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這是什麽情況?】 (1)
……七、八、九,到了,關宥慈走到床邊坐下,伸手,在她習慣的角度位置摸到雪球,她彎下身,抱住雪球,輕輕順着它的毛,雪球舔舔她的臉,惹得她一陣輕笑。
春天到了,褪去冬裝,萬物滋長,雪球的傷口已經痊愈,是時候送它回家了。
捧起它的臉,她柔聲道:“雪球,明天我送你回山林,好不好?莫怕,你會在那裏找到同伴,那裏才是适合你的地方。”
她知道,人的一生中有許多人、許多事,必須割舍,即使會心酸難受。
她舍了爺,再舍了雪球,接下來,也許該舍了自己……
那天送秦姊姊到鎮國公府她便帶着雙玉離開,賃個小屋,這兩個月都是吳大娘給她們送糧送水送炭火。
不出門是怕侯一燦命人找她,她很确定,他一旦曉得誤會了她,一定會到處找,但她不想見他。
她猜得出見面之後會怎樣,他會感到抱歉,會覺得虧欠,會想盡辦法加倍對她好,而鎮國公府看在自己救了侯家嫡長孫性命的分上,會讓她進門。
這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要他的歉意,不想以彌補為名,将他困在身邊,更何況那裏有顆小太陽,對他而言,陽光溫暖,對她而言,眼光刺眼。
她不願意自己陷在嫉妒的洪流漩渦裏,不願意自己變得心胸狹隘,她但願他心目中的關宥慈美好良善。
當不成太陽,她想做他心中一彎皎潔月亮。
很傻吧,受了傷,依舊喜歡。
其實,她在很久以前就傷了,在那個除夕夜,他提到他的前世,提到他最大的盼望希冀時她就傷了。
只不過她擅長舔舐傷口,擅長自我療愈。
他找到亮亮的那一天,她徹夜輾轉難眠;他被打五十軍棍那一天,她說着安慰的話,卻安慰不了自己;他離京,書信往返間,她寫滿笑話,自己卻笑不出聲。
她無法快樂,自從知道亮亮這號人物之後。
Advertisement
不願意嫉妒的,可是她控制不了,她知道喜歡少一點,心痛就能減幾分,可她也控制不了。
她能控制的只有遠離、不見,用時間來拉開感情的界線,所以,她做了。
做得對不對?不知道,她只期待能夠每天少想他一點、少愛他一點,慢慢地,縫補破碎的心。
“小姐,大少爺、二少爺都考上了!”人沒到聲先到,性子沉穩的雙玉因為大好消息,穩不住了。
她快步走進屋裏,發現小姐也激動地跳起來,匆匆朝門口走來。
可是心太急,腳絆到了凳子,差一點兒就摔着,幸好雪球靈敏,跳下床、咬住小姐的裙子,這才把小姐給穩住。
雙玉拍拍它的頭,稱贊道:“雪球做得好,我讓吳大娘給你買兩只雞,待會兒加菜。”
“快說,大哥和善善……”
“都考上了,小姐說得不對,讓我從榜單後面找,應該從前面找的,大爺排第七、二爺排十三,都很前面呢!”
“考這麽好?”
關宥慈有些意外,雖然他們都信誓旦旦地說能考上,可哪有那麽容易?
鄉試就罷了,會試當中,有近七成的人都是在三年前曾經考過卻落榜的,剩下的三成又有一大半在三年前自信能上榜,卻怕程度不夠,只能在殿試中拿到三甲,選擇放棄的……林林總總算下來,真沒幾個人能在第一次會試中脫穎而出。
他們關家兒郎,果真出息!
