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魏寶山一鳴驚人
上回書說到魏寶山和馬伯通奉命去勘定龍穴,次日二人穿戴整齊,帶了足夠的盤纏趕緊上路了。
二人按照地圖上的指示,穿山越嶺,跋山涉水,差不多走遍了整個遼東,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總算把四個地方都走了一遍,心裏也有了數了。魏寶山最後還是有些不放心,臨回城前又到自己選定的地方重新看了一遍,心裏總算是有了點兒底,眼瞅着時間也差不多了,趕緊和馬伯通返回沈陽複命。
言途無話,書說簡短,魏寶山和馬伯通回到沈陽城,第一時間就找到了範文程,把事情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範文程點了點頭:“寶山,這件事我相信你的能力。你回來得剛好,還有一件事,就在三天前,顯佑宮的張玄靈道長派人給汗王捎來書信,也要商談先汗勘定風水寶地的事情,約汗王及衆貝勒七月初五到棋盤山相見。”
“顯佑宮?張玄靈?”魏寶山和馬伯通都是一愣,不知道這人究竟是何人也,竟然擺這麽大譜,竟然對大金國這些重要人物呼來喝去,這譜也太大了。
這張玄靈确實不簡單,那可是難有的幾位奇人之一,之所以敢擺這麽大譜,那是人家有這個資格。說起此人,還得從幾十年前說起,那還是萬歷二十九年,有一天,努爾哈赤帶着子侄晨練歸來,忽然有親兵來報,說是門外有一個道士求見。努爾哈赤一生敬天畏神,對道士僧人更是十分看重,聽說此事後,不敢怠慢,趕緊整衣出門相迎。
走到門外,果真看到一個道士,鶴發童顏,手執拂塵,一派仙風道骨。 別看努爾哈赤是堂堂的汗王,但是為人和藹,禮賢下士,尤其對僧道這些方外之人,更是十分尊重,趕緊率先躬身行禮,詢問道士何事。
道士拂須微笑道:“貧道張玄靈,久聞汗王大名,途經寶地,實乃三生有幸。吾觀天象,帝星下凡,紫氣升騰。想必汗王祖陵必占風水龍穴。不過适才發現汗王府內陰氣過重,與風水有些不合,恐有阻汗王大業!”
努爾哈赤聞聽,心內大驚,自己祖上所葬之地乃是絕密之事,外人根本就無從得知。可是聽這道人口氣,似乎竟然知曉一二。看來,此人果真不是凡人,便求老道能否再給指點一二。
張玄靈用手遙指東方,告訴努爾哈赤,在此城向東,有一高崗,形如龜背。前有蘇克素護河,後有龍崗山為靠,西有鳳凰山,東有麒麟嶺。龍鳳龜鱗,是為四靈,四靈俱在,必生帝王之家。若把都城建在那裏,汗王基業将堅如磐石,萬年永昌。
努爾哈赤聽後大喜:“老神仙所言甚是,那裏正是我祖上故居之地,我也早有回遷之意。只是有一點,那裏沒有水源,并不适合大軍駐紮,實在有些為難。”
張玄靈搖頭道:“非也,據貧道所知,此地為龍潛之地,龍眼之水直通東海,就算是駐紮千軍萬馬也是飲之不盡!”
努爾哈赤驚訝道:“此話當真?”
張玄靈點了點頭:“貧道不敢戲言。”
随後一幹衆人跟随道長上到高崗之上,張玄靈指着一棵水缸粗細的大榆樹告訴衆人,龍眼就在此樹之下。
大夥圍着榆樹轉了好幾圈,還是有些不信,于是便叫來幾個人,開始挖掘。掘地不到三尺,就挖到了一塊大石板,石板直徑大約一丈有餘,重逾千斤。十幾個兵丁喊着號子擡了半天,石板仍然紋絲未動。
Advertisement
張玄靈手執拂塵沖努爾哈赤道:“若要得此天水,需前世有緣,還請汗王焚香!”
