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如臨大敵如履深淵(上)
起初,趙莊姬只顧感慨了,雖然發覺趙城城守的異常,但她的嘴沒有空閑,等馬車穿過城門洞走到光亮處,她才發覺:不僅城守,所有的城衛軍士兵,沒有一個向她行禮。趙莊姬愣了一下,她感覺到一種濃厚的敵意。稍停,她決定先忽視這一問題,等見到兒子再決定是否發飙。
趙武就站在城門不遠處,他身後站着師偃、師修。東郭離也在不遠處,正在招呼行人散開,讓出道路來好讓車馬行進。趙武上前,行禮,向母親問好……
車隊稍稍耽擱後,趙莊姬命令車隊繼續前進,并招手讓兒子坐在車上---這确實是一座冷漠的城市,城中百姓雖然川流不息,但他們都顯得很冷漠,沒有一個人出聲,沒有一個人關注這支車隊。偶爾有從巷子裏走出來的人,正好迎面撞上這支車隊,但他們只是向趙武微微鞠躬,而後一轉身背對着趙莊姬的車馬。在此期間,他們仿佛把趙莊姬看做空氣,完全無視。百姓這種冷漠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幾年前,就是趙莊姬唆使國君動用軍隊攻擊趙城,趙城現存的百姓,人人都有親屬死于那場壯烈的抵抗。在這種情勢下,誰能歡迎她?
趙莊姬似乎也想通了,她不再追究百姓的漠視,繼續東張西望着,望着左右的城衛軍,感慨:“我兒苦啊,左右竟然只有兩千甲士,可憐的!”
趙武笑了笑,沒有解釋。
趙莊姬看到的是城衛軍,也就是趙城守衛部隊。趙莊姬畢竟是女人,她不可能瞬間數清城衛軍的數目,而所謂“兩千甲士”,是齊策告訴她的數目。但齊策只告訴她趙氏私兵的數目,卻沒細說私兵的內幕---談到內幕,趙武自認為他手下這兩千甲士,有可能是這時代最強悍的士兵。
因為這時代大多數采用“兵農合一”軍事制度,只有很少的職業兵存在。而據趙武所知,至少魏氏、韓氏、智氏的士兵,大多數沒有像他這樣進行全天候專業訓練。國君手下倒是有八百甲士,似乎也有點像職業兵,但他們也沒經過類似趙武這樣的全天訓練。再說,國君的甲士數量太少,卿大夫們很看不上這點人手。
趙武現在手頭的兩千甲士,是從魏氏、韓氏、範氏三家贈送的武士裏層層選拔出來的,加上趙氏原先擁有的武士,才勉強挑選出2000名武士。
不錯,這些人是武士,他們每天要全副武裝繞城跑一周,相當于每天一個“五公裏武裝越野”,等他們跑回軍營,還要與戰車一起進行模拟沖鋒訓練、格鬥訓練……以及逃跑訓練。這時代大多數人都一天吃兩頓飯,連國君都很少吃三頓飯,而趙武的“領主武裝”已開始一天三頓飯,頓頓有肉吃。在這種情況下,武士的體能可想而知。比如他們的精神面貌就與常人不同,更加精力旺盛---上午訓練完了,他們下午還能按個人愛好進行游戲,踢足球、打棒球,并因此吸引了不少城市閑人觀賞,贏得不少喝彩!這喝彩也加深了武士對榮譽的追求。這樣一群有體能,有自信、有榮譽感的私兵,雖然數量少了點,或許比起各大家族動辄上萬的私兵,數量似乎少得可憐,但雙方真要拼起來……趙武堅定的認為:戰勝對方或許有點難,但保護他逃跑,絕對沒問題。
不一會,趙莊姬又感慨了,看到路邊還沒有修好的殘垣斷壁,她感慨:“我兒苦啊,為娘實在沒有想到趙城居然如此窮困---你瞧,你們居然窮的如此修房子,把一堆亂石堆起來也能住人嘛,我兒真是凄慘!”
路邊的房子是城市改造的結果,水泥誕生後,趙武下令将城市部分重要建築改成水泥石料結構。可遺憾的是水泥産量太小,每月也就是兩三噸的産量,總共也就生産了五個月,所以,城中除了趙武的住宅,其餘的地方依舊采用泥巴糊石頭的方式。但目前,工程進度總被水泥供應拖後腿,有些房屋推到了,蓋到一半沒了水泥,只能停工---這就是趙莊姬看到的處處斷壁殘垣。
馬車走過趙城的市場,市場的百姓仿佛都凝固住了,他們背對着馬路,一言不發的站着,既不與老板讨價還價,也不向過來的車隊打招呼。這些顧客們可以背過身去無視,店鋪裏的老板正面朝馬路,他們避無可避,只好傻笑着沖趙武點頭,而後目光胡亂飄散着,寧肯望向其他地方,也不肯再望向行進的車隊。
走不多久,趙莊姬又在發感慨:“我兒苦啊,怎麽趙城百姓窮的連衣料都如此窘迫,瞧那衣袖窄的,裙角高的……可憐啊。”
趙武無話可說,他翻了個白眼,假裝沒聽到。
此時的趙地百姓似乎已經提前有了“胡服騎射”的覺悟。這主要是因為趙地鄰近霍城,而霍城是晉國最北端的邊防重鎮,霍城再過去就是胡人的疆界了。春秋時代沒有嚴格的疆界概念,胡人經常從山路竄入趙境,搶劫鄉間勞作的百姓---這也是晉國最頭疼的事情:山路上戰車難以行進,對付這些胡人,兵少了不行;兵多了,戰車排不開。
趙地多是連綿的大山,百姓經常翻山越嶺,覺得那種流行的寬袍長袖衣服,做起來既費布不說,平常穿在身上,勞作既不方便,遇到胡人襲擊,更是礙手礙腳,難以迅速反擊……趙武來了後,百姓感覺衣物穿上不方便,恰好有了新參照物---趙武制作的新铠甲采用了金镂衣的結構:緊身、緊袖;士兵們在游戲場穿的訓練服厚麻布制作:衣袖褲腿都收緊,行動方便。此外,金镂衣光鮮白亮,士兵們每天穿上耀武揚威繞城跑;在游戲場上那群壯漢身穿緊身衣,也呈現出精湛的對抗技巧。
Advertisement
在這個戰争頻繁的時代,身體強壯者的愛好就是大多數的愛好---因為身體強壯者能夠給予弱者更好的保護,因此,趙城百姓的依照習慣慢慢地向胡服轉換。其中,普通老百姓的衣服變化最多最快,服飾變化少的,反而是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