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提南峒

向導是張明禮的族親,也姓張,叫張成。他因販鹽經常深入黎區,對黎族的生活狀況和習俗很熟悉。

一路上,從他的介紹中得知,靠近漢人縣城的黎族一般都編入了都圖,也就是編戶齊民,一般所稱的“熟黎”,接受漢人管理,一樣的納稅當差,他們多半有些田地,但是産量比漢人的地少得多,多數人還得向峒主——也就是官府任命的土官——佃種些土地,打短工,平時無事就去山裏打獵或者采紅白藤(海南的特産)拿到市上去賣換鹽米農具,不過到到漢區不但要過巡檢司,可怕的是路上還有明軍營地:輕則被勒索過路錢,重則貨物都被搶去,小命都不保。多數人的日子都過得很苦。

漢黎之間的交易一直是不平等的——山貨實在賣不出幾個錢,一頭山豬也換不到二三斤鹽,他們都喜歡漢人的鐵農具,但是價格貴得離譜,幾大簍谷子才能換一把鐮刀,除了峒主和少數有錢的地主,誰也買不起。

一路上平安無事,随着離黎區愈來愈近,地面愈來愈崎岖,從平緩的坡地變成了起伏的丘陵山地。路上的行人也少見了。臨近晌午,一行人停下來休息了一會,吃了帶來的幹糧,又繼續趕路。

路上他們經過了明軍的一個營地,據張成說,這座軍營稱為南略營,是鎮守監視進入黎區要隘番豹山的。為了避免麻煩,他們走小路繞過了這座軍營。

過了軍營就是番豹山了,番豹山地形險惡,只有一條一人寬的山間小路通過,這個地方是漢黎雙方分界的主要隘口。過了番豹山,就是生黎居多了。生熟黎各有方言,生活習慣也不大一樣,彼此間很少交往――只有造反的時候才會聯合到一起。

進入山地後,山勢并不險峻,沿路可以看到一小塊一小塊的山間的小片土地,種着即将收割的稻子,比較平緩的山坡上也有種植過的痕跡,綠色的山林裏如同脫毛的毯子,不時露出一塊塊的黃色,這就就是黎民們種的山欄了――這是一種近乎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方式。

遠處的山坡上可以看到零星的一二個村寨。雖然已是秋天,但是海南四時如夏,依舊山花爛漫,草木蔥蔥,風光特別好看。和山外荒煙蔓草的凄涼景象相比別有一番風味。

除了向導張成,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進入黎族聚居的山區,一行人不免多看了幾眼風景。正在此時,眼尖的楊由基看見對面遠遠來了三個人,穿着打扮一看就不是漢人,一行人馬上戒備起來。

幾個土兵過來,隔着一段距離高聲的問着話。他們都穿着布衫,下身卻是三角褲一樣的布條包裹着,這個是黎族男子常穿的一種服飾,有點象日本人的兜裆布,腰裏跨着鈎刀――這是每個黎族男人都随身攜帶的,即是生産工具,又是武器--身背弩箭。

張成出面和他們說了一陣,告知這邊的來意。因為張成經常來這裏販鹽,混了個臉熟,黎族土兵對他沒什麽戒備,便帶他們一行去見峒主。

這是個名叫提南峒的村寨,土兵把他們帶到村子的空地,囑咐他們在這裏休息不要動。這個黎寨沒有寨牆,從外表看起來就是一個規模稍大一點普通村落而已,圍繞着村寨種植着密密麻麻的帶刺的矮樹,期間又長滿了各式各樣的藤蔓和竹子,別說人,連只兔子都鑽不過去。

這樣的圍牆大夥還是第一次看到。村裏房屋都是金字塔形的稻草屋。屋子牆壁是用竹片編成了籬笆糊上泥土做得,看起來很特別。這個提南村,就是這個峒的“首府”所在。

海南所謂的黎峒,大體以自然地形為界限進行劃分的,一般由幾個村子組成。峒主都得到過官府的認可,世襲職務,發有印信、銅牌的憑證。峒主、土舍之類的黎人土官,一是彈壓黎民,維持地方治安和社會秩序;二是每年按時完成官府派下來的各種攤派,這裏有官面上的賦稅,也有官吏私人的“吉錢”。當然少不了他們自己的收入――土官無論大小,官府都不給俸祿,得靠自己去征收。換而言之,只要你每年把該繳的各種官面上私面上的“份子錢”按時繳納了,土官在自己的領地上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基本就是一土皇帝。

過了一會,就有人帶他們去見峒主。一行人被帶進了村子中央的一所大屋。這所屋子比一般的民宅要高大些,建造在基臺上,屋子裏除了中間的甬道,三面都是竹編的床,用來給大家坐卧。火塘在後牆,上面挂着竹筏,用來熏制食物。屋頂側面有開窗,不過采光還是很差,一進去便覺得眼前一黑,過了一會才适應過來。

峒主是個老頭子,姓符,叫符南地,會說比較流利的瓊州話。頭發已經發白,臉色也不甚好――後來他們才知道峒主五十剛出頭,不過按照17世紀的标準在任何地方都算個老者了。夏天南獻上了見面禮——精鹽和農具。

鹽對黎族人民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鑄鐵農具則是生産必需品,見了這些見面禮,符峒主很高興,“尊貴的客人從哪裏來,來我們這有什麽事?”

