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章
第 16 章
在那段模糊而深刻的回憶中,正值少年的楊延平與楊延定,兩位未被前世身份——楊勇與楊廣的記憶所喚醒的兄弟,于家族庭院的青石板上,為五位年幼的弟弟上演了一幕歷史與現實交織的悲劇——沙丘之謎。大哥楊延平,身披素色長袍,飾演那悲情英雄“扶蘇”,而楊延定則以冷峻之姿,化身為那位野心勃勃的“胡亥”。
随着楊延定低沉而莊重的聲音響起,僞诏的每一個字仿佛都帶有千鈞之力,立胡亥為太子,指斥扶蘇多年來不能開辟疆土、創立功業,卻使士卒大量傷亡,并且數次上書,直言诽謗父皇,日日夜夜地抱怨不能獲準解除監軍職務,返歸鹹陽當太子;而将軍蒙恬不糾正扶蘇的過失,并參與和了解扶蘇的圖謀。故賜爾自裁,将兵權移交給副将王離。當他面對哥哥遞上那把看似無害的木劍,空氣似乎都凝固了。楊延平接過木劍,笑容苦澀,比最哀傷的淚水更加刺痛人心。他輕聲開口,那一笑中藏着無盡的哀愁:這,就是你的選擇嗎?我的消逝,能否填滿你心中的溝壑?但願,我此生的終結,能成為你未來清明治國的警鐘。我,無怨無恨,只有無盡的悲哀,為我們在這權力的祭壇上,被撕裂的骨肉親情而痛惜……
當“扶蘇”決絕地舉起木劍,意外發生了——盡管木劍未經開鋒,卻因一截尖銳的木刺,不慎劃破了楊延平的頸部肌膚,留下了一道細小卻真實的血痕,仿佛是命運對他們開的一個殘酷玩笑。此刻,楊延定的眼神變得迷離而深邃,前世作為楊廣的記憶如潮水般湧來,那些關于親手編織僞诏,葬送親兄楊勇的片段,讓他內心翻江倒海。
在哥哥楊延平緩緩閉上雙眼的那一刻,時間仿佛倒流,昨日重現。木劍無力地跌落,發出沉重的響聲,而楊延平的身軀也在柔軟的墊子上緩慢傾斜,避免了任何不必要的痛苦。這不僅僅是一場戲的結束,更是一次靈魂深處的觸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權鬥争背後,那被無情踐踏的親情與人性的脆弱。楊延定的內心,被悔恨、恐懼與覺醒交織的情緒所充斥,這場戲,無疑在他心中種下了反思的種子。在那一瞬,楊延平接過了木劍,假裝做出橫劍自刎的動作,那木刺不經意間劃破了皮膚,一滴鮮紅從頸部緩緩滑落,與戲中的角色扶蘇驚人相似的命運,似乎在提醒着他什麽。
在那瞬間,楊延平的世界仿佛凝固了。木劍上的血跡,不僅僅是一種物理上的刺激,更是靈魂深處的震顫。他恍惚間回到了那個風雨飄搖的朝代,身為楊勇的自己,站在歷史的斷崖之上,面對着同樣的悲劇結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身處的是戲中,而非那不可逆轉的歷史。
他的思緒如同潮水,洶湧而至,他想起了母親,雖然不如扶蘇的母親那般溫柔,但在無數個夜晚,她以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他,那份隐忍而深沉的愛,讓他在冷酷的宮廷鬥争中感到一絲溫暖。在那冰冷的宮廷中,他孤軍奮戰,試圖以仁心與智慧贏得人心,卻終究抵不過那股暗流湧動的權謀。他看到了自己作為楊勇,那個曾被父親寄予厚望,卻最終因仁愛與善良被視為軟弱的長子。前世身為楊勇的記憶如潮水般洶湧而來,那些被歲月塵封的片段,此刻清晰如昨。他記起了身為長子的責任,那份對家族的忠誠與對權力的無奈;記起了在父親嚴厲的目光下,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失去了信任,以及最終,楊廣那張表面謙卑實則暗藏機心的臉龐。他記得,是楊素的狡猾與陰謀,将他一步步推向深淵,使他從備受期待的儲君,變成了父親眼中那個不再聽話的“逆子”。那些過往的一幕幕,都在這一刻悄然播放,還有被弟弟陷害的情景,最終在權力的游戲中敗給了自己的親弟弟;記起了接到那份冰冷僞诏時,他眼中的震驚,哀傷,被親弟弟背刺,被背叛的絕望與痛苦。那被縮短至三十七年的生命,如同流星般短暫而悲壯。
