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端午
走在回村的路上, 周敏的腳步十分輕快。
大概已經習慣了走山路,她現在已經沒有最開始時那種這條路非常漫長總也走不到頭的難捱感。
何況這會兒春暖花開,沿途山坡上大片大片的花朵, 沒有經過任何修整的野花開得肆無忌憚,水上, 地上, 水裏随處可見, 将這一路也妝點得鮮花似錦、春光爛漫, 令人看了心情愉快。
半路上看到一片山坡上杜鵑花開得極好, 周敏沒忍住,爬上去折了一大把裝在背簍裏,感覺好像把這漫山遍野的春天也背在了自己背上。
杜鵑花不但好看, 而且也可以食用。周敏捏了一枝在手裏,時不時嚼上一朵,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口腔裏蔓延, 帶着一種野生植物特有的清新感, 十分怡人。
周敏卻不合時宜的想起一個詞語來。
牛嚼牡丹。
對她來說,倒沒那麽多高雅的講究, 她就喜歡桃花杜鵑這種速豔的花, 開起來的時候連成一大片, 再好看不過。如果還能入菜, 那就更好了。
于是周敏原本欣賞美景的眼光, 立時一變。
看什麽都像是可以吃的樣子。要知道, 這是春天, 田野裏到處都是可以上桌的野菜,端看你認不認識了。
這麽一想,周敏甚至不急着趕路,開始在路上尋摸起野花野菜來。現在齊家倒是不太擔心沒有東西吃,但到時候帶回去,也算是給今日的餐桌添一點色彩。
中途周敏遠遠經過了兩個村子,冬天一過,窩在家裏的人都走出門來了,不少村民們都在田地間勞作,垂髫的孩童們則在田埂間奔走嬉鬧,笑聲能傳得很遠。
也有人看見周敏,不過不是一個村子的人,彼此不熟悉,也沒人開口招呼,頂多在周敏看過去的時候,回一個善意的笑容。
這麽一路走一路玩,倒也不覺得路途遙遠了,不知不覺,周敏就走完了大半的路,遠遠看見了萬山村的那一片水田,還有老費叔家果園——那裏才是整個村子最惹眼的地方,紅的白的粉的花開成一片,十分奪目。
到這裏,張口跟她打招呼的人就多起來了,周敏一路走一路應,臉上的笑容始終沒有散去。
從果園附近經過時,她還看到老費叔家那個叫齊大山的長工正在取蜂蜜。
Advertisement
春天花一開,正是釀蜜的時節,蜂飛蝶舞,好不熱鬧。這段時間,是出蜂蜜最多的季節,老費叔特意派了兩個長工在這裏招呼,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不過這還是周敏頭一回看見取蜂蜜,很感興趣的湊過去看了半天。結果齊老費正好過來,愣是将一塊剛割下來的蜜塞給了她。還沒榨過的蜂蜜是半固體狀态,凝結在蜂巢上,周敏就這麽舉着一塊蜜走回了家。一路上還有幾只蜜蜂聞着味跟過來,直到她進了村才散去。
這時候天色已經不早了,但因為正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幾乎要忙到天黑,所以這會兒周敏走在村子裏,竟然沒看到什麽人。路過阿秀家門口時,見她家門口一樹槐花開得正好,周敏立時動心不已,上去摘了一大把拿在手裏。
于是她就這樣左手舉着蜂蜜,右手拿着槐花,背簍裏還背着半簍野菜和杜鵑花,一路走回了家。
卻正好見其他人剛從山上回來,正坐在門口歇氣。周敏将背簍放下,把花和蜜拿進家裏放好,出來時見齊老三正在抖鞋子裏的泥土,便問,“爹今兒也上山了?”
