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打火機
這種別人家的家事, 是不好管的,這道理大家都知道。
姚太太也是個明白人, 不等穆瓊說什麽, 便道:“她走了,我也要走了。謝謝你們。”
“你打算回去?”穆瓊再次問。
姚太太又一次堅定地搖頭。
“為什麽不回去?”穆瓊又問。
姚太太聽穆瓊這麽問,想了想才道:“我要是回去, 她……我婆婆一定會把寶兒再扔掉的,還有大丫……她已經在給大丫找婆家了,只要有錢,髒的臭的她都不在乎……我不能讓她把大丫胡亂賣了。”
“你婆婆也太壞了吧?”李珍瑤皺眉,她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 對她肯定是沒有對她的兄弟那麽好的,但他們卻也不會這樣子害她:“你丈夫呢?”
姚太太的神情淡淡的:“他已經死了。”
這時的人, 說起自己已經過世的親人, 是絕不會直接說“死了”的,一般都是說“不在了”,“沒有了”什麽的。
姚太太直接說“死了”,足可見她對丈夫, 是沒什麽感情的。
“你有地方去嗎?”穆瓊又問。
姚太太道:“我之前有個關系不錯的姐妹,我打算去找她。”
“你不回娘家?”李珍瑤好奇,一般女子遇到這情況,都會回娘家……
“我欠了我幾個哥哥許多錢, 我沒臉回去。”姚太太道。
姚太太原名戚秀芬,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家裏開了一家布店,一家老小自己染布自己賣,生活過得算不上多好,但也不壞。
她是家裏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兒,還很受寵,打小就不用幹什麽活兒,平常在家也就鏽點小東西玩兒。
甚至,她還識字。
她是女子,是沒得讀書的,但她的幾個兄長多多少少讀了點書,她的父親也認字,你教幾個我教幾個,她也就打小認字了。
等到她長大,家裏給她選夫婿,更是千挑萬選。
當時姚家開着醬園店,生意很不錯,她公公跟她父親是好友不說,姚家還只有一個兒子,将來家業都是這個兒子的……她父母覺得這是再好不過的結親對象,便将她嫁到了姚家。
結果,就因為姚家只這麽一個兒子,家裏人全把他當寶貝蛋寵,以至于她丈夫什麽事情都做不成。
這人一開始不過是在外面找找相好的,整日裏聽戲賭錢不着家,可後來,竟是抽起了大煙!
她公公還在的時候,家裏還能周轉,倒也不至于過不下去,但後來她公公不在了。
她丈夫很快就把家業敗光了,還到處借錢,當時就跟她娘家借了許多錢,再後來……
都說她丈夫是為了不連累家裏人自己自盡的,但她知道并非如此。
她丈夫當時是想逼她婆婆拿錢出來,逼她婆婆賣房子,一哭二鬧三上吊,最後不小心真把自己給吊死了。
她婆婆因此痛不欲生,但她沒了丈夫,其實是松了口氣的。
她的長子讀書好,她熬上幾年,把這個孩子供出來,家裏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為了能給姚宏讀上書,為了能讓家裏有份收入,她甚至厚着臉皮去自己的娘家借了許多錢回來,填補自己丈夫留下的虧空,以便能保住房子收租。
當時她剛剛喪夫,又生了小兒子,平常還要做家事,要繡花補貼家用,一時間沒空管着大兒子,等回過頭來,就發現自己的大兒子跟自己的丈夫一樣,有些不管他人感受。
不過,那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在她看來總歸是好的,也就沒當回事。
她每日裏帶着兩個女兒做針線,做得眼睛花了也舍不得停下來,就盼着兒子能出息了。
她也一直以為兒子能有出息。
直到去年兒子偷拿了錢的事情鬧出來。
她這才意識到,這個打小就被她婆婆抱去養的孩子,跟她丈夫一樣被她婆婆寵壞了。
她當時很失望,也很自責,就私底下去找兒子,想跟他談談,讓他懂事一點,可是她兒子并不願意聽她說話。
倒是像她婆婆呼喝一樣,講她說了一通。
她一再努力,也無濟于事。
這也就算了,家裏本就缺錢,那之後她婆婆還愈發愛藏錢,竟是不讓她和她的兩個女兒吃飽。
至于她的小兒子……這孩子生下來就瘦小的過頭,瞧着還有點傻,最不讨她婆婆的喜愛,她婆婆那是連飯都不肯給他吃了!
