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反對!
第42章 我反對!
聶壹是馬邑當地的豪紳, 之前馬邑被匈奴侵占後,他一心漢室,幫助漢朝做了許多事, 而且聶壹與匈奴有長期的貿易來往,和軍臣單于熟悉, 算是軍臣單于為數不多信任的漢人商人。
馬邑被劉徹奪回去後,軍臣單于經常派細作去找聶壹打探消息, 想要重新霸占馬邑,聶壹也與其虛為委蛇, 經常給些不重要的小消息。
聶壹的計謀可用四個字來形容——關門打狗。
就是用聶壹做誘餌, 将軍臣單于引到馬邑,然後将其一鼓聚殲。
劉徹收到這份計策後, 雖然心動,不過也沒有獨自下決定,決定與大家好好商議一番。
不過他這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打算自己先将調子定下來,不讨論打不打匈奴, 而是讨論如何打匈奴。
省的被大臣們帶偏。
“咳咳……”劉徹輕咳一聲, “衆卿,匈奴實在欺人太甚,朕前兩日得到一項良策,大家看看行不行得通,若是行不通, 咱們再商讨其他法子。”
殿中的三公九卿擡頭看着一臉嚴肅的劉徹, 內心的吐槽都快要沖破天際了。
奈何陛下的意思很明顯了。
但是不代表他們就要按照陛下的意思做。
首先……
陛下, 匈奴能不能打,咱們先要好好論道論道。
于是主戰派、主和派之間都快要打起來, 雙方争吵的聲音都快要将屋頂給掀翻了。
主和派以韓安國為代表。
Advertisement
理由還是照舊,匈奴大多是騎兵,來去如風,過的就是打秋風、劫掠的潇灑日子,想要對付他們,以大漢現在的實力,不說傾國之戰也差不多了,其中的消耗與損失不可計算,大漢也擔不起一場失敗。
若是失敗了,他們與匈奴就徹底撕破臉,到時候大漢的西北邊陲數百萬民衆的生死誰能保證。
主和派自然是以王恢為主,王恢振振有詞道:“大漢休養生息多年,與匈奴的關系也該變一變了,眼看着匈奴的胃口越來越大,難道以後讓大漢年年割肉喂鷹,況且這次是誘敵而殲,又不是正面對抗,不試一下,讓陛下與我等何曾甘心。”
劉徹默默點頭。
大漢建國伊始,民生凋零,百廢待興,而匈奴強悍,以大漢當年的國力無力與匈奴長期鏖戰,只能采取主動示弱的和親政策。
所謂的和親自然不是真的嫁公主,而是選姿容秀麗的宮女或者民間女子冒充皇家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當然這些不夠,還要陪嫁大批的金銀珠寶。
先祖若是甘心,也不會連個真公主都不願意,不就是不想便宜了匈奴。
之前的示弱之策,也是力不如人窘境下的無奈之法。
韓安國:“陛下,此事茲事體大,還請三思,匈奴強悍,開工沒有回頭箭。”
劉徹神情肅然,冷冷道:“難道你們還奢望朕會與匈奴交好,根據邊陲記錄,從高祖時期到現在,光是雲中郡被殺戮以及劫走的大漢百姓多達上萬名,朕不能為了茍且偷生,辜負了百姓的心意。”
他既然打算出手,就已經做了與匈奴惡戰的心理準備,他更想知道,經過七十餘年,大漢變強了,匈奴的實力如何?
衛青等人神情激動,紛紛表示願意追随劉徹的腳步。
不過一半朝臣仍然反對。
劉徹也不求一日就将他們勸服,過往幾十年,大漢對匈奴一直都是防守,現在也是時候改變。
他心中已經定下主意,見主戰派與主和派吵的臉紅脖子粗,眼看着就要動手,垂眸想了想,給身邊的莫雨招了招手。
莫雨詫異,躬身走到他面前,低聲道:“陛下?”
劉徹掩住嘴角,輕聲道:“你去将阿瑤喊過來,讓她幫朕吵架。”
“啊?”莫雨愣住,腦海中想起之前陛下與長公主說起張骞之事時,陛下與長公主立下的約定,他當時以為是陛下的戲言。
“這……長公主如果忘了怎麽辦?”莫雨有些不确定道。
長公主就是再聰慧,本質上還是小孩子,陛下提起的時候還是去年,今年說不定長公主已經忘記了。
“快去!”劉徹不滿。
怎麽啰啰嗦嗦的。
“諾!”莫雨見狀,縮了縮脖子,不再說什麽。
……
劉徹讓莫雨去喊劉瑤,是因為知道小家夥此時正在未央宮的偏殿與曹襄他們玩耍。
劉瑤聽完事情來龍去脈後,眨了眨眼,反手指了指自己,“真的嗎?”
