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洶湧暗來(第三更)
十月初二,羅文峪以北的蒙古草原上,幾千人的蒙古喀喇沁部騎兵行走其中,緩緩前進,後方緊跟着浩浩蕩蕩的後金八旗兵,足有八萬之衆。
八旗騎兵的隊伍之中,稍稍靠前的位置,皇太極策馬而行,徐徐前進,赤紅而棱角分明的面容,皮膚黝黑而粗糙,可見其經常露宿荒野,曝曬烈日之下,經歷過一場場戰争的洗禮。
此刻,與皇太極并肩騎馬而行的是同父異母的兩位兄長,素有四大貝勒之稱其二的代善和莽古爾泰。一左一右,一個魁梧不凡,沉穩持重;另一個顯得桀骜不馴,狂放不羁,整個人顯得極為強勢。
然而,兩人都是坐直了身體,又擺出了拱衛之勢,一副以皇太極馬首是瞻的樣子。後者更是卓爾不凡,擁有至尊者的特質,讓人一看就知道,皇太極是那種精明之人,胸懷大志,精于謀略,器宇軒昂。
皇太極有些失神,心裏在想着事情,自己從父親的手裏接過大位不到三年,拿出手的戰果也就是東征朝鮮,西平漠南的蒙古部落。可是,兩年前的寧錦之戰損失慘重,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父親努爾哈赤敗在明朝薊遼督師袁崇煥的手裏,重傷而歸,最後落得個郁郁而終。
不僅如此,兩年前,自己更是折戟在同一個人的手裏,皇太極明白,要想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入主中原,再現女真族的往日輝煌,必須有那麽一戰,大敗明軍,打破袁崇煥不敗的神話。
否則,八旗軍的鐵蹄想要踏過山海關,兵出遼東,就不得不千裏繞道蒙古。關寧鐵騎就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死死地将女真大軍擋在山海關外。
就在這時,皇太極的左前方響起一個爽朗而恭敬的聲音:“大汗,再往前奔行二百裏,就是明廷長城的羅文峪。”
旋即,皇太極從思索中清醒過來,看了一眼喀喇沁部的首領,只是點了點頭,以示自己聽到了。
與此同時,皇太極目露深邃之色,誰也無法從他那赤紅的面頰看出神色的變化,而他的腦海裏卻浮現出羅文峪一帶長城的各個關隘,思索着用兵方案。
“大軍停止前進,就地駐紮,全部的将領都到我的中軍大帳之中,商量接下來的進攻方略。”
皇太極的聲音剛一結束,嘩啦一聲,令行禁止,十萬大軍瞬間停了下來,紛紛下馬,開始安營紮寨,一幹将領更是緊跟在皇太極的身後,向着某個方向而去。
不久之後,皇太極的營帳之中,衆多将領濟濟一堂,将皇太極圍在中央,肅靜的站站那裏,素手而立,等待大汗的命令。
皇太極更是環視左右,眸光幽幽,深邃的眼睛讓人捉摸不通,透着謀略的味道,随後朗聲下達一系列的命令,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充滿上位者的氣勢,不容置疑。
“阿巴泰,你偕同阿濟格從喀喇沁的羅河屯出發,率領左翼四旗以及蒙古軍攻打龍井關。”
衆人之中,立即站出來兩個彪形大漢,很是粗犷,右手張開,呈掌之态,放于胸前,高聲回應:“是,大漢,末将遵令!”
然而,皇太極的命令沒有停止,依舊在繼續,目光停留在另外兩個年輕的将領身上:“岳托,濟爾哈朗,你們兩個率領右翼軍攻打大安口。”
“是,大漢!”兩位年輕的将領異口同聲的。
說到這裏,皇太極的神色明顯微微一松,緊接着又說道:“餘下的所有人都随我攻打洪山口,争取三路大軍在二十六日同時行動,一舉拿下三個關頭。”
“是,大汗!”