開春忙起來之後,齊老三好幾次都想上山,但被周敏給駁了。病人就該有病人的樣子,肺病最容易反複,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了複發性的,那就要每年都遭一次罪了。齊老三現在還不算太嚴重,周敏自然是希望他最好徹底根治,不留後患。
所以在病好之前,嚴禁他進行任何體力勞動,最多允許他在家裏做主廚。
但齊老三一個大男人,能跑能走,怎麽可能眼睜睜看着一家子婦孺勞碌?之前有周敏按着也就罷了,今日周敏去鎮上,無論安氏還是石頭都擰不過他,到底讓他跟了去。
這會兒見到周敏,這位一家之主居然難得的有些心虛,但旋即想到今天自己勞累一日,身體也沒什麽異狀,便又理直氣壯起來,道,“敏敏,我的身子早就好了,一個大男人成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倒叫你們去地裏忙碌,成什麽樣子?”
“好不好爹說了不算,大夫說了才算。”周敏道,“上回去縣城,大家都聽見的,大夫說你至少還要再養幾個月,而且不能做重活兒。”
“大夫不過是為求謹慎罷了。”齊老三不甚在意的道。
周敏卻寸步不讓,“我也是為求謹慎。”頓了頓,又道,“爹病一回就夠了。”
齊老三見她臉色沉着,顯然又想到了之前的那段日子,只好道,“既然如此,我往後不下地就是,養到你說能去再去,如何?”
“不如何。”周敏瞪了他一眼,“爹之前也答應得好好的,今日卻犯了戒,可見你說的話不可信。”周敏說着轉頭左右看了看,揚聲道,“石頭,往後我若不在家時,你看着爹,說什麽也不能讓他下地,聽見了嗎?”
石頭正在山牆邊照看雞和兔子,聞言應了一聲,從那邊走出來,對周敏道,“聽見了。”
“那好,今兒你們都辛苦了,且歇着,我去生火做飯!”周敏這才放過了這個話題,将背簍裏的花和野菜,面粉都拿了出來。
安氏在旁邊見了,不免問她買的是什麽,聽說是面粉,而且今日賣菜的錢都花出去了,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麽,又有所顧忌,只能一臉欲言又止的看着周敏把東西拿進了廚房。
她轉過頭看齊老三,“當家的……這敏敏也太會花錢了。”
“她也會掙錢。”齊老三笑道,“而且你不也聽她說了,下個月就是端午,過節總該有些像樣的東西,并不是胡亂花錢。”
安氏當然知道周敏不是胡亂花錢,但她節省慣了,看她這樣大抛大撒,心裏總覺得不踏實。畢竟對于貧苦百姓而言,有錢了就攢着以備萬一,這才是應該的。
別看現在齊家的光景不錯,但齊老三病之前,只怕比現在還好些,但那麽一點家底,一旦出了事,根本經不住耗。
對于安氏的這種憂患意識,周敏不發表看法。說白了這只是價值觀不同,想要用語言去改變本來也不現實。周敏自己窮過也富過,怎麽花錢,她心裏是有一杆秤的。相信只要以後有錢了,安氏這種想法也會扭轉過來。
她現在要考慮的是今天的晚飯。
去年冬天換到的那些肉,數量不多,都已經吃得差不多了。過年前村裏人送的倒是還有一些,但也堅持不了多久。下地幹的是體力活,最需要補充肉食,這幾個月農忙,吃食上總不能虧待了自己,須得再設法。
最好今年家裏還是自己養一只小豬,過年殺了,腌的臘肉稍微節省些也足夠吃一整年,如此最為經濟實惠。
要吃新鮮的肉,家裏養着的雞偶爾殺一只來補貼就是了。
說到養雞,其實現在家裏有三只母雞,完全可以多孵幾窩小雞出來,奈何沒有那麽多的東西給它們吃。別家的雞偶爾還能吃點兒糧食,石頭卻只能從山上打草回來喂,根本養不起太多,只能等以後再闊大規模了。
一邊盤算着這些,周敏一邊将切下來的一小塊臘肉洗淨切片,準備跟野菜一起下鍋炒。
這時候石頭從外頭走了進來,臉上還帶着幾分未散的喜意,眼神亮亮的。周敏回頭看了他一眼,不由問,“石頭,什麽事這麽高興?”
