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一個好官

以糧食代替工錢也是沒辦法的事, 安息國使用的錢幣和晉國有很大區別,以前的錢幣要回收兌換成晉國的銅錢,楊赦一開始帶來的庫存就不太夠用了, 索性這些人從前也沒怎麽用過錢, 比起能夠被人輕易搶奪走的幾枚錢幣,還是沉甸甸的糧食袋子更得人心。

晉國最常見的糧食是粟麥,粟米可以蒸食, 麥子磨成粉制成面食,如今稻米也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良田, 因為朱雲錦夫婦的良種研究主要對象還是稻米, 去年秋收的時候,江南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新藥種,連同配方都廣為流傳, 朱雲錦夫婦立刻對新藥種進行研究, 最後發覺這種藥種雖然在增産方面略有不足, 但抗蟲害的藥性極為強烈, 甚至有些能夠保留到收割時,需要浸泡祛除藥性, 但這樣的大方向卻是他們從未考慮過的。

夫婦二人同時想起在良種研究之前,被農家普遍應用的一種東西,農藥。

農肥有了,農藥也該提上日程了。

藍星的農藥研究實際上是停擺的,農藥易于購買,毒性強烈, 在研發之後引起過成規模的投毒事件, 後來雖然改進多次, 但由于初版投入大量資金, 在市面上流傳太多,還是隔三差五就會冒出幾起農藥中毒的悲劇,後來因為良種的推廣極大地減少了農藥的需求,這把雙刃劍也就此消失在了藍星的歷史裏。

晉國畢竟沒有藍星那種科研程度,朱雲錦夫婦使用的很多機器都是木匠陶匠搗騰出來的極簡版,晉國推廣開的良種在二人看來算是閹割版中的閹割版,農藥就很有必要了,而且朱雲錦年輕時候也曾經做過農藥研究,可以跳過毒性太過強烈的初代二代,直接進行優質農藥的研究。

與此同時,遠在江南水鄉的孫思邈也迎來了一場小小的危機。

江南小神醫治死人了!

來到大晉之後不久,孫思邈就治了幾起大病,用診費盤了一家店面作為醫館,他每隔兩日坐堂問診,每隔一月免費替窮苦人家診病,遇到實在可憐的還會免去醫藥,對他來說,這不是善心,而是做慣的事情,猶如吃飯喝水。

也因此,很多醫館少了生意,得罪了許多同行。

行醫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般來說一個地方的醫館數目是固定的,大夫也講究師門傳承,大部分人從生到死都不會離開生身之地,大夫之間論資排輩都有關聯,要從坐堂大夫那裏排個順序,就像孫思邈的原身拜的成安堂李大夫,在當地醫館排輩第三,號稱李三,窮人家叫聲李三爺,在富貴人家面前就叫李三兒。

孫思邈橫空出世之後,就連那些幾輩子交往下來的富貴人家都不找熟悉的大夫看病了,正常大夫給病人看病,講究一個“留根”,也就是不治全,拖個一年半載,開最貴的藥材,往往窮困些的人家把病拖好了,也就家徒四壁了,富貴人家更是從出生起就喝藥,身體弱的告訴是胎裏帶病要喝一輩子的藥,身體好的也沒事,多喝幾年藥就壞了。

所以很多地方是信神不信醫,小病拖拖自己就好了,大病拖不了就死了,也不拖累家人,看大夫不一定能看好不說,家裏的積蓄肯定是沒有了的,不如多拜拜神。

孫思邈和這些大夫都不同,雖然他年紀比誰都大,看得比誰都透,但治療病人這方面他有自己的堅持,能治好的肯定要治成沒事人,不能治的連一眼都不多看,免得浪費精力,雖然到了他這個地步,除了油盡燈枯治不了,便是世人所傳的不治之症,他也能摸索一二,替人拖幾年壽。

有本事的人傳名總不會太慢,孫思邈來了差不多兩年,在江南已經是有名的神醫了,因為年紀小,就被叫小神醫。

孫思邈給人看病從不留根,還會勸人少喝藥,教習一些強身健體之術,住在他醫館附近的人家聽了他編的兒歌都學會了幾手簡單醫術,有時候病人走幾十裏路來看病,還沒到醫館裏就被小神醫的鄰居給看好了。

治死這個事,對于大夫來說,說小不小,說大也不算大,小神醫出名之前,除了新開的,哪家醫館敢說自己沒看死過人?哪家積年的老大夫敢說自己手裏沒有誤診的人命?但對于一個坐堂兩年,治人無數,號稱經手回春的神醫來說,治死人就是一件大事了。

