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章節
很白,像拴着的一顆偌大氣球,唱師出現在了鎮東口河灘上。整整十四個月的幹旱,倒流河的水有多半渴死成了沙子,唱師是騎了竹竿過的河,在地裏幹活的人沒問他是從哪兒回來的,只問天上這是什麽雲呀,他并沒回答,卻說:呀呀,這麽多的金子!到了夏天,倒流河岸的路要硬化,需要大量的砂子,一方砂子賣到六元錢,好多人才想起唱師曾經說過的話,後悔沒有早早把沙子囤起來。之後的整個夏天和秋天,唱師除了為南溝北岔的孝家去唱陰歌外,一有空老是到山上采果子,就有了一些人也跟着采果子,果子有五味子,野酸棗,珍珠果,還有八月炸瓜和猕猴桃,一邊轟着烏鴉一邊往嘴裏吃,聽見了啄木鳥在地敲木頭,也就叩牙。秋後鎮上人差不多都害起了打擺子,冷起來捂着兩床被子還渾身篩了糠似的,吃果子的人沒事。唱師還喜歡在坡上曬太陽,惹得後山林子裏的香獐子也學了樣,陽坡裏腿叉開曬起腺囊,鎮上人便因此去圍獵,得了許多麝香。
又過了一年,秦嶺外的平原上地震,波及到秦嶺,鎮上家家的門環都搖得哐啷啷響,人們全跑出門睡在野外的油毛氈棚裏。睡了七天,天天在傳着還有餘震的,還有餘震的,可餘震還是沒發生,就煩了,盼着餘震快來。終于在第八天再震了一次,并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心踏實下來,才驀然發覺唱師壓根就沒有出窯洞。他是早知道地震會沒事的才一直待在土窯的?放羊的父子去了那個土窯,土窯外一叢鴿子花開了四朵,大若碗口,白得像雪,而唱師靜靜地躺在炕上,炕下的草鞋裏還卧着一只松鼠,看見了他們,洗了一下臉,才慢悠悠地走了。原來唱師是病了。唱師是從來都不患病的,但這一次病了,又病得很重,腿腫得有桶粗,一張多麽能說會唱的嘴,皺得如嬰兒屁眼,張開着,竟說不出了話。
放羊父子拉了一只羊到鎮街請醫生,醫生問了病情,說不用治了,醫生是治病而治不了命的。放羊父子說:他活成精了,他是人精呀!醫生說:神仙也有壽麽。讓把羊拉回去。
放羊父子嘆了一口氣,回到土窯裏等待着唱師老死,老死了把他埋葬。唱師不吃不喝了二十天,卻仍然不死。扁鼓挂在牆上,夜裏常常自鳴,那一根竹竿是放在窯門後的,天明卻走到了窯門外的石碾旁。這時間正是學校放了暑假,讀書的孩子回來了,孩子也便替了父親和爺爺守候唱師。放羊的父子要去放羊,就叮咛着孩子:用心守着,一旦唱師咽了氣,先不要哭,因為這時放起悲聲,死去的人容易迷糊去陰間的路,可能會變成游魂野鬼,一定得燒了倒頭紙,給小鬼們都發散過路錢,然後就在窯外大聲喊我們,我們聽見就立馬來了。這孩子在土窯裏守候着,過一會兒去看看唱師,唱師眼閉着,以為人過去了,用手試試鼻孔,鼻孔還出氣。過一會兒再去試試鼻孔,鼻孔還是出氣。如此守過三天,唱師仍在出氣,這孩子就無聊了,想着自己古文成績不好,趁這陣可以補習補習,便讓爹請了鎮街上一位教師來輔導,應允将來送五斤羊毛。這教師也是個飽學人,便拿了一冊《山海經》為課本,每日來一次,一次輔導兩節。
唱師靜靜地在炕上躺着,身子動不了,耳朵還靈,腦子也清白,就聽着老師給孩子講授。這時候,風就從窯門外往裏進,風進來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是一縷縷雲絲,窯洞裏有了一種異香,招來一只蝴蝶。唱師唱了一輩子陰歌,他能把前朝後代的故事編進唱詞裏,可他沒讀過《山海經》,連聽說過都沒有,而老師念的說的卻盡是山上海上和山上海上的事,海他是沒經過,秦嶺裏只說海吃海喝這個詞,把太大的碗也叫做海碗,可山呀,秦嶺裏的山哪一處他沒去過呢,哪一條溝壑哪一座崖岩不認識他呢?唱師就想說話,又說不出來,連動一下舌頭的氣力也沒有了,只是出氣一陣急促一陣緩慢,再就是他感覺他的頭發還在長,胳膊上腿上的汗毛也在長,像草一樣地長,他聽得見炕席下螞蟻在爬,蝴蝶的粉翅扇動了五十下才在空中走過一步,要出窯去。孩子也看見了那只蝴蝶,起身要去逮,老師用鋼筆在孩子的頭上敲了一下,說:專心!蝴蝶是飛出了窯門,栖在草叢裏,卻變成了一朵花。
第一個故事
《山海經》是一本奇書,它涵蓋了中國上古時期的地理、天文、歷史、神話、氣象、動物、植物、礦藏、醫藥、宗教的諸多內容。共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全書記載山名五千三百多處,水名二百五十餘處,動物一百二十餘種,植物五十餘種。今天學卷一,《南山經》的首山系次山系。
※※※
我念一句,你念一句。
南山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又東三百裏,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又東三百八十裏,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又東三百七十裏,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又東三百裏,曰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冬死而複生,食之無腫疾。又東四百裏,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又東三百裏,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佩之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食之無卧。又東三百裏,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 ,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又東三百五十裏,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東海,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凡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裏。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白菅為席。
※※※
有什麽要問的?
問:《山海經》的“經”,如《易經》、《道德經》,是經典的意思嗎?
答:不,是經歷。
問:所經之山,怎麽只寫山水的方位、礦産、草木和飛禽走獸呢,又都是那麽奇怪?
答:這是九州定制之前的書呀!那時人類才開始了解身處的大自然,山是什麽山,水是什麽水,山水中有什麽草木、礦産,飛禽走獸,肯定是見啥都奇怪。秦嶺裏不是也有混沌初分,老鼠咬開了天,牛辟開了地的傳說嗎?他們就是那樣認識天地的,認識老鼠和牛的。《山海經》可以說是寫人類的成長,在飽聞怪事中逐漸才走向無驚的。
問:為什麽總有“食之不饑”,“食之善走”,“食之不疥”,“食之無卧”呢?
答:虎豹鷹隼是食肉的,牛馬豬羊是食草的,上天造人的時候并沒有安排人的食物,所以人永遠是饑餓的,得自己去尋找可吃的東西,便什麽都吃,想着法兒去吃,在自然界裏突破食物鏈,一路吃了過來。人史就是吃史。
問:怎麽有了九尾四耳、其目在背的猼就“佩之不畏”;佩了鹿蜀就“宜子孫”,類自為牝牡,吃了就“不妒”?
答:或許是佩了猼後“不畏”,發現猼是九尾四耳,其目在背,遂之總結出耳朵能聽到四面聲音而眼能看到八方的就不會迷惑不産生畏懼。或許是佩之了鹿蜀後生育力強、子孫旺盛,發現鹿蜀是生活在“陽多赤金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