棣目光沉沉,掃過男人呈上的信物,心中情緒更是難辨。
“大哥可還有其他的話?”
“奴才已将殿下所留之言盡數轉達。”男人語氣平淡道。
朱棣眼中神色更是複雜了,坐姿都難得端正,沒有平時的吊兒郎當,唇線緊抿,半天不知該說什麽。
讓心腹傳達的就一句話。
老四,保重,替大哥照顧好妻兒。
如果說這一句還不能領會到朱标的心意,那和信物一起呈上的還有秦王諸多罪狀,尤其是最後一次遇刺,那老翁一家與秦王脫不了幹系的證據,只要給朱元璋看,即便朱元璋不要秦王的命,秦王也絕對和皇位無緣了。
朱标的意思......是支持他奪位?!
為什麽不直接給老爹朱元璋....
朱棣坐了許久,倏地扯了扯嘴角,不知是笑還是嘲,眼中神色更是蒙上一層悲哀。
都到這個地步了,大哥居然還想着留秦王一命嗎?
朱高熾找過來的時候,就見他爹一臉又哭又笑的樣子,他走過去,看見書桌上擺放的東西,眼神一閃,問道:“爹,怎麽了?”
聽到朱高熾喊聲,朱棣才擡起眼皮,抿了抿唇線然後把朱标交代的話和留給他的東西說了。
朱高熾聽完也怔愣一瞬,不過,他與朱棣想法有些不同,與其說太子大伯是想留秦王一命,不如說是.....
“爹,太子大伯應該是顧慮皇爺爺,他不想皇爺爺放開殺戮之心。”從離京到回北平,朱高熾這一路都在琢磨朱元璋的異樣,朱元璋忍着,接下來是要憋一個多大的。
要知道馬皇後病逝,朱元璋暴怒之下是要太醫跟着陪葬的。
他最愛的長子,傾盡心血培養多年的繼承人,病逝得如此突然,以他的脾氣就算不發瘋亂殺人,那也該讓伺候朱标的太監宮人,還有太醫,負責保護朱标安危的護衛陪葬才對。
暴怒之下,嗜血的殺心是很難止住的,以前還有朱标,馬皇後壓制朱元璋嗜血一面,可現在,朱标去世,朱元璋竟然沒殺人。
明明是好事,但放在朱元璋身上就太反常了。
偏偏朱元璋看起來還清醒得可怕。
朱高熾可不就心驚膽戰的嘛。
所以這段時間他都在琢磨,皇爺爺心中到底憋着什麽。
毫無疑問,除了愛子病逝讓他難以接受,他需要發洩怒火、不甘。但更多的,身為一國之君,他還要考慮王朝的未來和後續安排。
在即将落在最後一子的時候,棋局忽然亂了,身為執棋的人,朱元璋絕對不會讓多年功夫白廢,他忍着殺心,目光從棋盤上一一凝望過去,帶着審視,掂量和謀算。
有多少人被寫上老朱的死亡名單,又有多少人會被連累.....
朱标了解朱元璋,知道他突然病逝會給朱元璋帶來多大的刺激,他怕,他擔憂,朱元璋一旦放開殺戮,必定血流成河。
皇帝本就是孤家寡人,身在高位,随着權利越來越大,心也越來越冷。正所謂,虎毒不食子,如果真發展成‘父殺子,子弑父’,洪武帝又是開國之君,留下的禍患将不可估量。
【太子大伯,他應該是想讓你阻止皇爺爺的殺戮之心。】
【他在乎的不是秦王死不死,是怕這事兒帶來的影響,怕這一殺就再也止不住了。】
朱棣:“......”
他擰了擰眉。
朱标的擔心不能說是多餘的,因為以老爹的脾氣,盛怒之下還真可能殺了秦王。
說到這,朱高熾又嘆息一聲。
【談何容易啊!】
【皇爺爺現在就跟刺猬一樣,戳一下,要命啊。】
朱高熾面上平靜,瞪大的雙眼直勾勾盯着他爹朱棣的眼睛,心中瘋狂吐槽。
【嘴上叫我臭小子,親熱得很,眼神時不時就要變一變,審視,懷疑,我又不傻,看得見。】
【老朱同志現在誰都不敢相信了。】
【偏偏他冷靜得可怕。】
【這個時候去争,要死哦。】
【哎哎哎,就說皇位這玩意兒有毒,挨不得,誰挨誰死。】
朱棣:“.......”
