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二龍湖
人骨地圖上标注的第二個地方就是二龍湖。
二龍湖在公主嶺市、遼源市和伊通縣的二市一縣交界處,一湖碧水,三面環山,風景秀麗,也是四平地區少有的幾處自然風景旅游地。我還小的時候就跟着家裏人去過一次,但是時間久遠,除了記得有一道很長很長的堤壩以外,別的也沒有留下什麽印象了。
從娘娘廟一直向南,很快就進入了孟家嶺鎮。到了這個地界,因為是長白山和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所以特有的丘陵地質景觀顯得十分特別。這裏的山很多,大多都是石頭山,公路則是穿山而過,随着山勢高低起伏,曲折蜿蜒。
這種路況,估計柳葉以前也很少走過,上了盤山道後便雙手緊握着方向盤,神情專注地盯着前方,一聲不吭了。
我和大牙也不再瞎聊了,生怕影響到柳葉。足足開了兩個多小時,終于進入了二龍山風景區。
車子繞過一道山梁後,終于駛上了平坦的公路。而二龍湖的湖光山色也漸漸地顯露在了眼前,湖面如鏡,碧波蕩漾,遠遠地就能聽到大壩閘門下的洩洪聲,好似萬牛齊吼,氣勢滔天。
沿湖公路駛進不多遠,便是個小村子。村子雖說不大,但是房子倒是建得很齊整,紅磚灰瓦,家家戶戶都差不多一樣。村口有塊很大的石碑,刻着三個鬥大的隸書大字:二龍村。
顯然,這個村子也沾了不少旅游景區的光,家家都開起了“農家樂”。正好是旅游季節,家家門前都是門庭若市,人進人出,十分熱鬧。我們一路上疲于趕路,眼瞅着都大中午了,一直水米未進,肚子着實也有些餓了,就在村東頭找了一家院子挺大的人家,把車停了下來。
車子剛停穩,從院裏就出來個老頭,很熱情地把我們招呼進屋。趁着我們洗手的工夫,手腳很麻利地拾掇出一張空桌子。
老爺子很健談,攀談了一陣,我們這才知道,這家“農家樂”是他們老兩口開的。老爺子姓孫,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在這兒住了一輩子了。
不大一會兒工夫,點的菜都上齊了。有魚,有肉,有山珍,還有一道農家小炒,看着都還不錯,頓時食欲大增。我們這一路上也是餓透了,時間不長,三張大餅,四盤菜最後都見了底,我們也撐得東倒西歪了。
我看了看旁邊的老孫頭,閑聊一般地問他,這二龍湖除了大壩還有那個湖心島之外,還有沒有啥別的好玩的地方。
老孫頭倚在門框上,沖我們笑道:“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山頂上有座二龍亭,老氣派了。湖裏還可以劃船,再往前邊走一段,還可以漂流,能玩的地方多了。”
我們三個相互對視笑了笑,大牙一邊捶着腿,一邊問老孫頭,除了剛才說的那些,這裏還有沒有什麽名勝古跡啥的?
“名勝古跡?”老孫頭嘴裏反複地念叨着。
“就是幾百年前留下的老地兒。什麽房子啊、廟啊、塔啊,啥都行啊!我們對這個比較感興趣。”大牙進一步解釋道。
Advertisement
老孫頭哦了一聲,顯然有些恍然大悟。伸手往左前方指了指,告訴我們,就在那邊離這不遠,有個北崴子屯。聽說那可是戰國時期燕國的邊城,離現在可有兩千多年了。在城裏偏北那塊有一個高臺子,據說是什麽點将臺。還有考古的都來了好幾撥了,在城裏挖到過不少寶貝,我們先前還在裏面撿過一些瓦片,那瓦可賊漂亮,上面刻的都是花裏胡哨的花紋。
聽說是戰國時期的邊城,我們剛提起來的興致又有點兒洩氣了,畢竟年代相差太遠了,實在不貼邊。
大牙往前湊了湊,笑道:“大爺,您剛才說的那地方,我們明兒得去瞅瞅。我們不願意看什麽山山水水,就看看這些老城古建啥的,這裏除了這座古城,有沒有清朝那陣子的遺跡呢?就是清朝時留下的建築啥的?”
老孫頭搖了搖頭,我們一看就知道沒戲了。
不成想,這老爺子突然眼珠子翻了翻,告訴我們,說起來,還真有一座古城,好像還是當年滿清那陣子時葉赫國的城池呢!
葉赫?
我們就跟打了針雞血似的,激動得差點從座位上滑了下來,齊刷刷地盯着老孫頭。
老孫頭沒料到我們會是這種反應,愣眉愣眼地看了看我們,然後掰着手指頭算了半天,這才擡頭告訴我們,這事說起來應該有六十多年了。以前這塊兒确實有座古城,叫赫爾蘇城,是當年葉赫國內很繁華的大城,不過現在已經被淹在二龍湖底下了,變成龍王爺的水晶宮了。
“啥?把城給淹了?”大牙咧着嘴瞅着老孫頭,有些不太相信。
老孫頭哼了一聲,狠狠地罵了句髒話,告訴我們,那還是解放前的時候,當時小日本鬼子打到這兒來了,說要在這地方開發水田,種植水稻,這才修建了二龍湖水庫。用手指着水庫的方向,老孫頭晃了晃腦袋說:“小日本鬼子,不知道安的是啥心眼子,你說這水庫修哪不行,偏偏就修在了這座古城附近。這下可好,好好的一座大城就被淹在了水庫底下了,糟踐人嘛!”
聽說日本人修水庫淹了這座古城,我們幾個都大吃了一驚。雖說對日本人幹過的一些壞事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但是像這樣放水淹城的事情,還真是頭一遭。日本人到底是安的什麽心思呢?好好地為什麽非得要在這兒修水庫呢?
