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暴雨
謝柏雖說奉母命來安慰謝莫如,不過,謝莫如神經強大,顯然并未放在心上。謝柏心說,嫡長女當如是。
這并不是說遇事不計較就是好,謝莫如也沒有不計較,實際上,謝莫如抓住陳嬷嬷的錯漏,直接将寧氏母女滅成渣渣。謝柏是覺着,謝莫如未将此事放在心上,性子豁達,值得稱道。
會有這種看法當然是有原因的,在謝柏看來,事情過了便過了,太糾結于小事的人,往往心胸狹隘。謝莫如能放開,再好不過。
謝莫如的确沒将寧氏母女放在心上,謝太太還年輕,寧姨娘順風順水時都沒能将杜鵑院如何,何況經此事,寧姨娘管家的事都懸。挽回在謝太太面前的地位都來不及,那麽,起碼在一定時間內,寧氏會安靜一段時間。兩相對比,謝莫如還是喜歡以前寧姨娘苦苦忍耐,假做賢良的模樣。那時多好,哪怕是裝的,寧姨娘也比現在讨喜的多。
寧氏母女不足為慮,謝莫如關心的另有他事,她問,“二叔,寧家什麽樣?”
“啊?寧家?”謝柏有些訝意,道,“怎麽想起問他家了?”
今天極是悶熱,傍晚的小院兒沒有一絲風,亦不聞蟬鳴,天空是一種慘淡的灰,只有頭上闊大的梧桐葉遮出微微蔭涼,謝莫如輕輕攪動面前的涼碗,有些漫不經心,“姨娘畢竟是寧家嫡女,發生這樣的事,寧太太還在,沒有不擔心閨女的理,倘我是寧太太,也要過來賠禮的。再往深裏想,倘寧太太能放下身段,難免要跟我說幾句好話,我不好對寧家一無所知。”
謝莫如說的坦坦蕩蕩,謝柏卻是四下瞧一眼,見未有丫環近前,方道,“她畢竟是你父親的妾室,我不好多說。”
謝莫如挑眉微笑,嗯,不好多說,可是,二叔你已經做出了選擇,不是麽?果然,謝柏無奈一笑,“莫如你是我侄女,唉,家裏也沒人與你說這個,你既然問了,知道一些不是壞事。”
謝柏能在弱冠之年奪得探花之位,除了過人天分,還要有十幾年的苦讀,關鍵,讀了十幾年的書,謝二叔還沒讀成個呆子,那麽,可見謝二叔就絕對不是個呆子了。謝二叔已經意識到,謝莫如的話是有道理的。雖然謝二叔覺着內宅之事實屬小事,但,謝寧兩家淵源甚深,他父親官居正二品刑部尚書,不要說寧姨娘在謝家為妾,單看他父親在朝中官職,寧家倘知此事,便不可能裝聾作啞任兩家疏遠。哪怕作戲,也得把戲做全,這是一個為官幾十載官員起碼的素質。
那麽,莫如的判斷是準确的。
謝莫如直截了當的問他寧家的事,要知道,謝莫如可是從來不說笑的,她說想知道這個,就是希望你如實告訴她。你當然也可以不說,她也不能把你怎麽樣。只是,抛開叔侄情分不提,他為什麽要為一個愚蠢的兄弟的妾室,而拒絕謝莫如呢?謝莫憂當然也是他侄女,事實上,以往謝柏真的更喜歡活潑的謝莫憂一些。但,那是在與謝莫如相熟以前了。謝莫憂是他的侄女不假,謝芝謝蘭謝玉也是他的侄子,哪怕有寧老爺已經官居國子監祭酒兼詹事府詹事,他依舊不準備選擇牡丹院。
探花不是随随便便考出來的,謝二叔同樣善于判斷,而且,他不是茍且的會活稀泥想着兩面讨好的人。既然謝莫如問了,謝二叔便細致而詳細的同謝莫如講述了謝寧兩家的淵源,“這個說來就是很早的事了,許多事我也是聽人說起的,不一定都對,不過應該比外頭那些胡說八道的要準确一些。”
“事得從你祖父與寧老爺一并中了金榜說起,那一界春闱榜單也說得上是風雲榜,如今在朝多位大人都是那一榜出身。你祖父是那一界的榜眼,寧老爺居探花之位,他倆人非但是同年金榜,恰巧還是同齡,也是我這樣的年歲,春風得意,可想而知”謝二叔心下算了算,道,“二十八年前,我還沒出生。不過,那會兒你祖父與寧老爺已是相交莫逆,互相為知交,咱們兩家從那會兒就是通家之好了。”
謝二叔嘆口氣,“二十八年前,還有一件大事,那一年八月,太祖皇帝駕崩,當今登基。你不大知道外頭的事,今年登基時年方五歲。你讀書讀的多,也能知道主少國疑的道理。何況彼時不過天下方定,百廢待興,朝廷總得有個做主的人。那時的事,我多是聽來的,太祖皇帝只當今一子,當今未降生前,太祖少弟靖江王一直住在宮裏,我想着,多少總有把靖江王視為皇儲之意。後來,當今降生,靖江王便離宮建府。彼時,程太後尚在。太祖病重時,靖江王已經十八歲,長大成人,更兼他曾自幼養在宮裏,聽說朝中頗有幾分不太平。不過,今上畢竟是太祖唯一龍子,而靖江王,與太祖乃是同母異父,既有正統血脈,再怎樣也輪不到靖江王。太祖将胞妹指婚方家,待太祖過身,便是程太後掌政,再過三年,程太後崩逝。太後喪儀百日後,寧平大長公主即刻譴靖江王就藩。”
“我雖未經那段歲月,但想來朝廷雖有震蕩,不過也還算太平。掌政之人,功過自有後人說。那期間,你祖父官至翰林侍講,專為今上講授史書。而寧老爺,官至都察院監察禦史,後來,寧老爺因貪賄被流放嶺南,這原應是一家人同去的,可在臨走前寧氏突發急病,真要一起上路怕是性命難保,還是你祖父上書說情,寧氏才暫且留了下來。再後來就是今上親政,賜婚大哥大嫂。大長公主在你還未出世前就過世了。寧氏,唉,寧氏,她當初被留在帝都,應該有十三歲了。你祖父原是盡朋友之義,讓你祖母照顧她。後頭的事,我不便多說。”謝柏嘆口氣。
謝莫如明白,寧氏自甘為妾令謝家難堪。原是照顧朋友之女,最仁義不過的事,結果把朋友之女照顧成兒子小妾了,讓別人怎麽想謝家!