兩年的時間,各家醫館算是把孫思邈的名聲給墊到了風口浪尖,如今一下子摔下來,這也夠狠的了,治死人不是大事,但神醫的名聲肯定要壞了,最少也是個泯然衆人,再也不敢打出神醫名號,這樣的競争手段談不上低劣,自古如此罷了。

孫思邈閉門了幾日,照舊開張,來找他看病的人依然很多,但很多逐名而來的病人就少了。

那家死了兒子的也是富貴人家,還是單傳獨子,那家主母是寡婦,沒了兒子人都有些瘋癫了,隔三差五就派人來鬧事,如此半個月後,孫思邈忽然上門去了一趟,然後那家的寡婦主母就跟着他走出了十幾年都沒出過的大門,去了官府報官。

案子發生在郡城,但按理要報在縣裏,趕巧了縣官不在,帶了幾個從官下村講學去了,沒個三五日回不來,是郡守親自接的案,孫思邈幾步落在那位主母身後,擡眼看了一眼上位主官,見其眸正神清,便知傳言不假,上前交了狀紙。

丹陽郡守宋儀今年不過二十歲,十八歲從國子監畢業,做了一年縣官,因政績優異轉而上升郡府,成為一郡主官,也是目前為止國子監生在地方上官位最高的一等,雖然宋儀不是士族出身,但天子年輕,自然會多提拔一些年輕官員,這可不是當年天子做什麽都能被議論的時候了。

孫思邈的狀紙是以那名寡婦的名義狀告寡婦的侄子謀害人命,他是人證,半個月前他聽聞自己經手的病人突然去世,但檢驗過藥方之後沒發覺有問題,他又去了一趟收藥的鋪子檢查藥材,幾日之後又聽說富貴人家會在醫館開藥,卻不會用醫館的藥材,只是多付些錢讓大夫好好治病罷了,所以他又托人去找了這戶人家平常進藥的商家。

均查驗無誤之後,孫思邈忽然想到那方子裏寫明的禁忌,這才上了一趟門詢問情況,兩下一對,寡婦差點暈厥,孫思邈的藥方寫明了服藥後不能飲酒,會與藥性沖突,嚴重可致死,藥方下留有手印,這也是孫思邈的一個習慣,寡婦的兒子得病之後,上上下下都是寡婦的侄子在操辦,藥方也是他拿回去的,給寡婦的藥方卻是重新抄寫了一份,漏去了服藥後不得飲酒的禁忌。

原本也是不好追究的,但孫思邈的藥方是一式兩份,上面的一份底下壓着一張墨紙,按一下卻會留有兩張按了手印的藥方,他會把底下那份藥方寫明日期,再歸類入檔,孫思邈去寡婦家的時候就帶上了這份藥方。

宋儀看過藥方,又讓經驗豐富的屬官驗看了紙張墨痕,這才點點頭,讓人把寡婦侄子拘押到堂,比對手印。

手印确認無誤之後,兩下對質,寡婦侄子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孫思邈見多識廣,公堂也沒少上,知道按理這時就該上刑了,但宋儀命人将死者當日飲酒的酒樓老板和夥計都請了來,因幾人都不太記得當日的事,宋儀詢問寡婦能否開棺驗屍,寡婦堅決不肯,宋儀又勸了許久,沒有強硬的意思,态度很和氣,沒有尋常官員想要完成政績的迫切,他句句都是請寡婦多想想死者和大夫的冤枉。

孫思邈沒想到這個郡守竟然如此講理,連忙也跟着勸,寡婦只是不肯,回家哭了一場,又給兒子上了墳,宋儀親自去了一趟墳前拜祭亡魂,又向寡婦承諾驗屍之後親自主持下葬,寡婦最終同意開棺,随後請了有經驗的仵作驗屍,确認了死因,一行人鄭重其事将死者重新下葬,回來後就将寡婦侄子定罪收監。

案子告破,孫思邈正要離堂,卻被宋儀叫住,孫思邈還沒來得及多想,宋儀便對一名屬官點點頭,屬官上前給了孫思邈一些銀錢,客客氣氣地說道:“按理人證到堂,官府應補償作證期間的誤工費,小神醫是自家坐堂,上官看過醫館賬簿,不滿五日按五日算,這是小神醫的誤工錢。”

誤工錢不算多,但也沒有少,孫思邈坐堂是兩日一次,但宋儀是按他坐堂整五日給的錢。

孫思邈領了錢,回頭看了一眼本該威嚴十足的郡守,那位剛滿二十的郡守恰好擡頭,看見他,眨了眨眼睛,露出一個和善的笑容來。

今日是開了眼了。

孫思邈回去的路上,心情都忍不住變得輕松了許多,在這樣一個好官的治下,仿佛日子都比先前更有滋味了。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