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轉戰

北風呼嘯,鵝毛大雪紛紛擾擾,把博望城籠罩在一片銀裝素裹之中。

縣衙內堂,張揚眉頭緊皺,望着桌案上的輿圖楞楞出神。

輿圖就是地圖,張揚并不陌生,前一世他出任務的時候經常要用。可是面前的地圖也太簡陋了一些,羊皮紙上花幾個圈,表個名字就能叫地圖?而且,博望不過是個小縣,連地圖也只有荊州的,再遠就是空白一片。

後世的中國地圖張揚倒是記得清清楚楚,可是三國時期的,有人會沒事記那個東西嗎?

管亥等人魚貫而入,不過看到張揚這個樣子,本來說笑的表情仿佛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下來,一個個肅立左右,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深怕打擾到沉思的張揚。大堂內鴉雀無聲,只有呼嘯的北風時不時發出一些聲響。

秦颉的南陽兵現在何處?朱儁的大軍依然離去,但南陽兵依然不容小觑,同等數量下,張揚完全有信心戰而勝之,但南陽柄的數量至少是黃巾軍的四倍,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張揚拿不準是繼續在南陽活動還是轉戰其他地方,南陽往北便是颍川郡,人口衆多。但颍川郡黃巾大頭領波才應該是最早被剿滅的一支,如今的颍川郡基本是鐵板一塊,而且張揚包括他手下衆人對颍川都不熟悉。去颍川的唯一好處是官軍不知道他們的底細,但他們也不知道颍川官軍的情況,兩眼一摸黑,不知如何下手。

如果繼續留在南陽,秦颉清楚他們的情況,他們也了解秦颉的底細,再加上地形熟悉,可能更好發展。

博望已失的消息,現在肯定傳入秦颉的耳中,他會怎麽做?是設下埋伏等待張揚自投羅網還是繼續圍追堵截?張揚不得而知。

雖說已經攻下一座縣城,但張揚從未想過拒城而守,那是最蠢的辦法,以一縣之力和整個大漢做對,那得多麽狂妄的人才做得出來。

那麽繼續流竄毫無疑問,問題是下一步該去哪?北上颍川,南下江夏,東進汝南,還是西退巴蜀?

北上肯定不行,朱儁剛離去不久,萬一再碰到大隊官軍必死無疑。往東是汝南,沒什麽厲害的官軍,但汝南深受黃巾荼毒,劉辟、龔都兩人就是在汝南混不下去才跑到南陽的。向西,巴蜀之地太遠,而且巴蜀的人向來排外,去了也讨不到好處。

剩下的唯有向南一條路,但秦颉畢竟不是易于之輩,會不會在南下的路上設置埋伏?

煩躁異常的張揚擡起雙眼,正好看到侍立在大堂末尾的李嚴,心思一動,道:“正方,你來。”

李嚴不知道張揚叫他何意,但還是老老實實走到張揚身前。

“正方,你見過秦颉嗎?此人如何?”

Advertisement

李嚴回憶半晌,道:“早年曾見過兩次,秦大人學識淵博,待人真誠,只是帶兵略有些天馬行空、不着邊際。”

李嚴說的委婉,但張揚還是聽出來他話裏的意思,無非是說秦颉書生領兵,毫無經驗。他的話讓張揚下定了決心,南下已經是板上釘釘,毫無疑問,這是唯一的活路。遙想後世某位偉人在絕境中四渡赤水,輾轉千裏,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再看看游擊戰的始祖彭越當年的戰績,張揚不相信憑他領先二千年的經驗會找不到一條生路。

...

西鄂,秦颉軍大營。

秦颉一臉落魄,臉色難看的如死人一般。

一幅絲帛地圖攤在案上,仔細一看,比張揚手中那幅不知道要強出多少。

“諸位,如今之計,該當如何?”

秦颉一夜未眠,聲音沙啞,滿目血絲。

“大人還需保重身體,多多休息才是。”

鄒靖沒有回答秦颉的問題,反而勸秦颉道。

秦颉擺了擺手,不以為意,繼續目光灼灼地望着鄒靖。

鄒靖無奈,只好繼續道:“若是一般賊寇必定據城而守,或許還會蠱惑百姓,重新拉起一支大軍,但張揚明顯狡詐異常,定不會如此鼠目寸光,所以,十有八九可能棄城而去,繼續流竄。”

秦颉長嘆一聲,點了點頭,道:“本官也如此認為,若他張揚據城而守,則此事易也,大不了火速派人追回朱儁将軍,把他剿滅便是。可他若真的棄城而去,依你之見,他會去往何處?”