過往的一切,如走馬燈一般在他腦海中快速閃過。他突然明白了,不論是身為楊勇,還是扮演的扶蘇,他們的命運似乎被某種不可言說的力量緊緊相連。
他閉上雙眼,腦海中浮現出《史記》中關于扶蘇的描述,那文字如錐心之箭,刺痛着他已千瘡百孔的靈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這句評語,既是對扶蘇的認可,也是對他自身的諷刺。他們都是仁愛之君的候選者,卻因這份仁愛而被視作威脅,最終成為權力鬥争的犧牲品。眼淚滑落,滴落在那頸項上因為木刺而造成意外的傷口上,帶來一陣刺痛。但心靈深處,那曾經被親弟弟設計陷害與背叛的的歲月,那段痛楚,遠遠勝過此刻的小傷。
楊延平的心中湧動着複雜的情感,那滴不經意間滑落的淚,不僅是因為身體上的痛楚,更是對命運弄人的深深感慨。它落在傷口之上,猶如冰涼的提醒,讓他在這一瞬與扶蘇的靈魂産生了超越時空的交集。他明白了,無論是在秦朝的沙丘,還是在隋朝的皇城,權力的游戲總讓親情變得如此脆弱,仁善反成罪名。
他的嘴角勾起一絲苦笑,那笑容中帶着苦澀與無奈,仿佛是在對命運的嘲諷。原來,無論是身在哪個時代,身為哪個人,這手足相殘的劇本,總在不斷重演。他輕聲低語,聲音裏充滿了悲哀與釋然。楊延平的瞳孔中映射出弟弟楊延定的身影,卻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楊廣,那個曾親手書寫他命運終結的人。在這一瞬間,他不再是戲中的扶蘇,而是曾經的楊勇,兩世的悲哀與無奈在心中交織,形成了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旋渦。
楊延平的眼中閃過一絲恍惚,那血痕仿佛成為了連接兩世的橋梁,讓他在這一刻深刻體會到扶蘇的絕望與自己的悲劇結局之間的共鳴。他突然意識到,無論是作為扶蘇還是楊勇,他們的命運似乎都逃不開權力鬥争的殘酷,以及那份因過于純善而帶來的悲劇宿命。
原來,無論是在大秦還是隋朝,我們都未能逃脫手足相殘的輪回。他在心中默念,語氣中帶着淡淡的哀傷和對命運的無奈。他閉上眼睛,讓自己的身體随着戲文中的扶蘇自裁而緩緩倒下,那木劍從手中脫落,發出輕微的聲響,似乎是他最後的嘆息。在他周圍,那把木劍靜靜地躺在地上沾染了他的血,見證了這場既荒誕又真實的悲劇,以及兩位歷史上相似命運人物跨越時空的共鳴。
他緩緩倒下,墊子軟軟地承接着他的身體,但他的意識卻異常清醒。在倒下的那一刻,楊延平的目光深深凝視着楊延定,那雙眼中蘊含了複雜的情感:既有對前世楊廣行為的諒解,也有對眼前這個新生弟弟的期許。淚水無聲滑落,滴落在頸間的傷口,帶來一陣刺痛,但這份疼痛遠不及前世心靈深處被親弟背叛所留下的傷痕。幸運的是,這一世,他的弟弟們似乎都保持着純真無邪,那背叛的陰霾似乎已遠離了他們兄弟之間。
在沙丘之謀的劇終,楊延平與扶蘇的靈魂仿佛在時空的交錯中産生了共鳴,他的倒下不僅是一場戲的結束,更是對命運輪回的一次深刻反思。而那滴淚,不僅是為了前世的遺憾,更是為了現世的珍惜與希望。同時,他看到了圍攏過來的弟弟們驚恐而又無助的眼神,這些畫面與前世的片段交織在一起,讓他心底湧起一股強烈的保護欲。他想,這一次,他要打破宿命的枷鎖,讓悲劇不再重演。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這個家,守護每一個兄弟,不再讓權力的欲望吞噬手足之情。
随着身體的倒下,他的心靈卻在這一刻站了起來,一種超越生死的豁達油然而生。他望着上方的弟弟,那眼神不再是責備,而是深深的悲憫與理解。在這一刻,他仿佛在對前世的自己,對所有身不由己的皇族長子說:權力的誘惑,親情的背叛,這些不過是歷史的塵埃。真正的寬恕,是從內心深處釋放的,是對過往的釋懷,對未來的期許。他仿佛聽見了前世的自己與扶蘇在時空的交界處對話,兩顆孤獨而高尚的靈魂在共鳴中找到了彼此。他們談論着仁愛與權力,善良與殘酷,以及在帝王之家,那些被誤解與犧牲的愛。
Advertisement