她上了場,要怎麽幹,幫哪邊的呢?
莫雨笑着點點頭,“是的,陛下讓我帶長公主進去。”
曹襄噘嘴,“我要去。”
莫雨輕聲哄道:“小郎君,長公主很快就回來,她是去朝堂,不是去玩,你莫搗亂。”
曹襄不理他,看向劉瑤。
大有她若是點頭,就是刀山火海也要跟着一起上的節奏。
劉瑤仰頭看着他,“阿狙好好學字,等我回來,不能再偷懶了。”
因為她,曹襄也算是提前啓蒙念書,一開始的樂趣消磨光後,現在正處于厭學階段,學習進度落後劉瑤很多,張苒加入進來後,曹襄的進度還落後張苒一兩成。
曹襄鼓起腮幫子,焉了吧唧應了一聲,“好!”
……
劉瑤跟着莫雨走進大殿時,殿中的争吵還在繼續……
“王恢,你身為大行令,不應該一味遷就陛下,理應規勸,旁人不知道匈奴的兇險,你難道還不清楚嗎?”
“韓安國,虧你還是領兵的将軍,居然這般懼怕匈奴,可曾想過那些年死在匈奴刀下的亡魂……”
“不是我等看不起匈奴,而是匈奴當了那麽多年的大漢女婿,可曾安分過?”
“匈奴劫掠成性,必須要出手……”
……
衛青第一時間注意到劉瑤的小身影,第一眼還以為看錯了,下意識又看了一眼,看到劉瑤進來時,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祖宗!這是什麽地方,你怎麽就摸進來了。
劉瑤注意到衛青眼睛跟抽筋似的,不停地擠眉弄眼,她眨了眨眼,又歪身看了看旁邊的東方朔,對方看到她,一臉詫異,與她大眼瞪小眼。
就在此時,殿內的大臣們也注意到來了“不速之客”,衆人的目光集中到站在場中那個小小身影身上。
田蚡看到她,率先出口,“阿瑤這是不小心走錯了地方吧,這是上朝的地方,阿瑤去其他地方去玩。”
他話音剛落,頭頂上傳來劉徹的聲音,“阿瑤來幫朕了?想好怎麽和衆卿說嗎?”
田蚡:!
陛下這話是什麽意思。
劉瑤一個四歲小孩能做什麽?
衆大臣也是驚訝,納悶劉徹在搞什麽鬼。
劉瑤将大家的表情收歸眼底,清了清嗓子,挺直胸膛,稚聲打招呼,“衆卿吃過了嗎?”
衆人:……
對于經常出入未央宮的大臣,對于劉瑤的這聲問候并不陌生。
東方朔打破安靜,笑嘻嘻道:“吃過了,長公主吃過了嗎?”
劉瑤慢吞吞道:“現在還沒到午時,不能用膳。”
衆人心中吐槽,原來長公主自己清楚。
劉徹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衆臣:“阿瑤,這些人欺負阿父,不同意阿父的計策。”
衆人嘴角微抽,即使主戰派的衛青、東方朔也受不了劉徹這個樣子。
東方朔默默抓了抓手背上的雞皮疙瘩。
難道帶孩子久了,容易變得孩子氣嗎?
阿孺現下有了身孕,他将來帶孩子,不會也變成陛下這樣子吧。
劉瑤無語地看了劉徹一眼,心中嘆氣,走到最前面,背對着劉徹站在中間,兩手掐腰,奶聲奶氣道:“現在我替阿父說話,你們還有什麽話說?”
衆人左右對視,默默保持沉默。
與孩子争吵,吵贏了沒什麽成就感,吵輸了,要被世人笑一輩子。
劉瑤見大家都不開口,轉身小手一攤,遺憾道:* “阿父,大家都不吵了,你下決定吧!”
衆人:?!
