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0)
這裏的管事姑姑。
前朝的事情皇帝一點點處理,後宮的勢力被重新洗牌了。
皇後病逝,三皇子的生母劉嫔和四皇子的生母李貴妃都被皇帝一杯毒酒賜死了。宮裏現在主位的娘娘還剩下四個妃子和五個嫔。皇帝一道旨意讓四個妃子分別負責一塊,參照舊例處理公務。
六皇子的生母趙妃體弱多病,五皇子的生母吳妃跟她兒子一樣都有點兒二缺,另一個王姓的妃子只有一個十五歲的公主,而陳妃有一個在太子逼宮那天晚上大放異彩的七皇子,所以這宮中勢力将來的走向顯而易見。
太子被廢,皇後病故,這兩條消息将賈府一下子打擊懵了。可是服喪期間是去不了宮裏的,就是有心要趙氏去打聽消息也得等到明年開春了。
不過人絕望的時候總是能抓住一線希望的,賈府就緊緊抓住了廢太子被囚禁在毓慶宮裏這一條,毓慶宮從本朝開始就是太子的住所,皇帝将廢太子安置在那裏,莫非将來還是要起複的?而且廢太子還有一個很是受皇帝寵愛的皇長孫康和,現在被安排在了北五所,皇帝還将他每天帶着身邊。
再加上寧府跟廢太子那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賈府只能緊咬着廢太子會起複不放了。
坤寧宮已經處于半封閉狀态,宮女本來就是有差事才能出宮的,托元春的福,現在出坤寧宮的機會只剩下以下幾種了:領月例銀子,去浣衣局送髒衣服,領洗幹淨的衣服,每季一次做新衣裳,還有就是掃帚不好使了去內務府領。
坤寧宮現在一共十一個人,翠竹姑姑整天都不說話,每天從早到晚跪在皇後娘娘的靈前,一炷接一柱的燒香。八個打掃的宮女太監,一半是新進宮的,訓練好久都學不會其他手藝的,還有一半是犯了錯被主子退回內務府的,總之,坤寧宮現在滿是哀怨的氣氛,再加上已經是深冬了,連片綠葉子都沒有,日子過得無比凄慘。
抱琴現在跟着元春,每天除了抄佛經就再沒其他活動了。
四妃聯合理事已經有幾天了,這天她們湊在趙妃的景仁宮,商量一件連先皇後都沒辦妥的事情,那就是李貴人新生下來的九皇子的去處。
九皇子不受寵是真的,他生下來的那天晚上,皇後死了,太子逼宮了,最後連他親娘李貴人也沒撐過第二天去,誰都嫌忌諱,沒人願意接手。幾人拿這事去回皇帝的時候,皇帝皺了皺眉頭,“你們看着辦。”
皇帝太不負責任了,這種我們決定不了的事情才來找您的,您哪怕随便指派個人呢,金口玉言,沒人有異議的。現在可好,為這事都商量了好幾天了,從逐個談話到逐個威脅,就沒一個答應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進展的,比如四妃目前達成的共識就是絕對不會放到她們四個宮裏。
☆、030
四妃聯手的最終結果,就是這孩子歸周嫔養了。
Advertisement
周嫔今年三十五了,有個二十歲已經出嫁的公主,除了因兒子叛亂被賜死的劉嫔,她是嫔位上年紀最大的一個,看得比別人都遠一些。
比如皇帝身體有些不太好了,原本三日一次的朝會被改成了五日一次,養心殿的西側殿被改成了太醫值班處,有兩個太醫随時待命。活着的嫔只有她跟虞嫔有孩子,虞嫔是一兒一女,八皇子才十歲,她則只有一個女兒。剩下的三個都是二十出頭,想的還是皇帝的恩寵,對于未來的打算都是模模糊糊的。
比如有了兒子的太妃是可以出宮的,比如沒剩下的太妃跟太後投緣的可能會留在宮裏,不投緣的就只能去尼姑庵了。皇家的尼姑庵,排名僅僅在冷宮之後。
于是她先是随大流稍微推辭了兩次,在陳妃再次跟她商談的時候,有點委屈的答應了。這孩子老皇帝不喜歡沒關系,只要他對新皇帝沒威脅就行,将來一個王爺是跑不掉的。
等到孩子的事情妥善解決了,差不多該辦過年的事兒了,不過今年還能過年嗎?
