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宋徽宗3
作為一個崇拜父親,時刻地以神宗皇帝為目标的上進有為年輕皇帝,楊廣終于與崇寧四年開始改革将兵法。
将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軍的廂、軍、營、都四級編制改為将、部、隊三級編制,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将不知兵,兵不識将的弊端。
作為強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簡軍隊、裁汰老弱,合并軍營。另一方面實行将兵法。自熙寧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陸續分設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凡實行将兵法的地方,州縣不得幹預軍政。将兵法的實行,使兵知其将,将練其兵,提高了軍隊的戰鬥素質。
哲宗元祐初,司馬光廢除新法,欲盡罷各路将官,受到激烈反對而止。以後将的數字繼續有增加。北宋末年,軍政*,缺額大增,河北将兵十無二三,置将法僅存形式,完全喪失戰鬥力。
為了改善這種情形,楊廣開始嘗試着改革将兵法,推行衛所制,将募兵法和屯兵法結合起來,想要改善軍隊戰鬥力喪失的情形。
事情自然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官家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可還是深感心力交瘁。
不過成效還是有的,外加上軍監器的重新振興,大宋的軍隊至少不是烏合之衆了,戰鬥力成倍增長,金遼等國紛紛表示了擔憂,也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大宋施加壓力。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那麽幾個軟骨頭的,楊廣表示可以理解,不過轉頭就将這些軟骨頭給流放出了朝堂,而且還表示,他們的子孫後代後代不得入朝堂。
這簡直就是大殺器,朝臣們紛紛表示了自己的強硬。
官家很高興,這就對啦,大遼,大金神馬的也并不是不可戰勝的,不過是現在還沒到時間,聯金滅遼這種話題簡直就是提也不能提的。
暫時地有大遼在前面擋着,大宋才能有足夠的時間來壯大自己的實力。
大金不斷地侵蝕着大遼的土地,這讓楊廣有些不安,他在想,是不是應該給遼國一些“援助”了?
大遼與大宋來說,好歹也算是兄弟,對不對?
皇帝的這個說辭讓衆臣面面相觑,這都是幾時的事兒?莫不是自己昏聩了?不是要收回“幽雲十六州”?不是要廢除“檀淵之盟”?
怎麽又敘起了兄弟之誼呢?
不過既然皇帝有這個心思,朝臣們自然是要想法子将這個意思傳遞給遼人的。
Advertisement
恰好遼國君臣也感到宋、金夾攻遼的嚴重性,遣肖客、韓昉為使臣,表示願意向宋稱臣,希望不要和金聯盟攻遼。楊廣面見遼國使臣,聞其言女直(真)蠶食諸國,若大遼不存,必為南朝憂,唇亡齒寒,不可不慮,深覺有理。
不過雖然有理,可是大宋也不能白白地就援助你們吧,總要意思意思的,對不對?
這種暗示聽在遼國使臣耳朵裏,簡直猶如天籁,他們此次前來,自然是做好了各種準備的,大宋若是果然分文不取,他們還不放心呢。
這個世界上,唯有利益是永恒的,宋遼兩國經過了不斷地扯皮之後,終于達成了協議。
宋向遼提供糧食,武器等等,大遼用礦,馬匹牛羊,布匹來換。這種交換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平等的交易,大遼自然也能接受。
不過到了大宋這裏,卻是問題多多,朝臣們覺得皇帝太過小器,話雖然說的隐晦,不過還是成功地讓楊廣生氣了,這是幾個意思
難道說要白白地送給遼人,壯大遼人才高興麽?
楊廣為帝,從不懼怕言官的批評,不過這種無理的說辭只能讓楊廣開罵,罵的那人死都覺得是一件為難的事兒。
這次,官員們總算是領教了火力全開的官家戰鬥力幾何了,這次之後,言官出現了成批乞老還鄉的現象,楊廣覺得挺有意思的,不是要罷官回鄉麽?
沒問題,大宋別的沒有,就是官員不少,這些年,雖然他已經在極力地精簡了,可是冗員的情形并沒有徹底地消除,還是有一大部分的人依附于此生活。
能為朝廷省點兒銀子,楊廣十分樂意地就放行了,言官們還能如何?饒是知道這位就是個軟硬不吃的,可是大家還是心存僥幸,這下子被打臉了吧?
