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艱難的鋼鐵之路
程攀一陣煽情的演說後,提升了領地中的士氣。領地中的民衆在狂熱之後,開始疑問這個正統大道是什麽。
程攀對此的解釋是:“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基本規律,在徹底掌握這些基本規律後,才能制造出複雜的工具來幫助人更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遇到未知的現象不要迷茫,這只是自己對這個世界認識的不夠。”
程攀在許諾了這個大餅後,也把自己套了進去。
為此程攀不得不在通過主動工業革命提高生産力再征服世界這條道上走到黑了,歷史上西方是先發展資本,用錢驅使人用命來搶地盤,再用掠奪征服的領土來發展工業革命提高生産力。西方的這種模式是把人當牲口用,連壞血病都沒解決,就在金幣的誘惑下駕着帆船在海上晃,正是用生命在戰鬥。
今年開春後程攀忙忘了參加本地的統試,在領地中的考科舉的都是外地人,原來本地中科舉的主力在土地革命中悲劇了,本地人由程攀培養起來的工農知識分子給程攀帶到溝裏,只會寫簡體字,想改成寫繁體字的習慣純屬做夢,在領地中到處充滿簡體字的環境下,在這裏生活時間長了的秀才參加科舉後也會常常寫出考官眼中的別字,所以本地人大多參加程攀設立的初小,初中,高中三重畢業考試。
至于程攀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也只是學着寫了一些繁體字,至于科舉?算了吧,反正現在是考官求我考高分。
對于曾經在高考的壓力下就是一條狗的程攀,這輩子對考場無愛。
就這樣程攀缺席考試了,但是他的秀才功名拿到了。
一些主考官對這種明目張膽的科場舞弊,非常憤慨,但是聽說是上頭的命令,就閉上了嘴,經過一段時間打聽,這些官員也就平靜下來。
為了将這個反賊兵不血刃的趕走,通過舞弊給他一個功名,是權宜之計。
行省高層正在全力運作程攀的官位,但是程攀這個身份是蒙古貴族,只是一個南人屁民,讓他當官總要有個名目,總不能公開說是讓這個反賊安分點給他一個官。
這樣在整個朝堂河南江北行省的臉就丢光了,到時候一群政敵就會揪着這個小辮子不放,所以通過科舉步驟一步一步給他個舉人功名,在通過朝廷中一些權臣的關系網,把縣令的職位丢給他。
天見可憐,這幫官老爺給誰求官這麽盡心過,別人求官都是大箱小箱帶着黃白之物弓着腰,陪着笑來的。
程攀到現在屁都沒表示一個,官場上一大群人幫着他走動。
對程攀彪悍的做官經歷就不提了,程攀現在的确很忙。
他一直呆在鋼鐵廠中。
Advertisement
程攀現在領地中的鋼鐵工藝水平,最多打打農具造造水車,齒輪等一些要求不太高的零件,至于像蒸汽機這種東西程攀是不計工本玩出來的。
單單就是蒸汽機那個氣缸,耗費的程攀現在所能煉制最好的鋼鐵,而且在熟練工人的加工下還是十個有九個廢。
就拿程攀現在造的一式火炮來說吧,五炮之後必須停火冷卻,而近代火炮雖然也有身管壽命,但是沒聽說打幾發就要降溫的。
而且現代火炮的管壁也不比老式大炮厚實,可以見識到工業革命時期鋼鐵工藝的飛快提升。
也就是說,程攀現在雖然在實驗室鼓搗出苦味酸這種炸藥,但是沒有合格的鋼鐵造能承受它爆炸的武器,用苦味酸做開花彈,萬一要是在炮膛裏炸,那脆弱的鐵質炮膛可擋不住幾十倍威力于黑火藥的黃色炸藥的爆發。
現在苦味酸只能做用黑火藥推進火箭彈的戰鬥部,還有就是打炮眼炸山開礦。
在鋼鐵廠中,已經是馬鞍山鋼鐵廠廠長的曾老鐵匠用猶豫的語氣對程攀說:“程先生,現在我算知道了,我打了一輩子的鐵,卻發現對鐵塊越來越不了解了,以前出好鐵是靠蒙,現在知道的越多發現裏面的學文大着,這些鐵什麽時候出爐,什麽時候加什麽料、爐溫多高、什麽時候淬火、什麽時候回火這些條件都會導致鐵料性質的變化。”
程攀聽到這些,感覺到自己似乎遇到了這個時代最大的技術壁壘。
沒錯,由于基礎理論科學和材料科學的缺失,工業革命的基石産業——鋼鐵工業已經到達了自己的生産極限。