還在皇後的孝期呢,皇後是十一月初四殁的,就算按照皇帝所謂三個月的孝期,那也到二月初四,剛好把整個年全包進去了。
不過這樣也好,過年事多,幾個妃子雖然表面上是合作了,但是暗地裏誰也不服誰,而且她們都沒興辦這種重大場合的經驗,萬一時候出了事情相互推诿,撕破臉皮,就沒法一起平靜的玩耍了。
不過年也是有其他事情做的,比如七皇子已經滿了二十,過完年就該出宮建府了,陳妃想着剛好趁着這個機會給兒子挑些合适的宮女太監伺候着。
其實她第一個看上的就是抱琴,這孩子沉穩、遇事不慌張、會說話,又擺的住架子,做個管事兒宮女綽綽有餘。唯一不好的就是她那個主子,下的一手爛棋,還真當皇帝看不出來她是拿皇後做幌子,想留在宮裏麽。
不過這事不能着急,她們管事的四個妃子現在是相互牽制,暗地裏使絆子,她得徐徐圖之。
記得皇後曾流露出皇帝想将元春賜給瑞誠的打算,或許可以借着他出宮建府的機會跟皇帝提一提?
不過元春,除了家裏有銀子還有什麽優點呢?
現在宮裏都知道元春有銀子了,這來源于元春做的一件傻事,其實事情的起因還是在抱琴身上。上回抱琴生病,在床上睡了一天,元春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中,她突然發現她離了抱琴什麽都不行。
進宮這些日子,她跟抱琴好像掉了個個兒似的,她除了整日在房裏待着等抱琴的消息什麽都做不了,而抱琴呢?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跟皇後宮裏的人混了個臉熟,有人幫她打熱水,有人給她留點心,甚至翠竹姑姑見了她都能笑上一笑。
從那天開始,元春就強迫自己盡快獨立起來,母親說過抱琴只是丫頭,主意還是要自己拿的。王嬷嬷也說過自己品貌上佳,頭腦聰明,定能在宮裏占有一席之地。
母親和祖母教了自己那麽多東西,難道就要被自己浪費掉了?
于是在皇帝面前,元春第一次表達了自己的意見,順利的留在了宮裏。
對于元春的變化,抱琴也有所察覺,元春似乎不怎麽愛發脾氣了,同時也更加的沉默,跟她說話也都是指派她去幹個什麽,原來語氣裏那點商量的成分一點兒不剩了。
但是這種轉變并不會帶來太好的結果。所謂三代成就一個家族,賈府傳到第三代就開始衰敗了,她們教給元春的東西都有點浮于表面,在宮裏似乎并不怎麽适用。
比如抄經書這件事情,元春是每日都抄,攢下一本就供在先皇後靈前,看着是挺好一件事,等到皇帝來了,看到那一摞摞經書也知道元春的工作量和心意了。
不過這事兒如果是抱琴來做,她就會将經書在皇後娘娘靈前燒掉。
首先每日她都領了宣紙,墨錠毛筆也沒少用,只要在皇帝來之前燒上幾張讓他能聞見個味兒就成。
皇帝要是真心記挂着皇後,這些事兒他都會打聽出來的,要是他不是真心的,你在靈前堆滿經書都沒用,更何況還有一個日日燒香的翠竹姑姑呢。
兩者相比,将經書給皇後娘娘燒掉顯得心意更足,而供奉經書這種事兒,相比之下就有邀功的嫌疑了。
一個是能看見工作量的,一個全憑皇帝的想象,以無形對有形,高下立現。
而且還有一點元春沒想到,她是皇後宮裏的女史,原先的職責是抄寫聖旨,但是那個時候的活都是抱琴做了,元春她就不怕兩人字跡不一樣露餡了嗎?
