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逗她
寧姨娘其實是個很有生存智慧的人,她委實是給謝莫如n天前評價她閨女的那句“你的美貌與智慧并不匹配”給傷着了,方境界不穩的說出了心裏話,“她不做壞人,怎會襯出你的好兒來?”
這話一出口,寧姨娘就覺着不對了。心下後悔:唉呀,這可不該是賢良人說的話呀,我怎麽把實話說出來了。
謝莫憂倒沒覺着啥,她覺着這話說的真對,真有道理!可事實上,寧姨娘這話說的真沒水準,哪怕心裏這樣想,也不能說啊。她對杜鵑院都賢惠十來年了,按照她的計劃,以後必将繼續賢惠下去。她可以說一說方家的敗落,說一說謝莫如母族的不堪,這是事實利害,讓閨女知道,心裏有個底,沒什麽不好。何況閨女到了要曉事的年紀,這些事知道一些沒壞處。但這種“她不做壞人,怎會襯出你的好兒來?”,委實不該說,說了倒顯着她狹隘了。
唉呀唉呀,以後自己也得留心啦,這十來年的順遂,竟把臉皮養的吹彈可破了,一些舊事都能傷到我了。不,羞辱從來都是激勵我向前的,我怎麽能因為一個丫頭的話就心神不穩呢?穩紮穩打這些年,日後也當繼續穩紮穩打下去才去。
不過,寧姨娘認為,好與壞的确是需要一定的襯托才能顯現出來何為好何為壞的。謝莫如不怕得罪人,就讓她得罪去呗,獨夫是怎麽産生的,把人都得罪光了,便是獨夫。
寧姨娘早聽閨女的奶母陳嬷嬷說了,這次籌備謝柏的生辰宴,謝莫如是處處搶先,有話她要先開口,有事她要拿主意,下人禀事也是先同大姑娘回話,完全把她閨女擠到邊兒上去。既如此,就讓謝莫如辦好了。
謝莫如願意怎麽辦就怎麽辦,她閨女幹脆站邊兒上撈個好人緣兒,先把名聲慢慢養起來,以後的路,還長着呢。
謝莫如的确有些獨夫氣質,杜鵑院裏沒人教她如何籌備生辰宴,謝太太不過偶爾指點一下,并不會手把手的去教,餘者都是謝莫如自己摸索。謝莫如自己理出條理順序,然後實踐。至于謝莫憂,謝太太是讓她們兩個一道準備二叔生辰宴的,開始謝莫憂還說些意見,後來幹脆不說了,什麽都是“大姐姐覺着好就行”,要不就是誇下人會辦事之類的廢話,謝莫如也就不指望她了。在謝莫如看,下人不就是要辦事麽,不會辦事難不成白養着他們,辦得好是應該,辦不好就要換人了,這難道有什麽值得誇贊的地方?
謝莫憂袖手,謝莫如就自己來。
于是,在謝柏生辰宴當天,大小丫環都換上了清一水的水綠衫子杏紅裙,鬓上簪了鮮花,頰上略施脂粉,忙而不亂的在賓客間服侍。先時将功課做好,當日謝莫如只要留心調配時間,何時宴飲,何時聽戲,何時吃長壽面,她瞧着時辰給謝太太提個醒兒,最後上的是果盤與幾樣爽口的點心。
謝楓之妻蘇氏笑,“今天這面味兒好。”倒不是說哪裏就與以往大不同,只是處處給人以周到感,像宴席上的長壽面,尋常蘇氏是不會吃的,今日便不同,湯還是雞湯,卻是清而不油,香而不膩,湯裏的面并不多,小孩兒拳頭大的一團銀絲面,雪白滑潤,湯面上點綴兩根碧青的青菜。青菜沒什麽滋味兒,只是那碧綠伸展的賣相叫人喜歡,蘇氏都不禁嘗了嘗這長壽面,自湯到面都透出鮮香來,味兒很不錯。她閏女也吃了一些,而且,她閨女那碗便不同,細瓷碗又小一號不說,裏頭的面煮的更軟一些,這就是格外有心了。
蘇氏出身徽州蘇家,家中世代書香,眼界頗高,為人難免帶了些清傲氣,平日裏更難得去贊什麽。三老太太聽這話都笑,“唉喲,楓哥兒媳婦都說好,看來是真的好了。”
蘇氏最不喜與三老太太打交道,聞言笑,“本來就好,豈是我說好就好的。”
三老太太笑,“我聽說今天都是莫憂張羅的。”
看吧,蘇氏為何不喜三老太太,主要是這老婆子說話太沒水準,簡直叫人不知該怎麽往下接話。先不說只要眼不瞎的都能看見是謝莫如在謝太太身邊時不時的提個醒,哪怕這事兒真有謝莫憂的參與,也斷沒有嫡女在前,先去贊一個庶女的道理。蘇氏倒是聽聞三老太太當年吃過方氏的排頭,可一碼歸一碼,謝莫如又不姓方,正正經經嫡系嫡出,怎可将她放到庶女之後!蘇氏書香出身,尤其看重這個,剛要說點兒什麽,謝莫憂已道,“三老太太過獎了,都是大姐姐在操心,我不過是跟大姐姐學着些罷了。”