這次是所有人一起回答,心裏卻是猛然一驚,這才反應過來,大汗的分派任務可謂是別有深意。除了大汗這一路,左右兩翼都是一些年輕人,像代善與莽古爾泰這樣的貝勒全部淪為了副手。
正常情況,像攻打大安口和龍井關這樣的任務,應該交給代善、莽古爾泰等這樣的戰場經驗豐富者,不僅戰功累累,更是先大汗的兒子,沒有人比他們更合适擔任左右兩翼的負責人。
只要稍微動一點腦子,懂得一些謀略與權術,就能細查其中的道理。
而且,那些心思玲珑之人不得不佩服,這位新大汗的用人極為巧妙。阿巴泰是先大汗努爾哈赤的第七子,不會讓人覺得新大汗有疏離兄弟之意。而岳托和濟爾哈朗分別是代善的長子和新大汗的堂兄,前者可以堵住擁有最多軍權的代善之口,後者可以籠絡人心。
至于最為桀骜不馴的莽古爾泰,即便是心中有怨言,大勢之下,也無可奈何。論手握軍隊的數量,遠遠比不上代善,正紅旗和鑲紅旗的旗主;論智謀,八匹馬也趕不上皇太極。
此刻,營帳裏還有一個漢人謀士,正是範文程,他就是那些為數不多的衆人之一,能夠看出皇太極用意者。借助此次南下伐明,削弱老牌貝勒、自己那些軍功赫赫的兄長影響,加大自己對八旗軍的掌控力度。
範文程的眸光閃動了兩下,暗暗下定了決心,誓死追随皇太極,博得個一世功名,開國元勳,開啓了他的曠世漢奸之路,為以後的明之滅亡添磚加瓦。
與此同時,遠在千裏之外的北京城內,奉天殿中,崇祯手裏捧着一本奏折,低首展閱着,內閣首撫韓爌站于下方,徐徐說道:“皇上,根據薊遼督師袁崇煥來報,後金剛剛打擊察哈爾部不久,又收服了喀喇沁所部,八旗軍與蒙古騎兵大量聚集在喀喇沁草原上。而且,遵化和薊門一直都是朝廷的兵力薄弱之處,沿線的長城各路關卡更是軍紀廢弛多年,很容易被後金軍攻破。”
然而,崇祯的神色古無波瀾,看完袁崇煥的折子之後,淡淡地說道:“韓愛卿,有些危言聳聽了吧。雖然遵化一帶的長城罕有戰事,一直都很平靜。但是,那裏的城防應該沒有那麽不堪吧。”
韓爌的神色明顯一動,眉宇間閃過一絲憂慮,剛想插話,就被崇祯接下來的話語打斷了。
“何況,後金剛剛經歷過兩場大戰,即便全部是大勝而歸,多多少也會有一些傷亡。以疲憊之師繞道蒙古,攻打遵化一帶的長城關隘。一旦兵犯長城,攻入管內,距離遼東那麽遠,難道他皇太極就不怕被困在關內,老巢被我軍攻占?”
不得不說,勤政的崇祯帝雖然生性多疑,急于近利,還是有一些眼光。
然而,韓爌的心裏更加的焦慮,有苦說不出,唯有暗暗腹诽:“皇上啊,今時不同于往日,遼東沒有了毛文龍在皮島上掣肘,皇太極怎麽可能還會擔心他的大後方?而且,錦州等地的大軍兵出山海關,想要襲擊後金的老巢,根本就沒有那麽容易。”
“皇上,醒醒吧,一旦後金的騎兵越過長城,控制了遵化,就等于打開了兵犯北京的大門。如果京師不是在這裏,移都到南京,你說的那些當然好了。可是,皇上陛下,你先在身處北京,就出在強敵之下。就算是寧錦的大軍攻入後金的老巢,京師危矣,大明危矣~!”
這些是韓爌的心裏話,也是袁崇煥分析的,并且一再告訴他的。可是,韓爌無法說出,擔心遭到皇帝的貶谪。
無論是處死毛文龍,還是遷都南京,前者是是皇帝默許的,後者不僅朝中大臣激烈反對,更是崇祯的大忌,不到萬分緊急之時,絕不會倉皇離開北京城。
“好了,韓愛卿,咱們就不說這些了。你先回去吧,不要忘了提醒袁崇煥,他與朕的五年之約。五年之內,解決後金之患。”
聞聽此言,韓爌的心裏又是一陣苦澀,不得不小心回應:“是,皇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韓爌清楚的知道,袁崇煥的五年平遼論有多大的水分。如果真能在短短的五年之內,解決遼東之患,平叛後金,也不會有今天的局面,山海關的大軍一直處于守勢。
即便是皇太極西讨蒙古的察哈爾林丹汗部,東征朝鮮之時,那個時候,大軍都無法出兵山海關,趁機直搗後金老巢,更何況現在?
雖然心事重重,韓爌很想将這些話說給崇祯帝,但前車之鑒,前面那些建言直谏大臣的下場,使得韓爌望而卻步,只能明哲保身,灰溜溜的離去。
------------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