“對了,我讓你找的……”
“是,徐國儒也考上了。”雙玉回道。
他也考上了?那麽不管到最後中幾甲,當官都是板上釘釘的事,他當了官,她還能告得了嗎?想到這裏,憂愁不禁染上關宥慈的面容。
她沒把下毒一事告訴大哥和弟弟,她本打算等兩人當官赴任後,回到濟州,到時有權有錢,她可以狐假虎威,鈍刀子割肉,讓徐家從破敗到毀滅。
可是她瞎了,而徐國儒考上會試,計劃落空。
怎麽辦呢?告官嗎?可是文嬌和張嫂一個病死,一個在逃走的過程中失足墜河溺死,人證全死了,哪還找得到證據,趙姨娘與徐宥菲不認罪,律法能耐她何?可是要她放手,她不甘心,她寧願拚個魚死網破!
瓊林宴設在城西的皇家花園,這天一早,恩科一百三十幾名進士陸陸續續進了瓊林苑。
宮女太監在林園中穿梭,布置宴席。
考試官眼尖,盯着幾個新科進士轉,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哪能看不出誰有前途、誰的能耐高,一時間,園林中熱鬧非凡。
在花園後方的院子裏,上百個宮廷侍衛明裏暗裏地守着。
門外四個太監、六個宮女分列兩排,屋裏燃着龍涎香。
皇帝手持一本書,看了半天也沒翻頁,而侯一燦就站在桌邊,兩只眼睛直直盯着皇上看。
這是大不敬的罪,可皇帝竟任由他盯着,半句話不吭。
半晌,皇帝受不住了,把書往旁邊一丢,怒道:“真敢要求?讓朕把一個管帳的丫頭賜給你當正妻,你就不怕朕被公主的眼淚給淹死?”
他太窩囊了,當了二十年皇帝,不敢說年年風調雨順,民生樂利,可他在這把椅子上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好歹算得上一代明君。
這樣的明君,上蒼不保佑,只讓他得了兩子兩女,兒子野心大卻昏庸無比,女兒任性驕縱讓人傷腦筋。如今兒子剩一個大逆不道的,又不敢随便砍頭,就怕百年之後沒人接位,當真委屈至極!
偏偏女兒哭死哭活,硬要嫁給侯一燦,可他卻鬧死鬧活不肯娶,他是招誰惹誰啊?
侯一燦根本沒把他這個皇帝看在眼裏,從以前就這副德性,成天在他面前耍痞,人家喊他皇帝,他卻叫他大老板,一個不順他的心就要挂冠求去。
他應該雷霆震怒,應該擺出君威的,可惜侯一燦不吃這一套,而他卻很吃侯一燦那一套,喜歡他沒大沒小,喜歡他嘴巴壞。
難道他天生犯賤?
當然不是,身為皇帝,天下人都拿他當神,尊着供着,可他也想當人,食食人間煙火,交幾個知心朋友。
孤家寡人,有意思嗎?
因此,侯一燦是他的忘年之交。
可侯一燦天生痞樣,你讓了一分,他要你一寸,于是皇帝的威儀就這麽讓着讓着給讓沒了,可人家還真的拿他當朋友對待。
有時候一個興起,想逼侯一燦當幾天乖臣子,可是讓他乖?算了算了,太累,不如讓自己配合一,标準降低一點。
他不是沒有用鎮國公府恐吓過侯一燦,逼他娶自家女兒,可他是怎麽回答的?
他說:“行行行,反正天下太平,皇上又不缺國公府那兩個愣頭将軍,罷了也好。”
誰說不缺愣頭将軍,明明就缺得緊,少一個都不行!
他也利誘過,分析當驸馬的十大好處。
可他卻說:“好處這麽多?老板要不要改個身份,不當皇帝做驸馬?”
娶自己的女兒?亂倫啊!
明白說,他就是拿侯一燦沒有辦法,卻又舍不下他、離不了他。
至于侯一燦,他是怎麽定位自己的?
從第一天見到皇上起,他就立定志向當韋小寶,只要口袋能夠裝滿,他不介意官商勾結、內線交易 ,要做到以上兩點,卻不讓大理寺抓進監獄,勾結的對象層級必須夠高。
試問大周朝內,有人層級高得過皇帝嗎?