“兒子,你冷靜。”
【我已經很冷靜了好嘛,不然早就吓趴下了。】
【沒看那天晚宴,好幾個王叔走路都是靠人攙扶的嘛。】
朱棣嘴角一抽,說實話,他那天晚宴結束,腿也有些軟。
相信不止他,在場所有兄弟都被老爹‘惡龍盯人’的視線給吓到了。
看朱老三跑得多塊。
朱老三那東西,從小就對危險感知最快。
朱高熾心中吐槽完,壓抑的心情緩解了一下,與朱棣四目相對,然後父子同時嘆出一口氣,只覺得眼下真是棘手啊。
朱标的‘遺言’,也真是難辦啊。
父子一起蹲在書房的地上,都是單手撐着下颌的姿勢,兩眼發呆,時不時嘆氣,過了會兒,朱高熾說:“不如去找道衍下下棋?”
朱棣:“.....那為父去看看?”
朱高熾眨眨眼。
【老和尚雖然愛忽悠人,但下棋也是真厲害。】
朱棣:“......行吧。”
大手用力抹了一把臉,朱棣起身就出去了。
朱棣一走,朱高熾蹲在地上又發了會兒呆,手中把玩着朱标留下的信物,良久他才起身拍了拍發麻的腿,咕哝一聲,“麻煩啊。”
北平府這邊風平浪靜,朱棣找道衍下過棋後,思路倒是清晰不少,也有了決斷,和朱高熾一商量,暫時也只能等。
争是要争的,需要等時機。
就在朱棣‘老老實實’等待的時候,朝堂上的争端逐漸變得尖銳,朱棣自然也是被人攻擊的靶子,不過他就是不動,既不咬人也不示弱,以前什麽樣,現在還什麽樣。
倒是秦王那邊有些得意忘形了,朝堂上也逐漸有了支持秦王的聲音。
晉王.....晉王整日縮在王府,誰敢在他面前說‘争儲’啥的敏感詞彙,他一個暴起就要揍的人見太奶。
這三位馬皇後所出的嫡子,實力最強大的藩王,此次風波中,風頭最大。東宮朱允炆小小冒了一下頭,然後就被人踩下去了。
秦王聽聞都笑了,論資排輩,怎麽也輪不到朱允炆那小兒。
秦王這一出手,太子一派也偷偷笑了。
很好,就是要皇上看看,東宮孤兒寡母的可憐無助,所謂愛屋及烏,以皇上對太子朱标的疼愛,怎麽就不能把這份疼愛轉移到孫子身上呢。
前朝風雲詭谲,後宮一個郭寧妃的病逝并沒激起一點波瀾,死的悄無聲息,連喪儀都辦得極為簡單。
也是這個時候,經過幾個月的軟磨硬泡,糾纏不休,老朱終于受不了,同意了朱高熾進京的請求。
朱高熾沒法子,到時候就是不要臉不要命了,也不能真看着老朱同志憋個大的。
必須在眼皮子底下盯着才行。
朱棣是不同意他進京的,他老爹的脾氣,盛怒之下是真的不認人的。就跟朱元璋對兒子不太信任一樣,他這些兒子又何嘗不是。
朱棣不放心,但朱高熾是先斬後奏,朱元璋都讓他去了,這個時候攔也不行了。
北平燕王府,朱棣正耍孩子脾氣,把朱高熾收拾好的行禮又給搬回去,朱高熾很無語,看看在一旁沒辦法的娘親徐妙雲,又看看大刀闊斧坐在那的朱棣。
朱高熾:“......”
