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章節
是小姐如此說,小的也就不顧忌甚麽了。小的本來就是人微名賤,聲譽值不了幾個錢。”說到這裏,四下裏望望,見沒有什麽人,故作神秘道:“那騙怪騙走了小的銀子後,小的咬開那假金蛋,裏面竟是臭臭的,令小的嘔吐不止.正在小的莫名其妙之際,那騙怪遠遠的唱道:‘店小二兒,店小二兒,拿着銀子換破爛兒,換了破爛兒當金塊兒,一口吃個馬糞蛋兒。’小的才曉得那臭臭的東西竟然是馬糞蛋兒,更是大嘔特嘔起來.後來到清雲茶舍用十桶水漱了口,才止住嘔吐.而後急忙奔回,報于小姐得知。”
晶芸見那小二又低頭伸頸嘔了起來.她本是作勢吓唬這人,未料聽到這般可笑之事,忍俊不住咯咯大笑,如花怒綻,非常豔麗,看得小二目瞪口呆,忘記嘔吐。
忽聽帳房有人喊道:“小二,快快将這女官人的店錢結算。”晶芸伸手入懷,将所剩銀子掏給那小二,道:“将帳結了,餘下的歸你。也不枉你嘗次馬糞蛋兒。然後将我的馬牽來。”
小二納銀入懷,躬身—揖而去。晶芸安坐客室靜待。日影漸移,人無蹤跡。她感覺越來越不對,更是确認先前便是那人騙了自己,此番又重蹈覆轍,心下愈是懊喪.門簾挑開,店小二走入。晶芸懸着的心放下.剛要問話,未料那小二先道:“這位小姐,您的店錢還沒有交,帳房先生叫我知會您—聲,每日午時,是小店結帳的時候。”
晶芸大愕,指着那小二問道:“你……你說什麽?”小二道:“小姐何必如此吃驚,歷來住店交錢,我說帳房先生要你去算帳.”晶芸美目睜圓,上下打量那小二半晌,詫然道:
“你……你不是剛從我這裏拿走銀子麽?”
店小二訝然道:“您說什麽,如何會有這等事!帳房先生可以作證,我一直沒有離開過他。”
晶芸又端詳那人良久,不斷搖頭道:“不會錯的,不會錯的。你怎麽這麽一會兒便不認了?”
小二冷起面孔道:“看你這人模樣不錯,不料卻是個到處招搖撞騙之輩。你沒錢住店也不打緊,知會一聲,不收你的店錢便是,也不該這般賊喊捉賊,無端壞了我們店裏的名聲。”
晶芸怒不可遏,纖指微彈,一縷指風射向那人的鬓角,心道:“你是不是先前那人,姑娘我一試便知,如是戴了人面皮的假小二,定讓你真相大白!”電光石火的剎那,又想道:
“啊呀!不妥.如果這人是真小二,先前那人是假的,豈不是要将真的射個皮破血流!”
纖指射出勁風,勢可洞金裂石,再想收勢,已是不及。晶芸正自懊悔自己魯莽.突然眼前—花,那人竟變化成—排影子,圍她繞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笑道:“大姑娘怎恁地不斯文。”
氣得晶芸柳眉倒豎,厲聲叱道:“你個貧嘴的小二,當姑娘好欺負,那你可就大錯特錯。
方才那一指姑娘并未出全力,不然你的六爻步法未必能躲得過去。”
那人聞聽晶芸叫出自己所用步法的名堂,心下大駭,仍是不服,迎面連擊三掌,勁風飒然,直刮得晶芸衣衫獵獵震蕩。
晶芸粲然一笑,左掌漫不經心劃弧,輕描淡寫化去襲來的如潮掌力,右掌自弧心穿出,玉指剎那倍常粗大,自中指中沖穴射出—道淡淡光華,徑指那人眉心。
那小二決非真的普通店家小二,身形晃處,蹤跡頓杳。晶芸的一指勁風将他曾立身處明柱洞穿.窗棂響動,人影如電掠出,外面傳來哈哈大笑:“公孫丫頭,你已輸我一籌.雖然我們武功未分上下,但你知我是誰麽?”聲音漸去漸遠,飄飄缈缈,底蘊中晶芸竟聞得另一種異樣的味道兒,不由—怔,忖思:“怎麽竟聽到他有些女人的味道兒?”