看着元春刻意擺着架子還沾沾自喜,抱琴也懶得提醒她了,只每日去給先皇後上兩柱香,再燒幾張佛經便罷。
這是元春做的第一件蠢事,還有第二件呢。
這一件就跟宮中盛傳元春有銀子密切相關了。
抱琴那次病愈之後,元春問了她銀子放在哪裏。抱琴覺得有點不對,但是這銀子也不是她的,便大大方方的告訴了元春,還将這些日子賞給別人的銀子數目告訴了她。
再後來,元春就自己賞人了,當然是屬于動動嘴皮那種,比如當着掃地宮女的面說讓抱琴賞她十兩銀子,僅僅因為她進來給擦了桌子掃了地。
再比如給看門的公公二十兩銀子喝茶,好吧,這個主意元春也覺得不太好,不過她是實在想找一個能幫她往家裏傳遞消息的人,現在是廣撒網而已。
抱琴暗地裏勸了幾次,說黃嬷嬷當初是怎麽說的,宮裏的規矩是什麽,觀察着元春的表情不像是沒主意的,但是元春現在有事了基本不跟她商量,她也沒辦法。
只能在心裏暗暗吶喊,小姐,宮裏多少年都是這麽賞下人的,你這是哄擡物價,不合理競争啊~
當初從她們進宮到元春管銀子之前,抱琴一共賞出去五百兩左右,這元春才管一個月,就已經兩百兩了。
抱琴有點兒擔心,就算不考慮元春這種行為會拉低自己的智商,就照她這麽散下去,賈府多少銀子都不夠的啊。
怎麽辦?只能期待未來的太後娘娘早日能将她拉出去了。
今年過年宮裏沒有宴席,也沒有任何慶祝活動,不過皇帝也不是那麽不近人情,三十晚上禦膳房還是做了頓好的,給各宮送去了。
而皇帝呢,帶着小忠子兩個人,提着一盞燈籠去了毓慶宮。
皇帝沒進去,只在門外看了看。廢太子一人坐在院子裏喝酒,舉止癫狂,甚至還脫了鞋子去敲酒壇子。
當初拿金絲線鑲邊的衣服已經成了破皮爛襖;一絲都不會散出來的頭發已經枯黃,蓬在頭頂;原本瑩潤的臉頰也已經幹癟下去;原本铿锵有力的嗓音也只剩下了嘶啞的啜泣。
手上有些污黑的髒污,還抓着已經有點破損的大碗一碗碗往裏灌着。
皇帝突然退後兩步,從小忠子手裏搶了燈籠一路跑回了養心殿。
新年的第一天,皇帝就沒起來,太醫院十幾名太醫一個個進去摸脈,最終只得到一個結果,皇帝,怕是時日無多了。
這個消息,目前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他勒令太醫不許外傳,之後便批了披風坐在炕上一條條寫他在這最後半年的計劃。
排第一位的,自然就是他的龍椅歸屬了。
将幾個兒子的名字往紙上一些,皇帝無比煩悶的發現他只有一個七皇子可選了,或許還能加上皇長孫康和?
不行,康和的名字被寫上又劃掉了,太子是因為逼宮被廢的,康和有這麽個爹也算是德行有虧,當不得皇帝了。
皇帝在心裏想事的時候,還是偷偷稱呼廢太子為太子,這個多年稱呼他叫了三十九年,早就習慣了,也許到死也改不過來了。
皇帝想到太子,走了會神,才又将注意力轉回到下屆皇帝人選上來。皇帝是真的不想選七皇子,他除了太子誰都不想選。不過只剩下不到半年時間了,再拖下去就來不及培養了。
還是太子好,培養了三十九年,不管什麽政務都做的熟熟的。皇帝突然有些後悔,要是那天發聖旨的時候留點餘地,沒說太子逼宮就好了。
七皇子瑞誠,皇帝在他名字下面劃了一道。
那天太子逼宮,他一個人從北五所出來,先去看了陳妃,然後又走了禦花園的小路,這才到了養心殿,據說路上還遇到一個從皇後宮裏出來,被派去照看李貴人的宮女。
心機有點重,而且完全不管還留在北五所的八弟,沒有兄弟愛。皇帝全然忘記了當日太子逼宮時,他見到七皇子沖進來時的喜悅。
六皇子瑞安,皇帝将他的名字塗去了,當初給他起名字叫安就是為了讓他平平安安的長大,除此之外,再無他求。瑞安沒上完上書房的課,沒上完騎射課,說不定比皇帝還先死。
唉,老皇帝重重嘆了口氣。
下一個被塗掉的是二皇子瑞清,瑞清的生母是個宮女,身份不夠。而且瑞清也不是當皇帝的料,他心思全在打仗上,心眼還沒瑞安多,就更玩不過那一大堆朝廷命官了。