因此皇帝成了他的目标,當然皇帝也不是吃素的,為着達到目标,他當了多年的“暗黑使者”,偷雞摸狗、雞鳴狗盜的事幹過不少。
皇帝沒轍,他給想法子,皇帝被砍,他擋在前頭;皇帝沒錢,他乖乖把私庫通往國庫,你說,天底下有這麽好的臣子嗎?你說,他沒有本事嚣張嗎?
“阿燦啊,你也體貼體貼當父親的心情,朕舍不得公主落淚啊。”皇帝嘆道。
“是不是公主不哭就行?沒問題,我那裏有不少好藥,保證讓公主半滴淚都掉不了。”
侯一燦回道。
這是公然威脅要給皇帝老子的女兒下毒啊,他的膽子是用什麽做的?
“你、你、你……你到底要怎樣?你要考題,我給考題,你要那兩個家夥進前三甲,朕也讓進,你不要再得寸進尺!”
有人當皇帝當得這麽沒尊嚴的嗎?一甲才三個人,名額就讓他搶走兩個,你評評理,這是臣子還是祖宗?
侯一燦哼一聲,“明人面前不說假話,皇上很不厚道啊!”
三個考題只給一題,剩下兩題是他自己揣摩上意蒙到的,就算有洩題嫌疑,拜托,要不是人家關宥默、關宥善寫出來的答案驚豔絕倫,能拿到榜眼、探花?
“不行!賜婚這件事,朕不做。”皇帝咬牙。
“真的不做?好吧,那臣也不想留在京城這塊傷心地了,從此天涯海角……”
“夠了夠了!”皇帝咬牙,一擺手。“咱們讨論一下,要不,你娶朕的公主當嫡妻,那個管帳的擡她當平妻,這也不算辱沒了她。”
“不幹。”
“你!你非要氣死朕嗎?很好,來人,把新科榜眼和探花郎叫進來。”皇帝揚聲一喊,外頭立刻有人應聲。
侯一燦皺眉,問道:“你叫他們來做什麽?”
“你說不通,我找兩個說得通的,他們要是知道自家的姊妹能和公主同事一夫,半夜都會笑醒。”
呵!他當自己的女兒是好貨?要是兩人同時進門,三個月內關宥慈還能四肢健全、五體不缺,他跟皇上姓。
“老板,咱們別意氣用事,好好說話行不?”侯一燦無奈,老人家腦袋僵硬,真的很難溝通。
“行啊,是你不好好同朕說話,這年頭,難道公主就不值錢了?”看着他,皇帝長長地嘆口氣。
那次老國公進宮,看見他,二話不說先磕三個響頭,哭得眼淚鼻涕齊流。
他說侯一燦把鎮國公府的大恩人給弄丢了,人生在世,有恩不報,如同豬狗,非要替他請長假找恩人去。
皇帝為難啊,他是一天都離不得侯一燦的,只是老國公年紀那麽大,要是哭出個三長兩短,侯一燦能不找他鬧?他勉強點了頭,心裏卻不爽到極點。
沒想到才短短三個月,侯一燦雙頰凹陷、骨瘦如柴,好潔的人卻留了把大胡子,連眼神都變得黯淡。
好端端的一個人怎變成這副德性?那個關宥慈到底是何方神聖,把他迷得不知天南地北?
“值錢,公主當然值錢。”可他不就是旁的不多、銀子多嗎?再值錢的東西,不合心意也不想要。“如果老板家的公主盛産滞銷,要不,等婚事辦了,我走一趟北夷、南番,給公主談和親,如何?”
這話簡直是戳人心窩子,皇帝氣得舉起硯臺就要往他身上砸,可這時太監在外頭傳話——“禀皇上,睿公子到了。”
“阿睿來了?快讓人進來!”皇帝挑挑眉,放下硯臺,總算來一個順心的。
阿睿進來,向皇上施禮。
“幹麽這麽多禮,快過來,朕有話對你說。”皇帝滿意地看着阿睿,他花多少口舌才勸得阿睿參加科考,他沒看錯人,這孩子果然成了新科狀元郎。
“是。”阿睿的口氣恭順,沒有侯一燦的痞氣,他走到皇上跟前,找了張椅子坐下。
侯一燦看着他優雅的舉動,心裏覺得非常不對勁,連他都不敢沒有經過老板同意就自顧自坐下來,這個阿睿……肯定有背景,而且非常雄厚。
“阿睿,你年紀不小了,該訂下親事了,你覺得朕的那兩位公主如何?”
