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郭朗與菩珠的祖父菩猷之關系十分特殊, 亦友亦敵。
說友,是二人年輕求學時拜在同一宗師門下,同席讀書, 同室而居, 關系一度曾經密切, 猶如手足之親。
說敵,則是入朝為官後二人政見不同, 于學術也是各自著書立說, 三十年前, 還曾在京都蘭臺相約公開辯論,以證述自己的學派和觀點。
當年的那一場蘭臺辯學, 吸引了數千太學子弟與京輔士人的圍觀。菩珠祖父就是在那一場辯學之後, 聲明大作, 追随者衆,後來成為一代學宗。郭朗落敗, 當時表面拜服, 但從此之後,同門關系疏遠,兩人也就此漸行漸遠, 少有往來。
因禍得福,正是因為如此,到了多年之後的宣寧三十九年,當菩猷之被卷入梁太子謀逆一案牽連衆多之時, 郭朗得以毫發無損。
非但如此,得益于那一場殘酷的清洗, 他不但接替了太常卿的位置,一躍成為九卿之首, 且在兩年後孝昌皇帝登基之後,以德名被選為太子太傅,自此,郭朗在朝廷中地位顯著,門生聚集,隐隐有了比肩他當年同門師兄菩猷之的态勢。
然而他終究不是菩猷之。
九卿之首固然尊貴,其上卻有三公,菩猷之當年便位列三公之一。
這最後一步的跨越,他可以慢慢等。太子太傅的身份擺着,只要太子不犯下當年梁太子那樣誰也救不了的錯,日後他位列三公并非做夢。
但菩猷之還有一樣,文宗之名。
揚文名,立學說,叫天下的讀書人心服口服,拜為宗師,這一點,就算他做了皇帝的老師,恐怕也未必能夠輕易如願。尤其這些年,随着名望日益提高,他對自己當年蘭臺公開辯學落敗一事更是耿耿于懷,始終難以消解。
可惜菩猷之已經死了,這輩子再不可能有第二場蘭臺辯學來為自己正名了。
以不朽而永垂青史,只要是入朝為官的士大夫,但凡有點追求,這必是他們畢生的終極夢想。
何為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立德,創制垂法,博施濟衆。立功,拯厄除難,功濟于時。
Advertisement
這兩項,須天時地利,外加不世出的才幹,或許才能掙得如此功勞。
郭朗是有自知之明的,知自己這輩子或許都沒這樣的機會,也沒這樣的能力。
他能追求的便是立言。
做如同菩猷之,甚至超越菩猷之的大家文宗,士人領袖,這便是郭朗深埋心底多年的一個宏願。
現在,因為這一個劈壞了明宗廟殿的天雷,郭朗敏銳地将這個“異像”和自己的宏願聯結在了一起。這或許就是上天賜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倘若他能借機為自己年輕時的同門菩猷之正名翻案,那麽當年蘭臺辯學的落敗便根本不足挂齒了,他頭頂的光芒不但超越菩猷之,當年那些因為菩猷之而受到牽連的士大夫也将會對自己感恩戴德,被推為公認的大家文宗、士人領袖,指日可待。
菩猷之是何等人,當年真的是梁太子逼宮案的主謀,還是他運氣不好,撞上了皇帝和太子中間的劍鋒,這一點包括郭朗在內,人人心知肚明。但為他翻案,若在平時,幾無可能,因這意味着質疑先帝。
而他之所以敢動這看似不可能的念頭,也絕非白日癡夢,而是他嗅到了一絲可能的氣味。
今上與先帝不一樣,對太子極力栽培,助其立威,尤其這兩年,太子及弱冠,這種趨勢更是明顯。
所以他做了一件事,秘密約見左将軍上官邕。
上官邕是太子舅父,當朝權臣之一,也是死了的前任太子妃的父親。
上官邕随後進宮密奏皇帝,說先帝廟殿遭遇天雷起了大火,人心惶惶,與此同時,他又獲悉另個消息。先帝朝的罪臣菩猷之死後,其鄉黨為其立一墳茔,就在先帝廟殿雷擊着火的同日夜間,墳茔上竟有光大作,色曜如芒。當時附近鄉野多人親眼目睹,天亮方消,随後流言四起,道菩猷之當年實是無辜而死,此為上天異像,為其鳴不平之意。
上官邕請示皇帝,該當如何處置散播謠言之人。
皇帝不見發怒,不置可否。
上官邕了然,出宮三天之後,便有了太子太傅郭朗這一封為菩猷之請複查舊案的奏疏。