她和兩個女兒,只能省下自己的吃食來給孩子吃。
她們整日裏挨餓,只能吃紅薯就算了,還吃不飽,針線活哪裏做得好?做不好她婆婆又非打即罵……
最讓她心寒的是,她大兒子瞧見了,竟只當做沒瞧見。
她的日子過得極為艱難,但她也沒想着離開,畢竟她無處可去。
她爹娘都已經不在了,她在家裏的時候,她哥哥雖然疼愛她,但這麽多年過去,她的哥哥自己都有孫子了,自然不可能還像以前一樣顧着她,更別說……她還欠了幾個哥哥許多錢還不出了。
這兩年過年她回娘家去,她嫂子連門都不給她開。
她只能忍着。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婆婆竟然把她的小兒子給扔了。
這孩子并不是在她期待中降生的,但也是她的骨肉!他确實傻,但這幾年從不惹事,她繡花的時候,就在旁邊乖乖地坐着,默默地陪着她。
天天吃不飽穿不暖,她為什麽還能堅持?還不是因為考慮到這孩子沒了她,怕是要活不下去?
健健康康,活潑可愛的男孩兒,送給別人之後,興許也能過上好日子,但她的孩子連話都不會說,被丢了之後,怕是只能活活餓死!
她婆婆聽說有人收留孤兒之後,就告訴了她,說要把她的小兒子送去,她當時想也不想就拒絕了,但她婆婆還是把她的孩子給扔了。
她發現之後就急急忙忙追了來,幸好孩子沒事。
她每天和女兒一起繡花,一天做的活兒少說能拿兩三毛錢,一個月下來有六七塊錢是有的。雖說不多,但養活她們綽綽有餘,現在日子竟過成這樣……
她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尤其是,她知道自己的婆婆,就喜歡讓她不好過,還固執己見。比如這次她若是回去了,她婆婆肯定會想辦法扔了她的兒子,還有她的兩個女兒……
她是不能再回去的。
戚秀芬的眼裏,滿是堅定。
穆瓊注意到了她眼裏的堅定,還挺欣賞的:“你一個女人要帶着孩子過下去并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立得住,就不用怕。”
穆瓊這邊的孤兒院缺人手,穆瓊一開始,是想把姚太太留下的,但後來仔細想過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倒不是他怕姚老太太,而是他擔心姚太太放不下姚宏。而只要姚太太放不下姚宏,她跟姚家,就有的牽扯。
他雖然不介意行善,但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更何況這世上比姚太太可憐的人,多了去了。
就說吳媽,當初在鄉下也是差點被餓死的。
穆瓊沒留姚太太,姚太太很快就離開了。
李珍瑤有些不解:“先生,孤兒院不是缺人手嗎?你怎麽不把她留下?”
“我不可能見個人可憐,就把人留下。”穆瓊笑道:“她并不是沒有後路,她有一技之長,能養活自己。”
說起來,這種以給人繡花為生的女子,穆瓊見過的并不止姚太太一個,當初他在陳老板的西餐館幹活的時候,曾找陳老板一個已經過世的好友的妻子幫着做窗簾,那人就是跟姚太太一樣,在丈夫過世後,憑着自己的手藝養活自己的。
她的日子,過的可比姚太太好多了。
而姚太太真要立得住,其實是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的——姚老太太年紀不小了,還是個裹了小腳的,姚太太難道還打不過她?
