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菜園
李峰家後院的菜園種了不少蔬菜,前段時間吃不完,張蘭還發愁呢,如今幾天菜園菜沒了蹤影,不少人城裏人過來大包小包買去了不少。主要是李峰家不僅僅味道好,無污染品相比之一般的人家好上不少,帶着回去送親戚,朋友,甚至于有人專程過來買着送領導。
張蘭這幾天笑容不斷,看着自家的菜園賣出一千多塊,心裏別提多高興。這不她看着種些蔬菜也能賺錢,今天一早推醒身邊李山。心裏可是想法想要和丈夫說道說道,看看可不可行。
“老頭子,你看這幾天菜園賣了千把塊,我們是不是多種些菜。”張蘭小聲問道,想着城裏人吃個菜還要買,真是一年得花多少錢啊。
“多種些,你侍弄過來嗎?再說,你沒見着這幾天村裏人在自家山腳侍弄不少荒地,人家早就弄了。”李山本來也像張蘭一般,想着多侍弄幾塊菜地,一年可不少收入,不過看着村裏人這幾天開荒似的,覺着菜地的事有些難。
別看小村子成了什麽保護區,一天來的城裏人也不過是十多個,能買多少菜,全村幾十畝菜地,完全消化不掉。鎮上誰家沒幾個親戚,真正買菜的人不多,李家嘴鎮的菜園多,山村裏買菜吃被人笑話不是。
張蘭聽着李山一說,想着也是,村裏人誰也不傻,看着有錢賺誰不趕早啊。這般一想張蘭心裏有些失望,本來以為找出條致富路呢。
“不過,菜園邊的幾分地侍弄出來倒是方便,種些葫蘆,水葫蘆,冬瓜,青豆,蘿蔔。”自家菜園邊上的空地開出來種些耐儲存的蔬菜。這些菜比較容易儲備,不費事,容易管理,種些無論是自家吃,或是賣,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不,早早張蘭叫醒李峰,早飯簡單饅頭豇豆粥,腌黃瓜,悶豆子,鹹鴨蛋。吃完飯,一家開始除草,本來這是個水窪,可能下雨水流帶了不少泥沙,如今已經填平了。幾處高埂有不少竹子,茶樹,李峰看着可惜,想着自己院子邊角還有些空地,正好移栽過去。竹子是小葉竹,如同湘妃竹似的,本來以為挺簡單,沒想到,竹根挺厚實,挖了好一會,連着泥土百多斤。李峰如今身體好了許多,搬動起來還有些吃力,最後挖了三窩再不想挖了。留着吧,明年吃筍子。
茶樹都是挺小的,比辣秧大不了多少,挖成碗口大的泥窩窩,十多個,這會子沒時間,只能放在自己院子邊陰涼地方,澆灌了些泉水,向來是不會幹死的。
由于靠近菜園,可能菜園肥勁流了過來,這裏的荠菜長大十分鮮嫩。李峰本來拔着雜草,沒一會的功夫,心思全在荠菜上了,水嫩,一掐一股水,別提多嫩歪。不一會,雜草沒清理多少,倒是荠菜挖了半籮筐。
“媽,晚上我們吃包馍吧。”吃過早飯不過是一倆小時,李峰已經開始想着晚飯了,荠菜包馍,最好吃,青嫩的荠菜配上粉絲,千張,蝦皮,別提多美味了。李峰這些天一直忙着,倒是忘了,野菜香,要不是這幾天看着城裏過來老頭,老太太蹲在水溝邊,水窪,水田邊挖着野菜自己都忘了。
昨天一小年輕拉着自己問,荠菜怎麽分辨的,荠菜最是普遍的,田間地頭,山溝邊上,河灘,最是多見,不過有些人對于分辨它卻有些犯難了,不少人采摘了半天,拿過來給村裏人一看。差點樂掉大牙,絨毛草,獨行菜,碎米荠,應有盡有,別說這些城裏人,有時候村裏孩子不注意都會分辨不出來。
尤其是黃鹌菜幼株最是像花葉荠菜,李峰不仔細看都分辨不清楚,別說只看圖片采摘的城裏人。
前天還有人想着買些荠菜,人家倒是幹脆,自己不會采摘,幹脆出錢,村裏大人孩子閑着不少。
李峰本來想着挖些吃的,一忙忘了,今天看着這麽嫩綠的荠菜,欣喜不已,一會功夫挖了大半籮筐。
“好好好,不過包馍,可用不到這麽多,中午給你燒個荠菜羹,給你爸調一個涼拌荠菜。”張蘭捏起幾棵,看了看,嫩綠,不錯,比山坡上嫩多了。荠菜羹湯可是難得美味,把荠菜切碎,拌上白蝦兒,加上豆腐,勾芡,滿滿一鍋子,吃的肚皮滾滾的,涼拌荠菜簡單,把荠菜過水,燙的七八分熟,拌上蒜泥,黃瓜絲,蔥白絲,陳醋,以個人口味加辣椒油,絕對清爽下飯。不過做荠菜羹湯必須肥嫩的荠菜,一般的味道太老,李峰采摘這些無比鮮嫩肥碩,不說荠菜,連着地裏野草也是水汪汪的嫩。