老孫頭神思恍惚,好半天長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其實我也是聽說,說是先前城裏還有座大寺廟,香煙缭繞,香火很盛。城裏的一條大街足有三裏多長,城裏是滿人和漢人交易買賣的地方,還有挂着大幌子的飯館、驿站,每逢集市,商賈雲集,車水馬龍,人流熙熙攘攘,比廟會都熱鬧。唉,世道多變哪!好好的一座城沒有了,赫爾蘇河也改叫東遼河了。”
老孫頭正感慨着,院外一陣喧嘩,從外面進來了一撥客人。
十多個人都戴着紅色的太陽帽,一看就是旅游團。帶隊的是個長得挺漂亮的苗條姑娘,也就是二十來歲,戴着副無框眼鏡,眼睛水汪汪的,紅撲撲的小臉看起來精神頭十足,瞅着好像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一進門趕緊張羅着隊員先坐下。
等到大家都坐下後,苗條姑娘雙手拄着桌子,蹦豆一樣地說起話來,聲音清脆悅耳:“大家都先坐好了,很高興在這裏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牽手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
下面圍坐的一夥人噼裏啪啦地鼓了陣掌。小姑娘說了幾聲“謝謝”後,用手托了托鼻梁上的眼鏡,繼續說道:“很幸運成為各位的導游,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可以了,接下來由我和大家一起領略二龍湖優美的湖光山色!請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紅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的後兩位是68,也就是我們的團號,希望大家上下車時注意識別,知道了嗎?”
“知……道……了!”下面懶洋洋的聲音參差不齊。
不過顯然這姑娘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依舊情緒高漲,絲毫沒受一點影響。
我和大牙在旁邊捂着嘴忍不住想笑,柳葉狠狠地瞪了我們一眼,我和大牙趕緊把臉扭了過去。
很快,開始陸續地上菜了,那些游客吃起飯來顯然比說話要整齊多了,一個個端着飯碗,誰也不吱聲了,都悶頭吃了起來。
我看了看那個導游姑娘,心裏突然有了一計,小聲地和大牙嘀咕了一陣。大牙看了看我,一肚子不樂意,不過看了看那導游姑娘,又看了看我和柳葉,嘆了口氣,算是答應了。
大牙站起身後,左右踅摸了一圈,最後抄起桌子上的可樂瓶,把蓋子扣緊,用力地晃了晃,然後悄悄地走到那導游姑娘的背後,假裝仰脖喝可樂。蓋子剛一扭開,裏面的可樂一下子就噴了出來,不可避免地濺到了那個姑娘的後背上。
我和柳葉都有點看傻了,真沒想到大牙還真是個人才,這種下三濫的招術竟然用得爐火純青。看來我們都一直小瞧了大牙,實在是不簡單啊不簡單。
可樂汁剛剛濺到那姑娘的背上,那姑娘就像被電擊了一樣,身子一激靈就轉過頭來。還沒等她說話,大牙嘿嘿一笑,一臉誠懇地先沖那姑娘說道:“小姐,實在是不好意思,真是對不起啊!”
那姑娘看了一眼一臉忠厚的大牙,眼眉挑了挑,顯然被大牙這番誠懇的道歉蒙住了,下意識地笑了笑,說了聲“沒關系”後,就準備轉過身去。
大牙趕緊上前一步,歪着腦袋問那姑娘:“請問您是導游吧?”
那姑娘見大牙問她話,只得把剛轉過去的身子又轉了回來,沖大牙點了點頭,問大牙有什麽事嗎?
大牙指了指我和柳葉,說道:“我們三個也是來這裏游玩的,瞎看熱鬧也看不出什麽名堂來。聽說這裏有座水下的古城,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姑娘愣了愣,看了看我們,又看了看大牙,問道:“你說的是赫爾蘇城吧?這個是真的,而且是一座千年的古城,文化背景很深厚。”
大牙故意裝出很吃驚的樣子,張着大嘴,“啊”了半天,然後不停地問東問西,開始套話。
那姑娘畢竟還小,哪鬥得過大牙這只老狐貍,三套兩套,就把話給套了出來。雖然說的都是些固定的導游詞,但是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幫助可不小,了解細情的同時倒還真長了不少知識。
原來這座赫爾蘇城也叫黑爾蘇城,是因為境內的赫爾蘇河得名的。赫爾蘇河就是現在的東遼河,古代稱為南蘇水,明代稱為艾河,現在差不多就是梨樹縣與公主嶺市的分界線。
這座古城是一座至少有一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曾經是東遼河流域經濟、文化的一個中心。到了明末,這裏也成了葉赫部的城寨之一。萬歷四十一年九月初六,努爾哈赤借葉赫老女東哥悔婚為由,率兵四萬人,向葉赫發動攻擊。葉赫毫無防範,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包括這座赫爾蘇城在內的大小共十九座城寨先後陷落。
建州鐵騎所到之處,盡數焚毀房屋,掠奪谷物,擄劫人口,赫爾蘇城也未能幸免于難,幾近屠城,血流成河,一夜之間,一座大城幾乎就成了廢墟。後來日本人占了東北,1942年,日本人以開發水田,以在孤家子平原生産稻米為由,修建了二龍湖水庫,而千年古城“赫爾蘇城”也就是那時被淹沒在水庫之中,成為一座水下古城,徹底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不過每逢枯水季節,赫爾蘇廟臺等古建築址仍能露出水面。
那夥游客吃完飯後,導游姑娘把手中的小紅旗搖了搖,點了點人數,開始出發了。臨走時還朝我們揮了揮手,我們也趕緊和人家揮手告別。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