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冤魂索命
沈白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問卻讓一向風流倜傥的祝大公子額頭見了汗,他支支吾吾道:“五篇……”
“哦?”沈白微微一笑,“敢問是哪五篇?”
祝東樓似是生怕自己忘掉般緊張道:“《玄玉》《水鬼》《虎女》《野墳》《夜半怪談》。”
沈白聞言嘴角閃過一絲怪異的笑,他從自己的案上拾起了一本書遞給了祝東樓,“那敢問祝公子,這一本《風波鑒》可是出自公子的手?”
祝東樓狐疑地接過了沈白手中的那本書,書封上大大的三個字:風波鑒!
祝東樓硬着頭皮翻開了這本書,只是粗略掃了幾頁,就已經大驚失色!他仿佛說了謊話卻被私塾先生抓了個正着的學生一般,強自鎮定地看向沈白,可是他的神色卻難掩慌張。
沈白輕輕一指祝東樓手中的那本《風波鑒》,悠然道:“這就是市井中如今流傳着的最新一冊《風波鑒》,可是這個小篇卻是《狐媚》!而其中的描寫極為香豔,和之前幾冊《風波鑒》的風格迥然不同。本官本來一直不解這其中的緣故,剛剛聽了祝公子之言才茅塞頓開,原來這部小篇根本不是出自祝公子的手,而是個僞篇!”
沈白故意頓了頓,漫不經心地掃了掃祝東樓尴尬的面色,又好似剛剛發現一般看向這冊《狐媚》的書脊處,不解道:“咦?不對啊,這書好像是印自祝公子那函意坊啊,祝公子怎麽不知呢?”
祝東樓聞言簡直是如坐針氈,只聽他怒道:“定是手下那幫人為了牟利,竟然連這種僞篇都印出來賣,實在是祝某治下不嚴之過,讓大人見笑了。”
沈白聞言心底一陣冷笑,面上卻是一副了然之意,“祝公子,以本官之見,還是暫停《風波鑒》一書的制版吧。此書如今出了離奇的命案,而殺人者明顯是沖着《風波鑒》一書而來的。祝公子身為此書的作者,還是小心一些為好。對了,知道這‘落魄書生’就是祝公子的人可多嗎?”沈白提到這“落魄書生”幾個字的時候故意加重了發音,幾乎立刻就感到了祝東樓的不自在。
其實祝東樓如今心底已是恐慌一片,他不過是在沈白面前勉強支撐罷了,只聽他幹笑道:“祝某行事一向光明磊落,我才不怕什麽殺人者呢!不過是些見不得光的東西罷了!”
沈白卻是謹慎地搖了搖頭,故意壓低了聲音道:“祝公子不覺得這命案透着邪氣嗎?很像是這《風波鑒》一書成精了一般。書會殺人嗎?自然不會,不過如果是冤魂呢?本官總覺得這冤魂和這《風波鑒》一定很有淵源……”
祝東樓聽沈白這麽說,身體一抖,慘白着臉,一言不發。
送走了祝東樓,陸元青才從書房屏風的後面慢慢走了出來,他和沈白相視一笑,“大人,和祝東樓一談,雖然他什麽都不肯說,但是至少我們确定了幾件事。”
沈白點點頭,“不錯!第一,落魄書生必然不是祝東樓。第二,祝東樓認識落魄書生。第三,對于那三名死者,祝東樓應該也不陌生,我剛剛念到他們名字的時候,祝東樓的神色極為驚訝。第四,假的《風波鑒》之所以能刻板印刷必定和祝東樓脫不了關系。第五,那三名死者的死亡方式和形态與書中描寫一致,這一點讓祝東樓深深畏懼。最後,祝東樓害怕我剛剛提到的冤魂索命。元青認為這個讓祝東樓害怕的冤魂是誰?”
陸元青微微一笑,“大人,祝府的如雲姑娘曾經提過,祝府失蹤了一個叫做阿源的女子,後來派去找尋她的人說她已經死了……”
Advertisement
沈白皺眉道:“阿源……那麽元青還認為那個真正的落魄書生已經死了嗎?祝東樓害怕的難道不是他的冤魂嗎?”
陸元青微微想了想問道:“蘇州府那邊可有回複?”
沈白搖了搖頭,“還沒有。對了元青,邵鷹今早告知我這三名死者在今年春闱會試中都是同一考組的考生,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見過面的,甚至并不陌生。”
陸元青腦中忽然閃過什麽,他立刻道:“大人,凡是會試皆是十人一考組,那麽大人可能拿到死者這一考組所有人的名單嗎?”
沈白聞言一頓,“元青是說這一組的名單中的某一人就會成為殺人者下一個目标?”
陸元青搖搖頭,“我只是突然覺得這件事過于巧合罷了,為什麽這三名死者都是同一考組的考生呢?這個考組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古語有雲:官官相護。其實官官相護之外,也會偶爾官官相助的。
沈白果然是在京城有些背景之人,不過兩日的工夫,那份春闱會試乙組考生的名單便已到手。
打發走送信之人,沈白看了看陸元青詢問的神色微微一笑道:“這次多虧我在翰林院時的老師相助,這份名單才能這般快到手。”
陸元青欣然贊道:“大人原來是翰林院出身,失敬失敬!”
沈白卻是自嘲道:“從翰林院出來的同一期的同僚中,只有我來了這汴城小縣做了這芝麻綠豆官呢!”他雖在說着嘲諷的話,可是眼底卻有笑意,讓陸元青覺得他的抱怨只不過是故意為之而已,無甚輕重。
名單一目了然,可是卻看得沈白和陸元青一臉驚訝,只見上面寫道:〖曾羽良,濟南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一編,未中貢士,返鄉。
田中奎,廬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二編,未中貢士,返鄉。
賈延午,汴城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三編,未中貢士,返鄉。
張昭,饒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四編,中貢士,二月之後,進京準備殿試之考。
王佐,鄭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五編,中貢士,二月之後,進京準備殿試之考。
蕭佩,福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六編,未中貢士,返鄉。
祝東樓,汴城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七編,中貢士,二月之後,進京準備殿試之考。
李延,廣西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八編,未中貢士,返鄉。
陳言,蘇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九編,未中貢士,返鄉。
肖長富,揚州人,嘉靖三十九年春闱乙組十編,中貢士,二月之後,進京準備殿試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