“咱們家的兔子生崽了!”石頭有些激動的道。
“什麽?”周敏手下的動作停了下來,轉過身看着他,“什麽時候的事?”怎麽就生崽了,什麽時候配的種?之前石頭竟然半個字都不曾提過!
“就是剛才。”石頭心情顯然不錯,話也多了一些,“一共八只小兔子,還沒有拳頭大,看着真讓人不放心。”
原來他剛剛在山牆邊,一直在忙的就是這件事。
這家夥,做事的時候總是悶不吭聲,什麽都不提,等做成了才說出來炸別人一下的行事風格,到底是跟誰學的?
不過周敏也是真的高興,剛才還想着沒肉吃呢,這不就是肉來了?兔子倒是只吃草就可以了,比雞還好養活些,而且成長期也更快。麻辣兔頭,幹鍋兔肉……周敏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讓娘去看看吧。”她想了想,道。
自己對這些實在是不擅長,估計還不如石頭自己,去了也是添亂,安氏……周敏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又道,“再去隔壁跟冬嬸說一聲,請她過來看看。回頭小兔子長大了,也送慧慧一對。”
石頭答應着出去了,周敏便又轉身繼續去看鍋裏的菜。
好在小兔子都健康得很,只是剛出生有些脆弱,冬嬸和安氏兩個人動手,将兔子窩重新布置了一遍,确保不會凍着幾只小兔子,就可以了。冬嬸還交代把兩只成年兔子隔離開,因為在小兔子出生十幾天之後,母體就又可以受孕了,但小兔子還沒長大,而且頻繁受孕對母體也沒什麽好處,最好是隔離一段時間。
有長輩指點,周敏和石頭都着實松了一口氣。但石頭還是聽得很認真,不可能每次都請冬嬸來,下一回就只能他自己來了,所以必須要抓緊時間學習。
吃過晚飯之後,周敏便将那塊蜜拿出來處理。不過這種事她可不會,只得将位置讓給了齊老三。
齊老三好笑道,“老費哥也不知怎麽想的,竟直接給了你一塊蜂巢,咱們家沒有工具,這東西弄起來卻很麻煩,只能用刀把外面這些刮下來,雖說剩下的蜂巢也能吃,但蜜就沒多少了。”
“這倒不怕。”周敏道,“我今天看山上花開得極好,采了一些映山紅和槐花,正好用蜜漬了,放着當零嘴。應該用不了多少蜜。”
齊老三這才知道她摘那麽多花回來竟不是因為愛美,而是嘴饞了。
還是個孩子呢……這麽想着,齊老三心裏許多計較,也就都跟着淡了。周敏這個孩子,有時候連他都覺得看不透,但看不透又如何?她并沒有妨害這個家,恰恰相反,正是她在關鍵時刻支撐起了這個家,才有他齊老三的現在。否則他或許根本捱不過去年冬天。
既然如此,追根究底又有什麽意思?
