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章節
定。尤其是看到自己這本書的排名,新人新書榜第四名,再過幾天肯定能到前三,不斷更一下,良心真的會痛啊。
發布完章節,朗劍照例去書評區逛一下。霍,朗劍看着書評,心情瞬間滿值,這麽多催更的啊,好激動啊,這特麽都是肉啊。
“大大,我得癌症了,就想在死之前看到完結”,竟然以死相威脅,這個催更差評,不聽。
“千山萬水總是情,再來一章行不行?”,這個催更怎麽這麽調皮,竟然比我還優秀,不行,我要怼回去。
朗劍回複到,“天若有情天亦老,更得太多受不了”。
“離離草原上,還是多更好。”畢竟朗劍的書現在是新書榜第四名,很多讀者在線,看到朗劍出現,馬上就有人回複。
“晚日寒鴉一片愁,總管兩章最溫柔。”朗劍也是來了興致,和讀者玩起了文字游戲。
哼,朗劍早已定打定主意,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不把你們氣出個好歹算我輸,沒看到怨氣值噌噌的漲嗎?
028、朗劍就是個打醬油的
朗劍逍遙自在的小日子,在接到楊康民的一個電話以後,灰飛煙滅。
“朗劍,國慶放假你幹什麽啊”。
“我沒什麽事啊,現在就是等醫療扶貧的成績公布”,接到楊康民的電話,朗劍老老實實的回答。
“那你來我這裏吧,這幾天挺忙,來給我打下手”,說完就挂了電話。
讓人幫忙還這麽理直氣壯,你以為你是誰,是我爹嗎?咦,還真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啊。
挂了電話,朗劍趕緊換了衣服,出門正好碰到了葉詩藍,“老葉,幹嘛去啊”。
“老葉?你在說我嗎”,葉詩藍懷疑的看了看周圍,指着自己的鼻子問道。
Advertisement
“多新鮮啊,周圍除了你就是我,再有就是空氣,不喊你,我喊誰啊”。
朗劍還剛說完,葉詩藍就撲了上來,雙手化作鉗子,這是要置朗劍于死地啊,一邊張牙舞爪,一邊道,“我老嗎?我哪裏老”。
打鬧一會,葉詩藍和朗劍在校門口兵分兩路,葉詩藍去做家教,朗劍去中州大學附屬醫院。葉詩藍的作品提交以後,審核已經通過,下一步就是等待參加海選。沒錯,又一次海選,不過海選暫時安排在了國慶節後,因此朗劍和葉詩藍都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軌道上來。
中州大學附屬醫院朗劍已經不是來了一回,每當有假期的時候,楊康民都會把朗劍叫去幫忙。其實這是楊康民對朗劍的照顧,多接觸病例,對一名學醫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而且,楊康民考慮到朗劍的條件,特意還為他争取了一份收入,又能學東西,還能賺錢,這樣的好事朗劍不來才是傻子。
還有幾天就是國慶假期,今天正好是楊康民出診的日子。按照往年的規律,國慶七天假,楊康民一般會坐診七天,也就是說,沒有特殊情況,楊康民是沒有假期的。這不是學校和醫院的規定,完全是楊康民自發的。
楊康民為什麽會讓朗劍尊重,傳授知識是一方面,楊康民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讓朗劍佩服的一點。雖然朗劍調皮搗蛋,臉厚嘴毒,但是他的內心是純潔的,對于志同道合者自然惺惺相惜。
楊康民的專家門診在三樓,今天正好是周末,早晨8點30分,門診外已經擠滿了人。楊康民還沒有來,朗劍直接拿着鑰匙就打開門,請大家排隊進入。
這樣的事情他幹了太多次了,雖然楊康民只是說了一句讓他來幫忙,剩下根本不用交代,朗劍自己門清。
來就診的人中新老患者都有,有人認識朗劍,“小郎啊,今天過來值班啊”。
“張叔,來複診啊,說了多少次了,不要叫我小郎,總感覺喂不熟一樣”,朗劍一臉的苦笑。朗劍嘴皮子是黑,可是面對這樣被病痛折磨的人,他還真不敢亂說話。
“瞎說,我孫子我就罵他小狼,難道也喂不熟”。
好吧,一會功夫,認了個爺爺,朗劍能說什麽,他也很無奈啊。
朗劍招呼大家坐下,房間裏坐不下,還有一些人坐在外面的走廊上。趁着這會功夫,朗劍趕緊把衛生整理了一下,把窗戶打開,稍微透透氣。然後按照順序把大家的病例收好,再看看時間,估計楊康民快到了,趕緊幫楊康民把茶沏好。
