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章節
明,确實如此,遠的不說,近的如:戈爾巴喬夫禿,葉利欽不禿,普京禿,梅德韋傑夫不禿,普京禿,梅德韋傑夫不禿,普京禿,梅德韋傑夫不禿,普京禿……
尤其是看着梅德韋傑夫和普京的輪番切換,朗劍真覺得自己沒法反駁,你要敢反駁,這哥倆就敢輪番坐莊打你臉,就問你服不服。
這些課程徹底拖了朗劍的後腿,就算是挂科比不挂柯南都不行,該挂還是挂,但是有的課程朗劍卻是班裏的翹楚。
比方說今天的課程,華醫內科學。其實到了大四,更多的是準備實習,但是朗劍還是願意去課堂聽聽課,他覺得這些課程每聽一次,都有一些收獲,畢竟華醫注重的是實踐學習,老師在課上或多或少的都會講到一些看病施治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對于能夠聽懂的學生來說,收獲是巨大的。
如果你要問對聽不懂的學生有沒有幫助?這麽說吧,你給一個小學生講微積分,你說對他學習會不會有幫助。
最關鍵的是,教授這門課的老師是楊康民,一位華醫出身的大醫師,雖說不是宗師,但是要知道,這可是華醫,在華醫式微的社會大環境下,能夠獲得大醫師的稱號,已經出非常的出類拔萃了。
讓朗劍佩服的不僅是楊康民的教學水品,還有他出衆的醫品醫德,楊教授不光是學校的老師,還是中州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的主任醫師,特聘專家,八十歲的年紀,他依然堅持坐診。
只要楊康民出診,找他看病的病人總是絡繹不絕,楊康民不僅手到病除,他還善于用最普通、便宜的藥物,幫助病人解除病痛。
雖然現在是西醫當道,但是對于有能力的華醫,群衆的眼睛同樣是雪亮的。
當然,朗劍喜歡楊康民的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他和朗劍投脾氣。
記得朗劍剛進入學校的時候,上解剖課,一個同學問到:“老師,這些屍體哪裏來的”。
楊康民解釋道,“都是捐獻的”。
一個同學乍舌,“這得花很多錢吧”
對于學生的無知,楊康民當然要糾正他們的錯誤觀點,“屍體買賣在中國是違法的,都是捐的,要知道,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當時聽課的同學本來第一次面對屍體就有些害怕,聽楊康民這麽說,瞬間又是一身冷汗,老師,你是不是對這句話有什麽誤解啊。
不過,這樣的楊康民正對朗劍的脾氣,這叫什麽,烏龜和王八讨論人生,彼此彼此啊。
Advertisement
朗劍老老實實的聽完楊教授的課,筆記上又寫了不少,今天收獲不錯,心情美滋滋啊。下課鈴聲響起,楊康民早就看到了朗劍,沖他招呼了一聲,“朗劍,你過來”。
朗劍跟進屁颠屁颠的跟了過去,走出教室,楊康民問道,“怎麽樣,最近有什麽收獲嗎”。
朗劍當然知道楊康民問什麽,“還行,最近氣息感覺更加旺盛了,我現在感覺自己的內息如同對老師的崇拜,滔滔江水綿延不斷氣勢磅礴,洶湧澎拜,……”。
“停,停,我說停你聽不到嗎,停,快停,受不了了”,朗劍終于停下了自己唾沫星子飛濺的馬屁,不停不行,楊教授臉都青了。
“以後不會拍馬屁就不要拍,會死人的”,楊康民一手摸着自己的胸口,一手指着朗劍說道。
“老師,心理學上講誇獎使人心情愉悅啊,你為何如此悲傷”,朗劍無知清純的樣子宛若一只小白兔。
“真不好意思,讓您賤笑了”。楊康民的反擊同樣犀利。
“老師,你說清楚,哪個賤”
“朗劍的劍,你滿意了吧”
“這我就要提醒老師了,你這個字用錯了”,什麽叫得了便宜賣乖,就是朗劍這樣。
“聽你這意思,還不滿意啊。說吧,這段時間沒來,這次來是為了什麽”。
“這不是要畢業了嗎,還有兩門課成績不太好,這不是找老師走走後門嗎”。
“就知道你來就沒好事”。這已經不是朗劍第一次了,楊康民都已經形成抗體了,以前朗劍也找過他,當時他沒答應,可是後來朗劍軟磨硬泡的本事實在讓他膽顫,被迫幫忙給他開了口子,可朗劍自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楊康民早已經習慣了。
“這能怨我嗎,考試考這麽多年了,學校怎麽不搞個畢業慶,比如考四十送二十,過兩科送一科,任選兩科免考等等”。
“你給我滾”,來自楊康民的抱怨值+999。