五皇子瑞定?這個也不行,早先他還住北五所的時候,就時常有人來報他吃了什麽奇怪的東西,當皇帝的有個癖好不足為奇,但是不能奇葩到吓人的地步。
這麽看就只有瑞誠了,皇帝又拿了一張紙,寫下了太子的名字瑞永兩個大字,随後想了一想,在後面添上義忠親王四個大字。
還有賈家,皇帝皺皺眉頭,他也護不了多久了。皇帝寫下瑞誠兩個字,在後面又添上了元春的名字。這姑娘有點不那麽機靈,不過要是皇帝下旨封她做七皇子側妃,至少還是能保住賈家一段時間的。
還有誰?江南的鹽稅,皇帝猶豫許久,将林如海的名字寫到了瑞永後面,既然将天下給了七皇子,那就把江南的鹽稅留給瑞永好了,也讓他有個自保的能力。
想了這許久,皇帝有點累了,便放下筆打算小睡片刻。
☆、031
這是抱琴過的第二個年,沒有在賈府那個舒服,可能是因為元春去說了什麽,也有可能是因為坤寧宮房子多,她跟元春已經分開住了。
因為她們在坤寧宮,又是打着給皇後服喪的名號,除夕晚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皇後燒紙了,然後翠竹姑姑那場悲痛的哭喊也讓抱琴跟着流了不少眼淚,再然後就是各回各房了。
三十晚上抄佛經,抱琴從來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慶祝過年。
抱琴自從九月二十五之後,就再沒見過家裏人了。總說讓母親買點好些的香脂擦臉擦手,也不知道她買了沒有;父親的煙不知道是不是還抽的那麽兇;還有大哥,老實的連她這個妹妹都看不下去了;小寶,小寶應該長高了,不知道他跟着惹禍精寶玉去學堂有沒有被欺負。
唉,抱琴抄了通宵的佛經,第二天早上去皇後靈前燒了。
不止是抱琴,整個皇宮裏的人都不開心。皇帝病怏怏的沒精神,誰敢表現出自己開心呢?
皇帝一病病到正月初八,太醫三分之二都守在宮裏,宮宴取消了,大臣們每天都膽戰心驚的害怕宮裏的大鐘敲響。好在太醫醫術不錯,皇帝身體底子也好,在正月初十他終于出門了。
正月二十,皇帝開筆開玺,下的第一道旨意就将廢太子放了出來,封了他一個義忠親王,又給了他一座府邸,準他離宮建府了。
皇帝現在九個兒子,就廢太子一個被封了親王,三皇子和四皇子還在牢裏關着,而最小的那個連名字都沒有。
剩下幾人都咬牙切齒,恨不得拿眼刀活剔了義忠親王。
不過第二道旨意,就讓七皇子心情稍微好了一點,皇帝讓他去祭天了。七皇子吸了兩口氣放松一下,沒事兒,親王都是老皇帝死了以後新皇帝封自己兄弟的,父皇這是咒自己早點死,而且這樣以來,義忠親王就完全沒有當皇帝的可能了。
在皇帝宣讀第一道聖旨之前,丞相和內閣幾位曾将被皇帝叫去談話的官員都捏了把汗,因為談話的內容很是驚悚,皇帝想讓太子複位。天地良心,前太子是要逼宮的好吧,這樣都能複位,讓歷史上無數個沒能登上皇位的太子們情何以堪啊。
大臣們面面相觑,不說話表示反對,皇帝怏怏的,最後不歡而散。
到第二天早朝,他們生怕皇帝要下旨恢複廢太子的太子之位,現在還好,只是封了個親王,總算不用撞死在乾清宮了,于是反抗的聲音幾乎沒有。
這是件大事,不過跟抱琴關系不大。跟她關系最大的是月例銀子,皇後殁了對坤寧宮的宮女太監們影響有多大,單單從月收入就能看出來。
基本工資也就是月例銀子是內務府算好了統一發放的,皇後在不在抱琴都是八兩,但是還有所謂的“灰色收入”呢,比如皇後差她出去辦個什麽差事,或者因為宮裏有什麽喜事發個陽光普照獎,皇後宮裏都是最多的。但是現在皇後不在了,這份收入就沒了。
說到這兒,就又要提到元春撒錢了,她也不是主子,也不是剛進宮那會了,充其量也就是高級宮女,到現在都還在撒銀子,特別是門口看門的兩個太監,拿了都快一百兩了。
可是抱琴又沒法說,上次只隐隐提了句能到這種地方守門,想必也不是什麽受器重的,就這一句,元春就瞪了她好久。
我說姑奶奶,你都敏銳到能聽出來我的畫外音了,就不能再往前想想麽。