劉徹眼角泛起笑紋,唇角勾起一個愉悅的弧度,順着劉瑤的話,“既然大家贊同阿瑤的話,事情就這樣……”
“陛下!”韓安國連忙站了出來,打斷了劉徹的話,後怕地看着劉瑤。
他現在十分懷疑陛下是不是猜出了他們的反應,故意讓長公主上場。
劉徹也不生氣,笑眯眯道:“禦史大夫要說什麽,可與阿瑤詳細解釋。”
“……諾!”韓安國看着才到他膝蓋的劉瑤,努力揚起一抹和藹的笑,“長公主,陛下剛剛與我等商議,要對匈奴單于設伏,匈奴單于知道嗎?就是傳說中草原上那些匈奴的王,此事太過危險,匈奴與長安距離遠,辎重糧草運到邊陲,所要耗費的……”
“對啊,長公主,匈奴可兇了,咱們兩個士兵才能對上他一個騎兵,而且大漢缺少馬……”
“長公主,我等勸陛下,就是為了陛下不被欺負啊!”
“韓安國,你一把年紀,連小孩都哄。長公主,你莫要聽他胡說,匈奴也是人,也不是銅牆鐵壁,況且匈奴欺我大漢日久,此次不将他們打疼,後面他們會更加過分。”
……
劉瑤繃着小臉,無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對誰都點頭,讓人搞不清她聽明白沒有。
等衆人都發完言,劉徹勾唇逗劉瑤,“阿瑤,大家是不是很吵?是不是很過分?”
劉瑤用力點頭,“是的!好吵!”
劉徹:“那你幫朕勸勸衆臣!将他們說服了,朕有賞。”
衆臣:……
話音落下,劉徹就瞅到劉瑤小臉糾結,期期艾艾道:“阿父,我覺得打架不好,要不再等一下。”
最重要的是她知道歷史,馬邑之謀失敗了,雖然是因為亭尉洩露機密,誰知道她糾正了這個,後面會不會出現其他,再者,她不覺得這一群人會聽她一個小孩子的話。
衛青驚詫。
韓安國等人露出了看戲的表情。
陛下啊!長公主太小,靠不住。
劉徹笑容減淡,“阿瑤,你是朕這邊的。”
劉瑤仰頭,掰着手指,“阿父,他們欺負你,和匈奴打你,我還是能分的清楚的,還是讓衆卿欺負你吧!”
韓安國等人心中為劉瑤豎起了大拇指。
“……”劉徹語塞。
真是他的乖女兒……
田蚡感慨道:“長公主真是聰慧,說的沒錯,陛下,你還是多聽聽韓安國的話。”
王恢上前,走到劉瑤面前,痛心疾首道:“長公主,你可知匈奴在邊陲做了什麽,他們燒殺劫掠,無惡不作,我等邊陲将士卻只能防守,若是能給與匈奴重擊,此後與匈奴交戰,邊陲也能輕松些。”
他看的明明白白,陛下下定決心要攻打匈奴,其他人攔不住,不如順着陛下的想法。
衛青:“阿瑤,匈奴可惡,今日不打,等到他們日益強大,日後再打就會更難。”
再說他擔心,陛下日後不一定有今日的魄力和決心,所以他是贊同攻打匈奴的,一來為報效大漢,痛擊匈奴是他們男兒的責任,二來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若能立下戰功,也能提升阿姊、阿瑤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劉瑤看了看他,又看了可看韓安國,最後瞅了瞅劉徹,“好吧,那就打吧!”
似乎拉不回來,那就順勢而為吧。
衆人:……
劉徹無奈扶額,“阿瑤,你到底站在哪邊?”
劉瑤立馬屁颠屁颠地跑到他跟前表忠心,“阿瑤當然最心疼阿父了!”
“是嗎?”劉徹着實沒看到面前這個“小牆頭草”心疼他。
“嗯嗯……”劉瑤連連點頭嗎,轉身看向衆大臣,學着劉徹板着臉,“衆卿不能因為阿父年紀小就欺負人,匈奴有什麽可怕的,阿父都不怕。”
主和派真的想問問小孩子如此善變嗎?
幾句話的功夫,立場全部都變了。
王恢贊同道:“長公主說的沒錯,我等為陛下做事,就應該有悍不畏死的念頭。”
“啊?要死人啊,那我站禦使大夫這邊,打不贏就別打了。”劉瑤翻臉跟翻書一樣。
王恢瞪眼,真想捂住自己的嘴。
劉徹:“阿瑤,要不要朕提醒你是哪邊的?”
劉瑤立馬又改了過來,“阿父威武!一定行!阿瑤說話算話!”
