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柳氏
這日下午,玉秀正與夏知荷坐在屋檐下走廊上,一邊曬着暖陽,一邊繡帕子。
村長家的大兒媳婦柳氏突然上門。
夏知荷忙把人迎到堂屋,玉秀早已起身去倒茶了。
柳氏年是鎮上一位秀才的女兒,她爹在鎮上開了私熟,還有一位舅舅在縣衙裏做事,家境在清平鎮是數得上的。柳氏自小随她爹學了些字,又習得針線女紅,長相也出色。自十二三歲起,家中的門檻就被說親人踏平了。
按說她這樣的人品,雖配不上縣裏的大戶人家,但清平鎮上的富戶和讀書人,可以說是任她挑選。
偏偏最後,她卻挑了默默無聞的李山。而且當時,還是她家的媒婆先上門來說親,這門親事,當年讓村裏人說道了許久。
後來大夥兒才知道,原來是有一次,李山去縣裏辦事,幫一名少女打跑了幾個流氓,就此贏得了美人芳心。
柳氏天生一張笑臉,未語先笑:“我不請自來,嫂子可別見怪。”
“柳妹子說的哪裏的話,你即使稀客,又是貴客,可是我平日裏請也請不來的。今日你來了,我心裏只有高興,哪裏會怪你?”夏知荷笑盈盈地請她坐下。
柳氏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坐下了,說:“早就想找嫂子讨教一二,只是家裏事忙,又怕唐突上門擾了嫂子清淨,今日,竟是我第一次到嫂子家裏做客哩。”
夏知荷平日除了去鎮上,鮮少出門;柳氏也不是愛湊熱鬧的性子,她在夫家,得公婆尊重,又得丈夫疼愛,不需下地幹活,除了偶爾回娘家,平常也是不出大門的。因此兩人雖早已聽過對方的名頭,也遠遠見過幾次,可這次,算是二人第一次正式見面。
夏知荷掩唇輕笑:“妹子若得空,随時可來找我,左右我一介閑人,平日裏也無事。”
兩人一邊寒暄,一邊不着痕跡地打量對方。
柳氏二十出頭的年紀,皮膚白皙氣色紅潤,雖已是兩個孩子的娘親,可身形仍然纖細,穿一身玫紅色的襖子,遠看着還似個二八少女。只見她髻邊一支鎏金鑲紅瑪瑙飛鳥銜花掩髻,在光下閃着熠熠光芒,手上一對龍鳳銀镯,随着她的動作,在衣袖中時隐時現,蔥管一般的手指上,戴着一只精致的牡丹花金戒指,趁得她的手指越發晶瑩透白。
這幾樣首飾,多少鄉下婦人一輩子也求不得,可看她的樣子,卻并不覺得如何珍貴,可見她自小生活富足,眼界也不同于一般村婦。
此時柳氏也在觀察夏知荷。見她果然如傳聞中美貌,雖年過三十,臉上卻無一條皺紋,肌膚白皙細嫩,雖衣着樸素,周身氣度卻不比尋常婦人。再看她手上的帕子,顏色雖素淨,可右下角繡的花樣,分明是眼下縣城裏時新的,她昨日回娘家,從嫂子那裏得了一塊,現在還舍不得用哩。
此時玉秀端着托盤進來,柳氏見了,又是眼前一亮,只覺眼前少女,雖無十分的姿色,又無外物修飾,可行走間,自有一身氣派,袅袅娜娜如春水初生,輕煙缭繞。
她不禁撫臉輕嘆:“平日裏別人誇我樣貌好,我雖嘴上推脫,心裏卻是有幾分得意的,可今日見了嫂子和嫂子的女兒,才知我往日所為,竟是贻笑大方了。”
夏知荷只是含笑道:“柳妹子說笑了,我們母女不過鄉下粗俗婦人,哪能與妹子相比。”
玉秀也抿唇一笑,輕聲道:“嬸子請用茶。”
柳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倒是尋常普通的茶,可碟子上做成花型的桂花糯米糕,卻引起她的興趣,撚起一塊償了,贊道:“好濃郁的桂花兒味,可是鎮上百味居的糕點?”
夏知荷道:“哪裏是,不過是我這女兒閑來無事,做着玩兒罷了,上不得臺面。”
“嫂子再這般謙虛,可是要羞死我呢。這糕點這般精致,若還上不得臺面,那平日裏我做的,就得是圈裏的豬食了!”
一番打趣的話,說得幾人都笑了起來。
柳氏吃了糕點,又打量着夏知荷身後的玉秀,說:“不知嫂子這女兒閨名叫什麽,今年多大了?”