得,不說了。
今天是二月初五,是皇後殁了之後抱琴第一次出坤寧宮,她和另一個看起來有點木的宮女曉晴去領整個坤寧宮宮女的月例銀子。
上幾次都是翠竹姑姑去的,不過她今天早上起來有點頭重腳輕,怕是傷風了,因此待在坤寧宮修養。這就說到大宮女的好處了,她生病雖然也要往上報,但是因為是前皇後唯一剩下的宮女,管事的妃子怕擔幹系,便做主将她留在了坤寧宮的靜室裏,還找了太醫院的醫士一名,去給她看診了。不過銀子還是得有人去取的,翠竹想了半天,最後決定差抱琴去了。
元春還因此甩了臉色,抱琴倒是能猜到一二,雖然這活是奴婢幹的,但是坤寧宮整個上下就這麽點事可做了。眼瞅着已經出了皇後的孝期,皇帝一點動靜都沒有,元春這是閑得害怕了,她都已經十七了,賈府上一輩的姑媽賈敏是十五定的親,十六出的嫁,她的兩個嫂子也都是十五六嫁進來的,再拖下去,她名聲就要不好了。
抱琴沒工夫去安慰她,元春過了年十七,她都十九了,當然抱琴不覺得十九有多大,也不想在這個年紀就成親,但是她哥哥比她大了兩歲,今年都二十一了,她要是再找不到出路,她哥哥就要在榮國府成親了。就算她現在身份高了,又陪着小姐進宮了,她哥哥的娘子選擇範圍也無非是從在大院裏打雜的丫鬟變成在太太院裏打雜的丫鬟,從本質上來講沒有任何區別,都是榮府的人。
按照榮國府下人那個盤根錯節的勁兒,兩門親戚一攀,整個榮國府至少有一半下人都能跟她扯上關系,順帶還能加上寧國府四分之一的下人。
抱琴不禁打了個寒顫,曉晴擡頭看了看,小聲道:“抱琴姐姐,你冷了嗎?”
抱琴搖搖頭,沒說話。她倆是宮女,在宮外辦事講究的是悄無聲息,不能打擾主子,因此連話也不能大聲說。
發月錢是個肥缺,雖然不能像榮府那樣拿了銀子去外面放印子,但是就單單領錢這一項來說,能給人帶來無比的滿足感,自然在宮女們心中的地位就會高那麽一點點。
現在這份差事是陳妃在做的。
這也是抱琴第一次白天來永和宮。
領月錢在永和宮頭一進院子的西側殿,發錢的是個小宮女,記賬的是個小太監,宮裏的規矩,宮女是不能識字的,這個抱琴有點想不通,像她們這種跟着主子進來的丫鬟基本都認字,這條規矩有點雙重标準的嫌疑。
旁邊站着的就是監管的大宮女了,這個人抱琴見過,當日陪着陳妃娘娘一起去景陽宮的就是她。見到來領錢的是抱琴,那人笑了一笑,走過來拉着抱琴道:“好久都沒見你了,來陪我說說話。”
抱琴同樣堆起笑容,跟同她一起來的宮女曉晴道:“你先排着,我去去就來。”
這一領,就把人領到正殿了。永和宮的正殿五間屋子,大宮女領着她進了正殿,先去回了話,這才帶着抱琴到了西邊第二間。
正殿裏雖然只有兩個宮女站着,不過還是在屋裏擺了兩個火盆,上好的銀絲炭将屋子燒的暖洋洋的。還是因為孝期的原因,沒什麽擺設,牆上就挂了幾幅蘭草松樹之類的畫。
陳妃娘娘就坐在炕上,皇後娘娘孝期未過,雖然皇帝明擺着奪了皇後的體面,将一年的國喪減到了三個月,但是宮裏的人精們是一點話柄都不能落下的。
比如今天是皇後孝期過去的第一天,陳妃已經脫了灰色的孝服,考慮到皇帝的心情和先皇後的兒子成了現在唯一的親王,陳妃換了一件青色的外袍,滿足了皇帝國喪只有三個月的要求,但是皇帝萬一現在又有反複呢?比如像廢太子那樣,這青色就是最素的顏色了,而且上面一點花紋都沒有,讓皇帝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唉,宮裏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反正三年一升遷,只要沒反什麽大錯,還有命在,就算不怎麽受寵愛,但畢竟還有個工齡在哪裏,運氣好的三年升一級,運氣不好的六年升一級,總是能過去的。
抱琴行了禮,道:“多謝當日娘娘指點,今日總算能有機會感謝娘娘了。”
陳妃點頭笑道:“也是你應得的,聽說你第二天生病了?身子好些了嗎?”