侯一燦輕哼一聲,大翻白眼,敢情今天是公主拍賣大會?
這時外頭太監細尖的嗓音再度響起,“禀皇上,榜眼、探花郎到了。”
唉,來得不是時候,皇帝口氣不善地道:“傳!”
關宥默和關宥善等在門外,關宥善有些局促不安,不明白皇上為什麽獨獨召見兩人,瓊林宴尚未開始呢。
莫非是侯二爺給考題一事,被皇上知道了?
關宥默拍拍他的肩膀,低聲安撫道:“別怕,有大哥在。”
關宥善點點頭,深吸氣,把身子給站直了。
太監打開門,關宥默腳步穩重,慢慢走進屋裏,揚眉,凝肅了面容。
二十年了,他終于等到這一天……
關宥默、關宥善站到皇上跟前,侯一燦看看兩兄弟,再看看皇上,就說了吧,皇上就是長了張菜市場臉,走到哪裏都有相似的,如果不說清楚,還以為這一屋子站的是親戚父子。
皇帝也吃驚,這兩個孩子竟和年輕時候的自己相似,年幼的那個,眉宇氣質像,年長的那個,足足和自己有八成像。
關宥默看了關宥善一眼,面無表情地上前拱手道:“臣宋思親,叩見皇上!”
宋思親?突然間,皇帝瞠大眼 ,他說他叫做……宋思親?!
侯一燦也吓得瞪大了眼,不會吧,皇上不是說得很篤定,說兒子肖母,清麗無比,怎麽會長成這副德性?
見皇帝不語,宋思親帶着嘲諷,淡淡一笑,“臣父不詳,母親宋蕙芳,外祖父宋常清。”說完,他的目光迎上皇上,等待對方的反應。
皇帝心裏早已掀起驚濤駭浪,宋思親、宋蕙芳……他是他……
一時間皇帝做不出反應,侯一燦也不好越殂代庖,氣氛瞬間尴尬到最高點。
關宥善看大家僵在那裏,滿頭霧水,略略一想,好心好意上前,拱手,學着大哥的口氣說道:“臣關宥善,父不詳,母親關雨涵,外祖父關伍德曾為朝中丞相,家中尚有同胞姊姊關宥慈。”
聽完,皇帝的臉色倏地慘白,他頓時覺得眼前所有人事物在翻轉,不知道是樂的還是痛的,情潮翻湧,一口氣接不上來,暈倒了。
就在關宥善吓得手足無措,以為自己惹下滔天大禍時,原本坐在旁邊表情安詳的阿睿,猛地站起身,臉上的訝色不比侯一燦少,他一把拉住關宥善的手腕,問道:“你的外祖父是關伍德?”
“是。”關宥善回答。
“那你娘怎麽會是關雨涵?應該是關若若才對!”突然間,阿睿聯想起關家墳茔旁的新墓。
“我不知道,我娘确實是關雨涵。”關宥善堅持。
“你娘幾歲?她長得什麽樣?她的手腕有沒有一個梅花胎記?”
