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成決定性的影響,畢竟即使只依靠過河的部隊,他也勝利在握。這種伎倆來的太遲了,大局已經定了。
一股人流在浮橋被熊熊火焰包圍的時候出現在視野的遠處!
……
“撤退!”說出這個字的時候是那麽的不甘心,但是維穆澤知道這場戰争他已經失敗了,在那些蒙特尼敗軍從側面沖到他河對面軍隊的隊列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完全潰散的蒙特尼人沖進了他的隊列,沖擊了整個陣腳。如果他在河對岸,也許可以勉強收攏軍隊,但現在做不到。處于混戰狀态的軍隊面對這個兇猛的側翼攻擊是沒有辦法抵擋的。河對岸的軍隊只是勉強的抵擋了一陣,僅僅是一小陣而已。
“将軍閣下……”一個軍官從側面湊上來,維穆澤知道他要說什麽。
“撤退!別管諾維人。””他轉過馬頭向後退去。趁現在還早,至少可以保留一部分軍隊。
……
神歷1745年四月24日,塔斯克攝政王艾爾達在達姆河邊趁敵人半渡而擊,以少勝多,擊敗了西方三國的聯軍。這場戰鬥對他來說只是一個開始,這次勝利與其說是他的功勞不如說是聯軍的愚蠢。因為聯軍內部矛盾重重,所以他們把兵力分成三個不能彼此照應的點渡河,結果讓艾爾達能夠打敗其中一路,然後乘勢進攻,造成聯軍的全線潰敗。
“親王殿下,敵人派使者來要求投降!”一個騎兵帶着掩飾不住的疲憊和興奮的跑到艾爾達的面前。敵人潰逃的部隊為了逃避騎兵的追殺,已經走投無路,不得不躲到了這片樹林裏面。但是這是飲鸩止渴,因為這裏很快就被塔斯克騎兵給包圍了,這些敗兵除了投降外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一個步行的使者向這裏走過來。
“想投降嗎?真可惜,我不是奧雷爾,我是沒有慈悲之心的!”艾爾達摘下自己的頭盔和面甲。他露出一個笑容,但是這個笑容中殘酷的意味卻讓面前這個人吓的連連後退。
“殺了他!”艾爾達轉身向身邊的人下令。
“可是……”
“殺了他!!”
“親王殿下,他是來投降的使者啊……”
“我說殺了他!!!”他把冷冷的眼神轉向那個多話的士兵,“難道還讓我說第四次嗎?!”
Advertisement
三名騎兵沖上去,那個使者想轉身逃走,但是即使戰馬都已經疲憊不堪,人的兩腿還是不能和馬的四腿比賽。他沒有跑出幾步就被騎兵追上,一把長槍從背後刺透了他的身體,把他釘在了地上。
“放火!消滅那些敵人!”
大火熊熊的燃燒起來,伴随着滾滾的濃煙包圍了毫無準備的聯軍士兵。大部分人都在東奔西突自相踐踏的逃亡中被烈火吞噬,剩下的沖出樹林,但是卻遭到塔斯克騎兵的無情擊殺。
太陽西沉的時候,這場達姆河會戰結束!艾爾達取得輝煌的勝利,聯軍損失慘重,步兵幾乎不複存在!近二十萬三國聯軍中有十二萬人被殺,六千人被俘。艾爾達随即下令将全部戰俘斬首,把他們的首級用尖木棍刺在下端,立在通向首都伊梅爾的大路兩側。這條路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人稱為屍首之路。
天上的晚霞映照着還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仿佛是這個天地一起在燃燒。大火過後的樹林是一片焦黑,說不上那黑色的是血肉還是樹木焚燒後的結果。
艾爾達騎馬站在遠處,他的目光投向這火焰的彼方。沒有人知道這個統帥在想什麽,士兵們則用畏懼的眼神看着這個冷血的軍人,默默的等待着大火的熄滅。
……
神歷1745年四月25日,在獲得勝利後,艾爾達派其他将領追擊敵人,自己則秘密率領部隊返回首都,随即逮捕了首都內近一半的大貴族,包括18名王族成員。他以從聯軍手中繳獲的出賣文件為證據,沒有經過任何審判,将近1600人全部斬首,史稱“四月流血”。這次血腥的行動鞏固了尚不滿歲的小皇子的地位,但是卻導致了塔斯克第一次內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