姚太太走了,穆瓊就和金懷來一起,忙活起孤兒院的搬遷來。
他們雇了一輛馬車,行李全都搬了上去,幾個行動不便的孩子也坐了上去,剩下的人,則全都自己走路。
便是他,也是走路的。
李珍瑤和楊瑜君原本想要叫車,瞧見這一幕,就跟着一起走了,走在穆瓊身邊。
她們很穆瓊已經見過幾次了,但之前多半是在聊孤兒院的孩子,并沒有好好說過話,這會兒一起走,倒是跟穆瓊聊了起來。
“先生,你年紀輕輕,怎麽能寫出這樣好的書來?”李珍瑤道。
“我看書看得多。”穆瓊道:“你們想要投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書,讀書。”
換做現代,想要投資自己的方法多了去了,報班學外語,去考證,或者學點技術,學點特長,都是在投資自己,但在這個時代,想要讓自己得到提升,最好還是看書。
只可惜這時候能看的書不多。
但就算不多,也有很多能看的。
不說別的,就說《資治通鑒》之類的書,去看看肯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更棒的是,對現代的孩子來說,非常難以理解的文言文,這時候的人,完全是可以流暢閱讀的。
“先生你覺得我們看點什麽書比較好?”李珍瑤又問。
“能被帶到我們的國家的外文書都是不錯的,都可以看,而我們國家,也有很多書能看……”穆瓊推薦了幾部。
李珍瑤一一記下,又問穆瓊:“先生,你接下來打算寫什麽書?”
穆瓊笑笑:“我暫時就寫《流浪記》了,不過我打算翻譯一些書。”
寫書很賺錢,但穆瓊的時間實在不多,暫時就不寫新書了。
但他決定在空閑的時候,做一些翻譯。
“先生打算翻譯什麽書?”李珍瑤好奇地問道。
穆瓊道:“我想翻譯一部《百科全書》,至于別的,還沒想好。”
近幾個世紀,西方國家先後出版了《百科全書》,比如在英國,就有《大英百科全書》、《大英少兒百科全書》等,但這些在國內是沒有的。
穆瓊打算在自己有空的時候,翻譯一些這樣的書出來,初期可以刊登在教育月刊上,翻譯的多了,則可以印刷成書。
這些都是可以開拓民衆的眼界的,而他已經開始着手做這件事了。
而這,還跟傅懷安有關——傅懷安從家裏拿了些英文書到學校裏放着,其中就有一套《百科全書》。
這樣的書裏有很多少見的單詞,那些學生看不太懂,但他是能看懂的,他甚至還能從中找出一些錯誤的知識來。
穆瓊琢磨着,自己翻譯的時候,可以專門翻譯其中那些正确的知識。
一行人走了快一個小時,才來到位于平安中學附近的孤兒院。
這個孤兒院只建了一個月,雕梁畫棟之類,是一概沒有的,就是再普通不過的磚瓦樓,白牆黑瓦。
這樣的建築,在穆瓊看來普通的很,但對這些孩子來說,卻再新潮不過。
他們的卧室都在房子的二樓,裏面已經放上了很多不到一米寬,不到兩米長的床,一張挨着一張并排放着,每張床的床下,還都放了一個箱子。
“這個孤兒院是霍二少建的,也是他供你們吃穿,這個你們都是要還的。等你們長大了,在這裏住了幾年,就要幫霍二少幹幾年活。”穆瓊道:“此外,你們在這裏幹活,能換取工分,而工分你們可以拿來換肉換雞蛋,還能用來換其他的生活用品。”
這個将來幫霍英打工的規定和工分制度,是穆瓊這幾天想出來的。