頓時,屋子裏大亂,太監忙着傳太醫,阿睿忙拉着關宥善問話,侯一燦忙着東看西看,試圖串聯出答案。
只有宋思親像不相幹的人似的,靜靜地立在原地。
皇帝幽幽轉醒,在平穩了大悲大喜的情緒之後,才說出當年舊事。
後宮被孫皇後把持,皇後善妒,為着讓兒子穩坐江山大統,其它嫔妃能懷上孩子的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懷上的,通常會在孕期五、六個月左右,經由太醫把脈,确定腹中胎兒是男是女,是否有辦法順利生産。
皇貴妃能順利生下二皇子,除天時地利人和之外,最重要的是她有個頂靠譜的娘家,确定懷上龍子,娘家就送了上百人進宮,把皇貴妃的宮殿圍個滴水不漏,皇後的手再長也伸不進去,這才有了二皇子這個“意外”。
至于宋思親的娘宛嫔,娘家雖不夠有力,但她有膽子、有腦子,硬是買通太醫,演了無數場好戲,這才能順利熬到足月。
但不曉得誰洩漏機密,生産當天,皇後得訊,匆匆趕來坐鎮大局,這一坐,她的兒子非死不可。
幸好宛嫔身邊有幾個忠心耿耿的,遞信讓太醫進宮時在醫盒裏帶了個嬰屍,有驚無險地上演一出貍貓換太子。
三皇子被救下,太醫把人送回宛嫔娘家。
于是宋思親在宋家長大,對外宣稱是宋家長子所出。
宛嫔與兄長約定,待孩子長大,有自保能力可以出宮立府時,再揭穿他的身世之秘,于是那些年,為了讓宋思親有足夠能力獨立,宋府上下無不傾盡全力教養,讓他習文學武,各方學問半點不落下。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宋思親長年被關在府裏,卻在一次重病請太醫過府問診時被太醫瞧見其容貌。
他那張臉和皇上有八成像,太醫見着,心頭大驚,而宋府上下為着宋思親的病,無心考慮其它,竟忘記拿銀子封住太醫的嘴。
這個疏漏讓整件事飛快傳進宮裏,連皇上都對宋思親起了興趣。
僅管宛嫔極力否認,說宋思親不像皇帝,而是男生女相,樣貌像姑姑,可皇後疑心病重,過不了多久,一把大火燒掉宋家上下幾十口。
這會兒,皇帝再蠢也看出貓膩,他逼着宛嫔說出真相,氣得皇帝跳腳,恨不得把皇後給剁了。 只不過那個孫家,打個噴嚏,朝廷就得傷風一場,皇帝不得不忍辱負重,硬生生憋下口氣。
不久後,宛嫔悲傷故世,皇後拔去眼中刺。
皇帝命人暗中細查,對照名冊,确定宋家少了三個人,仵作細驗屍骨,裏面沒有十三、四歲的年輕人,于是猜測,宋思親沒有死。
多年來,侯一燦一直在幫着尋找宋思親,沒想到他被男生女相四個字給迷了心眼,完全沒把關宥默考慮在內。
知道了關宥墨就是宋思親,皇帝萬分慶幸,除了弑父害親的長子之外,自己還有兒子,而且還是學問武功均屬上乘的兒子,那份心情啊,激昂得說不出話。
這時候,最重要的事當然是認親。
沒想到宋思親瞅了侯一燦一眼,直挺挺地跪在皇上跟前。
态度表明,認親可以,當皇子沒問題,但他有個條件,求皇上賜婚,他要求娶關家女兒關宥慈。
宋思親的要求讓侯一燦氣瘋了,他就知道!宋思親這麽幹脆地認了弟弟妹妹,目的就是監守自盜,虧他還對這只白眼狼這麽好。
侯一燦銳利的眸光瞪向皇上,他要是敢将胳臂往內彎,偏着自家兒子,他就攪得大周朝堂動蕩不安,管他什麽忘年不忘年交。
幸好,皇帝和侯一燦多年默契不是玩假的,皇帝搖頭苦笑,回道:“不行。”
“為什麽不行?”宋思親反問,那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表情和侯一燦如出一轍。
皇帝駁不了侯一燦,卻有最正當的理由駁回宋思親,他向關宥善招手。
關宥善看一眼侯一燦,見他朝自己點點頭,這才跪到皇上跟前。
皇帝摸摸他的頭,低嘆道:“記住了,你娘的名字不是關雨涵,而是關若若,當年關家遭人陷害 ,滿族抄斬,朕為了救你娘,替她改名關雨涵,你不是父不詳的孩子,你爹叫做周鎮邦,知道嗎?” 周鎮邦?當今皇帝?再沒有比這話更吓人的了,宋思親滿眼驚詫地望着皇上,侯一燦的表情也不遑多讓。
居然、居然兩個都是皇子?!