奏疏一出,百官驚懼。起初噤若寒蟬,無一人敢發聲,等發現皇帝并未發怒降罪郭朗,第二天,陸續有官員開始附議,再過幾日,滿朝文武全都上了表,稱民間民情湧動,皇帝遂順應民意,下令,命太子督辦,總領複查此案。
太子李承煜剛從河西撫邊回來還沒幾天,不顧辛勞,立刻展開調查,不久便查明了真相。當年上奏揭發菩猷之為梁太子案主謀的那個高姓光祿寺官員完全是出于私恨,僞造證據,誣陷菩公。太子将調查結果提呈上報,百官憤慨,怒斥高姓官員以公謀私,蒙蔽君上,以至釀成冤案,令朝廷失一幹臣,罪不容赦。
皇帝下令将誣告者滿門抄斬,株連三族,以告慰忠魂,亦是以儆效尤。為菩猷之恢複名譽,追封公爵,追贈谥號。當年那些因受牽連而遭貶谪的官員紛紛起複,士人也恢複身份,準許入朝為官。
這件事的影響極大,不但成為那段時間朝會上的焦點,民間也到處稱頌,今上的英明果決,太子的精明強幹,菩太傅的矢忠不二,郭太傅的忠果正直。
結案後,郭朗被視為士大夫中的賢良,太子以查案之功,得百官與士人的交口稱贊。而在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一道诏書也由京都發往河西,召菩猷之唯一的孫女菩珠入京,接受朝廷的撫恤和恩賞。
這就是菩珠得以離開河西回往京都的全部過程。
前世如此,今生也是一樣。
诏書送達的那一天,整個都尉府随了欽使的到來而沸騰。
對于菩珠而言,全是預料中的事情,和上輩子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她的心态了。
上輩子的這個轉機到來的時候,她毫無準備,如同做夢。既為三天前才活活累死的阿姆的不幸而感到倍加的悲痛和遺憾,也對給予了自己新的一切的京都裏的那些陌生人充滿了感恩之情。
倘若不是他們主持正義,祖父的罪名怎麽可能得到洗刷,自己又怎麽可能有機會再返京都?
然而現在,她表面看起來對這道诏書也充滿感恩,但她的心情,其實卻很平靜。
皇帝為自己祖父平反,不過是順勢而為。參與促成這件事的所有人,也都各取所需。
祖父大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當年他蒙冤而去的時候,有人因他而獲益。在他身死多年之後,又有人因他而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只不過現在又換了一撥人而已。
總之,在這件事裏,各方各有所得,皆大歡喜,自然了,這個“各方”也包括自己,挺好的。
在她跪迎聖旨過後,欽使笑道:“月底是姜氏太皇太後的大壽,到時大慶,京都不眠,會有一場徹夜花燈會,想必極是壯觀。小淑女此間若無事,可随我盡快動身,說不定入京之時,還能趕上熱鬧。”
菩珠本來就計劃盡快趕到。
前世她這麽想,目的是像這位欽使所言的那樣,為趕上太皇太後的大壽之喜。
而這輩子也這麽計劃,倒不是因為姜氏太皇太後對她有多麽的另眼相看,相反,菩珠知道,這位李氏皇朝的傳奇女性對自己并無任何的特殊之處,甚至可能不是很喜歡。前世即便後來她成為了太子妃,做了她的重孫媳婦,去蓬萊宮拜見,她會給些賞賜,噓寒問暖幾句,但也僅此而已,與姜氏對待她其餘孫輩或者重孫輩的普通公主和王子們的态度,沒有任何區別。
她之所以還想盡快趕過去,是因為現在,京都裏的幾姓人家正在盯着李承煜太子妃的位子在相互較勁,前世是在下個月初,也就是她抵達京都不久,因為争鬥不下,陰差陽錯,太子妃的頭銜最後反倒落到了她的頭上,有點像是撿漏。
所以她不能錯過這個時機,必須适時地出現在那些人的視線之中。
出發的日期就定在明早。
她需要收拾帶去京都的東西不多,除了日用之物,就是幾套搬來都尉府後新做的換洗衣裳而已。至于以前的舊衣,讓阿菊拿去處置了,送給下人。
章氏這晚過來,帶來了一匣金,道除了還的欠她的錢,還有部分是自己和楊洪的心意,讓她帶去京都。
菩珠不取,讓她領着自己去見楊洪,朝他兩夫婦下拜,鄭重叩首。
章氏忙過來将她扶起來,口中道:“小女君你這是在做什麽?莫折煞我夫婦二人了!”