孤兒院的孩子的生活,跟現代那些孤兒院裏的孩子過得要差很多,但跟這時候的人比,卻已經過得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差不多了。
興許還更好。
這樣的差別并不是好事。
他倒是可以不給他們吃穿,但這樣一來,孩子們的營養跟不上,也不好。
因此,他和金懷來商量過後,幹脆就定了這樣的規定,而這已經得到了霍二少的同意。
這些孩子當然是沒意見的,反而生出鬥志來,都想要多賺工分。
至于将來幫霍二少幹活……這些孩子也沒覺得不對。
他們都是過過苦日子的,知道活下去有多難,霍二少願意養大他們,別說只是為霍二少工作了,便是為霍二少賣命,也是應該的。
他們摸着自己分到的床和箱子,一個個激動極了。
穆瓊午飯是在孤兒院吃的,金懷來今天買了豬肉,做了豬肉燒油豆腐給孩子們吃。
食堂裏擺上了最簡單的木質桌椅,孩子們每人一個陶瓷大碗,先拿着碗去盛飯,然後再拿着飯碗去拿菜,拿好之後,就坐到桌前吃起來。
油豆腐就是北方的豆腐泡,上海這邊的人很愛吃它,炒菜炖肉什麽的,都愛放一點。
每個孩子分到一塊豬肉,兩個油豆腐,連着肉湯一起舀在他們的碗裏,讓他們一個個吃的滿嘴流油。
穆瓊和李珍瑤等人吃的也是一樣的東西,他們找了個角落裏的位置坐下,一邊吃一邊聊。
結果正吃着,路燈端着他的飯碗來了。
他的飯碗很大,裏面裝的飯一點不比穆瓊碗裏的飯少。
“是你啊,你怎麽來這裏了?”李珍瑤好奇地問道,對這個當初帶着別人給她磕頭的孩子,她印象還挺深刻的。
“李小姐,楊小姐,穆先生,我是來謝謝你們的。”路燈道:“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磕頭,我就不磕頭了,但我還是要謝謝你們!你們以後有事,盡管吩咐我去做,就算是抛頭顱灑熱血,也是可以的。”
這個孩子很油滑,之前總是滿嘴謊話,這會兒表情倒是非常真摯。
還連抛頭顱灑熱血都知道了……
穆瓊道:“我不過是幫着管你們幾日,不用你抛頭顱灑熱血。”
“要的,穆先生,我從金院長那裏打聽出來了,他說李小姐收留我們,霍二少給我們建孤兒院,都是因為你,因為你寫的書,謝謝你。”路燈道:“我之前想跟你姓,是想你多關照我一點,但我現在真的覺得跟你姓很好!穆先生,我會好好學認字,你寫的書,我想都去看看。”
“我等着。”穆瓊道。
路燈的臉漲紅了,瞧着很是激動,他又鞠了個躬,然後才跑走。
從頭到尾,他飯碗裏的飯一點都沒撒出來,也算厲害了。
吃過飯,穆瓊就離開了,結果他剛出去,就看到了傅蘊安。
“傅醫生,好巧。”穆瓊笑道。
“是好巧,你怎麽在這裏?”傅蘊安問。
“孤兒院建好了,我帶那些孩子搬過來。”穆瓊道。
“原來已經建好了,我都不知道。”傅蘊安看了看孤兒院的大門:“這裏也沒個招牌。”
穆瓊道:“怕知道消息的人多了,都把孩子扔過來,所以這裏有個孤兒院的事情,是不往外說的。不過霍二少知會了租界的巡捕房還有上海縣城的警察局,如果看到流浪的孩子還有被扔掉的嬰兒,都會往這邊送。”
“這法子不錯。”傅蘊安道,又問穆瓊要不要跟他一起回家。
穆瓊當然是要的,當即坐上了傅蘊安的車子。
頭一回跟傅蘊安坐一輛車的時候,穆瓊挺擔心的,怕傅蘊安有潔癖不習慣,不過現在,他卻也意識到了,傅蘊安并不嫌棄他。