他的嘴角挂着一絲超脫的微笑,輕聲說道:我不會怨你,也不再悲哀。只願你我,無論在哪個世界,都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不再被權力的陰影所困。這句話,既是對他自己說的,也是對楊延定,對所有在皇權鬥争中迷失的靈魂的勸誡。
随着他的閉眼,一場戲結束了,但留給在場所有人的,卻是久久不能平息的思緒。這不僅僅是一場戲文的演繹,更是兩個靈魂穿越時空的對話,是對皇權之下手足情深與殘酷現實的一次深刻反思。周圍的弟弟們,目睹這一幕,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場簡單的戲文演繹,而是兩個靈魂穿越時空的對話,是對權力鬥争下人性脆弱的真實寫照。那一刻,他們似乎都長大了一些,明白了在這座權力的舞臺上,每個人既是演員也是觀衆,每個人都背負着自己的命運,而真正的悲劇往往隐藏在權力游戲的陰影之下。而扮演胡亥的楊延定,目睹哥哥緩緩閉眼倒下的那一刻,內心如翻江倒海。看着哥哥手中的木劍無力垂落,發出沉悶的聲響,與地面碰撞的瞬間,仿佛也敲擊在他的心上。他的眼神空洞,臉上殘留着戲劇性的猙獰,但在那之下,卻是深深的震撼與悔恨。
在這一刻,楊延定的記憶深處,前世的碎片如同潮水般湧來,那冰冷的僞诏、兄長楊勇絕望的眼神,以及自己登基後無數個夜晚的噩夢,都在這一刻變得異常清晰。他意識到,無論是在戲中還是前世,他都曾是那推動悲劇的手,親手将親情推向了深淵。
淚水在眼眶裏打轉,他顫抖着伸出手,想去觸碰那倒下的身影,卻又仿佛害怕觸碰到那份冰冷的現實。他心中有個聲音在吶喊,否認這一切的真實性,但眼前的景象卻殘忍地提醒着他,即使是在游戲中,手足相殘的痛苦也是如此真切。
哥哥……他哽咽着,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我錯了,我不該……這句話既是對他眼前這個扮演扶蘇的兄長說的,也是對那遙遠前世中,被他親手葬送的楊勇的歉疚。
楊延定跌坐在地上,雙手掩面,身體因抽泣而微微顫抖。周圍的弟弟們不知所措,紛紛圍攏過來,有的驚恐,有的擔憂,但他們都不明白,這一刻,楊延定經歷的不僅僅是戲中的悲歡,而是跨越時空的心靈拷問。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沉重。它不僅是一場戲的結束,更是一次靈魂的覺醒,提醒着他們,無論身份如何變換,唯有珍惜彼此,才能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在哥哥倒下的瞬間,楊延定的眼中也閃爍着複雜的情緒。他看到大哥的“死亡”,仿佛看到了自己前世作為楊廣所犯下的不可饒恕之罪。這份突如其來的內疚和悔恨,讓他心中升起一股強烈的沖動,想要去改變些什麽,阻止這一切悲劇的重演。
哥哥,我錯了……楊延定的聲音顫抖,他跪倒在地,淚水無聲地滑落,滴在了染血的木劍旁。這一刻,他不再是戲中的胡亥,也不是前世的楊廣,而是找回了作為楊延定的自我,一個渴望彌補過錯,守護手足之情的少年。
這場意外的“沙丘之謀”戲文,最終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喚醒了兩兄弟內心深處的前世記憶,也悄然播下了改變命運的種子。未來的路,或許會因此而有所不同。
戲落幕,餘音繞梁,不只是對觀衆,更是對臺上的每一個人。楊延定怔怔地站在那裏,目光穿透了眼前的場景,仿佛穿越時空,與過去的自己對視。他的手指輕輕撫過那把無辜的木劍,心中五味雜陳。弟弟們的驚愕與不解,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他內心的掙紮與矛盾。
突然,一陣風起,揚起了庭院中的落葉,也吹散了片刻的寂靜。最小的弟弟楊延嗣怯生生地走向前,伸出稚嫩的手,想要觸碰哥哥楊延平,卻又在半空中遲疑。他仰頭望着楊延定,眼中滿是困惑:二哥,為什麽帝王家的兄弟要這樣呢?我們不是應該永遠在一起嗎?
