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為航道而戰
在這場跨省的官司中,江北行省一致的保持沉默,直接把難題交給當時的宰相脫脫,作為剛剛執政4年的脫脫宰相對江南這場混事很頭疼。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最近黃河開始鬧脾氣了,北地大量的農民流離失所,漢人死再多元朝都不會在乎,關鍵是今年的稅收将成為大問題。
江南作為稅賦重地,每年三百萬石的海運糧食十分重要,脫脫實在不想在這個時候鬧啥幺蛾子,且不說把程攀這支戰力強悍的反賊再次逼反後會對蘇杭等地的魚米之鄉造成多大的破壞,單單是海運漕運的截斷就會讓華北地區困頓。
實際上雖然程攀在此時幹得很混賬,但是在此時元朝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十年前蒙古貴族帶着自己的部隊為争權互毆也是常識,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元朝的權利開始由蒙古大貴族們掌控。
而現在程攀幹的事,只不過是打破了元朝貴族們的壟斷而已。
程攀嚣張的殲滅了鎮江大營,但是畢竟沒有直接拿下城池,還不算是正式向朝廷宣戰。
江北對程攀的招安也是脫脫宰相默許的,程攀沒有占據縣城,沒有抗稅,對于久享安樂蒙古朝廷來說,花這個錢去招惹這樣一直很乖,同時有點實力的勢力是劃不來的。
況且這支勢力開始向海上發展,不停的運人出海之後,作為一個地方勢力已經不會有更大的威脅性。
元朝現在唯一對程攀招安的願望,就是程攀的控制地盤不再擴大,這個目标已經完成了。
脫脫宰相還注意到這次沖突是程攀的船隊順江南下與鎮江的守軍發生的,作為一個想自我流放的反賊,竟然還有人想把他留在地界上?!
脫脫對江南的勢力很無語,哪怕成吉思汗也只是為了奪取敵人的財富而戰的,從沒有為了消滅敵人而戰。但是脫脫還是得對江浙行省進行安撫,一陣和稀泥的公文下來,大致意思是朝廷對兩個行省之間的沖突不願意插手,有啥問題自己解決,但是解決的時候不要破壞朝廷的底線。
江浙得到這個消息後,算是知道朝廷想在這件事上中立,同時默許了自己的一定範圍的行動,于是三個騎兵千人隊在泰州西南登陸,筆直的朝如臯縣沖去。
程攀在得到消息後也算是準備好了。
一千人的手槍騎兵被調集至如臯縣,以及2000人的共合軍以及40門火炮。
自從上次大規模火器戰争後,經過一年的生産發展,程攀再次囤積了一次戰争所需的物資。
Advertisement
對于消耗量巨大的火器戰争,程攀現在是倉中有貨心裏不慌,江南也沒有打一場大規模戰争的打算,對于這種小軍閥似得戰争,程攀有着充分的把握。
自從上次湖東會戰,程攀了解到了騎兵在斥候戰中的重要性,于是大肆擴編手槍騎兵,這支機動力量在現在發揮的作用很大。
身着鍛壓胸甲和完整加工的藤甲(相對水兵的藤甲多了一道桐油加工的步驟)的騎兵,在與來犯江南騎兵的戰争中戰損達到一比二十,而且元朝收到的子彈打擊幾乎是死亡和重度殘疾,而防護精良的手槍騎兵則大多是輕傷。
前來報複的江南鐵蹄,仿佛陷入了一個泥潭中,前進到處是強大的騷擾,後退也是阻擋的子彈,喪失一切情報權的江南指揮官下令直接向前沖很快就與程攀的火槍步兵遭遇了。
接下來就是八裏河之戰的翻版,面對無法擺脫的共合騎兵的騷擾,元軍指揮官一肚子火沒處發,遇見眼前這個攔路的步兵團決定直接沖鋒打垮這支步兵。
幾下來就是火槍齊射霰彈轟擊的節奏了。
正面沖擊的騎兵就像撞上了一堵牆,在付出一千多人的傷亡之後,元朝騎兵隊再也沒有沖鋒的勇氣。
然後就是溫水煮青蛙的節奏,在外圍的共合騎兵一點一點的用彈雨磨這支騎兵的兵力,在同伴不停的哀嚎的死亡中,這支騎兵的戰鬥意志被迅速消磨幹淨,紛紛投降。