文聘神色一動,問道:“大人是想截住賊寇去路?”

秦颉有人提攜這些年輕将領,詳細解釋道:“卻是如此,彼為賊寇,輕裝疾行,劫掠為生,不需辎重,一日可行百裏。而我軍則不然,如若一味追擊,勢必疲于奔命,顧此失彼,首尾難以相顧。”

鄒靖思考一陣,道:“下官以為,賊寇必定一路南下,直奔江夏而去。”

秦颉目露贊賞,文聘卻疑惑不解,問道:“這是為何?”

鄒靖詳細解釋道:“北上有朝廷大軍,死路一條。向西雖可進巴蜀,但路途遙遠難行,不為上策。往東是汝南,劉辟、龔都在日把汝南禍害的不清,一片焦土,去之無益。唯有江夏,對賊寇來說,方有一條活路。”

秦颉大喜,道:“取紙筆來,本官親自給江夏太守王叡修書一封,請其帶兵相助,共破賊寇。”

...

博望城,張揚親自登上東門,只見兩名守夜的士卒仿佛标杆一樣,挺立城頭,在看見張揚之後,身體更是又筆直三分,雖說凍的好像雪人一樣,但精神灼爍,絲毫不見疲态。

“大頭領!”

一聲吶喊中氣十足,目露恭敬之色,張揚的威望已經徹底樹立起來。

張揚神情不變,但眼睛裏閃過一絲不可察覺的滿意,這正是張揚所期待的,這群賊寇總算有了一絲精兵的樣子。

就在此時,一名斥候慌慌忙忙地從城外狂奔而來,直上城樓,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大頭領...”

“莫慌,去給這位兄弟倒碗熱酒暖暖身子。”

斥候話還沒說完就被張揚打斷,對身後的裴元紹吩咐道。

裴元紹連忙從城樓內端出一碗熱酒,遞給斥候。

斥候目露感激之色,端起酒碗,咕咚咚一幹二淨,道:“禀大頭領,小的發現秦颉大軍現在西鄂駐紮,人數大概4000上下。”

“領兵将領有誰?”張揚目露凝重,繼續問道。

那斥候尴尬一笑,道:“俺...俺不識字,不知道那旗子上寫的啥。”

張揚一拍腦門,賊寇就這點不好,和官軍的素質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不過知道人數也差不多,反正也沒打算硬碰。

“無妨,下去休息吧。”

張揚給斥候吩咐一句,然後轉頭看向衆人道:“我欲棄城而去,爾等意下如何?”

令張揚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一個人有意見,哪怕最為魯莽的管亥和周倉都沒有不同意見。

張揚問道:“你們...不想拒城而守?”

管亥咧嘴一笑,道:“這地方,太小了。”

得,這群賊寇見慣了大場面,連縣城都看不上。

不過既然沒有有意見,張揚也不再多說,厲聲大喝道:“裴元紹聽令!”

“在!”

“命你帶二百兄弟,驅趕博望百姓為前驅,擺出北上颍川的架勢,沿路必須招搖過世,盡量弄得人盡皆知!”

“遵命!”

“林沖!”

“末将在!”

“命你率五十人多帶鑼鼓,半夜襲擾官軍,讓官軍不能安寝!”

“遵命!”

“管亥!”

“在!”

“命你收羅城內所有白衣白布,不得怠慢!”

“遵命!”

張揚猙獰一笑,大喝道:“其他人等好好休息,今夜,我帶爾等夜襲敵營,斬殺秦颉!”

“殺秦颉!”

黃巾軍搞不懂張揚的計劃,但衆人都對他信任無比,哪怕張揚說帶他們攻取洛陽斬下皇帝老兒的狗頭想必他們都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

江夏郡治,西陵城。

日暮西斜,一匹戰馬四蹄飛奔,嘴角盡是白沫,馬上騎士滿面風霜,神經疲憊不堪,硬憑一口氣強撐到這裏。

“讓開!南陽急報!”