程攀在穿越之前曾經看到歷史學家說什麽宋朝經濟發達農業發達,鋼鐵産量海量,公元1078年,年産量已經達到了1.27億公斤,已經達到英國18世紀末期的煤鐵産量,程攀看到這則信息委實自豪了一段時期,但是程攀穿越後頭腦漸漸清晰,也許宋朝真的達到産量上的工業革命初期,但是在材料學方面遠遠沒有工業革命應有的水平。
那個時代沒有留下冶煉工藝具體的标準數據,完全是靠老工人的經驗來指揮生産,随着時間的流逝和戰亂的破壞,這些先進的生産經驗沒有被文字實實在在的記載,即使少量記載由于沒有數據,還是得靠後人摸索,沒有一代代工匠智慧的積累,煉鋼的技術水平一直處在低級階段,無法在技術方面踏入工業革命。
程攀想着這些,對曾廠長說:“不同工藝造成的差別要一條一條的記錄,為了生産更好的鋼鐵,給我不停的做實驗。用數據記錄下來,然後按照嚴格的标準來執行。一切困難找行政組解決,現在鋼鐵是工業的核心,如果必要的話其他工業生産部門盡量滿足。一種方法不行就試第二種,不要擔心失敗。”
曾廠長說道:“這樣花的功夫和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這樣不斷的試,每個工藝步驟都要耗費近千噸鐵料!”
聽到千噸鐵料而且還是工藝步驟,程攀倒吸了一口冷氣,然後下定決心說道:“給我試,每樣都試,我們是在為後人開路再大的代價也要上!”
随着程攀的決定,鋼鐵廠忙碌起來,但是鋼鐵工藝提升的代價可不光光是金錢,還有生命。
在一號鋼廠進行鋼鐵工藝實驗的一個月後發生了一場嚴重的事故,幾位鋼鐵工人在攪拌鋼水的工藝探索過程中,觀察的鐵橋崩塌了,三個人掉入鐵水中屍骨無存。
這三人中有一人剛剛完成初中畢業,是領地中緊缺的人才。
在得到消息後程攀沉寂了良久,然後說道:“這三人按照士兵陣亡的最高标準對待,以後在工業事故中死亡的人一律照此标準,在工作中工傷,按照不同級別的工人以及受傷的大小,我會制定一個标準的。”
這時曾廠長說道:“程先生,可是出了這事,鐵廠中人心浮動,對你說的鋼鐵工業試驗産生質疑,他們認為按照現在安全的生産方式出鐵就行了,沒必要冒着這麽大的危險來試驗鋼鐵的生産方式。”
程攀盯着曾鐵匠認真地說道:“老曾,我們走的是正統大道,沒有一條路是自然形成的,都是開路者走出來的,古時候人族從閃電火山附近取出火種,也是燒死很多人才學會用火的,現在我們做的一切都是遺澤後人,這次死去的三個人會在三皇五帝的照顧下享受人族的香火。現在鐵廠的待遇已經很高了,怕死不想幹的人就讓他們走。”
在程攀的勸說以及為工業進步而死的人會受到先祖的照顧,享受整個人族的永久祭拜的許願下,鋼鐵廠的工業試驗繼續開始了。
而程攀也将自己所有的空餘時間放進一同參與鋼廠的工藝試驗過程中。
由于程攀的身先士卒,鋼鐵廠的工人對危險的鋼鐵工業試驗沒有任何怨言,一些最危險的危險都有程攀的身影,由于超感的強大,程攀往往能先一步的發現危險,工業事故發生避免不了,但是數量和嚴重程度大大減小。
在程攀的及時示警下,在事故的發生前和程攀一起的工人就做好了安全措施,最多一些人輕傷,從事危險工藝鋼鐵工人都希望能和程攀一起工作,因為太有安全感了,程攀通過巡查整個鐵廠往往能優先發現安全隐患,死人的重大事故在這個落後的鋼鐵廠中奇跡般的降低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不僅是安全生産方面,在工藝的探索過程中,程攀發現他的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可以比肉眼更清楚的了解鋼材在一系列加工下的變化,鋼鐵工藝的摸索速度提高的飛快,探索一項工藝所費的時間和鐵料縮短了十分之一。
但是工業體系是個很龐大的學科,盡管有程攀的超能力在作弊,但鋼鐵工業的飛躍至少需要十年。
與此同時,程攀泡在鋼鐵廠中的時間變得很長,所以程攀現在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