努爾哈赤盯着這塊大石板,有些遲疑,看了一眼道長,只好走上前去,親***香叩拜。
說來也怪,等到衆人再次擡石,竟然很容易就給搬開了。石頭剛一挪開,一股清泉便疾射而出,水柱噴了足有一人多高,好半天後才漸漸落下,最後高出地面盈尺,滿而不溢,努爾哈赤一幹衆人早已驚呆住了。
張玄靈點頭笑道:“此泉之水何供千軍萬馬飲,即使大旱十年,水亦如常,還望汗王早日遷都于此,早鑄帝王之基!”
努爾哈赤大喜,欲厚贈張玄靈,不過,老道說什麽也不要,坦言相告,金銀之物,只是些身外之物,多了亦是累贅,不知此城建好後,可否在城外為他建一遮風擋雨的修行之處。
努爾哈赤聽說道長要修行于此,更是求之不得。兩年後,大清王朝第一都赫圖阿拉城修建完畢。同時,也為道長在城東山岡處建了一座觀,即是“顯佑宮”。自從張玄靈道長進入此宮後,努爾哈赤時常來這裏與道長交談,幾番過後,二人成為密友,私交頗厚。而這張玄靈道長也的确有些本事,知天文,曉易理,明陰陽,懂八卦,對于奇門遁甲、風水相地更是頗有建樹。後來,努爾哈赤每遇戰事或重大活動之前,都要率貝勒大臣等人進宮上香,祈求神明保佑,由張玄靈問蔔吉兇,十占十驗。顯佑宮的地位也變得特殊起來,而張玄靈則隐隐有些成了大金國的幕後軍師之意。滿朝上下,就連努爾哈赤見到張玄靈也要起身行禮,尊聲“老神仙”。
閑言少敘,書接前文。三天後,一支大隊人馬,沿着渾河邊的土道向棋盤山行進。走在前邊的正是皇太極,緊随其後的是範文程等文官和代善、莽古爾泰等一群武将。一行隊伍二十餘人,全是大金國位高權重的人物,除了重大征戰以外,大金國這些要人一起出動,這還是第一次。
眼下已是七月,春風送暖,陽光明媚,距沈陽城四十餘裏的棋盤山,滿山翠綠,郁郁蔥蔥。
大隊人馬到了山下,全都下馬,命人在山下等候,皇太極率衆貝勒、衆大臣徒步上山。
衆人行至半山腰處,山上下來兩個小道士前來迎接,在小道士的引領下,衆人到了山腰一處平坦的空地上,張玄靈正在松下打坐,見衆人上山了,這才徐徐睜開雙目。
衆人上次見到張玄靈,還是兩年多前,先汗去世前。兩年多了,張玄靈一點兒也不顯老,依然鶴發童顏,面色似乎更加紅潤,頗有幾分返老還童的樣子。誰也沒用吩咐,趕緊一齊跪倒。皇太極也要準備參拜,張玄靈慌忙站起:“貧道參見汗王。衆貝勒也快快請起,貧道怎敢受衆星宿之拜,莫要折殺貧道。”
皇太極笑問候道:“老神仙應當受禮,多年未見,老神仙的身體越發硬朗了,真令我們紅塵中人羨慕。”
張玄靈笑道:“汗王受命于天,重整乾坤,拯救黎民,國事繁忙,還應為國珍重。”
“先汗駕崩,衆兄弟将這副重擔壓給了本王,恐怕從此難以安生了。”
衆人聚在道長身旁問這問那,好一陣寒暄後,張玄靈将話轉入了正題:“貧道今天請汗王及衆貝勒上山,是要談及為先汗地宮選址之事。受汗王所托,三年來,貧道遍訪了白山黑水,共尋到四處風水寶地,這才請汗王做最後定奪。既然汗王已經選好了穴址,貧道這才敢吐露隐情。實不相瞞,這四處穴址雖然都是風水上佳之地,但有一處與衆不同,乃是罕見的‘隐龍穴’,稱為‘雙龍出海’。此穴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必須要經過兩個人的點穴紮位,而且要點在同一處,誤差不出一尺方能奏效。貧道當初便在龍穴處留下了信物,如果有緣,貧道也希望汗王所選之穴就是此穴,此穴一旦點中,福澤無窮,大金之勢,将會綿綿悠長。”
三貝勒莽古爾泰在旁邊笑道:“老神仙,如此說來,你偷偷再指定一人不就行了嗎?”