謝莫如道,“我聽說寧家世代這宦。”
“對,祖上就是當官的,寧老爺的父親還曾是前朝太傅來着。不過,那會兒天下也不太平。前朝末帝昏庸,寧家老太爺早便辭官歸鄉了,後來太祖皇帝平定天下,寧家有獻城之功。待太祖登基,尚未來得及封賞,寧家老太爺就過逝了。”這就是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了,謝柏随手拈來,侃侃而談。
謝莫如道,“那麽寧家家境尚可,寧老爺貪了多少銀錢,以至于發配流放?”
謝柏面兒上微微尴尬,擦一擦額角微汗,謝柏抱怨一句,“怎麽這樣悶熱。”謝莫如并沒有吃冰碗的興致,幹脆遞給二叔,謝柏嘗一口,涼意大去,與謝莫如道,“你二叔那會兒還在尿床呢,這怎能知道?”
“那肯定是寧老爺做了得罪大長公主的事。”謝莫如略一沉吟,指節輕叩一下桌面,“自來功莫大于從龍,寧老爺怕是上了請大長公主歸政今上的奏章。”
謝柏輕輕抿緊唇角,冰碗裏牛乳與蜂蜜的甜膩粘在唇際。謝柏看向謝莫如,道,“今上十六大婚,你外祖母在今上十八時方歸政。莫如,這是事實。”
謝莫如顯然有自己的看法,她并不似謝柏那般熟知過去的事,不過,她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她不急不徐,道,“如果當初大長公主光明正大為今上擇明師教導,如果今上的元後不是姓方,如果今上子嗣興旺,這三樣,有一樣,也可說明大長公主并沒有長期霸占朝政的野心。倘寧老爺是第一位公開上奏請大長公主歸政之人,而他的長女得以因病留在帝都,他一家老小能平安的抵達流放之地,且能在數年之後從流放之地平安回朝,一日三遷,那麽,起碼,不論從我這裏還是從我母親這裏,對寧家,并無半點虧欠。”
“這是自然。”謝柏沉聲道,“皇陵之內,有大長公主的園寝。大長公主的谥為寧平輔聖大長公主,乃陛下欽定。”
可是,這有什麽用。我與我的母親只能據守一方小小的杜鵑院,我的母族被悉數斬盡,我不得不為謀得一點地位費盡心機。
先時,猶豫良久、欲言又止,并不是因為這是不可說之事,事實上,這些事,不論今朝,還是千百年之後,都會在史書中占一席之地。
謝柏會猶豫,會欲言又止,不過是因為,這些事對他人不過是一段史書中的風雲歲月,但對謝莫如,她又是這樣明敏的性格,必然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傷痛。
謝莫如的臉龐凝固成一個悲哀的模樣,她握着茶盞的雙手微微顫抖,眼中流光一閃而過,快的讓人以為那是淚光,其實并不是。她并沒有流一滴淚,但你會覺着,這種悲哀比任何淚水都要深重。
“莫如。”謝柏輕輕的握住謝莫如的雙手,這樣悶熱的傍晚,謝莫如的手冰涼徹骨,他應該等謝莫如長大一些,再告訴她這些事。
謝莫如的手終于有了一些力氣,她先穩住自己的手,繼而緩緩恢複了平日的淡然,最後,她道,“這些事,已經過去了。今上,已經給了大長公主應有榮譽。今上有自己的母親,大長公主不該插手朝政。”
謝柏輕聲道,“莫如,沒你想的那樣簡單。這話,我說出來逾越,但是,朝政不是容易的事。”今上太後,并沒有主持朝局的能力。
“那麽大長公主姓穆,在程太後崩逝後掌政,不為錯事。”她保住了皇位上的血統傳承。一個女人,在娘家時沒有繼承娘家財産的權利,到了夫家被視為外姓之人,即便寧平大長公主這樣掌控朝堂數年之人,仍是不能避免這種性別上的悲哀。謝莫如第一次真切的感覺到,有時,死亡并不是最大的悲痛,死亡往往代表着一種解脫。謝莫如問,“方家呢?”
謝柏盡量保持自己所知的客觀,道,“英國公原是太祖指定的顧命大臣,但,其當權時權傾朝野,除了驸馬外,其子孫多有不法之事,也是事實。”
此刻的謝莫如就仿佛在評點史書上任何一段與她無幹的歷史,她淡然而冷酷,“臣失臣道,有此下場,足可引鑒後人。”
伴随着謝莫如此話落地,一個驚雷自天空炸開,閃電映亮謝莫如沉寂的眼睛。不知何時,慘灰的天空已被濃雲覆蓋,轉瞬之間,暴雨已至。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