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公主嶺
夏日的傍晚,殘陽如血,晚霞似火,給高高的樓宇都鍍上了一層絢麗的金色。用不了多久,太陽就要落進西山了,似有似無的清風帶着些許的涼意,總算是溜出來了,這才感覺天氣不再那麽悶熱了。
前門的全聚德位于前門城樓前的前門大街上,風格古樸,門臉亮麗,打前門一過,十分紮眼。這裏不分時節,從來都是食客如雲,也算北京的一景兒。
大牙這一通狂吃,狼吞虎咽,我和柳葉最後就看他一個人忙活了。我見柳葉吃得差不多了,這才把地圖的事情告訴了她。
柳葉聽說是她媽下鄉插隊的地方,驚訝得目瞪口呆。
公主嶺城市不大,我和大牙在電子地圖上對照了一下,應該就是公主嶺北郊十裏左右的那一片地域,至于別的,現在仍然沒有一點頭緒。
柳葉喝了口水,轉了轉手上的杯子,盯着我和大牙問道:“你們想好了?真的打算繼續往下查嗎?難道不怕再遭人暗算了嗎?”
大牙冷哼了一聲:“九十九拜都拜了,還差這一哆嗦了!怕拉拉蛄叫還不種地了呢!最後一顆珠子了,不管能不能找到解詛咒的方法,起碼找完後有個一定,也省着再惦記了。趁着現在不拖家帶口,索性再拼一把!我就不信了,這光天化日的,搶就得了,還敢殺人滅口是咋的?”
我也點了點頭,正言厲色地表了态,既然七顆珠子都聚全了,不管是為小寶,還是為我們自己,我們都得探個究竟。
柳葉看了看我和大牙,笑着問我們,不知道我們還需不需要她幫忙,要是不嫌她累贅,她義不容辭,随叫随到。
大牙伸開油漬漬的大手就要來個擁抱,吓得柳葉趕緊往後躲了躲。
三天後,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颠簸,我們三人總算是到了公主嶺。
這個城市不是很大,一條主街貫穿嶺東嶺西,主要的商業區都是臨街而建。除了市中心有幾座高層建築以外,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六層的居民樓。
在公主大街上找了個賓館,先訂了兩個房間,準備先歇息兩天。這種事急是急不來的,剛好也打聽打聽本地人,看看能不能有些意外的收獲。賓館的夥食,我們幾個并沒有什麽興趣,放下行李後,出了賓館,在附近找了家不大的餐館,一頭就鑽了進去。
餐館是對中年夫妻開的,店面并不是很大,拾掇得倒很幹淨。六張桌子擺成兩排,桌面擦得幹幹淨淨。等我們下來時,已經過了飯點,屋裏除了我們一桌以外并沒有其他食客。
點了幾道菜後,我們就和老板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起來。
老板打量了我們幾眼後,笑着問我們是從哪裏過來的。
Advertisement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一眼,反問這老板怎麽就知道我們不是本地的。
老板笑道:“一看你們這穿戴就不像是本地人,這疙瘩這麽點地方,穿的東西就那麽幾樣,啥時興就一幫哄地穿啥。這兩年還行,溫州城下面也開始賣了些牌子貨,不過也就是那玩意兒。就你們穿的這種鞋,咱這邊根本就沒見過,電視上倒是瞅見過,是登山用的吧?現在這大夏天的,要不是過路的,誰穿這麽厚的鞋啊?”說到這兒,那老板還很好奇地問我們,這鞋焐不焐腳?