張玄靈搖了搖頭:“天機不能洩露,騙得了人騙不了天。天下之福,緣者得之,不能強求。”
皇太極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範文程,随即轉過頭道:“感謝老神仙,吾愛新覺羅一族将世世代代供奉顯佑宮及道長。”
張玄靈微微笑道:“貧道自從京城流落到建州,蒙先汗賜觀,方有遮風避雨修煉之所,恩養之德,理應回報,此即為報答先汗的一份厚禮吧。貧道今天了卻了一個重大心願,從此将與汗王及衆貝勒別矣。”
“道長何出此言?道長在沈陽宮中所居三官廟,朕一直命人灑掃,香火從未間斷,還盼道長能來此高卧,也好為朕與衆貝勒指點迷津。”
“貧道寄身紅塵近二百餘年,駕鶴西去之日不遠,若汗王能在國事之餘,多眷顧些顯佑宮,三清界上,貧道将感之不盡矣。”說罷,拂塵一甩,白影飄飄,幾個縱躍便到了山頂,轉瞬就不見了。
範文程回頭悄悄地問魏寶山道:“寶山,适才你也聽到了,老神仙說的隐龍穴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啊?”
魏寶山往前湊了湊,告訴範文程,所謂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行于地,形麗于天。氣自天生,理自地成;氣自地生,理自天成。天下龍脈除天龍八脈以外,尚有奇龍十八脈,混龍三十六脈,異龍七十二脈。天下龍脈百十餘條,龍穴更是數以百計,然而這些龍穴中,又可細分為五大正穴、十大偏穴和八大隐穴。隐龍穴就是隐穴,此穴游離不定,每隔二十年便會自行游走,很難點中。不過,要是只能點中此穴,張道長所言句句屬實,入主中原,指日可待。
範文程聞聽,倒吸了一口氣,一方面是驚訝于風水之玄,另一方面,範文程也不禁有些擔心起來。官場上的事情,他再了解不過了。都說伴君如伴虎,這話一點兒不假。如果四個穴址都是差不太多,只要魏寶山選好後能說出個子午卯酉來,誰也說不出別的來。但是,如今事情可就有些麻煩了,萬一魏寶山沒有點中隐龍穴,到時候該如何解釋呢?就算汗王度量大,不計較,那些滿人重臣呢?那些貝勒貝子呢?恐怕事情不會這麽簡單,真要是一不留神,很容易惹火燒身了,想到這兒,範文程不禁有些擔憂起來。
皇太極見張玄靈走遠了,回頭沖着範文程和顏悅色道:“文程先生,我們走吧!”
範文程趕緊點了點頭,示意魏寶山前面帶路。
一行人在魏寶山的帶領下,騎馬趕到距沈陽城二十裏外的石嘴山下,棄馬步行上山,一口氣走到一處山凹裏方才停了下來。
魏寶山指着這裏道:“此山源自長白龍崗,背倚大臺山,前臨渾河水,中有興隆嶺。承先汗祖陵之龍氣,與尼雅瑪山一脈相承,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正是難得的帝王風水山勢。”
皇太極聞聽,點了點頭,讓魏寶山繼續說下去。
魏寶山雖說有些緊張,但是也知道這種場合,非同兒戲。馬伯通不止一次告誡他,說話千萬不能猶豫,不能拖泥帶水,就算是說錯了,也得理直氣壯,都說伴君如伴虎,千萬不能讓其有一絲疑心。
想到這兒,趕緊繼續說道:“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這裏左右二山,與龍崗一脈相承,如兩條巨龍,延伸十餘裏後才緩緩低垂,一直收至石嘴山左右,形成玉帶攬腰之收勢。前方興隆嶺,秀麗多姿;後面的大臺山,主峰垂頭向下,恰如龜首,意為福壽綿長。山內有泉百眼,山前是渾河水,置座四平八穩,人眠山上龍方住,水注堂心穴自安。縱觀其勢,群山拱衛,衆水環繞,實乃為真龍結穴之地。此處紫氣如蓋,浮雲藹藹,四時彌留,流泉甘洌,土香而膩,夜晚有毫光直沖牛鬥,先汗若葬于此地,大金國必将定鼎中原,君臨天下。”
在場數十人,鴉雀無聲,直到魏寶山說完後半晌,這才回過神來,都是暗暗點頭稱贊。雖說大多不通風水之術,但是魏寶山邊說邊指,大家看得真切,對此更是深信不疑了。
皇太極拂掌笑道:“你叫魏寶山?”
