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真相
白瑞剛出門不久,韓妍跟了過來,白瑞專門找了一個窗臺旁,站着這裏可以俯瞰省城上下的風景,吹過一陣微風,白瑞倒吸了一口氣,雙手一直在打鼓。
韓妍來到白瑞的面前,四目相對,白瑞本以為可以插出火花,沒想到韓妍一下子便躲開了,白瑞望着低頭的她。
一湧入懷,韓妍的頭緊緊地依偎在白瑞的懷裏,韓妍似乎可以聽見白瑞的心跳,而白瑞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心跳。
二人沒有言語,确實通過眼淚告訴對方,首先哭出來的往往都是女生,韓妍沒想到平日裏嚴肅認真的白瑞居然像電視連續劇的男主一樣溫柔體貼地對待自己。
白瑞也是通過眼淚才知道自己原來已經愛上了韓妍,看見她剛才吃醋的事情,他暗自責備自己,她希望永遠不要看到她出現這種神情。
“白瑞,你以後不能讓再擔心受怕了!”
開口說話的也是韓妍,也許女人的心往往都是最脆弱的,傷過一次之後,就沒有原來的勇氣。尤其是韓妍這種女人,從小到大就缺乏安全感,見到白瑞之後才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自己倚靠的男人,也是一個能給自己足夠安全感的男人。
“嗯!你以後不許吃醋了!”
“吃醋!我哪有?”
韓妍破涕為笑,低着頭,時不時忍不住瞧上白瑞一眼,其實她自己是撒謊的,剛才的醋壇子是個人都能看出來,何況是心知肚明的白瑞呢!
白瑞刮了刮韓妍的鼻子,見她縮回去,白瑞也破涕為笑,說道:“吃醋的是小狗!”
“你才是小狗!”
韓妍說完,發覺白瑞的手已經碰到了自己垂下來的手指,韓妍試探性碰了碰,白瑞居然沒有躲,終于二人牽起了手。
“白瑞,你現在能不能解釋剛才站在你旁邊的那個女人!”
白瑞笑了笑,撒嬌說道:“怎麽?吃醋了?”
“你還記得上次那個神秘人嗎?”
韓妍知道白瑞就是追他才消失三天三夜不見,她當然記得,甚至還詢問了辦公室主任張全志,他本來就昏迷不醒,之後的事情也是只能說出個一知半解的。
“但是他和那個女人有什麽關系?”
“那個神秘人叫摩炎,她就是摩炎心愛的女人!”
韓妍聽到這裏,心想:她是那個神秘人喜歡的女人,那為什麽現在跟着你,難道她喜歡的人是你?
“哼!既然摩炎傷害了你,你找摩炎的麻煩就是了,你為什麽找上她的女人?”
白瑞看見韓妍有些無理取鬧,想必是對自己有與淩姬子關系模棱兩可,若是自己再這樣解釋,只怕越來越說不清楚。
“這件事還是長話短說吧!”
“為什麽要長話短說,說的越清楚越好!”
白瑞搖搖頭,看來女人是瘋狂的動物,這個觀點一點都沒有錯,尤其是韓妍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女人。
“不是你上次追了過去,後來……”
韓妍聽到這裏,也是驚訝,望着白瑞的眼睛,确信白瑞沒有撒謊,本來摩炎的去世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韓妍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這時,白瑞一怔,發現淩姬子就站在旁邊,一動不動,似乎木頭人一樣,已經變得更加六神無主,慘白的嘴唇微微顫了顫,此刻已經徹底發紫了。
“你說的可是真的?”
這個問題一下子把白瑞難住了,沒想到這個消息是在不經意的場合告訴她的,白瑞沒有一點心理準備,而那個淩姬子似乎更沒有準備。
白瑞猶豫不決,不知道此刻應不應該告訴她,只怕此刻她虛弱的身體萬一支撐不下去,到時候自己到了黃泉路上,摩炎也不會放過自己的。
若是此刻瞞着他,他不知道還能瞞多久,到時候只怕她的陰影面積更加大。
白瑞從懷裏掏出來摩炎交代自己的辦枚玉佩,遞給淩姬子,淩姬子似乎不敢相信,看見這塊玉佩她沒有伸手去接,而是甩開地上。
白瑞不知道這塊玉佩的含義,玉分兩半,雙人各執一半,若是玉佩合二為一,必定一個人有了劫難。
所以淩姬子看到這塊玉佩的時候,始終不敢相信這個事實,顫顫巍巍地說道:“你撒謊!你撒謊!”
白瑞此刻似乎不想瞞着她,他似乎希望她越早知道真相越好。
“他是自盡的,他已經明白的過錯,也許迷途知返,這種選擇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救贖!”
淩姬子搖搖頭,來不及擦眼淚,鼻涕便流了下來,又去撿剛才甩開的玉佩。
她從自己的懷裏那出另外一半,對了對,絕望的目光讓白瑞不知道低着頭,表示節哀順變。
“不不不,摩炎是你們逼的,他不想死,他從來沒有告訴他想死,一定是你,是你們逼他的!”
淩姬子先是指着白瑞,白瑞大驚心想這件事雖然與自己逃不了幹系,但是摩炎自盡并非自己所能左右的。她又指了指韓妍,白瑞知道韓妍手無縛雞之力,決計沒有理由逼迫他。看着淩姬子的神情,似乎已經瘋了一般。
白瑞搖搖頭,替摩炎感到可悲,沒想到他一生都不敢去見的人居然是最愛的那個人。
摩炎臨死之前都以為淩姬子還在責怪自己,懷揣着一種遺憾之心離世,互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遺憾,沒想到摩炎居然是抱憾終身。
“淩姬子,你要鎮定起來,我相信摩炎兄弟在天之靈也不希望看見你如此!”
“你們騙人,摩炎不會死的,他不可能死的。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你們無憑無據為什麽要欺騙我?”
白瑞真的不知道如何解釋才好,也許這個心裏打擊比在長生觀破了道行更加劇烈。
淩姬子頓了頓,跪了下來,哭着說道:“白瑞,你告訴我,你說的是不是真的?你告訴我真相,這塊玉佩從何而來,摩炎到底去哪裏了?”
白瑞看見她痛苦的神情,顯得異常憔悴,想起摩炎臨死之際也是這般痛苦,心想若是當時各自互相退讓一步,平時不必針鋒相對,也許不會落到這般境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