齊老三沒聽說過“難得糊塗”,但他本性裏就帶着幾分寬容曠達的氣質,否則也不可能一直容忍弟弟齊老四折騰了。這種“不計較”,有時候實在是令人恨得牙癢,但對周敏來說,卻是恰到好處。
玉米種下去,第二天周敏便跟石頭兩個去山上用泉水灌溉。
在發現容器裏的泉水可以儲存起來之後,周敏請冬叔幫忙箍了一只大木桶,放在土坎上說是做灌溉用。
村後的這些土不像存錢的田,随時都有河水滋潤,不虞幹涸,如果夏天作物生長的時候長時間不下雨,很有可能會影響産量,到時候就需要人工灌溉了。在土裏備一直木桶這種事,以前沒人做過,但不代表不行。
甚至冬叔給周敏做完之後,又照樣給自己家也做了一個。
他卻不知道,每天晚上,石頭都會将那個分量不輕的木桶滾到天坑裏,放在那裏接水。
這樣一來,一晚上蓄的水,也差不多足夠灌溉所用,就不需要每天緊巴巴的等它細水長流了。帶去的竹筒接的水,便可以帶回家來,一些用來澆灌房前屋後的數目秧苗,一些用來煮菜做飯如果有多的,周敏甚至會給那幾只雞和兔子喝一點。
尤其現在生了小兔子,很需要補充營養,這泉水卻是恰到好處。
周敏對這幾畝地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澆澆水又不費功夫,基本上得空就會過來。而這些作物也完全沒有辜負周敏的期待,長得都非常好熬,整整齊齊,并不比那些肥地裏長出來的差。
也就是萬山村現在人人都忙,也沒人到這裏來看熱鬧,否則早就有人發現了。
澆完了水,将木桶運回來擺在樹林裏,避免被陽關照射之後朽壞,再用竹筒替換接水,周敏站在旁邊的空地上打量着一家人這幾個月的成果,心情不由舒暢起來。
弄完了之後,兩人就打算回去了。但周敏之前取水的時候便發現了,這一片被燒過的荒坡上,別的植物都還沒有複蘇,但已經有不少蕨類在這裏紮根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當地叫做苦蕨菜的一種。這會兒才抽出嫩嫩的苔,葉片還沒有長開,卷在一起形成一個灰撲撲的突起。
別看這東西看着不起眼,名字聽起來也讓人不想奉陪,但只要處理得宜,味道卻是不錯。
所以周敏便打算掐一些回去。
石頭對她的這種行為非常不解。對他來說,白米飯和肉才是好東西,這些漫山遍野都是的野菜,反倒沒什麽好在意的。不是日子過不下去,村裏也很少有人會去吃他們。所以見周敏如此興奮,自然難以理解。
不過不理解不要緊,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反正周敏要蕨菜,他只要幫忙去掐就可以了。
兩人一起動手,再加上這裏的苦蕨菜數量着實不少,到最後竟然弄到了一大捆。主要是石頭太實誠了,覺得既然要摘,那就多多益善,結果就成了這樣。
然後就輪到周敏犯愁了,這麽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連着吃一個星期,估計也吃不了那麽多吧?
後世周敏倒是聽說過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來的陳年蕨根熬成的,這種新鮮水嫩的蕨菜根本沒用。她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将這些蕨菜都泡起來。
萬山村這裏的泡菜,應該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簡單,将生菜洗淨之後,放在燒得滾燙的熱水裏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燙死了就可以。然後将之封入壇子裏,用一塊石頭壓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湯水最好,沒有就把煮菜的水倒進去,然後密封發酵,過個十幾天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無論是用來炒菜還是涼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後,周敏就開始收拾蕨菜了。因為蕨菜表面有一層細絨毛,所以她直接拿井邊去反複清洗,将能夠除去的部分沖掉,剩下的也就沒什麽大礙了。
接下倆的工作則是由安氏接手,畢竟她做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生活又重新規律了下來,每天上山去看看地裏的莊稼,然後繼續在旁邊開墾新的土地,時不時從山林裏發現一些可以吃的東西帶回家,日子過得忙碌而踏實。
轉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陽節。
安氏一大早起來,就去河邊采了菖蒲和艾草回來挂在門口,周敏則是将昨晚和好的面拿出來,預備蒸饅頭。
她本來是要蒸包子的,但沒有新鮮肉,素菜包子她并不覺得自己能做得好吃,只能罷了。反正饅頭吃着還扛餓,要是嫌口味單一,再炒菜就是了。
等她将面揉好切塊,石頭也已經燒好了火,将鍋架在了爐子上。周敏連忙交代,“石頭,放點雞蛋在下頭,等饅頭蒸好,雞蛋也就熟了,省得再費一道火。”
石頭應聲去拿雞蛋,但走了幾步,又回頭問她,“阿姐,煮幾個?”