望着伏屍一片和跪地一群的蒙古人,和屍中一些熟悉的面孔,程攀感到三十年風水輪流轉的感覺。
當年趕過程攀的那只騎兵隊也在這支隊伍中,如今死的死降的降。在看到程攀的面孔後,俘虜中的一些人也一陣驚呼,仿佛見了鬼一樣。
畢竟當年程攀從一千人的包圍中沖出來,給這些參與圍殺程攀的人深刻的影響。
程攀以勝利者的姿态對這一千多名俘虜說道:“我會放了你們,回去告訴你們的頭,給40萬石糧食來,否則我就去搶。”
在說完這句話之後,程攀按照俘虜政策給每人一兩銀子,把他們放回江北,當一衆俘虜重新被趕下船踏上江北大地時,看着手中的一兩銀子,想想去的時候的一些人已經不在了,悲從心來,不知是誰帶頭,一千多人哭成一片。
程攀當然不可能像說的那樣直接去搶糧,但是現在表現出光棍的氣勢是必須的。
只有表現強硬才能保證和平發展。
為了證實自己所言不虛,程攀率軍踏上崇明島,開始了土地革命,又一批蒙古貴族被趕跑。
可惜他們地哭訴不會有任何結果,整個江南行省正在為巨大的失敗打擊中。
程攀讓敗兵帶的話也傳遍了江南官場,而在此時江南方面再次得到程攀出兵崇明島的消息,愕然發現此時程攀距離蘇州已經很近了,出兵來搶糧可能不是一句空話。
脫脫宰相同時也沒料到這場沖突是這樣的結果,想想現在巢湖南邊程攀的勢力似乎更強大,南京似乎離那很近。
脫脫下定了主意:“穩住,一定要穩住這個反賊,他沒直接攻城說明現在還是有餘地的。”
江南和朝廷的使者紛紛與程攀談判,經過一系列的扯皮算是達成了一個滿意的協定,江南賠付5萬石糧食給程攀,從這點脫脫宰相認為,程攀是真心想出海為王,否則就不會只要糧食。
程攀據有的崇明島不必退出,但是稅務不可減,程攀不許越過長江一步,挂着程攀旗幟的船隊不會遭到官方阻攔。
達成協議後,脫脫宰相對搞定程攀這件事很滿意。江南也松了一口氣,程攀的打劫宣言算是吓到他們。程攀也保證了長江的安全通行權,誰都不想打仗。
一打仗就要錢,江南風花雪月的貴族們好日子就到頭了,脫脫整備黃河的爛事攪得頭疼,想打仗沒錢,指望從貴族那搞錢就是笑話,如果是蔓延半個江山的農民起義,農民反抗軍在打擊元朝的同時,更多的打擊的是貴族們的莊園和勢力,脫脫在這個情況下反而能大量征糧征兵,不必顧忌哪塊地是哪家的。
至于現在程攀造成的破壞力,遠遠達不到使元朝合成一股力的标準。
至于程攀也不想打仗,目前程攀制定的政策一切圍繞着發展為主。一旦扯旗造反,就要面對全面戰争,程攀必須将一切物資用于戰争,同時聯合一切勢力。
那麽程攀為得到地主們的支持必須放棄現有的土地政策,到最後程攀得取天下後,肯定要受文人階級的掣肘,要改革難上加難。
在沒有培養出替代地主文人階級的一代學生之前,造反要慎重,不管如何,程攀現在都是贏家。
整個長江大大小小的勢力算是被程攀的舉動給殺猴儆雞了,程攀直接把最大的官方勢力以暴力的姿态擺平了,這些民間勢力誰還敢摸老虎的毛,遇到挂着鐮刀錘子紅旗的船隊立刻退避三舍。
同時程攀的反賊的隐藏屬性也徹底在江南江北的官場中出名了,當然是惡名昭著。
現在距離如臯縣最近的泰州上下對如臯縣屁都不敢放一個,曾經得罪過程攀的勢力紛紛感到後怕。
當然,程攀在江北官場還是有一些作用的。由于黃河在今年夏天産生的泛濫造成了大量的流民,這些都是不穩定因素,現在終于找到可以打發這些人的地方了,程攀不是正在找人出海嗎?把他們趕過去,算是解決了一個難題。
大量的難民湧入程攀的領地,整個領地上下全速運轉,加快了移民的速度,臺灣的人口開始了飛速的增長。
現在臺灣不只是一個基隆的移民點,臺北,花蓮等一個個後世适合人類農耕的平原上開始建立居住地。
臺灣像個無底洞一樣吞噬着領地的勞動力和各種物資。
程攀相信不用幾年,這些投資都會産生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