宋思親想要仰天長嘯,為什麽命運安排關宥慈當他的妹妹?
侯一燦卻想仰天長笑,皇上不是辦公主清倉大會嗎?恰恰好,他就要這一個!
皇帝看着兩個兒子,娓娓道來,“那年,朕在你外公府上見着你娘,這才明白,原來可以這樣喜歡一個女子,我天天盼着你娘快點長大,一心想把她接進宮裏。當時,孫家把持朝政,朕剛繼位,龍椅尚且坐不穩,關相爺性情耿直,與孫立言不合,兩人經常有所争執,關相爺為清流名士所護,有大功于朝廷,而孫立言性子陰沉、狡詐多計,他視關相爺為敵,于是設計陷害。
“朕明知其中有詐,卻敵不過孫立言的逼迫,下了那道殺令,那是朕胸口中多年疼痛,若是關相爺在,這些年來朕不至于如此窘迫,幸而朕有阿燦,明裏暗地助朕一臂之力,這才能順利鏟除孫家。
“朕暗中救下若若,為她更名、換戶帖,我将她安置在外,想方設法安排她進宮,沒想到此事被孫皇後得知,她唆使皇太後,關氏、孫氏誓不兩立,仇恨已結,必須斬草除根。于是皇太後出宮一趟,回來時帶着雨涵的屍體,此事造成我們母子間的嫌隙。皇太後雖是孫氏女,但性情比皇後仁慈寬厚,如今想來,必是當年皇太後放了你母親一條生路。”
關宥善點點頭,說道:“皇太後給母親兩條路選擇,灌下絕育藥,進宮服侍皇上,或是離京,終生不見皇上,當時母親已經懷了我和姊姊,決定選第二條路……”
關宥善慢慢說着母親的辛苦,母親對他們的教養,說徐國儒逼娘以妻為妾,徐府對他們母子的欺淩,是侯一燦及時伸手,助他們離了狼窩。
“娘告訴我和姊姊,這個爹我們別要、別認,那不是我們能攀得上的……”說到最後,關宥善熱淚盈眶,他想娘了。
皇帝聞言,涕泗縱橫,沒了平日的威嚴。
現在的他,只是個為心愛女子心痛的男人,他的若若吃了多少苦,才能把一雙兒女教養長大?
摟住關宥善,皇帝無比心酸。
“誰說攀不上?你是朕的兒子,是大周朝堂堂正正的四皇子,父皇要許你一世榮華富貴,許你權力滔天!”抹一把淚水,皇帝轉頭對侯一燦道:“看在你把朕的一雙兒女從狼窩救出來的分上,朕為你賜婚!”
侯一燦立即跪地磕頭,誠誠懇懇地喊一聲,“謝皇上!”
這會兒宋思親是真的沉默了,誰料得到,關宥慈真的是他的妹妹?還以為互稱兄妹只是權宜之計,沒想到竟是上天注定。
皇帝對關宥善道:“皇兒,關家的門楣不需要你來撐,關家有後人。”他向阿睿招手,阿睿走近,他将阿睿和關宥善的手交疊在一起。“關睿,你的親舅舅,關家的傳人。”
認親、說舊事,關宥善接收着一堆難以消化的訊息。
侯一燦知道今天對關宥善而言太辛苦,但是有一個對關宥善最重要的人,她必須知道今日所發生的一切。
他突地長揖到地,難得地像個真正的臣子。“臣求皇上一事。”
“何事?”