這些工作都是朗劍每次到來的固定節目,沒人安排,沒人指導,全靠悟性。楊康民當然是一個良善之人,也願意傳授知識,但前提是你得讓人知道你是一個可造之材。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徒弟伺候師傅,端茶倒水點煙,甚至洗腳水都要倒,現在倒好,安排幹點自己分內的工作都牢騷滿腹,就這态度還想學東西,做夢吧。要知道,很多東西是書本上沒有的,往往老師傅的一句話,就能點透你幾年都想不明白的事情,你說這樣的交換,值不值得倒洗腳水。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以前,那是真的如此。再說朗劍這麽做,完全是心甘情願的,感激一個人,就是要發自內心。
很準時,楊康民9點來到了門診,朗劍忙活了半小時,當然會被無視,習慣了。
楊康民一出現,就被大家圍了起來,就跟一群老友一樣,家長裏短,看着楊康民和病人交流的樣子,朗劍是一臉的羨慕,不是因為楊康民的醫術高,也不是因為他賺錢多,更不是因為他受到人們的尊敬而羨慕,是羨慕他和病人之間良好的關系,這哪是病人和醫生在探讨病情啊,這就是一群病人來找楊康民聊天來了。
這就是和諧啊。
看這楊康民和大家閑聊的差不多了,朗劍把病歷遞了過去,“師父,病例我按照先後順序整理好了”。在學校朗劍稱呼楊康民就是楊教授,在醫院,他從來就是稱呼師父,一開始就這樣,兩個人誰也沒有要求過,就是這麽心照不宣。
楊康民點點頭,接過病例,沖着大家說到,“各位,咱們回頭再聊,先看病”。
楊康民看病,朗劍就在一旁拿着筆記本記錄。病例他也順手看了看,結合自己的想法,再聽聽楊康民的意見,互相比照,這就是朗劍的主要工作。楊康民叫他來,并不是要讓他看病,主要還是要他來學習。
華夏醫學的一大特點,從來不分學科,就是華夏醫學而已,你聽誰說過他是華醫兒童科,沒有,從來沒有。因此來找楊康民看病的人,什麽病症都有。而這樣的機會對于朗劍來說,自然是寶貴的,只有經歷的多,經驗才能豐富,朗劍現在就跟一塊海綿一樣,瘋狂的吸水。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的很快,楊康民直到把所有的病人全部看完才下班,時間一直到了下午一點。楊康民每周只有兩天的時間出診,其他時間他還要參與教學和科研工作,因此,每一次出診,都是這樣的場景。
下班以後,楊康民回去吃飯,下午他就不來了,他還有一個醫療會議。一般這種情況朗劍也就回去了,不過今天楊康民給朗劍安排了功課,今天的病人中有幾例疑難雜症,楊康民安排朗劍根據病歷寫一份總結。
朗劍計劃出去買一份快餐對付一下,下午就在門診室寫寫總結。他原本以為今天就這麽平靜的度過,沒想到意外馬上就來了。
朗劍出去買了一份快餐,回到醫院門口的時候,正好看到吃驚的一幕。一位病人在走出門診大樓的時候,突然摔倒在地。
朗劍趕緊手忙腳亂的和其他人員一起把這個病人送到了急診室,然後這才拿着自己的快餐回到辦公室。他根本就沒把這件事當回事,誰知道,一個小時以後,竟然接到通知,醫院要組織會診,華醫也要派人參加。
由于華醫日漸衰微,中州大學附屬醫院所謂的華醫科只是楊康民一個人而已,此外就是朗劍這個編外人員。師父去開會了,開會只能他這個半吊子出馬了。
其實他可以不去,畢竟他不是醫院的正是員工,可是作為一名醫者,救死扶傷乃是天職,不去會診,朗劍從自己的良心上就推脫不過去,況且如果讓楊康民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打退堂鼓,免不了就是一頓暴揍。既然如此,還是去看看,說不定能起到點作用呢。
朗劍去的時候,會議室已經做了不少人,主持會議的是醫院的副院長何以光。看到走進來的朗劍,何以光還有些奇怪,“朗劍,你師父呢”。
“我師父今天下午有個醫學會議,他要進行演講”,朗劍解釋道。
聽了朗劍的解釋,何以光沒在說什麽,擺擺手,示意朗劍找地方坐下。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