衆人:……
他們這下明白了,與小孩講道理的他們更加幼稚愚蠢。
韓安國見劉徹都讓劉瑤出來搗亂了,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知道攔不住他,最終嘆氣道:“微臣無話可說,匈奴作惡多端,确實該打。”
劉徹滿意地點了點頭。
朝堂上統一意志後,接下來就是要定下此次誘敵行動的總指揮。
而此時頗得劉徹心意的王恢就被劉徹惦記上了,他掃視衆人,“既然如此,此次對匈奴的戰事就由王恢指揮負責,衆卿可有反對的?”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出聲。
王恢喜不自勝,“多謝陛下!微臣……”
若是此次計劃成功了,他說不定能将韓安國拉下馬,位列三公。
“那個……”稚嫩的聲音打斷王恢的話,“我反對!”
聲音雖不大,卻一下子将衆人的注意力調動起來。
王恢順着聲音方向一瞅,眼皮直跳。
長公主怎麽還沒有走。
剛剛她沒出聲,大家沒注意她。
看戲的衆人:哦豁,有意思!
劉徹一頭黑線,“阿瑤,你別搗亂!”
他是問大臣,又不是問她。
還有王恢怎麽惹着她了,讓她這麽不待見。
王恢也詫異地看着她。
劉瑤沖着王恢露出甜笑,沒等王恢松一口氣,就聽劉瑤開口道:“ 阿父,大行令不行,你能換個人嗎?”
馬邑之謀的失敗主因雖然不是他,但是據記載,王恢遇到回撤的匈奴士兵,因為自己人手少,擔心沒有勝算,就撤退了,連一支箭都沒敢放,當時此人在計劃之初,為漢武帝搖旗吶喊,與匈奴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遇上了,反而自己跑了。
不管王恢是貪生怕死,還是審時度勢,劉瑤覺得都應該換人。
她對于這話可不心虛,若是不攔着,馬邑之戰失敗,王恢也要擔責自殺,她這是救他的命。
“長公主,微臣熟讀兵書,早年也是軍武出身,微臣覺得能擔得起此次行動。”王恢不服。
他雖然是大行令,又不是只會動筆杆子。
劉瑤:“ 哦……我要提醒你,阿父說過,打仗要死人的,打不贏也要死的。”
粉雕玉琢的小孩子一臉無邪地說出這話,讓人心中瘆得慌。
王恢怔怔地看着劉瑤,喉嚨一時發幹,“呵……哈呵,長公主真會開玩笑。”
看着對方澄澈的大眼睛,裏面仿佛藏了一絲同情,讓他有些恍惚,仿佛已經預示到将來自己失敗,被陛下治罪的場景。
劉徹大手輕輕拍了拍劉瑤的小顱頂,示意她別在吓人了。
劉瑤擡眸對上衆人有些複雜的眼神,微微歪頭,“衆卿,難道我說的不對?”
她兩手一攤,“大行令,不行就不行,不會就是不會,你服老,我服小,大家皆大歡喜。”
王恢:……
劉徹無奈道:“阿瑤,你忘了,是朕做的決定。”
“哦,阿父,既然你清楚,也要像阿瑤一樣,自己的錯事自己承擔。”劉瑤雙手捧着臉,笑容甜如饴糖,“阿瑤已經勸了哦!”
劉徹眉心微蹙,看着女兒的笑臉,眸光不斷閃爍。
聽老人說,小孩子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和機緣,自阿瑤出生後,她的一些奇異,他不是看不到,所以……
劉徹:“王恢,你年紀有些大,确實有些不适合,韓安國,你莫要讓朕失望。”
王恢聽到這話傻眼。
陛下,你是不是忘了韓安國比他還大一歲,用長公主的話,比他還老啊!
劉徹見王恢一臉失落,補充道:“王恢,你為骁騎将軍,與韓安國同策同力,此次務必給與匈奴痛擊。”
韓安國:“謹遵陛下吩咐!”
王恢:“……諾!”
殿內的其他人也反應過來,紛紛行禮,只是目光掃到王恢,尤其主和派,眸中的幸災樂禍都快掩飾不住。
在他們心裏,王恢鼓動陛下對匈奴開戰,實乃谄媚奸臣,
兵者,國之大事也。
連長公主這樣的四歲小娃都知道,打仗要死不少人,不止底層将士,打了敗仗,上層将士也要有人擔責。
況且對匈奴十幾萬騎兵開戰,要使出傾國之力,豈能張口就來。
你要讨好陛下,也要有分寸,拿國家的未來為自己鋪路,若是出了差錯,就是将王恢的小命抵了,事情也無法挽回。
劉瑤離開時,劉徹囑咐她不要亂說出去。
劉瑤聞言捂着嘴巴,沖他翻了一個白眼,“阿父,事以密成,我懂得,你昨日才教過!”