罷官的言官們驚悚地發現,他們空出來的缺兒很快地就補上了,而且還都是以年輕官員為主。
皇帝想要年輕化的心思一致都很明顯,不過沒想到,不是機會的機會,竟然被他給抓住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心情就甭提了。
宗澤成為了新一任的宰相,簡直就是一步登天,許多人在不忿的同時也是觀望,這個宗澤到底有什麽本事能讓皇帝這般看重。
不過是“同進士”出身的宗澤雖然政績卓著,不過很多人還是看不上他,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這位宗澤宗大人出身浙東,是“金華火腿”的祖師爺,他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從宗正少卿的身份直接躍為當朝宰相,實在是官家隆恩。
有什麽樣的皇帝,自然就有什麽樣的臣子,便是所謂的主明臣直,宗澤自以為官家将自己放在宰相這個位置上,自然不是讓自己享福來的,到任之後,洋洋灑灑的萬言書便送了上來。
盡管楊廣也知道宗澤是個能為之人,從底層一步步地爬上來的,所聞所見自然比起旁人來是大大的不同,不過還是被他的這份萬言書給打動了。
宗澤為宰相,禦史中丞趙挺之(李清照的公公)為右相象征着楊廣徹底地掌控了朝堂,從繼位到現在,總共七年的時間,完全掌控朝堂,楊廣覺得自己做的不錯。
許是經歷的多了,他喜歡上了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做法,平和地改革也讓朝堂上少了許多的波折。
不過可惜的就是,趙挺之并沒有能多活躍幾年,與兩年後逝世,不過趙氏一族自然還是有能支撐家族之人,李清照并不用和趙明誠分離,依舊過着還算幸福的生活。
這些都是小節,楊廣不過是聽過一耳朵就算了。
宗澤,趙挺之,種師道等人此刻正團聚在官家的禦書房,衆人面前閱覽的便是宗澤的萬言書。
顯然,想要有所作為,自然是要集思廣益的,宗澤的上疏中并不是沒有缺陷的。
因着官家前言,衆人暢所欲言,争論不休,到了最後,總算是集衆人之力,總結出了一份施政大綱。
楊廣對于這份東西還是比較滿意的,這都是朝臣們的智慧,并不完全靠着自己,這就很好,如若不然,将來自己一旦離開,這大宋可該如何?
皇太子趙恒自然是立于一旁,參與其中,雖然趙恒還很稚嫩,不過皇帝表示,教育太子,還有什麽比言傳身教更好的法子呢?
歷史上,這位皇太子趙恒也沒有什麽好下場,不過是受了父親的連累罷了,也由不得他。當然,也不能否認這貨就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
趙恒還年幼,不過在言行上已經有幾分官家的風采了,朝臣們簡直比自家兒子有出息都高興,朝廷後繼有人,這是最大的喜事。
趙恒自己也知道機會難得,和這些人在一起,特別的專注,也許有很多東西他聽不懂,看不明白,不過依仗着自己的記憶筆頭,一一登錄下來,然後去請教楊廣。
歷史上的趙佶總共有三十八個兒子,其中活到成年的有二十五人,不過現在麽,情形似乎有變。
官家的後宮也沒有幾個人,早年間向太後的兩位女官鄭氏和王氏并不大受官家待見,都是無子之人。
唯有皇後王氏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至于将來的宋高宗,壓根兒就沒出生。這種不正常的現象早年間還有人會說,不過随着官家日益威嚴,在這方面已經很少有人會說話了。
不過王皇後顯然因為過于頻繁的生産,導致了身體越發地糟糕起來。
這個道理別人不明白,楊廣難道也不明白嗎
可惜的是,這既是楊廣的安排,也是王氏自己的選擇。
果不其然,沒過幾年,皇後便早早過世了。
現在的趙恒算是楊廣自己手把手教導出來的,他相信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孩子。
大觀元年,官家實施了新政,雖然沒有提及這個說法,不過人人都贊同從大觀元年開始,便是新政。
早些年間,雖然官家的新式舉措不斷,可都沒有系統性的改革,大觀元年的這次改革,是全方位的,所以才叫新政。
大宋境內還算平和,偶然有小打小鬧的匪患,那也不足為慮。現在主要是外患,周邊的大遼和西夏一直就沒消停過。
盡管遼國有了大宋的支持,可架不住金兵是真能打仗,而遼國國內已經腐朽不堪,所以勉強支撐而已。
金國也有些其他心思,想着和大宋聯合起來,一起滅了遼國,然後兩國瓜分了遼國再說。
大宋君臣一直想要收回“幽雲十六州”這可是個很好的誘餌,金國君臣覺得聯宋滅遼實在是個不錯的主意。
偷摸兒地派了使者前來大宋,想要和宋朝皇帝商量一下聯合之事,不過這消息也不知道怎麽地就傳了出去。
這下子,大遼倒是有些慌張了,若是宋金一旦聯合,兩面夾擊,如今的大遼可真是撐不住的。
好在大遼和南宋(宋在遼南邊,是以為南宋)早就結盟,實在是有遠見。
不過若是金國條件真的比大遼優越的話,說不定宋人就會撕毀盟約,選擇和金國合作了。
對于宋人的奸詐,遼人是深有體會的,一場談判下來,到最後一劃拉,簡直吃虧無數。
可問題是,現在是自己有求于人,還能如何?只能任由宋人踩着底線的改變了兩國之間的情勢。
之前都是宋人稱臣納貢,可是現在呢?竟然反了過來,只這一點,就已經讓很多人稱贊如今的官家是中興之主了,賢明能幹堪比堯舜,若是真的能收回“幽雲十六州”的話,別說是和金國合作,哪怕是和魔鬼做買賣,宋人只怕都會嘗試。
外加上官家自從繼位之後,在很多的場合裏曾經說過了要收回“幽雲十六州”之言。
所以,到底該如何抉擇,就是躲不過去的了……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