雖然周敏一早就說過那些雞算是他的,生下來的蛋也由他處置,但除非是安氏或者周敏做,否則石頭平時自己不會多吃一個雞蛋。拿去鎮上賣也好,用來孵小雞也好,吃掉也好,全部聽憑安排。
周敏想了想,道,“今天過節,不用節省,一個人三個。”
再熬點粥,就着饅頭,雞蛋和鹹菜,早上這頓飯也就可以稱得上豐富了。
石頭将雞蛋放進鍋裏,加了水蓋上蓋子,沒一會兒水就開了。周敏在鍋裏放上一個鐵絲扭出來的三腳架,然後将擺滿了饅頭的籠屜放進去,再放好蓋子開始蒸,二十分鐘左右,饅頭和雞蛋就都熟了。
面粉不是頂好的那種,本來就帶着一點灰色,蒸出來的饅頭自然也就不是街上賣的那種雪白的顏色,但味道卻半點都不差。周敏夾了一個給石頭“試試熟了沒有”,結果他幾口就下肚了,臉上還帶着幾分意猶未盡之意。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別說石頭,就是周敏自己,一頓飯不吃三碗都打不住。畢竟他們每天都要上山下地,做的是體力活,消耗自然不是城市白領能夠比拟的,胃口當然也更大。
前兩天安氏才說過,家裏的米已經快不夠吃了。
那還是跟冬嬸家賒來的呢。雖然冬嬸說過好幾次不用還,但周敏卻不可能真的厚顏答應。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後用土豆去還,這樣冬嬸家也能換個口味,明年的種子也就有了。
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裏人看到收成之後,賣種子給他們的。價錢會比縣城裏更便宜一點,用米來換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遠的跑去買,想來會有不少人感興趣。玉米也是一樣,不過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暫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堅持一個月應該沒問題,到時候土豆也就應該成熟了。
饅頭這種新産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贊譽,周敏蒸得已經不少了,卻還是吃了個幹幹淨淨。就連石頭也難得一見的靠在牆板上,露出幾分餍足之後懶洋洋的神态,撫着肚皮不願意動彈。
周敏将最後一口粥喝下去,拿起放在旁邊還沒剝開的雞蛋遞給他,“再吃個雞蛋?”
石頭有點動心。雖然說吃飽了,但一個雞蛋總是有地方塞下去的。然而一人三個雞蛋,這是周敏的份,他吃了,周敏自然就少了。所以石頭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
周敏直接把雞蛋塞進了他手裏,“拿着吧,我吃不下了。”見石頭要推,又道,“再說雞蛋又不是沒有了,要吃明天再煮就是。”
雖然知道明天多半不會再煮雞蛋,但石頭卻還是接了過去。
他有點慚愧——要阿姐讓出吃的給自己,又有點歡喜——阿姐只給了自己。
懷着這種矛盾的心情,石頭将這最後一個雞蛋吃了下去。因為已經吃飽了,不用着急,所以他吃得那叫一個細嚼慢咽,好像能從這簡單的雞蛋裏品出山珍海味的滋味來似的。
吃飯的時候,天上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早上已經上過一次山,周敏便決定今天暫時休息。
去冬嬸家串門的時候,發現冬嬸竟然在綁粽子,周敏不由十分驚奇。因為村子裏好像沒有哪家種糯米,她本來以為粽子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才買了面粉回來蒸饅頭,卻沒想到,完全是自己想差了。
因為冬嬸面前細篩子裏盛着的,分明是黃黍米。這種米跟糯米一樣有粘性,吃起來口感也很不錯,用來包粽子完全沒問題。最關鍵的是,村子裏不少人家都種。
知道是自己鬧了個烏龍,周敏便對冬嬸道,“差點忘了今天還要包粽子。嬸嬸疼我,借我點兒米,回頭就去弄。”
“別回頭了。”冬嬸笑道,“你就是有了米,這粽葉也不是一時就能得的。我早想到你們家不會準備,這裏已經有你們的份了。在這兒給我幫忙包完,回頭煮熟了送你一半。”
“用不了一半。”周敏連忙道,“給我兩提就可以了。”