跟李珍瑤告辭,穆瓊就上了車。
一路上,穆瓊跟傅蘊安說了孤兒院的事情,又問了醫院的情況。
傅蘊安把醫院的情況說了,又道:“我已經在跟一個藥房商量合作研發中成藥的事情了,到時候應該還能賺上不少,這多虧了你的主意……我給你帶了謝禮。”
“傅醫生你太客氣了。”穆瓊道:“你之前幫我找房子,我都沒來得及謝你。”
“也就是一個小玩意兒,是別人送我的。”傅蘊安拿出一個打火機送給穆瓊。
這是個很漂亮的卡地亞打火機,要自己加油的,在這個時代可不便宜,至少比穆瓊之前送給傅蘊安的鋼筆貴。
穆瓊當初買鋼筆的時候,手上錢不多,買的可不是特別好的。
“傅醫生你怎麽不拿着自己用?”穆瓊問。
“我還有。”傅蘊安拿出一個一樣的打火機給穆瓊看:“其實我不抽煙,都用不上。”
穆瓊也是不抽煙的,但身上帶個打火機還挺方便:“那我就收下了,謝謝傅醫生。”回去之後,他就琢磨一下,買點什麽回送給傅蘊安好了。
兩人一路聊着,回到了住處,這才分開。
穆瓊回到家裏,先看了些書。
他上輩子看過很多書,但人總不能吃老本,還是要看點別的書的。
當然了,他現在看的書,跟以前看的不同。
那時候他都是由着自己的愛好看書的,看的多是歷史、小說什麽的,但現在,穆瓊卻開始看一些其他的書,比如《君主論》什麽的。
這樣的書看起來很無趣,但看一看卻是能受到一些啓發。
孤兒院搬遷好的第二天是星期一,而這天,又是希望月報上市的日子。
這一期的希望月報上,刊登的,正好就是有穆瓊寫了用來安慰霍二少的“同性結婚”情節的那一篇。
其實在現代,照樣有很多黑暗,照樣有很多山區的百姓過得不好,甚至最底層的一些人,依舊是連吃飯都成問題的。
但穆瓊寫的時候,完全沒有涉及這些。
都是小說了,都是對未來的美好幻想了,又何必再去寫現代的黑暗?
這一篇足有三萬字,其實主角張幸和那個打掃衛生的大媽關于同性的讨論,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後面寫到了張幸被人帶着看新聞。
新聞裏播放的,是某個地方發生了地震。
地震!?張幸看到這條新聞,很是擔心,怕災區的百姓過得不好,然後,他就看到新聞裏,一些士兵去救人了。
明明還有餘震,這些士兵卻還是奮不顧身地去救人,與此同時,各種救援物資也被送到了災區。
整個國家都運轉了起來,都在幫助災區。
張幸都看愣了,晚上被趕去睡覺的時候,心裏空落落的。
他的家鄉,曾經遇到過水災。
哪有什麽赈災?哪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幫助?他們只能自認倒黴!
甚至還要擔心被人搶了最後的家當。
至于士兵……這年頭的兵,衣服一脫就是土匪了!
迷迷糊糊之中,他又回到了自己的時代,悵然若失。
這希望月報一上市,便有很多人前來購買,看過之後,人們跟張幸一樣感慨萬千。
“國家國家,就該是這樣的!”
“衆志成城,萬衆一心,又何懼天災?”
“這樣的士兵……真是再好不過的士兵了。”
“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我的國家如此關心百姓,能不能看到我們的士兵,如此愛護百姓!”