Advertisement
其實這事還與李峰用泉水澆灌菜園有關,這裏靠近菜園,除了幾處高埂外地勢比菜園低些,前段時間下了場雨,雨水帶着泉水泥土流到這裏,這些雜草吸收泉水,長勢自然不比旁的地方。
李峰把荠菜泡在清水裏,繼續開墾荒地,一家人做起活來,土地酥軟,雜草清理就是快,沒到中午,地裏的雜草清理幹淨。李峰和李山拿着大籮筐,擡着扔在院子外的路上晾曬,整整鋪了十來米,這些野草肥嫩,小梅花鹿喜滋滋跑過去,吃的肚皮鼓鼓的。處理好雜草,李峰和李山開始用鐵鍬翻土,土塊酥軟,翻土不用使多大勁,李山本來還有些疑惑,誰知道翻出不少蚯蚓,引得院子的雞鴨争搶。李峰趕了幾次沒效果,不由得惱了,“肥仔,過來。”等着肥仔過來,李峰對着雞鴨一指,這家夥可是興奮壞了肥仔,平時攆個雞,鬥個鴨總是惹得張蘭一頓訓,如今報仇機會來了,肥仔那可是使出了吃奶勁,攆的絕對是雞飛鴨跳,滿天雞毛鴨羽,最後張蘭實在看不下去,叫住肥仔打算批評一頓,可惜這家夥聰明,屁颠跑到李峰腳邊,搖尾巴,看着張蘭搖頭直笑。
沒有了雞鴨在邊上妨礙,李山爺倆翻土,張蘭在後面打出趟子,不到十二點已經出了一半地。張蘭看着爺倆滿頭大汗,趕緊叫着歇會,吃了飯在弄,下午時間還長呢。
中午飯,李峰做主吃些清淡,炒了個茄絲,涼拌土豆絲,土豆絲金黃,土豆切成細絲,過水,這可是技術,張蘭沒做過,看着兒子擺弄,裝盤子,心裏還有些擔心。土豆絲不熟,容易麻嘴,捏了條,試了試咯嘣脆,別說挺好吃的。最後弄了一大盆子荠菜羹,白嫩豆腐,綠色荠菜,點綴着絲絲蔥蒜,李峰連喝了三小碗,若不是張蘭叫着,李峰還想吃第四碗呢,誰讓它這麽香。
“媽,你的手藝,真是沒說的,比什麽白金五星大廚都要強。”李峰吃飽喝足,不忘誇贊一下自己的老媽。
“去,什麽大廚,不過是吃個新鮮勁。”張蘭嘴上謙虛,心裏頗為受用,眼角滿是笑意,李峰的馬屁絕對拍的恰到好處。
下午,菜地收拾妥當,開始點種子,澆水,李峰怕種的晚了生長不好,悄悄從空間裏弄了一桶泉水,帶着缸裏,澆灌剛點下的種子。
種好蔬菜,李峰和李山上山砍了幾棵毛竹,做籬笆,不然種的菜種子絕對雞鴨糟蹋了。籬笆看着挺美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毛竹劈砍,李峰有些把握不住,不是小,就是厚了。不大一會,人累的不輕,做出的竹片子卻沒有多少。
最後,李山幹脆讓李峰一邊編耙子,自己削竹片,編耙子簡單,主要是籬笆不是像別的,固定好了幾個跟,竹片放上,注意卡住就好,李峰做的倒是得心應手。
編制好,一點點把新開墾的菜園圍起來,留出一個小門,看着青竹做成籬笆頗有些味道,李峰拿着相機照了幾張照片放在空間裏,怎麽說自己一下午的功夫不是。
晚飯,李峰幫着張蘭打下手,荠菜洗幹淨,摘掉老的葉子,根莖兒,切碎。粉絲早早泡好,放在竹籃晾幹,李峰安着張蘭說的一步步準備好材料。最後李峰看着千張,又看了看豆腐,兩樣都想吃。
這些倒是不難,拿出倆缽子,分開,一個做蝦皮千張荠菜包馍,一個做豆腐荠菜包馍。張蘭看着兒子搗鼓,覺着好笑,面粉張蘭早已經和好了。包馍造型如同大餃子,十多厘米,包好放在蒸籠裏。
不一會一籠包馍出鍋了,李峰不過燙,拿着一個在手裏不停墊着,透明馍馍皮,透亮,看着裏邊白嫩的豆腐,青翠的荠菜,李峰口水直流,咬一口面皮勁道有彈性,豆腐柔軟細嫩,荠菜清香可口。
李峰吃的擱不下手,連吃了三四個,喝了兩碗綠豆粥。一邊吃一邊叫着好吃,看的張蘭,李山直搖頭,這孩子真是長不大啊。一家人圍在一起,談笑着過着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