楊延定的心弦被猛地一撥,他蹲下身子,将小弟擁入懷中,聲音裏帶着前所未有的溫柔與堅定:是啊,我們應該永遠在一起。剛才的戲,只是一段遙遠的過去,一個警示。我們要記住,無論将來我們身處何方,都要珍惜彼此,守護這份兄弟之情,不讓它被任何外力所破壞。
他擡頭望向天空,目光深遠,仿佛在對天發誓,也是在對自己承諾。這一刻,楊延定心中悄然立下了一個決定——他要改變宿命,不讓前世的悲劇在今世重演。他要成為保護家族、維護手足情誼的那個人,即使面對未來的風雨與誘惑,也要堅守本心,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明君”。
夕陽的餘晖灑落在他們的身上,給這場沉重的戲碼增添了幾分溫暖。兄弟們相攜着走回屋內,他們的背影拉長,像是在宣告,即使前路漫長且未知,只要心連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而這一幕,也成為了他們心中難以磨滅的印記,提醒着他們,親情的力量,足以跨越一切阻礙。楊延平的視線在弟弟們之間游移,最終落在了楊延定身上,那眼神複雜而深沉,既有對前世楊廣行為的譴責,又有對當前楊延定純真無邪的憐惜。延定,你可知道,權力的游戲往往伴随着無盡的犧牲,而手足之情,在這棋盤上,是最易碎的棋子。他的話語裏帶着一絲苦澀,卻也飽含着對未來的期許。
他輕撫着頸間的傷口,那細微的疼痛如同警鐘,提醒着他珍惜眼前這份兄弟間難得的和諧。我們,要打破這個循環,不讓悲劇重演。”楊延平的聲音堅定,仿佛在對所有兄弟許下了一個莊重的誓言。
随着話音落下,他緩緩蹲下身,撿起那柄染血的木劍,動作中透露出一種儀式感。他将木劍輕輕放回楊延定手中,那雙眼睛閃爍着智慧與慈愛的光芒。記住,我們是兄弟,同根同源。在這條充滿未知的路上,我們要攜手共進,彼此守護。
楊延定望着哥哥,眼中滿是震撼與感動,他緊緊握住那木劍,仿佛握住了兄弟間牢不可破的盟約。周圍的弟弟們也紛紛上前,圍成一圈,他們的手疊在一起,象征着團結與承諾。
在這一幕中,沙丘之謀的陰霾被親情的光輝所驅散,楊延平用自己的行動和話語,為兄弟們上了一堂關于權力、責任與親情的深刻課程。在歷史的陰影下,他們找到了照亮前路的光,那光,名為理解與寬容,讓這場本該殘酷的戲文,變成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自從那日沙丘之謀的戲劇性演繹悄然在他們心中播下歷史的種子後,楊延平與楊延定之間的關系似乎被無形的力量微妙地重塑。盡管楊延平努力維持着外表的平靜,那些關于楊勇的記憶卻像潛伏的暗流,在他心底湧動,難以平息。而楊延定,同樣被過往的影子所觸動,兩人在不經意間多了幾分未言明的默契與關懷。
同類推薦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靂皇後
師父居心叵測,讓他身敗名裂;師兄騙她感情,讓他死無全屍;
小師妹給她設下生死陷阱,就讓她生不如死!彈藥師借屍還魂,辱她者,她必辱之,害她者,她必千萬回報!
還有他,欲借她力、謀她身、奪她心,她偏要拆他臺、踹他小弟、戳他心肝脾肺腎!
什麽,要姐做皇後?行,領着千軍萬馬過了霹靂火雷陣先!
包子已死,天才重生。行走間,石榴裙下屍橫遍野!談笑中,舌燦蓮花怎敵得過步步血蓮!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拍賣盛宴上,擁有絕佳體質的少女被開出天價,人人哄搶。
陡然間,金色牢籠中的少女睜開眼,寒芒四射,懦弱不再。
她一朝穿越為神醫府人人欺淩的廢柴三小姐。
經脈俱廢,不能修煉?怕什麽,她是絕世神醫,這點傷根本不放在眼裏。
爹不疼,娘不愛,人人算計?哼,她有空間在手,靈寵無敵,小小納蘭府翻手可滅!
容顏醜陋,沒人要?眨眼恢複傾世容顏
且看她一路破除萬難,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