冬嬸包的粽子,十個捆在一起作一提,兩提就是二十個,足夠一家人吃一頓,周敏自然不會貪心。
所以到了下午,周敏就提了兩串粽子回家。有了粽子,晚飯自然不用做了,至于下粽子的東西,周敏,直接将自己之前蜜漬的杜鵑花和槐花取了出來。粽子在裏面滾一圈,吃起來又香又甜,還帶着一股鮮花的氣息。當然,這樣的好東西,少不得又分出一些送去了冬嬸家。
……
過了端午就該插秧了,田裏堆了肥之後重新平整過一次,起了寬壟,之前插下去的秧苗已經長到了巴掌那麽長,□□之後紮成把,散亂的丢進田裏,然後就可以夏天開始插了。
水稻要插得又快又整齊才好。這當然不是強迫症患者疾病爆發,而是因為等到水稻成熟收獲的時候,如果長得十分整齊,那麽鐮刀下去,刷刷刷機留能割下來一片。但如果參差不齊,那就會大大耽誤收獲的速度。
所以最優秀的莊稼把式,插出來的秧苗,那就跟國慶大閱兵的軍隊似的,橫看豎看斜看都在同一條線上。
普通人做不到這樣的神乎其技,也有自己的辦法。在開始插秧之前,冬叔和齊老三兩人在田的兩邊拉了一條線,衆人就比着這一條線插秧,大致上總不會相差太多。等到距離遠了,再将線往前挪一下。
插秧的速度要比之前育苗快得多,所以當然不可能再坐着小板凳慢工出細活,對于每個人的腰力都是個巨大的考驗。如此忙上一天,整個人就會感覺站都站不直。哪怕經驗再豐富,這一點都是免不了的。
萬山村的水田不算多,平攤到每家每戶,也就是忙個幾天就能完事了。聽說南方那些全是水田的地方,當地的人多少都有點兒佝偻腰的毛病,就是因為插秧插出來的。
不過周敏對這種不知道來源的傳說持懷疑态度。
插秧對于萬山村的孩子們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因為它好像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分水嶺,在這之前,漫山遍野都是鮮花盛放,但在這之後,那些開放的花朵盡數凋零,而山上的各種野果則是陸續成熟。
對孩子們而言,大山着實是一片取之不盡的寶庫,裏面藏着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足夠他們撒歡一整個夏天。這也是山裏的孩子們最大的樂趣了。
周敏和石頭,論年齡的話,勉強還能蹭在孩子堆裏,但實際上,兩人都已經是半個勞力,已經開始為地裏的收成操心,自然就少了時間去尋摸這些吃的。
周密自己倒是無所謂,反正作為成年人,雖然她承認自己仍舊重視口腹之欲,但不至于像小孩子一樣看到什麽就饞。如果上山的路上能碰到好吃的,她也不會放過,但不至于專門去找。
但石頭卻不一樣,雖然每天的飯不少吃,但肚子裏卻好像總也塞不滿,對這些能吃的東西,自然也非常感興趣。
反正現在地不多,也算不得太忙,不耽誤事的情況下,周敏索性讓他想幹什麽就去幹什麽。
不過事實證明,周敏實在是小看了石頭。他雖然嘴饞,但卻并不吃獨食,不管找到什麽東西,都會帶回來跟周敏一起分享。這樣一來,周敏也能一飽口福,自然更不會阻攔他了。
水稻種下去之後不久,就到了雨季。
在雨季到來之前,周敏機智的将地裏的白菜給全部收了起來,只在地裏留下三四株,用來育種。否則每次種菜都要去縣城買種子,太麻煩了。村子裏都是自家留種。
因為澆了很多泉水下去,這些白菜吃起來更加香甜,周敏将其中大部分都送去了鎮上邱家,又換了幾十個大錢回來。
從鎮上回來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
天簡直像是漏了個窟窿,一天到晚嘩啦啦的下雨。周敏連上山取水澆灌作物都省了,畢竟這種下法,不澇着就算好事了,再澆水決不可取。每天大部分時候都待在家裏無所事事,周敏就把丢下很久的女紅又撿起來做了一下。
這麽長時間,她的技術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一件像樣的東西都沒做出來,也着實令人嗟嘆。
不過,在安氏看來,這不過是因為周敏的心思沒放在這上面罷了。
她對此自然是有些不滿的,但面對周敏這個孩子,她又擺不出母親和長輩的款來,就連教訓她,也覺得有些底氣不足,索性就随她去了。反正等到要用的那一天,她自然會知道女紅的重要性,到時候沉下心來學,也不遲。
雨一下起來,地裏的雜草也跟瘋了一樣的長。