前思後想,出谷來未有一件事如意,煩躁頓襲心頭,踢開店門,大踏步向前,嬌喝道:
“開黑店的,都給我滾出來,姑娘我要殺賊砸店,替天行道。”從前到後,轉了三周,也沒見到一個人影.後院自己的那匹馬也不知去向,更是氣得她蓮足直跌,喝罵不已。
晶芸內力修養頗深,片刻安靜下來,想到自己剛才的樣子,忍俊不住,噗嗤一聲笑了。
暗道:“虧你是袁小師祖的嫡傳弟子,定力居然這等不濟。”想到天罡劍袁星.心頭禁不住湧上似潮柔情.他那潇灑豐姿萦繞心間,驅之不去。
嵩山少林寺,巍峨雄偉,名列天下古剎之首。寺風尚武,于本朝開國時十三棍僧曾救駕太宗李世民,昙宗禪師受封大将軍,并禦賜僧兵五百。是以,少林寺自達摩老祖立寺以來,在唐朝達到鼎盛時期。
晶芸拾級而上,在少室山陡坡的八裏石路走了好久,才到寺門前。籲了一口氣,暗道:
“如此陡峭的山徑上修如是之長之寬的石階,規模之宏大,是我平生僅見,這少林寺還真夠氣派。”她有所不知,腳下的石徑并非少林寺僧所建,而是唐高宗為臨幸少林便利所開鑿的。
寺外碧瓦涼亭中有二僧輪值,負責知客,名曰知客僧。其中—僧見到晶芸,遙遙合掌,高宣佛號:“阿彌陀佛,女施主止步.敝寺古老相傳一個規矩,為了不擾三寶弟子清修,但凡女施主都不得入寺一步,尚祈見諒。”
晶芸爽朗地笑道:“你這和尚不配做三寶弟子,你們的方丈也不配主持這天下叢林之首。”
另一知客僧聞言已是面現愠色,剛欲發作,先前那僧人碰了他一下,接着道:“女施主說笑了。佛門聖地,請不要打趣取樂,快快下山去罷。”
晶芸嬌笑道:“我說的并不是笑話.你們的方丈定下女人不得入寺之規,便是着相了。
佛眼中萬物平等,萬物如一,莫說是女人,便是蝼蟻也不低于任何生命,又如何定下這規矩。
所以我說你們的方丈不配做主持。而你這小沙彌自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張口女施主,閉口女施主。既然眼中見我是個女的,心中必有男女之分,且有男女之想。如此做和尚幹什麽?還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那小僧心道:“似你這般人間尤物,瞎子也不會不把你當做女人,何況我是睜眼的了!
若得美眷如是,我便甘心不成佛果,立即還俗回家抱娃去!”一時雙目發直,癡呆呆想入非非,傻在那裏.
“阿彌陀佛。施主言之成理.但這簡淺的道理又有幾人能看得開呢!”佛號未落,寺旁小角偏門打開,裏面緩步走出一位大黃袈娑,單掌合什,左手撚着右臂肘間念珠的老和尚.這老僧霜眉善目,眸光深邃,正是羅漢堂首座法圓大師。
法圓大師數年前在北坤罡鬥宮下,疊遇不出世高手,回寺後苦修少林三十六房七十二藝,武功造詣已直迫當年的昙宗與覺遠兩位武學大宗師。武學與佛學本是一家,殊途同歸,一通百融,故此法圓這時的佛學與武學境界,與數年前已是不可同日而語.晶芸見這老僧不怒自威,發散出一股無形氣質,叫人如臨淵海般的感覺,當下不敢失禮,裣衽盈盈道:“大師謬贊,小女子的看法乃是小家子之見,難登大雅之堂.大師,我來貴寺不為別事,只是想找一個人。他俗名叫張發,不知是否落發于貴寺?”
法圓老僧愕了愕,心道:“這美貌姑娘來本寺找人,可能又是一場情劫。”忽見晶芸眼神不對,問道:“施主眼中殺氣襲人,你找那人可是尋仇?既然在施主眼中已無男女之分,那麽還有什麽恩仇可記呢?無名難劫無邊涯,皆因有心耳!”
晶芸一怔,粉面低垂,沉吟好久,螓首微揚道:“大師之言頗通妙理,小女子聆益非淺。
在你我眼中無男女恩仇之分,但于世人眼中,這些卻分得明明白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別人見我是女人,而且貌美.大都心懷叵測,更有甚者,威逼利誘,橫加迫害,難道便因為我生就女兒身,就該遭這等無妄之災!?”
法圓大師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施主在世能有出世之慧根,已是難得,又有出世後能入世之法眼,更是難能可貴。若是再有二次出世之慧念,靈山不遠矣!阿彌陀佛,世上何來張發,又無不是張發;少林何有張發,孰僧不是張發.”飄然歸寺,最後一句“孰僧不是張發”餘音缭繞,歷久不絕。
晶芸慧心蘭質,已知張發确是出家少林寺.但這老僧妙的是既告訴她張發在本寺,又勸她息卻無名怒火.低頭沉思有頃,咬着的嘴唇慢慢放開,俊頰含笑,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