只能認命上前去哄爹了。
在朱高熾準備上京的時候,皇宮又出了一件事。
之前被朱标下令關在一偏僻宮殿的馬青,直到朱标去世,似乎就像被人遺忘了,一直沒被放出來。
而她日愈加重的咳疾,在沒有得到治療後,身體也終于承受不住了。
此刻宮殿外看守的侍衛撤走了,換上兩個宦官,整座宮殿在這偏t僻角落顯得愈發荒涼,冷情。
躺在床上的馬青面色灰白,眼神虛虛落在一處,安靜又平淡地等待着呼吸落下瞬間。
門外忽地響起腳步聲,很輕,馬青沒聽到,不過很快房門就被人推開了,随着日光一起進來的是她等了許久的人。
馬青這才轉動一下眼珠看向走進來的人。
她一點不意外,呂氏更不意外,似乎知道馬青在等她一般,陳嬷嬷搬了個凳子過來,擦了擦,呂氏這才坐在,慢條斯理地整了整手帕,也不急着開口。
馬青從她一進來就察覺了,呂氏與從前些許不一樣的氣息。
過了一會兒,呂氏擡手,陳嬷嬷就退了出去,還把門給關上,這下屋內就只剩馬青和呂氏了。
呂氏緩緩擡起眼眸,對上馬青的目光,她呵呵笑了一聲,眼底終于有戾氣浮動:“可惜。”
“殿下看見了,怕是要心疼了。”
馬青沒說話,呂氏手指倏地用力,差點刺疼自己掌心,她不想嫉妒,可這麽多年,她對朱标也算盡心盡力,誰知不過馬青幾句挑撥,他就懷疑了。
這些年的夫妻溫情都變得可笑至極。
本來以為嫉妒是多年付出被辜負,可直到朱标突然病逝,呂氏才後知後覺,她對朱标也不全然是利用的。
認清自己對朱标那點情意,呂氏才更嫉妒。
可呂氏說完就看馬青還是那麽一副不為所動,一時不知該笑誰了,“殿下對誰付出真心不好,偏偏對你。”
“咳咳——咳——”馬青又忍不住咳嗽幾聲,嘴角有血絲滲出,一出聲嗓音沙啞又難聽,“這說的不該是你嗎。”
要說朱标這些年對呂氏的情意,那也是做不得假的。
可呂氏就沒辜負朱标嗎。
兩個聰明的女人只通過眼神就讀懂對方意思,這一刻,兩人都明白,她們都辜負了朱标,也都利用了他。
“我第一眼見你,就覺得咱們很像。”呂氏似嘲非嘲地扯了扯嘴角。
自私,為了目的不擇手段。
情愛,從來不是能牽絆她們的東西。
只是馬青沒有往上爬的欲望。
馬青沒有說話,她眼神更缥缈無力了,說一句話都很費力。呂氏看出她已是強弩之末,心中堆積許久的戾氣在她微弱的呼吸聲下,稍稍平複些。
她最不滿的,不是朱标對馬青的情意,而是馬青差點壞了她的事。
就在呂氏沒有心情在與一個将死之人糾纏時,她起身,剛邁出一步,馬青虛弱的聲音就傳來。
“常氏,怎麽死的?”
似乎這成了馬青的心結,她死前最想知道的真相。
呂氏回頭看她一眼,然後無辜地眨眨眼睫:“郡主你病糊塗了,她難産死的啊。”
說完呂氏不再看身後人,擡腳推門走了出去,走到門口,呂氏淡淡吩咐宮人照顧好馬青,就帶着人離開了。
走出偏僻的宮殿,想到馬青剛才最後那一眼中的不甘,呂氏終于勾起嘴角笑了笑。
馬青當然找不到證據,就是朱元璋也查不到。
因為,常氏本來就是因為生産才死的。
這裏面她是動了些小手腳,比如,給常氏補身子啊,比如送給太子的湯藥,太子不愛喝的,喝不完的,常氏就喝了啊,常氏自己要喝,沒人勸沒人逼啊。再比如,和朱标‘琴瑟和鳴’刺激一下常氏啊。
所以常氏才那麽容易受孕,而孕期不穩,心中積郁,自然地也加大了小産風險,本來,第一胎後常氏底子就有些受損。
一次兩次小産,又接連懷上朱允熥,是個人也不能這麽折騰啊,何況.....胎兒也是靠了些藥物懷上的。
而常氏又擔心胎兒因為她早期沒吃好,出生後會體弱多病,孕後期胃口好些就補了一通,後來馬皇後換了太醫過來,那沈姓太醫說胎兒不易過大,不好生産,不用再補,但常氏更怕胎兒孱弱。
在神經有些敏感的常氏耳邊吹吹風罷了,根本不用呂氏再多做什麽。
就是那沈太醫似乎有察覺到點什麽,不過他不是一直負責常氏平安脈的,不能确定。
更不敢空口無憑就說其中有貓膩。
不過,呂氏還是借機把那沈太醫送出宮了,可惜,人沒死在流放充軍的路上。
偏僻宮殿,呂氏走後不久,馬青只覺自己視野越來越模糊,隐隐約約地有一陣光團朝她靠近。
光團裏慢慢地好似現出一個人來,馬青嘴角動了動。
守在門外的宮人許久沒聽到屋內動靜,推開門一看,躺在床上的人閉着雙眼,嘴角似有若無地勾着,已經沒了呼吸。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