“事以密成……”劉徹挑了挑眉,想起了,昨日他給她講解《韓非子》,确實說過。
——夫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不過……
劉徹雙眸微眯,居高臨幸地看着蹦跳離開的劉瑤。
總覺得,阿瑤剛才那話是在提醒他。
等看不見背景,劉徹收回視線,掃視殿內衆人,“衆卿剛剛聽到了,事以密成,阿瑤都知道,爾等就不用說了。”
韓安國帶頭道:“臣等明白!”
其他人紛紛點頭。
東方朔無奈,心中的吐槽欲快要溢出來。
心想陛下的教導真是別具一格,誰會給三四歲的小孩講解韓非子,就不怕教壞小孩子嗎?
……
劉徹與韓安國他們經過數日的商議,敲定策略,這次打算将大漢目前能調動的軍隊全部都調動了,最終三十萬大軍,打算在馬邑誘殲軍臣單于,剿滅匈奴主力。
制定好計劃後,就開始隐秘從各地調兵,運送辎重。
對于馬邑之戰,身為小孩子的劉瑤打聽不了多少東西,只能求老天爺保佑,這次莫要出了差錯。
……
四月中旬,劉瑤牽着妹妹奉母命去給劉徹送吃的。
路上遇到一些後宮女子,兩人甜甜打招呼,看的那些家人子眼熱。
這就是有孩子的好處,既能提高身份,讓孩子給陛下送東西,溝通感情,又不顯得谄媚。
兩名家人子站在原地,癡癡地看着她們的背影。
等看不見人了,才收回視線,其中一人素手撫了撫自己的肚子,“姐姐,你說我們怎麽沒有這樣的運氣。”
另外一名撇了撇嘴,“皇後不也是沒有嗎?咱們就不要奢求了。”
那人嘆氣,“這個月皇太後又選進了三名家人子,這是和皇後杠上了。”
那日自從皇太後與皇後因為子嗣的事情吵了一架後,皇太後每月都會選兩三名家人子進宮,還故意讓皇後給安排,若是安排的不好,皇太後還會訓斥。
弄得後宮的氛圍除了昭陽殿,其他人都心有戚戚焉。
這兩日,館陶大長公主知道宮中的情形後,就暫時搬進了椒房殿,表明要做皇後的後盾,椒房殿與臨華殿算是徹底杠上了。
……
劉瑤帶着劉珏來到未央宮時,發現劉徹在召見什麽人,扯了扯門口的朗衛,好奇指了指殿內,“阿父在見誰?”
這些日子阿父基本上都在忙碌圍剿匈奴單于軍臣的事情,往日戒備比較森嚴,現在守衛似乎放松了。
朗衛小聲道:“一名齊地的儒生,叫主父偃。”
“什麽?”劉瑤瞳孔微縮,再次重複了一遍,“主父偃?”
要問漢武帝時期的兩大聰明人,就屬主父偃和東方朔,不過兩人的境地卻完全不同,主父偃以“推恩令”而留名,東方朔則就是他那些樂子人轶事了。
朗衛點頭,“是啊,主父偃。長公主怎麽了?”
劉瑤嘴角微抽,“就是覺得主父偃、東方朔名字挺相似的。”
主父偃已經出場,推恩令也就不遠了。
朗衛:……
哪點相似了。
“阿瑤!”劉徹的聲音從裏面傳來。
這兩個孩子藏都不藏,聲音也不小聲點,他都聽到了。
“阿父!”劉珏聽到聲音,扯着劉瑤跑到殿內,見劉徹桌前站着一個高瘦的人,屁颠屁颠跑到他跟前,仰頭盯着他的臉,瞅清楚後,噘着嘴,“不像。”
劉徹疑惑,“像誰?”
劉瑤:……
她好像猜出來了。
劉珏奶聲奶氣道:“東方朔啊!”
阿姐說了,主父偃和東方朔像。
劉徹:……
在他看來,主父偃的性子比東方朔穩重多了,而且除了都是男的,長得都高,看不出有什麽相似。
主父偃剛剛也聽到了兩個小孩的話。
對于面前這兩人的身份,不用做其他猜想,就是陛下的衛夫人誕下的兩名公主。
他能得陛下召見,也是有衛青将軍的推薦,所以主父偃神情越發和善,“兩位公主,草民對東方朔仰慕已久,待日後見了,看看我與他長得像不像。”
劉瑤扯住劉珏,搖了搖頭,“嗯……放心,你們長得就像異父異母的異兄弟,名字有多像,長相就有多像。”
主父偃:……
劉徹愣了一下,發出爆笑。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