“多謝娘娘體恤,奴婢已經好了。”這消息傳的可真夠廣泛的,不過也從側面反映了陳妃娘娘對她有意思了。
陳妃喝了一口參湯道:“你這丫頭看着年紀不大,怪會說話的,家裏可有兄弟姐妹?”
“回娘娘的話,奴婢家裏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連帶父母都在榮府裏當差。”說到父母兄弟,抱琴嘴角翹起的角度稍微往上了那麽一點點。
“能有你這麽聰明的女兒,想必你家裏兄弟也差不到哪兒去。”陳妃滿意極了,這抱琴還真能領會她的意思。
“行了,讓良雪帶你去領銀子,以後日子還長着呢。”陳妃已經得到了她想要的信息,揮手讓兩人離開了,待的時間太長就不符合常理了。
從陳妃宮裏出來,抱琴幾乎都要跳起來了,未來的太後娘娘都已經答應了,還愁什麽。
比如這句“你家裏兄弟也差不到哪兒去”就是說可以給她家裏人一個機會,還有“以後日子還長着呢”就是說她将來能經常跟未來的太後娘娘見面,抱琴身上的猶豫一掃而空,輕的都要飛起來了。
至于陳妃,對抱琴的回答也很是滿意,有些事兒不能明着說,宮裏沒事都是暗示來暗示去的,誰都不肯落把柄,至少從今天看,抱琴的這項技能基本滿點,就沖着這一點,再加上她的聰明勁兒,這人就值得培養。
至于她家裏還有幾個人在榮府當奴才,這個對陳妃來說完全不成問題,只不過要再等等,等到老皇帝……之後再說,剛好也能看看抱琴的耐性究竟如何。
于是在陳妃跟老皇帝唠嗑的時候,老皇帝突然想起來他将要出宮建府的七皇子現在後院還只有一個正妃一個側妃,這七皇子不出意外就是下任皇帝了,這麽一看稍微有點寒碜,于是皇帝大筆一揮,元春連帶抱琴被打包送到了北五所七皇子的住處。
☆、032
北五所和南三所都是皇子的住處,皇子六歲起到二十歲出宮建府都住在這裏,不過本朝皇子不多,南三所一直都沒用上。
七皇子住在北五所的頭所,頭所的上一個住客是二皇子瑞清,也許是因為住過同一個院子,二皇子跟七皇子的關系比其他人稍微近一些。
北五所還住了兩個人,一個是虞嫔生的八皇子瑞樂,今年才十歲,住在北二所。還有一個是因為義忠親王逼宮,而從毓慶宮裏被動遷出來的皇長孫康和,康和跟七皇子一年生的,今年也該出宮了,他住在北三所。
元春進頭所是去當側妃的,事情定下來之後內務府就出了一道聖旨,先是給宮裏的元春宣讀,後來又去了榮府。
“這下總算是熬出來了!”等到将傳旨的太監送走,老太太沒忍住拍着桌子感慨道。
可不是麽,王夫人那張因為賈珠死了再沒笑過的臉,現在也有了笑意,七皇子隐隐有下屆皇帝的跡象,她家女兒馬上就要成娘娘了。
賈母的大花廳裏坐着賈赦一個,賈政和王夫人,以及剛被請過來的寧府兩位主子。
邢夫人拿不出手,又是繼妻,尤氏跟她的身份地位差不多,等太監傳完旨,倆人搭伴一起離開了。秦可卿剛進門,目前還沒有參與家族讨論的資格,至于李纨,賈珠孝期沒過,再加上王夫人見了她就心煩,她現在更是連門都不怎麽出了。
幾人恭維好了老太太又恭維王夫人,七皇子都代替皇帝祭過天了,現在又去了戶部,當年太子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戶部麽,這麽說七皇子妥妥的下任皇帝跑不了了。元春是七皇子後院第三個有正式名號的人,皇貴妃咱不敢奢望,貴妃要看人品,而且新皇登基這個位子一般先不會放人的,但是至少一個妃位是絕對沒問題的。
老太太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還是二兒子有出息,這眼看着就成國舅爺了。
但是在坐有兩個人不怎麽開心,就是寧府的賈珍賈蓉父子倆。賈蓉娶進府裏的那個,可是當初太子的私生女兒。當初這事兒能成,老太太也在裏面出了不少力,現在呢?眼看着太子成了廢太子又成了義忠親王,秦可卿的行情也跟着降了不少。
不過,沖着老皇帝寵大兒子的那個心,說不定将來還有轉機?
