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以死亡為開端
對面的男人突兀地冒出一句話後閉口不言,莫萊爾于是也保持安靜,她一點沒有和阿諾德搭話的願望,男人實在是太冷淡了。
馬車搖晃着前行,車外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商販的叫賣聲,小孩子們的歡笑聲,家禽牲畜的鳴叫與喘息等等等等,即使兩邊的窗簾拉着,莫萊爾也能從聲音中想象出外面熱鬧的場景。
說實話,西西裏的生存環境并不好,炎熱的氣候,屢禁不止的暴力,貧窮和瘟疫從沒離開過這片土地。有很多人同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但事實上,西西裏人的生活并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麽悲慘,人們臉上的笑容總是比哭泣更多。
從好的一面說,這是因為西西裏人的堅強和樂觀,往壞的方面說,西西裏人覺得生活還不錯,還能笑出來,是因為他們對長久以來的壓迫已經麻木了。
莫萊爾不覺得壞的方面有多壞,生活總是要繼續,終日不滿于當下讓自己活得痛苦有什麽意義呢?拯救民族的重任不可能由一個普通人擔起,等領袖出現,再把笑容隐去也來得及。
艾伯特嘲笑莫萊爾,說她這樣的想法太沒出息,領袖難道不是從普通人一步步奮鬥出來的嗎?如果大家都在等着領袖的出現,領袖永遠不會出現。
聽了兩人的話,阿道夫用煙杆指指艾伯特又指指莫萊爾,指着艾伯特的時候他說:“會說出這種話的就是有可能成為領袖的人。”指着莫萊爾的時候說:“這種人永遠成不了一把手。”
莫萊爾向來善辯,她抱着雙臂,一擡下巴,神色睥睨:“不可能人人成為領袖。一萬個人之中或許只有一個領袖,而這唯一的領袖必須明白其餘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人的想法,我說出的是大多數人內心的想法。”
言下之意便是:能明白普通人的想法,才能成為合格的領袖。
莫萊爾胳膊肘撐着車窗,感受着陽光透過窗簾在自己臉上灑下的溫度,女人眯起眼睛,維持着垂眸的姿态,避免和阿諾德對上目光,她在心裏想:能掌控一個國家的情報機構,阿諾德無疑是個成功的領袖。
成功不等同于合格,莫萊爾不清楚阿諾德是否知道他每個手下的想法——女人覺得這根本沒必要,但她知道自己完全猜不透她上司的上司的上司到底在想些什麽。
等等——
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沒錯,阿諾德不是貝克爾的直接領導,他們之間還有一層——當然,理論上莫萊爾不該知道這個,但這世界上哪有真正的秘密——為什麽貝克爾的死亡,阿諾德要親自過問?
想到這個問題,卻絲毫沒有線索,莫萊爾幹脆地放棄了它,轉而想到了艾伯特。
從德國逃難來的猶太人憎恨德國人,卻願意在德國人手下幹活,他不願意見阿諾德,但真正站在阿諾德面前時,艾伯特并沒有太過特別的情緒。
年輕人的表現自相矛盾。
反猶情緒是普遍存在的,但中世紀之後,真正對猶太人進行壓迫的卻不多……德國籍的猶太人不少,莫萊爾見過,除了外貌稍有不同,他們的行為舉止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德國人,莫萊爾見過的那幾個更是上層中的上層,穿着打扮異常奢華,更是傲慢得不可思議,他們向莫萊爾問路時,簡直是用鼻孔在看她,于是莫萊爾用帶着濃重西西裏口音的結結巴巴的德語,微笑着給他們指了反方向。
莫萊爾雖然是情報商,但她在巴勒莫港口的同行中尚且排不上號,不可能知道有關德國猶太人生活的詳細消息。她只能從這幾個猶太人中窺見,德國的猶太人的生活應當不錯,沒道理在同一個國度,同一個民族的人受到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畢竟猶太人的凝聚力是全世界公認的。
艾伯特初到西西裏時雖然狼狽,但年輕人的言談舉止顯示他也是一名上等人——當然現在已經被莫萊爾和阿道夫帶歪了——莫萊曾多次猜測他到底遇到了什麽,卻完全想象不出來。
又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兩個無解的問題在腦袋裏晃一圈,馬車已經到達了目的地。
阿諾德先下了車,轉身向莫萊爾伸出了手。
莫萊爾受寵若驚,扶着男人的手下了馬車:“謝謝。”
踏上平地,女人立刻松開阿諾德的手,擡頭看着面前高大雄偉的建築物:“……教堂?”
