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天子單獨留維摩說了一會兒話。
二郎等在書房裏,默然思索着建康的局勢。
就他看來,就算李斛真的打過來,建康也不至于到危急存亡的地步。
——羯人不過幾萬而已,歷經十七八年之後,能聚集起來的能有一萬?而且和江南漢人混居多年,武藝早已生疏。也許比尋常百姓好些,可和正規的官軍相比,還是有所不敵。
何況還要突破長江防線和石頭城防。
建康真正的危機其實不在于叛亂,而在于四面火起的時候,天子驟然倒下。
萬一人心因此動蕩起來,四方戰事再如北伐時那般來一次大潰退——那才是真的回天乏術。
二郎心中也不由會閃過這麽個念頭,若維摩無法穩定局面,這對他而言也未必不是個機會……可也只是一閃念罷了。
他心裏很清楚,眼下不是争權奪勢的時候。兄弟阋于牆,外禦其侮。如今最要緊的是和維摩協力平定大局。也好令父親安心養病。
不多時,維摩便和顧景樓一道從殿裏出來。
二郎迎上前去,彼此見禮之後,維摩便對顧景樓道,“一切便都托付給淩雲你了。”
顧景樓道,“願效犬馬。”
顧景樓告退離開。二郎心中隐隐感到有些不對,到底還是沒忍住,道,“他難得來一趟,大哥不讓三姐和他見一面嗎?”
維摩道,“我提了一句,他說眼下的局面危急,無暇顧及兒女私情。”又道,“我也覺着,要見面以後有得是機會,眼下要緊的還是盡快令顧公入京勤王。”
二郎沉默了片刻,道,“阿兄想令他去江州傳旨?”
維摩道,“是,我已命他即刻南下了。”
Advertisement
二郎忍了幾忍——他這會兒若勸維摩将顧景樓留在建康,未免顯得心胸狹隘。傳出去只怕要令顧淮和顧景樓心生忌憚。可他還是不能不覺着,和維摩這般坦率誠懇的君子共事,實在讓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然而吐之又徒然凸顯自己的小人之心。
到底還是勸阻道,“城中正當用人的時候。難得他從汝南來,熟悉叛軍的習性,阿兄何不留他在身旁咨詢?去江州傳旨這等小事,又不是非他不可。”
維摩遙望着顧景樓的背影,淡然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面急诏傳顧公入京,一面卻将他的兒子強扣在建康,傳出去四方諸侯會怎麽想?”
二郎的話便噎在了口中——維摩當真不是糊塗,只是事事都要占着好名聲,讓二郎實在難以和他走到一路去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維摩是太子。二郎此刻既然要輔佐他,自然就不該同他争占美名。
維摩又問道,“淩雲說李斛在城中有內應,此事你怎麽看?”
二郎便将嫌隙暫且抛開,道,“若大肆盤查起來,徒然擾亂人心。不如私下暗訪,選可靠可信之人把守住要津,加強江上巡防。”又道,“內應能做的不過是接引叛軍渡江,在城中制造混亂、趁亂開啓城門一類……只要丹陽尹和城戍小心防範,想來內應也無機可趁。”
他覺着這件事不值得大張旗鼓。
維摩思索片刻,補充道,“——接引叛軍渡江這一條是最要緊的。”
二郎道,“臣也是這麽想的。江戍兵力還是略嫌薄弱了些,還有上游要津尤其是采石渡,也得增派人手前去據守。”
二郎正仔細思索着,卻冷不丁聽到維摩道,“王琦手中兵力确實單薄,不如另派他人戍守長江。”
二郎想了想——王琦本是他擔任丹陽尹時提拔起來的幕僚。北伐失利之後江上水賊興起,他便調撥了三千人馬給王琦,命他戍守采石渡,沿江巡邏。他是揚州刺史,除了建康水路之外的這一段江上防務,本來便該他來負責。
然而既要和維摩齊心協力,這些事上他也必然要有所讓步,故而二郎也只思索片刻,便道,“阿兄說的是。只是不知該調誰過來?”
維摩便道,“雲奇将軍何缯,你看如何?”
二郎點了點頭——何缯戍守宛陵,距采石渡不到百裏,距建康也才兩百裏水路。換戍到采石渡,只需三五日便可。
維摩見他沒有異議,便道,“那便即刻令王琦撤防回來吧。”
二郎不由愣了一愣,道,“何缯的戍軍未至,便已将王琦撤下,采石渡上豈不是沒有防備了?”
維摩道,“采石渡本來也有千餘戍軍,不過等三五日而已,不會有什麽大礙。”
二郎不由惱火起來,“萬一李斛的叛軍就搶在這三五日渡江呢?”
維摩卻反問道,“萬一李斛的內應就在王琦軍中呢?”
此刻二郎才終于回味過來——原來維摩換防是假,懷疑他手下有李斛的內應是真。他也幾乎立刻明白了維摩的疑慮。若建康城中有人和李斛內外勾結,那麽那個人究竟有何欲求?想來無非是榮華富貴。而什麽樣的榮華富貴不能向天子謀求,反而要向不知能不能成事的叛逆謀求呢?當然就只有天下和皇位了。就此論之,最有可能和李斛裏應外合的人豈不正是他?
二郎怒極反笑,道,“……原來如此。”
維摩道,“你不要多想——我并不是懷疑你,只是就事論之,李斛的內應最有可能在江戍。盡快更換江戍,這也是阿爹的意思。”
二郎一時無話,只道,“臣弟明白,一切唯太子殿下之命是從。”
維摩道,“你畢竟年少,驟然遇到這種大事,難免有照應不到之處。阿爹既然将國事交托給我,必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二郎道,“是。”
從承乾殿中出來,二郎并沒有急着回府。
出了這麽大的事,天子除了一句“好好扶助你阿兄”外一句話也沒叮囑他,維摩更是毫不避諱的懷疑他,二郎總覺着有哪裏不對。
車行在路上,出宣陽門時,他忽就意識到——莫非是因為李斛?
上一代的事二郎不是很清楚,但多少也聽過一些,依稀知道他阿娘和李斛似乎有些糾葛。
當日他并沒有放在心上,此刻仔細思索起來,事情才逐一明了起來。
他腦中略有些亂。
他想,莫非真如傳言所說,他阿娘曾是李斛的妻子而如意是李斛的遺腹子嗎?
那麽……他呢?
在這個問題上,他也只混亂了那麽一會兒。他想,他當然是天子親生,這點毫無疑問,天子也必然沒有懷疑。
天子不放心的并不是他,而是如意。至于維摩,二郎覺着應該是因為前陣子自己風頭太盛令維摩心生忌憚,維摩想趁此機會證明他并不必自己差吧。
如意原來竟不是他的親姐姐嗎?
如意自己是否知道這件事?
如果她知道了……是否會想回到親生父親身邊?
恐怕……二郎想,恐怕如意真的會對李斛心存幻想。哪怕不一定能相認,哪怕明知他是反賊、渣滓,她也會忍不住想去看一看,她的親生父親究竟是什麽樣的人。
二郎想,果然還是得盡快将李斛送回地獄。
在此之前——
二郎喚了人來,吩咐道,“讓舞陽公主立刻回府,就說我在公主府等她,有急事商議。”
他想,在此之前,還是先把如意關起來為好。免得她胡思亂想。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