蘇氏一聽,話是沒錯,可這味兒不大對。蘇氏性子清傲些,卻是個老練的,笑笑,“是啊,莫如是這一代的長姐,最是穩重端莊。小小年紀便能為大伯母分憂,孝心可嘉,姊妹們都當以莫如為榜樣。大伯母好福氣,也會調理人,把姑娘們調理們這般出衆。”
謝太太笑,“丫頭們漸大了,該慢慢學着管家理事。阿柏這生辰宴,是家宴,一則簡單,二則又沒外人,讓她們姐妹跟着學一學,好在照着葫蘆畫瓢,我看還成。”
謝太太的娘家侄媳婦胡氏笑,“咱們誰不是照葫蘆畫瓢,按規矩辦事呢,要是姑媽不說,我還不知是兩個孩子一并料理的,這般周全,委實難得。”
接着大家對兩姐妹又是一通誇。
大家說笑一回,起身告辭。待謝太太帶着兩姐妹将各親戚送走,也是過晌以後了。其實除了三老太太值得謝太太親送,餘者都是謝莫如謝莫憂代勞。
兩人回到松柏院時,寧姨娘已在謝太太身邊服侍,她是姨娘,平日裏雖謝太太多賴她管家,但這種迎賓會客,她沒有恰當的身份,自不好近前,故而此刻過來服侍。謝尚書謝松父子也在了,聽謝松正在說,“我原說叫阿蘭他們去書房做功課,二弟卻把人都截走了。”見兩個女兒進來,謝松便暫止了話題。謝莫如謝莫憂給父祖見了禮,謝太太笑,“坐吧,今天都是你們在忙,坐下歇一歇。”
寧姨娘笑,“孩子們也能做些事情了。”
謝太太笑,“是。”比想像的更周全,生辰宴雖是謝莫如謝莫憂在辦,可謝太太擔心會出問題,也一直在密切關注。好在謝莫如開頭兒就震懾住了李青媳婦,底下人知道大姑娘不好糊弄,自然打疊起精神做事。這小小家宴辦的,很是不錯。
寧姨娘問,“天音亭的殘席叫人收拾了嗎?”
謝莫如端起茶來呷一口,沒說話。寧姨娘問她,這位姨娘以什麽身份問她話,姨娘麽?平日裏寧姨娘就喜歡說些“莫如懂事,莫如穩重,莫如聰明”之類的話,謝莫如從來不回應,倒不是她對寧姨娘有什麽看法,謝莫如只是覺着,這話不是你一個姨娘該說的。不然,為什麽寧姨娘十來年的收買人心都不見效果啊,總不是謝莫如打娘胎裏出來就能分辯忠奸好壞吧。開始是張嬷嬷打小就教導謝莫如,她一個姨娘,小老婆,沒資格對大姑娘說話,大姑娘不要理她,她說啥大姑娘都不要理。後來,謝莫如長大念書知道了些道理,有了自己的判斷力,便覺着,嬷嬷是話粗理不粗啊。我是嫡女,她不過我爹小老婆,哪怕受寵些,禮法上她不過是半主半仆的身份。所以,在謝莫如看來,寧姨娘總是用不合時宜的身份說些不合時宜的話,叫她不知如何回答。她又是個寡言的人,于是,索性不答。
好在寧姨娘有親閨女,謝莫憂是萬不會讓她娘難堪的,一笑道,“吃的都散下去了,殘席也有安排下人收拾。”
“那就好。”寧姨娘笑,并不介意謝莫如的冷淡。
謝松微微皺眉,謝太太道,“這熱鬧大半日,也怪累人的,行了,都回去歇着吧。”
謝松起身,帶着一家老小告辭。
謝莫如到松柏院門口,依舊是老一句,“我就送父親到這兒了。”請謝松一行先行。
謝松的酒喝的并不多,但宴席上也很難吃好。謝莫憂回自己屋去,寧姨娘吩咐丫環端來清粥小菜,笑,“先墊補些,一會兒就用晚飯了。”
謝松道,“你也吃些。”
寧姨娘坐在丈夫身畔,“我倒不餓。”又命丫環給謝莫憂和謝莫如分別送些去。
謝松想到謝莫如,輕聲,“那孩子對你……”謝莫如對寧姨娘的冷淡,長眼的都看得出來。只是,寧姨娘十來年對謝莫如的關心,謝松也是看在眼裏的。
寧姨娘笑,“百人百脾性,龍生九子尚不相同呢,我倒喜歡莫如穩重,人也聰明細心,這次二叔的生辰宴就是莫如帶着莫憂辦的,周全妥帖,人人稱贊。這人,自小看到大,莫如不過大莫憂兩個月,卻比莫憂強的多。太太也很歡喜。”