我們自己打量了一下自己,笑了笑。大牙告訴那老板,這鞋看着厚實,不過可賊透氣,一丁點也不焐腳,這不是登山鞋,是戶外徒步鞋,走起路來輕巧,老跟腳了。
老板特意又瞥了一眼我們腳上的鞋,又看了看自己腳上的涼拖,晃了晃腦袋。
這次回來,我們也是下了大本錢的,從頭到腳換了一身裝備,別的不說,這身行頭絕對稱得上專業。這鞋也是戶外體驗館的老板隆重介紹給我們,特意為我們挑選的,說是特別适用于在平緩的山地或是叢林徒步行進或是攀爬。這款鞋幫稍高,可以保護到腳踝,而鞋底則采用的是耐磨橡膠,既防滑,又有較好的抗沖擊力和減震作用,絕對是戶外旅游探險的首選必備。
話說回來,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煉,我們也認識到,面對嚴酷複雜的條件,對各種裝備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裝備好,相當于多了一條命。這回也是下了血本,從頭到腳,每人都重新購置了一套裝備。我們自己有車,運送也方便了,所以準備的東西也就多了一些,在大牙的執意要求下,還特意弄了幾把“削鐵如泥”的砍刀和一些冷煙花、熒光棒。
這老板挺能侃,和我們聊得也挺熱乎,我們便假裝好奇地問他,這裏以前是不是真有個公主,叫什麽響鈴公主的,所以這地方才叫公主嶺。
老板哼了一聲,沖我們說道:“嗨,你們是不知道。要說咱這兒地方以前都說真有個響鈴公主,死了以後就埋咱這兒了,所以才叫公主嶺。這不是,前兩年剛修新火車站時,在站前廣場上還有個雕像呢。不過後來聽說是給整錯了,這裏并沒有什麽響鈴公主,而是個什麽格格的。這不,站前廣場也重修了,那雕像也給拆了,現在立了個什麽格格還是公主的雕像,咱也整不明白,你們要是好信兒,就去站前廣場看看,人長得還挺帶勁的呢!”
吃飽後,結了賬,我們幾個閑着也是沒事,就準備溜達過去看看。
走了十幾分鐘,就到了火車站,果然在站前廣站上找到一尊雕像,一身旗裝打扮,端莊秀美,儀态大方,倒是很有氣質,目不斜視,看着前方。
雕像的旁邊銘刻着一段文字:東遼河岸有一嶺橫亘平野,勢如卧龍飲澗。嶺有九峰,狀似九鳳朝陽。清時此嶺屬蒙古達爾罕王封地。乾隆十二年,帝第三女固倫和敬公主下嫁科爾沁左翼中旗達爾罕王第三子色布騰巴爾珠爾,王将此嶺及方圓百裏封為公主食邑。公主甚愛此嶺,頻來嶺上游牽狩獵,每每流連忘返,久之人皆習稱此嶺為公主嶺。
看完之後,大牙吧嗒了兩下嘴,看了看我和柳葉,問我們這事靠不靠譜,是真的還是假的,會不會是炒作啊?怎麽真弄出來個格格啊?還是乾隆爺的女兒?
我冷哼了一聲,緩緩地說道:“這事難說,不過這張文化牌倒是打得挺有特色。”
柳葉皺着眉頭想了想,告訴我們,這固倫和敬公主是乾隆的第三女,歷史上倒是确有其人。好像是後來嫁給了蒙古科爾沁部的一位王爺,而這個額驸的身世來頭可不小,是滿珠習禮的玄孫。滿珠習禮就是孝莊文皇後的四哥,他長兄的女兒就是後來被降作靜妃的順治帝皇後。實在是想不到這麽小的一座縣城竟然會和這位固倫和敬公主扯上關系。
我們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故事,本來以為聽到的那個響鈴公主的故事就是真的呢,看來,民間傳說也多少有些不實之處。我們幾個決定先去當地的圖書館看看,查找些縣志類的老資料,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有用的線索,有沒有關于公主陵的相關信息。不過,問了問路邊的幾個當地人後,我們卻傻了眼了,衆口一詞,告訴我們,這裏并沒有什麽圖書館,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看,一臉苦笑,實在沒想到會是這樣,再咋的,這裏也是個縣級市啊,怎麽會沒有圖書館呢?
我們正在犯難的時候,旁邊的一個老頭主動湊了過來,問我們是不是要找圖書館。
大牙趕緊哈腰先行了個禮,這才點了點頭,客氣地問那老大爺,是不是知道圖書館在哪裏。
老頭用手往西指了指,讓我們延着這條道一直往西走,離着中心塔能有個二三百米吧,路北頭有一排灰樓。三樓就是,多少年了也沒有人去了,現在的人大多都不知道了。
我們一聽,欣喜若狂,連聲道謝,反正也沒有多遠,幹脆直接步行,按照老頭所指的方向就走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