夏天南便把招收婦女做工的計劃告訴了峒主,并承諾可以一次性付給半年的工錢,可以用銅錢、食鹽、布匹、農具等任何東西支付。

符峒主對這個計劃很有興趣。據他說,最近幾年路上不大平靖,來黎區的漢人小販少了很多,鹽本來就貴,現在價格更高了。只要有鹽,有多少要多少,鐵器也是急需的,這裏農具刀具都很缺。提南峒由五個村子組成,人口約兩千多,婦女占了近一半,一百來個婦女去給漢人做工,對于整個峒沒什麽損失,原始的山欄種植不需要太多的勞力,男子的放狗(集中狩獵)仍然是食物的重要來源。

關鍵是工錢,符峒主承諾出一百個女子,而且是年輕未嫁的。沒等夏天南開出價碼,他就交了底牌——每個女子每月做工包吃住,工錢用鹽支付,每月十斤鹽,一百人就是每月一千斤鹽。

夏天南當場就震驚了,這價格太震撼了,古代少數民族兄弟真是樸實。自己賣鹽一石一兩銀子,十斤鹽還不到一錢銀子,加上吃住,每月每個女工撐死花費自己三五錢銀子。

震驚歸震驚,出于商人的本性,他還是假惺惺地表示價錢是否能低一點。

符峒主表示堅決不能少于每人每月十斤鹽,不過可以額外增加二十人,不要工錢,只要包吃住。夏天南不禁傻眼了,這是什麽算法,免費贈送二十個勞力,和每人八斤鹽有什麽區別?直到後來才知道,符峒主只會用結繩的方法計算十、百等整數。

合作雙方都比較滿意商談的結果,峒主吩咐人拿酒來待客――用黎人種植的山欄稻糯米釀造的米酒,這種酒在後世發展成了一種當地的名産土黃酒“山蘭玉液”。

山欄酒是最簡單的糯米飯發酵酒,釀制期只有七天,酒精含量微乎其微,和後世的酒釀差不多。在場的人都喝了一碗。

度數再低的酒也是酒,有了酒做潤滑劑,談起事情就更容易了。夏天南趁機套出不少其他的情況。他依稀記得歷史書上說中原的棉紡織技術是經黃道婆從瓊州傳到中原的,那麽瓊州本地一定有棉花。

果然,符峒主告訴他,黎區有兩種棉花,一種是樹棉,一種是草棉——其實樹棉就是木棉,草棉就是長絨棉和細絨棉的統稱。

在更早的古代,黎族婦女都是用木棉織布,木棉的纖維雖然具有輕軟、不易被水浸濕、耐壓性強、保暖性強、天然抗菌、不蛀不黴等優點,但是纖維過短,不太适合做紡織原料。

瓊州除了木棉,還有被稱為海島棉的長絨棉。相比被稱為大陸棉的細絨棉,纖維更長,強度更高,适合紡高支紗,能紡出質地手感堪比絲綢的精紡高支棉布。至于細絨棉,就是中國內地種植最多的棉花了,而瓊州的細絨棉很少,多數為長絨棉。

不過夏天南和符南地都不知道瓊州本地産長絨棉和大陸産細絨棉之間的區別,夏天南只知道木棉不适合紡織,草本棉才是紡織的主要原材料,借着賓主之間把酒言歡的氣氛,順勢提出能否購買棉花。

符峒主很爽快的答應了,提出一百斤棉花一斤鹽——黎族在不能種水稻的坡地到處種植了山萸、棉花,漫山遍野倒處都是,在他看來根本不值錢,自己峒裏紡紗織布自用也用不了那麽多。

對于符峒主的驚人價碼,夏天南逐漸适應了,一個大活人都只值十斤鹽,區區棉花又算什麽呢。

談判的結果讓夏天南自己都覺得自己很奸商,其實他不知道專做黎區買賣的小販用一斤粗鹽就能換到一頭山豬,相比之下自己還不是自黑的。

符峒主這邊也覺得得了利益,漢人給他送來了最需要的鹽,一個月有了一千鹽,有了這些鹽,不僅可以滿足自己族人的日常需要,還能用于交換,比如其他峒的水田、牛羊豬等牲口。

至于鐵器,農具可以耕種出更多的糧食,刀具可以武裝土兵。這樣下去,自己峒将成為番豹山一帶最富裕的峒。己方付出的不過是女人和棉花——女人送出去做工既省了糧食還有收入;棉花是女人們自紡自織才用的,山上到處都是,不值幾個錢。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