謝松倒是不懷疑謝莫如的能力,謝莫如不喜言談,亦不似次女謝莫憂活潑好動,但這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智慧。只看朝中閣老,有哪一個是話痨來着。謝松看得出,這個長女是個有心人,但,謝莫如的性子亦讓他頭疼至極。寧姨娘善解人意,勸道,“我只要心裏踏實,別無所求。莫如是嫡長女,弟妹們在年歲上不如她,出身上不如她,尚書府嫡長孫女,傲氣一些才是正常。孩子還小,這個年紀你讓她八面玲珑,也太苛求了。”
謝松嘆,“只盼她能漸漸懂事。”
“你這話我都聽不下去。”寧姨娘嗔,“太太不棄,讓我幫着管家,照顧莫如便是我分內之責。先不說莫如性子就是如此,哪怕她真的對我有些別個看法兒,也是人之常情。我畢竟是妾室,阿憂阿芝他們對我恭敬,是因為他們是我生的,總有生養之恩在。莫如是嫡女,本就不可一概而論。那孩子,聰明能幹,太太二叔都喜歡她,我也喜歡,你卻這樣說她,可見是你的問題,不是莫如的問題。”
謝松笑,“說來說去,倒成我不是了。”
“可不就是你的不是麽?”寧姨娘笑着為丈夫布菜,柔聲道,“你呀,只管放心吃飯吧。你管着阿蘭他們些就行了,男孩子要怎麽教怎麽管是你們男人的事,莫如莫如都在內宅,花兒一樣的女孩兒,有太太看着,我也能打個下手兒,哪裏還用你一個爺們兒操心。”
謝松笑笑,不再多說。
謝莫如回了杜鵑院,張嬷嬷笑眯眯的迎上來,服侍着謝莫如洗漱換衣裳。張嬷嬷笑問,“二爺的生辰宴可還順利?”
謝莫如點頭,“都好。”
靜薇一面給謝莫如卸的釵環,一面笑,“嬷嬷是沒見,那麽多太太奶奶,都誇咱們大姑娘能幹呢。”
張嬷嬷那叫一個欣慰,每一根皺紋裏都透出歡喜來,笑,“也不枉大姑娘辛苦這些日子了。”先跟謝莫如回禀方氏午飯用了些什麽,好叫謝莫如放心。主仆正說着話兒,牡丹院着人送來清粥小菜,謝莫如命人收下,對靜薇道,“去跟送飯的小丫環說,有勞她們姨娘想着。”
靜薇出去打發小丫環。
張嬷嬷皺眉,輕聲道,“咱院兒裏有小廚房,我也預備下了,她打發人來送這個做甚?”
謝莫如想了想,道,“我并不餓,叫人去散給丫環婆子用吧。”
張嬷嬷道,“這也好。”肚子裏嘟囔句假模假樣,繼續服侍謝莫如換好家常衣裳,不放心的問,“廚下有七寶素粥,熬的正好。”
“是真不餓。”謝莫如道,“午間也沒能睡會兒,我補個覺。”
張嬷嬷笑勸,“眼瞅着再一個時辰就能用晚飯了,這會兒睡了,晚飯時叫醒姑娘,夜裏怕不好安眠。索性別睡了,姑娘去園子裏走一走,看看花草,也就不困了。”
已是五月,杜鵑樹上的花都漸次開了,那一樹繁花似錦,鋪滿大半個花園。謝莫如到園子的時候,方氏正在杜鵑樹的蔭涼下置了藤榻歇涼。謝莫如經過時放輕腳步,怕吵着她娘。要知道,謝莫如是個細心人,見她娘身蓋錦被躺的筆直面無表情,謝莫如不禁有些擔心,便喚了聲“母親”,也沒反應。她娘不說話慣的,但有個動靜也好啊,不料竟半點動靜皆無。謝莫如有些擔憂,見園裏也沒人,便俯身伸手去試她娘鼻息,這下直接吓死了,怎麽沒氣息啊!
謝莫如手腳冰涼,正要喊人,忽見她娘猛的睜開眼,謝莫如直接給她娘吓完了,方氏卻促狹的眨兩下眼,呼出一口氣,側身睡了。
謝莫如一屁股坐榻上:她娘,這是在逗她嗎?
謝莫如其實并不了解方氏,方氏的性格,方氏的喜好,她均一無所知。她對自己母親知之甚少,母女兩個平日裏也罕有交流,但她一直希望自己母親能一直平安的活着。
有一種人,只要她在,你就覺着安心。
迄今為止,能給她這種感覺的,只有母親方氏了。
她衣食無憂的住在杜鵑院,寧姨娘不得不賢惠周全的十來年,依靠的就是母親方氏。
她姓謝,她生活在謝家,可是庇護她的人并不是姓謝的人,而是她的母親。
謝莫如胡思亂想着,或者是仲夏的下午太過溫暖安靜,或者是謝莫如沒歇午覺真的有些困倦,她不知什麽時候就睡着了,一直到晚飯時方被張嬷嬷叫醒。醒來的時候,謝莫如身上蓋着那一床杏子紅绫錦被,身畔已是空無一人。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