蒙特利亞大教堂,西西裏最大的一所教堂,教堂內部的彩繪壁畫在整個意大利聞名。
阿諾德微不可查地點了下頭,往教堂內走去,莫萊爾跟上。
兩人穿過大大小小的走道一直來到了靠近墓園的一座兩層房屋前,如果以民居來衡量,這棟房子占地相當寬敞。
走進庭院,莫萊爾腳步頓了下,她四周掃了掃,到處都是被切割成長方形的木材,有些已經被漆成了黑色。女人的臉色白了白,出口的聲音還是鎮定的:“貝克爾在這裏?”
阿諾德偏過頭看了她一眼,似乎對她的臉色感到詫異,目光在她臉上定格了一瞬。男人沒有答話,伸手敲響了屋子正門。
“來了。”很快有人來開門,那是個有個紅透透酒糟鼻的中年男人,男人胖乎乎的,圓潤的臉頰上有兩團喜慶的紅暈。他套着一條深青色的木工圍裙,一雙眼睛在阿諾德和莫萊爾身上轉了圈,然後他側過身:“請進。”
陰冷潮濕的空氣從室內湧出,莫萊爾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她張了張嘴找回自己的聲音:“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棺材鋪建在墓園裏。”
中年男人拿起工作臺上的酒瓶,就着瓶口喝了一口:“這裏可不算是墓園裏,女士。”他意有所指地眨眨眼睛,“當然,一般來說,棺材鋪不會建在這裏。”
中年人放下酒瓶,在圍裙上擦了擦手:“那麽,阿諾德先生,您來這裏有什麽事嗎?”
“我要看盧卡·貝克爾的屍體。”
男人點點頭,點亮一支燭臺:“請跟我來。”
胖乎乎的男人拉開地面上的一道門,動作靈活地鑽進地道,阿諾德示意莫萊爾:“你先。”
莫萊爾依言走進地道,随後她聽見身後傳來腳步聲,阿諾德也跟了下來,一陣摩擦聲後,外界光線被阻擋,是阿諾德關上門。
通道內只剩木匠手中燭臺的光芒,中年男人謝頂嚴重,光滑的後腦勺油亮地反射出光芒,頗有些滑稽,可莫萊爾笑不出來。
周圍的溫度飛速下降,木匠打開地道盡頭的一道鐵門後,莫萊爾清晰地在西西裏的盛夏感受到了寒意。
門後是個大到不可思議的地下室,寬敞的空間裏塞滿了冰塊,從下而上,堆到地下室的頂端,成了一面面冰牆。
肩膀高度的冰塊上鑿出的一個個孔洞中放着燭臺,火焰的光芒經過冰塊的重重反射把整個地下室照得亮如白晝,木匠随手把燭臺擱在手邊的冰洞裏,從進門處的牆面上取下毛皮大衣,遞了兩件給阿諾德和莫萊爾:“穿上,在這裏呆十分鐘就會凍僵。”
裹得嚴嚴實實的三人穿過冰牆與冰牆間一人寬的通道,在中年男人的帶領下走到一張鐵臺邊。
鐵臺上蒙着白色床單,床單鼓起,勾勒出它蓋着的東西——是個人的形狀。
“做好心理準備,女士。”中年人說,“現在的盧卡·貝克爾可不怎麽英俊。”
他看了眼阿諾德,似乎猶豫着是不是也要提醒一下這位先生,頓了兩秒,最終還是沒敢出聲。在阿諾德眼神掃過去的時候,中年男人揭開了床單。
作者有話要說: 阿諾德先森你話真少……
在二戰前,德國猶太人過得還是不錯的……唔,歷史向小說裏看來的。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