014、作者已死,小事招魂,大事燒紙
回到辦公室,楊康民招呼朗劍坐下,朗劍哪敢這麽大大咧咧的坐下,趕緊沏茶倒水。
“說說,最近有什麽心得”,喝了一口茶,楊康民問道。
朗劍和楊康民的關系,早已經超出了普通的師生關系,說是師徒關系也不算差,只不過沒有走拜師程序而已。現在這個社會,很多老的傳統已經慢慢遺失,尊師重教也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
不過,程序不重要,朗劍和楊康民心中其實早已有了默契,楊康民傾盡所有的傳授,朗劍虛心的認真學習,程序算什麽,心裏有就夠了。結婚還要去民政局簽字蓋章拍照呢,該離還是離。
在朗劍看來,結婚就跟喝茶一樣。剛開始需要用心去泡,等火候到了才可以品嘗,喝第一口感覺很美妙,然後會開始一個很短暫的享受過程,時間稍微一長,就會變得淡而無味,這個時候,有錢人就會換一杯茶,沒錢就只能湊合着喝了…。
過日子而已,沒有那麽多風花雪月。再漂亮的美女,腳出汗也會臭,喝多了也會吐,就這麽簡單。
“我确實感覺進步很大,以前一直進展緩慢,最近一段時間,進展開始加快”,一邊說着,朗劍把手伸過去,請楊康民檢查一下。
楊康民作為一名大醫師,自然有自己獨到的醫術。家傳的內家修為就是他作為華醫最大的依仗。自己家的內家修煉功法已經不知道傳了多少代,雖然沒有小說中寫的搬山填海、羽化成仙的神奇,但是作為強身健體,輔助華醫醫術進行治療,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大二的時候,楊康民第一次見到朗劍,他就對朗劍青眼有加。當時是楊康民第一次給大二華醫班授課,第一堂課他就發現了朗劍與衆不同,他對華醫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有心得,不僅能夠迅速領會知識要領,還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到的認知。而這種認知往往路徑神奇,卻有充足的道理。
不得不說,老天有時候就是不公平,有的人天賦高,有的人平凡一些,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客觀存在。
至于什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什麽行行出狀元,什麽上天關上了門,卻給你打開了一扇窗戶,什麽風雨之後才會見彩虹,好吧,這都是成功人士在歷盡艱辛成功之後謙虛的話,如果你一直走在失敗破産的道路上,你覺得你說這樣的話合适嗎?
那不是分享什麽成功經驗,那是在搞笑。
對了,對于這樣的人,一般有個專門的詞來形容,敗家子。
CCTV軍事農業頻道這樣的例子天天在播,一個人成功前,連續失敗了好幾次,賠了幾百萬,債臺高築,老婆跑路,親人反目成仇,最後終于成功了,開始現身說教。但如果他沒有成功呢,或者那些沒有上電視的,依然在努力的呢,是不是敗家子。
你們想想是不是。
以上言辭有點頹廢,其實我的意思是說,不要過分相信某些心靈雞湯,努力就好了,有一句話一定沒有錯,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
讀者:這段話和情節有雞毛關系。
作者:嗯,這是來水字數的。
作者收到讀者提供的+12000000抱怨值,(由于數值過大,系統無法計算,作者直接升天,本書完。)
楊康民的內家功法已經傳承了不知道多少代,口頭傳功的最大缺點,就是容易造成功法被誤解,甚至遺失。楊康民現在也不知道他的家傳功法最終能夠達到什麽高度,他也只是按照功法修煉而已。他所有的經驗不過是來自于自己修煉的心得體會,從這方面講,他比朗劍強不了多少,他是第一次修煉,朗劍也是第一次修煉,只不過楊康民起步早而已。
這點朗劍沒法比,楊康民比他大将近60歲呢,楊康民八十歲,朗劍22歲。這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怎麽比。
朗劍是學華醫天賦極高之人,這是行醫幾十載的楊康民對朗劍的第一印象。對于好苗子,自然要虛心呵護,朗劍本就是良善之人,你待我以誠,我自然湧泉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