“名叫玉秀,今年十八歲。”夏知荷道,又示意玉秀上前打招呼。
玉秀便上前兩步,雙手扣在腰側,屈身行了個禮,口中道:“玉秀見過柳嬸子,嬸子萬福。”
這些待人接物的禮儀,夏知荷多少都交了玉秀一些,只是平日與鄰裏往來,用不上這些,今日見了柳氏,因她出身書香人家,怕比常人在意這些,才讓玉秀做了全套。
柳氏忙牽起玉秀,又拉着她的手細細打量,直看得玉秀低頭垂眼面頰微紅,才轉頭對夏知荷笑嘆道:“也不知怎麽了,我今日見了嫂子的女兒,就覺得心裏喜愛得很,一時間竟看得不能停了。”
夏知荷道:“能得妹子喜愛,是她的福分呢。”說着招手讓玉秀過來,輕聲吩咐她去把外邊的繡桌收了。
玉秀便和柳氏告了罪,退到走廊下去收拾東西。
柳氏一直看着她出門,直到見不到人了,才回轉過來,又與夏知荷說了幾句。突然,她好像想起什麽,輕輕拍了拍自己額頭,惱道:“瞧我這記性,只知見了嫂子高興,光顧着講話,竟把正事給忘了。我這次來,是有事與嫂子說。聽我公公說,鄰村有戶人家,早幾年發跡,舉家搬到鎮上去了,前段時間犯了官司,需要銀錢上下打點,就想把家裏的田地賣掉。其中有一處,就緊鄰着咱們李家溝,是五畝上好的水田,因那家急需用錢,便明說了,若有人出三十八兩,就一起賣了。我公公知道嫂子家有意置田,特意讓我來告知一聲。”
夏知荷聽了,忙道:“勞煩妹子跑這一趟,替我謝謝七叔,明日我讓大柱上門答謝。”
柳氏道:“都是鄉裏鄉親,嫂子何必客氣。”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柳氏見夏知荷有些心神不寧,許是想着買田置地的事,她雖想再探探玉秀的事,此時也不好多留,借口家裏有事,起身告辭了。
夏知荷給她包了幾樣糕點,讓她拿去給孩子吃。
柳氏走後,夏知荷便坐在堂屋裏出神。
玉秀進來将茶杯收了,見她這樣,關心道:“娘,您在想什麽?”
“有人要賣田,村長讓柳氏來與我們說一聲呢。”
玉秀道:“這不是好事嗎?您怎麽不高興?”
夏知荷輕嘆:“好事是好事,可聽柳氏的意思,那家人準備把五畝水田綁在一起賣,咱們家如今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兩,差得遠吶。”
他們家雖有李大柱這個木匠,一個人就養得起全家人,又有她和玉秀的針線補貼家裏,可前幾年一直要供李仁讀書,後來又建了這五間磚瓦房,家底都貼進去了。也就這兩三年,李仁沒了,房子也建好了,夏知荷又精打細算,才存下這二十兩。
玉秀也在桌邊坐下,心裏盤算了一會兒,問:“娘,還差多少?我那裏有一只銀镯子,一支簪子和兩對銀耳環,都是從前您給我的,我現在也不戴了,拿去熔了,也有個二三兩。”
聽了她的話,夏知荷心裏一動,轉頭看着玉秀關切的臉,笑道:“傻孩子,你現在用不上,以後難道也用不上?給了你就是你的了,你要知道,女人的私房體己,是絕對不能拿出來的,若以後丈夫兒子靠不住了,這就是你最後的倚杖,可不能輕易給人。你放心,銀子的事,娘有辦法。”
夜裏,李大柱回屋歇息,夏知荷跟他說了今天的事情。
李大柱問了家中還有多少銀子,沉吟一會兒,說:“明日見過七叔,我再進山一趟。”
夏知荷眼皮一跳,忙道:“去山裏做什麽?你忘了那日答應我的,再不許拿命去冒險的事了?”
李大柱勸說她道:“這次我再謹慎一些,上一次那處地方,還有幾根更粗的樹,之前舍不得砍,這次砍了,也不需做成家具,直接拉到縣城裏去,這樣的好木頭,光木料就值不少錢。”
夏知荷卻一定不讓他去,“上一次多虧了林兄弟,你才能回來,這次若又出事,還有誰能幫你?你是不是鐵了心不讓我好過?”說着,便拿着帕子抹起淚來。
一見她哭,李大柱便全沒有法子了,哄了幾句不見效,急得直抓頭,像一只吃不到蜜的大狗熊,最後只得妥協道:“好了好了,不去了,媳婦兒你別哭啊。”
夏知荷又抽抽噎噎了一會兒,才收了勢。
李大柱一屁股坐在她身邊,把人攬在自己懷裏,嘆道:“只是不去山裏,咱們家銀子又不夠,怕是買不起那幾畝田了。這樣的好機會,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遇上。”
一般莊稼人,把土地當做自己的根,若不是到了人命關天的緊要關頭,少有人會去動祖宗留下的根本。
而這一次連着五畝上好的水田,更是少見,錯過了,或許這輩子都遇不上了。難怪李大柱想铤而走險。
夏知荷卻推開李大柱,紅紅的眼睛斜了他一眼,道:“誰說不買?你沒銀子,我有。”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