“出動京畿大營,繪制畫像,挨家挨戶尋找宥慈。”
“什麽意思?為什麽要尋找?她丢掉了?怎麽丢的?”皇帝連珠炮似的問道。
宋思親和關宥善也面色不善的瞪向侯一燦,便是關睿也拿他當犯人審。
侯一燦正想着該怎麽解釋自己做的蠢事時,皇上跟前的老太監順公公進屋,他悄悄往侯一燦手裏塞了張紙條,在他耳畔低聲道:“岳先生親自送來的,說情況緊急。”
侯一燦低頭打開紙條,這一看,倒抽氣,不等皇上再問,他急道:“禀皇上,鄭大人要打宥慈二十大板!”
“誰敢!”
瓊林宴過後就是進士游街,到時候,天底下人都會曉得關伍德有兩個成材的孫兒,她不知道這個身份會不會引出那位高不可攀的爹,無所謂,反正他們壓根不想認。
不過,在大哥和弟弟名揚天下之前,在沒有人知道關宥慈和新科榜眼、探花郎的關系之前,她決定報仇。
就算官官相護,無證據可尋,能潑徐國儒一盆髒水,讓他終生官運不順,也值!
在雙玉的扶持下,關宥慈來到京兆府門前。
雙玉的心快跳出來了,雙手忍不住顫抖,“小姐,不如咱們先回去,和大少爺、二少爺商量一下,他們現在是官呢。”
關宥慈一笑,就是官,才更要在乎名聲,這件事,他們不能沾。
因為沒有人證物證,因為人死如燈滅,如果徐國儒反咬弟弟是親生兒子,子告父,一句不孝就能抹去弟弟的所有努力,所以她只能自己來。
她是女子,連貞潔也不存的女子,哪會在意名聲?就讓她來潑這桶髒水,即便受波及也無所謂。 她沒對雙玉解釋這麽多,只道:“扶我過去吧。”來到府衙大門前,她雙手緊握鼓棒,用盡全身力氣大喊“民女冤枉……”
跪在大堂前,關宥慈的背挺得很直,她的眼睛看不見,只聽得嘈雜人聲在耳邊嗡嗡響着。
突地,驚堂木聲響,衙役齊聲高喊威武後,四周一片靜默。
“堂下所跪何人?”京兆尹鄭品青問。
“民女關宥慈,濟州人士。”
“你要狀告何人?”
“狀告新科三甲進士徐國儒寵妾滅妻。”
“你可知三甲進士也是官,民告官,得先杖責二十,你可願受?”
雙玉倒抽一口氣,關宥慈卻面不改色,早就知道了,她不怕。
“回大人,民女願意!”
“好,來人,杖二十。”鄭品青命令下達,衙役上前,熟門熟路地把關宥慈壓倒在地。
杖揚、杖落,疼痛襲擊……
侯一燦趕到的時候,關宥慈的背已是血跡斑斑,卻依舊咬牙堅持道:“民女關宥慈,狀告徐國儒寵妾滅妻!”
他沖上前一把抱起她,橫眉怒目瞪着堂上的鄭品青。
“侯将軍?”鄭品青驚喚。
他認錯人了,不過……氣勢這麽強,任誰都會錯認。
鄭品青被瞪得心驚膽顫,可幹麽這樣看他啊?他又不是北夷人。
岳鋒和楊掌櫃沖進來,怒氣沖沖告大狀,“爺,我們同鄭大人求情了,讓他杖下留人,他不肯。”
侯一燦冷笑。“非常好,抱好你的烏紗帽,我倒想看看,你還能戴多久?”他低下頭,看着關宥慈道:“別怕,我帶你回去。”
關宥慈疼得意識不清,不知道是誰抱住自己,可她很清楚,一旦離開,她就告不成徐國儒了,殺親之仇,不共戴天,她不要連累大哥和弟弟,她要親自了結。
“不回去,我要告狀!”她抓緊他的衣襟,不肯放手。
倔強、固執,這時候還告什麽,身子才要緊!可是她的要求,侯一燦哪次沒做到?所以即使心中不滿,還是順了她的意。
“好,我們告狀。楊掌櫃,去找何太醫過來。”
“是。”楊掌櫃領命,飛快離去。
侯一燦抱着關宥慈直奔堂上,雙眼一瞪,鄭品青哪還坐得住,他乖乖起身,乖乖把位置讓給“侯将軍”,鎮國公府的老老少少可都是皇上跟前的寵臣吶,他哪裏惹得起?