所以雨水稍微一停,村民們便立刻抓緊時間到地裏去除草,免得它們将營養都吸走,地裏的莊稼反而長不好。
不過齊家的地不多,倒也不算特別着急,有的是時間将那幾畝地從頭到尾細細的鋤一遍。而地裏的草收拾起來,還可以拿回來喂兔子,倒是十分實惠。
兩個月時間過去,那八只小兔子活下來七只,每天要消耗的草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量,而石頭卻還打算趁着天氣不算太熱,再配種一次。
經過半年時間,現在齊家的雞舍和兔舍裏顯得非常熱鬧,每次路過的時候,都能夠聽見小動物們發出的各種聲音,而每天早上,周敏也都能夠聽着雞鳴聲起床。
下雨除了令人讨厭,讓地裏的雜草長得更猖獗之外,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
地裏的作物快要到了挂漿的時候,下雨水分足,這漿水才足夠飽滿,收回來的莊稼自然也更多。除此之外,雨後也是山裏各種蘑菇冒出頭的時候,村裏的孩子們提着籃子進山,往往都能帶回來滿滿一籃子各色蘑菇。
在齊家,采蘑菇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自然落到了石頭身上。
雖然兩人一起經常行動,但周敏也不能不承認,石頭對這片山的了解遠勝自己,而且在山裏行動也比自己更靈活。這種差事交給他,是最合适不過的。
于是在這段時間裏,齊家隔兩天就能吃上一頓蘑菇。
周敏最喜歡的是一種掰開之後會滲出奶白色漿液的蘑菇,這種漿液生的時候嘗起來會讓舌頭發麻,但做熟了之後,味道卻是非常好,令人百吃不厭。
炒蘑菇煮蘑菇炖蘑菇……周敏甚至還特意讓齊老三宰了一只雞來搭配。
但再好吃的東西,除了白米飯之外,這麽頻繁的吃都容易膩。
好在雨季也差不多結束了。
同類推薦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

有了讀心術後,王爺每天都在攻略醫妃
21世紀醫毒雙絕的秦野穿成又醜又不受寵的辰王妃,畢生所願只有一個:和離!
側妃獻媚,她各種争寵,內心:我要惡心死你,快休了我!
辰王生病,她表面醫人,內心:我一把藥毒的你半身不遂!
辰王被害,她表面着急,內心:求皇帝下旨,将這男人的狗頭剁下來!
聽到她所有心聲的辰王憤恨抓狂,一推二撲進被窩,咬牙切齒:“愛妃,該歇息了!”
半年後,她看着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無語痛哭:“求上天開眼,讓狗男人精盡人亡!”

權寵天下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症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
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
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惡心她!
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只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惡心。”
元卿淩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只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
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為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藥,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 姐。”
元卿淩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着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