菩珠說:“楊阿叔,阿嬸,我八歲來此,身無長物,若不是得阿叔庇護,人恐怕早就已經沒了。如今要走,向你們拜別是應該。往後阿叔一定會是一個好官,保地方平安,我便是人在京都,也是與有榮焉。”
楊洪意外于她對自己的敬重,十分欣慰,回想這段時日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心中更是諸多感慨,道:“承小女君吉言,阿叔往後定不敢懈怠。你家如今平反了,你能回京都,是件大好事,往後自己一定要多加保重!”
菩珠點頭答應,出來後,章氏親親熱熱地送她,說她不但是自家福星,如今她自己也是時來運轉,往後大富大貴,不可限量,一路奉承。菩珠打斷了她的話:“阿叔是個好人,日後官一定會越做越大。阿嬸你既然說我是福星,我便大言不慚多說一句,希望阿嬸能記住上次的教訓,往後做個賢內助,遇事多和阿叔商議,切不可再像上次那樣自作主張,險些引火上門。”
章氏面紅耳赤,讪讪點頭:“小女君你說的是,我記住了!”
菩珠一笑,讓她不必再送。
這個晚上,菊阿姆看着自己的小女君,先是笑,笑着笑着,忽然眼圈泛紅,眼淚流了下來,又慌忙擦拭,仿佛怕她誤會,着急地比着手勢,說自己是太高興了。
菩珠抱住了她,附耳輕聲說:“阿姆,我也很高興。往後我一定會好好保護你,讓你和我一起享福,過這世上最好的生活,你高不高興?”
菊阿姆忍不住一邊笑一邊又落淚了。菩珠笑着替她擦去眼淚,心中忽然也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之感。
阿姆現在是如此的幸福。
活了兩輩子,菩珠仿佛直到這一刻才發覺,原來,讓所愛的人感到幸福,于自己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啊!
她一定要努力,讓她的阿姆就一直這樣幸福下去,幸福得要掉眼淚才好。
這一夜,就在她帶着這種幸福之感恍惚就要入睡之前,腦海裏忽然跳出來一道人影,睡意一下全沒了。
她想起了崔铉,那個曾幫過自己大忙的少年。
她知道他現在在楊洪手下做事,她已經好久沒有遇到他了,只在那日問楊洪的時候聽他提了一句,說崔铉剛投軍沒幾日就已升了伍長,當時還為他感到很高興。
明天她就要回京都,若就這樣一聲不吭走掉,似乎有些不厚道。
菩珠猶豫了片刻,最後決定讓楊洪幫自己轉個口信,和他道聲別。
第二天早上,她走出了都尉府的大門,預備登上那輛來接她的公車時,一愣。
她看見了崔铉。他一身卒衣,坐在馬車前方禦者的位子上,看到她現身,轉頭朝她一笑,點了點頭。
已經好久沒見他了,快有小半年的時間,和年初時相比,現在的他感覺一下子成熟許多,也顯得沉默了許多,從位子上翻身而下,朝她走了幾步過來,只道:“我聽說你家平反了,你要回京都,我求了楊都尉,允我駕車,送你一程。”
菩珠心裏有點感動。
沒有想到,他會用這樣的方式來送自己。
她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最後點了點頭,向他道謝。
崔铉轉身上去,坐回在了位子上,雙手握缰,雙目望着前方。
馬車離開了都尉府,與從驿置出發的欽使一行人彙合之後,出城朝着京都而去,馳道兩旁的景象,很快從郭村變成荒野,遠處,長城的影子若隐若現,風裹着沙卷起車簾,發出拍打窗框的輕微響聲。
菩珠沒有回頭看。
重複了一遍前世曾經經歷的這一幕,離開這個她從八歲後一直生活的地方,說心裏沒有半點感慨,自然不可能。
但她沒有留戀,這裏也沒什麽值得她留戀。
她的目标在前方,在那個距此遙遠的京都之中。
她這輩子的人生,才剛剛起了個頭而已。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