“你要告徐國儒嗎?”侯一燦問。
關宥慈側耳傾聽,是聽錯了嗎?她怎麽聽見爺的聲音?不可能,肯定是痛昏頭了,不過現在沒心思管這些,她強撐着精神,憤憤地道:“還有趙姨娘和徐宥菲,她們下毒害死我娘。”
侯一燦冷笑,不錯嘛,家學淵源,有什麽爹娘就有什麽女兒,徐宥菲那一茬,他還沒算呢!
他揚聲喊道:“來人,把徐國儒一家羁押到案!”
衙役還來不及出聲,站在堂下的宮廷侍衛先行應聲,“遵命,大人。”
侯一燦心疼的伸手拭去關宥慈額間的汗水,再輕撫着她的臉,低聲道:“不怕,爺來了,爺替你主持公道。”
爺?哪個爺?青天大老爺嗎?這位爺……聲音熟悉得讓人好安心。
所有知覺被疼痛占據,可她心心念念着告狀,咬牙,硬聲道:“我沒有證據。”
揚眉,侯一燦笑得自信。“丫頭放心,爺別的本事沒有,撬開嘴巴、逼出證據這種事,爺在行!”
一句丫頭,關宥慈聽明白了,這是她的爺!
突然間,心裏的重擔被人挑走了,氣松開,吐盡,她安心地閉上眼睛。
【尾聲 一覺醒來變天了】
關宥慈不懂,為什麽一覺醒來就變天了。
哥和弟弟當了三皇子、四皇子,自己變成靜月公主,那是她一輩子都沒想過的事。
皇帝在朝堂上昭告天下,帶回養在民間的皇子和公主,沒有人懷疑這件事的真僞,因為孫皇後的手段人人皆知,再說了,比起前面兩個皇子,三、四皇子長得更像皇帝。
短短幾日,大周朝上下都曉得先皇後孫氏善妒,殘害皇室血脈,皇帝為穩固朝堂,不得不與孫氏虛與委蛇,而宛嫔、雨妃為了保住孩子,一個把皇子往外送,一個則是大着肚子逃出宮。
聽聽,多麽悲摧,就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娶錯妻子,一樣家宅不寧、慘遭橫禍,更別說普通人家了。
不過養在外頭的兩位皇子可不簡單,人家奮發向上,力争上游,憑借實力考過了童試、鄉試、會試,成了今年的新科榜眼和探花郎,瓊林宴上父子相見,皇上喜極而泣。
與此同時,當年關伍德關相爺的嫡親麽兒關睿也找到了,關家後人與先人一樣英姿煥發、卓爾不凡,是今年的狀元郎,得皇上大用。
在侯一燦刻意的操作下,話本誕生,酒樓飯館盛傳,人人熱愛八卦,這麽亮人眼珠子的故事,成了百姓茶餘飯後最喜歡的話題。
有皇帝的故事在前頭,徐家的故事自然沒人理,不過還是得提一提。
那日鎮國公府遭難,徐宥菲吓死了,主子們被關到一處,官爺們集合起下人,逼問小少爺的下落。
徐宥菲趁府裏亂成一團之際,偷走葉梓亮幾樣首飾,準備悄悄溜走,沒想到被逮個正着,官兵們找不到侯敏峻,脾氣正糟,眼看連小奴婢都敢不聽話,刀子一拔就要往下砍,為求保命,徐宥菲大喊“我知道小少爺在哪裏。”于是她供出關宥慈。
找到孩子,記功一條,她順利離開鎮國公府。
還以為鎮國公府就這樣完蛋了,沒想到短短幾日又變了天,速度之快,讓人難以置信。
幸好她有首飾,兌了銀子,生活不成問題,春闱後發榜,她去看了榜單,知道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