賈母看到賈珍和賈蓉父子兩個表情有點僵硬,便出言安慰道:“你們府上的那個,可不能受了委屈,将來……說不定還有用。”
話雖如此,賈母還是将大頭壓在了元春身上,實打實的國舅爺,将來要是能生下兒子,說不定還能有一掙大位的機會,怎麽說都比義忠親王的私生女要占優太多了。
私生女能帶來的好處都不是明面上的,更何況就算都姓賈,那也是東府的人,兩府共有一個祖宗不錯,但是再往下算,就要出了五服了。
想到這兒,賈母催着王夫人說:“快去準備賀禮,等将來七殿下出宮,我們也得去拜訪拜訪。雖然元春在宮裏出嫁就沒了嫁妝,但是我們私底下補上,想來殿下也不會在意的。”
王夫人笑着答應了。
賈母又道:“把上回敏兒送來的那扇玉屏風添上,現在宮裏擠,等到出宮建府了,元春就有屋子能擺上了。”
北五所是很擠,都是三進的院子,像八皇子這種還沒成家的是完全夠住的,就他一個主子。但是像七皇子這種就有點勉強了,萬一再在出宮建府前生了孩子,那就不僅僅是擠的問題了,孩子養在正妃前面,單占一間屋子,側妃只能被擠到左右配殿住了。
三進的院子,面闊五間,第一進是七皇子的書房和會客廳,最西邊一間是七皇子妃專用的。第二進是七皇子的卧室,配殿住着太監宮女,也很寬敞,他一人就占了五間。第三進就是正妃和兩個側妃的住所了。
面寬五間,正妃一人占了三間,剩下兩個側妃一人一間,兩側的配殿一共六間,正妃又占去四間,剩下的兩間就是兩個側妃的宮女們住的,單從住宿條件上來說跟在坤寧宮沒任何區別。
但是級別提升了,元春從高級宮女升到了皇子側妃,在她來說也算是質的飛躍了。
至于抱琴,她更是掐着手心才沒讓自己癫狂的笑出來。
成為宮妃要不要畫押她不知道,但是她做為宮女轉組織關系的時候是要按個手印的。選秀那會進宮是第一次,相當于只辦了個暫住證。等到元春進坤寧宮的時候她又按了個手印,正式成為了國家公職人員,至于這一次,她還是國家公職人員沒錯,但是組織關系已經從坤寧宮女史元春名下轉到了永和宮陳妃名下。
似乎元春還不知道?那她現在的身份就相當于賈寶玉身邊的襲人?呸呸,這個比喻不好。
抱琴越來越喜歡陳妃娘娘了,就這麽悄無聲息的将事情辦了,一點都沒打草驚蛇。
至于陳妃現在為什麽不将抱琴明擺着提到自己身邊,抱琴想着大概有那麽兩三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怕多生事端了,她兒子才剛剛得了皇帝的喜愛,陳妃自己也才接管宮務不久,這麽明擺着搶別人宮女的事情,雖然可以用官大一級壓死人這種理由搪塞過去,但是總歸不是太和諧。
二來麽,抱琴還有一家四口在榮府手裏捏着呢,要是走過明路,這四個人也不能放過。但是考慮到從別人家裏要家生的奴才,搞不好就能落下個霸權主義的壞名聲,所以還是得忍忍。
第三嘛,就是試用期的問題了,比如抱琴的機靈是真機靈還是短暫的瞎貓碰上死耗子,這個總得實驗一段時間才能知道。
比權量力,陳妃決定先給她點甜頭嘗嘗,以觀後效。
沒有轎子,沒有拜堂,沒有高頭大馬,只有頭所的兩個小太監來幫忙提東西,元春就這麽帶着抱琴到了北五所,她很是失落,一生就結一次親就這麽了事了。
但是這還沒完,東西放下的第一件事情是去見七皇子的正妃,正妃娘家姓趙,名字叫做淑蘭。雖然有個溫柔賢惠的名字,但是這位正妃的性格……賢惠不好說,至少跟溫柔完全不沾邊。
據宮裏的小道消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