……
同類推薦
![[快穿]大佬又又黑化了](https://leshuday.com/book/thumbnail/358049.jpg)
[快穿]大佬又又黑化了
寧書綁定了一個男神系統,每個世界都努力的感化他們,只是……“乖,不準怕我。
”病态少爺摟着他的腰,勾唇撩人,氣息暧昧。
校霸将他抵在角落,捏着他吃糖的腮幫子:“甜嗎?張嘴讓我嘗嘗。
”當紅影帝抱着他,彎腰嗓音低沉道,“過來,給老公親。
”寧書帶着哭腔:別…別親這麽用力——為你瘋魔,也能為你立地成佛1v1,撒糖專業戶,不甜你順着網線過來打我。

你是我攻不過的人
“菜我買,飯我做,碗我洗,地我拖,衣服我洗,錢我賺,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被你這麽一說,好像我真的不虧。”
蘇圈和熊果,鐵打的兄弟,拆不散的cp。
槍林彈雨一起闖,我的背後是你,你的背後是我,最信任的彼此,最默契的彼此。
這樣堅固的一對,還有情敵?
開玩笑嘛?一個炸彈炸飛去!
多少美女來問蘇圈:放着大片花海你不要,為什麽要守着這個懶鬼?
蘇圈說,沒錯,熊果就是個懶鬼,除了會玩電腦什麽都不會了,洗個碗能碎,煮個面能炸,可是,他就是我活着的意義。
熊果:“好難得聽圈圈說情話啊,再說一遍還想聽!”
蘇圈:“你滾,我說的是實話,請注意重點,你除了會玩電腦什麽都不會!”
熊果:“錯了,重點是我是你……唔……犯規……”

傻了吧,頂流影帝暗戀我三千年!
[無女主+病嬌+爆笑+娛樂圈+蘇撩甜寵]
魔尊裴炎死後重生到了三千年後的現代,為償還原身欠債擺脫渣男,他參加選秀,因為腰細身軟一舞絕塵而爆紅。
粉絲們:這小腰,這舞姿,這長相,絕絕子!
導師江澈坐在評委席上,眸色幽深看着舞臺上的裴炎,喉結微微滾動,嗯……很絕,都是我的!
外人眼中的頂流影帝江澈清冷衿貴,寬肩窄腰大長腿,行走的荷爾蒙。
後臺,江澈挑起裴炎的下颚,聲音暗啞而危險:“師尊,我等了你三千年,你乖一些,我把命都給你!”

開局給魏爾倫戴了頂環保帽
穿成十六歲的少年,麻生秋也父母雙亡,無牽無挂,奈何原主沒有給他留下後路,已經是橫濱市著名的港口組織裏的一名底層成員。
作為非異能力者的普通人,他想要活下去,生存難度極高。
——沒有外挂,就自己創造外挂。
四年後。
他等到了命運最大的轉折點。
在巨大的爆炸過後,麻生秋也處心積慮地救下了一位失憶的法國美人。對方遭到背叛,人美體虛,冷得瑟瑟發抖,脆弱的外表下有着耀眼的靈魂和天花板級別的戰力。
“我……是誰?”
“你是一位浪漫的法國詩人,蘭堂。”
“詩人?”
“對,你也是我的戀人。”
麻生秋也果斷把他放在心尖上寵愛,撫平對方的痛苦,用謊言澆灌愛情的萌芽。
未來會恢複記憶又如何,他已經抓住了全世界最好的珍寶。
感謝魏爾倫!
你舍得抛棄的搭檔,現在是我老婆!
【麻生秋也CP蘭堂(法文名:蘭波)】
我永恒的靈魂,注視着你的心,縱然黑夜孤寂,白晝如焚。
——詩歌《地獄一季》,蘭波。
★主攻文。秋也攻,攻受不會改變。
★蘭波是二次元的異能強者,三次元的法國詩人。
★雙向熱戀,結局HE,讓這場愛情的美夢用烈火焚燒,燃盡靈魂的狂熱。
內容标簽: 綜漫 穿越時空 婚戀 文野
搜索關鍵字:主角:麻生秋也,蘭堂(蘭波) ┃ 配角:魏爾倫,亂步,中也,太宰,森醫生,紅葉,夏目三花貓,澀澤美人,晶子 ┃ 其它:港口Mafia小職員
一句話簡介:兩個人的故事,三個人的名字。
立意:橫濱這麽小,世界這麽大,該走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