“正是!”
“哦,好,不知龍穴其位究竟在哪裏呢?”皇太極左右環顧,有些好奇。
魏寶山不慌不忙從懷裏掏出一包香灰,用手抓過一把,緩步向前走了十餘步,左右看了看後,平伸右手,張開手掌,但見香灰無風自飄,打着旋地扶搖直上,像是刮起了一陣黑旋風,足有水桶粗細。在場衆人無不驚愣,兩只眼睛都瞪直了。
足足持續了一刻鐘,香花終于飛散了。
魏寶山指着腳下的地面道:“此地藏風聚氣,正是龍穴之所在。”
皇太極招了招手,過來兩個随從,用鏟子試着往下挖了幾鍬。
過去墓穴選址,從風水上講,所選之穴是不能挖出石塊磚頭或是鼠蟻一類的東西的,一旦挖出這些東西,那就說明,點穴有誤,破了風水。要是尋常人家還好說,大不了再找個地方,但是這可是給皇家辦事兒,稍有差池,腦袋就得搬家,根本沒有再來的可能。
馬伯通和範文程的心都揪得緊緊的,死死地盯着挖土的那幾個人,生怕挖出些不吉利的東西來。提心吊膽地盯了沒多大一會兒,臉上就見汗了。
突然,有個兵士喊了聲:“禀汗王,有東西!”
“啊?”範文程差一點就摔地上了,幸好馬伯通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輕聲道:“先生莫慌,您再仔細看看!”
範文程睜眼仔細觀瞧,竟然挖出了一串“梅花錢”。不僅範文程,所有人都驚訝得目瞪口呆。不過,瞬間,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了,這一定就是張玄靈道長留下的信物,這裏就是隐龍穴!再看站在一旁,穿得土裏土氣,像是種地的大老趕,誰都不敢輕視了,真沒想到,這個莊稼漢竟然身懷絕技,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在場衆人齊齊跪倒高呼,大金蒙天浩恩,福澤無窮,他日必定入主中原,重整乾坤。
皇太極也是欣喜異常,對着魏寶山深施一禮,朗聲道:“魏寶山,真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竟有身懷絕學,實乃我大金之幸!”
魏寶山剛要說話,就見皇太極一擺手,止住了魏寶山,面向衆人說道:“魏寶山對我大金有恩,身懷異術,本王特賜封號‘摩哥蘇巴克什’,是大金國的第一風水師!”
書中代言,巴克什在滿語中是對有知識、有學問的人的尊稱,和“老師”的意思差不多。摩哥蘇是滿語,翻譯過來是“智慧”的意思。“巴克什”作為一種賜號,在天命年間,努爾哈赤對漠南蒙古實行綏撫政策,女真中一些兼通滿、蒙、漢語之臣,頻頻出使,傳宣汗谕,招納降服,被賜號“巴克什”。文臣賜號“巴克什”,武臣賜號“巴圖魯”都是屬于榮譽稱號。
皇太極金口一開,在場衆人歡聲雷動,高呼“巴克什”,響徹雲霄。
魏寶山愣在原地,徹底呆住了,旁邊的範文程悄聲提醒,魏寶山這才想起,趕緊跪地謝恩。
魏寶山可謂是平步青雲,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個普通老百姓竟然有朝一日變成了大金第一風水師,露盡了臉,出盡了風頭。
皇太極看着魏寶山笑道:“寶山哪,本王有心要你在朝中為官,不知你意下如何?”
範文程一聽,偷偷地捅了魏寶山一下:“寶山,還不磕頭謝恩?汗王要加封你官職,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魏寶山呢,低頭頭,竟然沒言語。
他這一沉默不要緊,底下的文武大臣都吃了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