守城士卒不敢怠慢,連忙驅散城門處的行人,給騎士讓出一條道路。

急促的馬蹄踏碎一地泥濘,揚長而去。

不過片刻時間,秦颉的書信已經放在了江夏太守王叡的案頭。

王叡一目十行,在看過書信之後露出一絲冷笑,道:“秦颉無能匹夫,小小黃巾餘孽尚且不能剿滅,居然讓其逃脫,往我江夏而來。”

王叡的話對秦颉十分不屑,想來秦颉在江夏當郡尉的時候,兩人必定不睦。

新任縣尉趙慈長身而起,道:“如此正好,若賊寇敢來,小将定讓他們有來無回,方顯大人本事。”

在坐衆人也紛紛應和,完全沒把黃巾賊寇看在眼裏,期間還有不少人為讨王叡歡心,對秦颉多有貶低之語。

本來王叡和秦颉的關系雖然說不上有多親近,但也不至于如此。只是秦颉協助朱儁大破南陽黃巾,功勞不小,而荊州刺史徐璆得罪太後之子張忠,已被罷免,本來最有可能繼任荊州刺史的他變成了秦颉,曾經的下屬變成平級還罷,如今居然要成為他的頂頭上司,王叡能服氣才怪。

陰恻恻一笑,王叡恨聲道:“秦颉,待我剿滅黃巾賊寇,看你拿什麽同我争!”

同類推薦

戰神狂飙

戰神狂飙

世人敢問,何謂戰神?“便是以肉身霸世,拳爆星空,掌裂蒼穹,一路摧枯拉朽,橫推八荒六合!”“便是懷勇猛之心,掠過繁華,吞下寂寞,無畏無懼無敵,唯己永恒不動!”為二者、為...戰神!這是一個身世神秘的少年,為了心中執念,橫渡諸天寰宇,踏遍九天十地,憑借一雙赤手生撕萬千傳說的故事.......戰神崛起,一路狂飙!

神級仙醫在都市

神級仙醫在都市

仙醫者,生死人,肉白骨。
神級仙醫者,敢改閻王令,逆天能改命。
他是仙醫門第二十五代傳人,他資質逆天,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他又是個大學生,本想低調,但螢火蟲在夜中,豈能無光?
行走都市,一路喧嚣,神級仙醫,我心逍遙。

爽文 掠痕
757.2萬字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

唐雪見肖遙是唐雪見肖遙的經典玄幻小說類作品,唐雪見肖遙主要講述了:唐雪見肖遙簡介:主角:唐雪見肖遙站在離婚大廳的門口,唐雪見想到了八年前和肖遙領證結婚的日子。
也是這樣的下雪天,很冷,但心卻是熱的。
不像此時,四肢冰涼,寒氣入骨。
納蘭小說網提供唐雪見肖遙最新章節,唐雪見肖遙全文免費閱讀,唐雪見肖遙無彈窗廣告清爽在線閱讀體驗!

英雄無敵大宗師

英雄無敵大宗師

被噩夢折磨幾近要挂的徐直決定遵循夢境提示,他眼前豁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不僅不吐血,還身強了,體壯了,邁步上樓都不喘息了。更牛的是,夢境世界中某些技能和東西居然可以帶入到現實世界,這下,發啦啦啦。即便是一只弱雞的叢林妖精,那又有什麽要緊呢,徐直笑眯眯的手一劃,給隊友頭頂套上一層綠光……(參考元素英雄無敵4,英雄

小閣老

小閣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
大明王朝的守護者,萬歷皇帝的親密戰友,內閣首輔的好兒子,十六、十七世紀全球首富。
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後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東林黨口中的嚴世藩第二,張居正高呼不可戰勝。
海瑞的知己,徐渭的東家,利瑪窦的剃度人,徐光啓等六位狀元的授業恩師。
大明詩壇遮羞布,七百餘種各學科書籍撰寫者,兩千七百餘項專利的發明人,現代大學與科學的奠基者。
海外漢人的保護神,新航路的開辟者,大洋秩序的維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
禍亂歐洲的罪魁禍首,德川家康的義父,塞巴斯蒂安的拯救者,一心為民的小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