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8)

事就喊:

“小雲,寶寶打潑水杯了;”

”小雲,寶寶拉濕褲子了;”

“小雲,寶寶要喝牛奶了;”

……經過幾次之後,雲忍無可忍,

“河東獅吼”:“那到底是你帶還是我帶?”

他倒是不喊了。

等到雲終于忙完,去看爺倆時,簡直崩潰了,

蘇俊倒是衣冠禽獸,哦不衣冠楚楚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再次普及一下,老佛說了,但凡口誤者,都是潛意識的實話。)

楠寶呢,坐在地上,手上、頭上、衣服上不知沾了多少“跡”了,“水跡”、“奶跡”,有時還有“尿跡”,灑落的奶粉,撕碎的紙張,偶爾會有巴巴,髒不拉叽地在那玩着一個水杯蓋,見了媽媽高興地傻傻地笑着,讓雲那一刻恨不得殺了蘇俊。

“你看着他那樣,你就不幫忙收拾一下?”

“反正收拾了,還會髒,不如就讓他髒個夠。”

“那你是不是上了廁所都不用擦了,反正下次還會髒!”

——憤怒之極的雲有點口不擇言。

——蘇俊也感覺有點過份了,說:“我也不會處理,你又不讓叫。”

Advertisement

——雲一氣之下,把電視遙控器奮力一摔:“我讓你看!”

蘇俊:“你,你幹什麽?你這個潑婦,不可理喻!”

雲:“我就潑了,不然還不知道被你欺負成什麽樣了。”

蘇俊:“我怎麽就欺負你了,我每天也要上班,累得要死,晚上還要帶孩子。”

雲:“你那也叫帶孩子?你是不是等孩子死在你面前,你才管!”

蘇俊:“你也太過份了,我是那樣的人嗎,我不是在那看着嗎?!”

雲:“你那也叫看着嗎?你這樣看還不如不看!你這樣我還敢給你看嗎!”

蘇俊:“說要看的是你,不看的也是你,你真的是麻煩,人家農村的媽媽,一個人種地,一個人帶孩子,還可以做家務,怎麽到你這就這麽驕情!”

雲:“那你就去找一個農村的媽媽,找我幹嗎?我們離婚。”

——最後,蘇俊也砸下一個水杯,玻璃碎與水浪齊飛,大吼聲共哭泣共送,然後在楠寶的大哭聲中,兩人才暫時按下自己的憤怒,一起來哄寶寶。

一個收拾狼藉的寶寶,一個收拾狼藉的客廳。

後來,還是雲找了阿霞談話,央她這個月暫時晚上幫忙看着楠寶,甚至有時需要她幫忙帶寶寶睡覺,等她完成論文就好,并允諾給她加倍的工資,才把這兩件事給順過去了。

但雲那次脫口而出的離婚,到底傷了蘇俊的心,傷害了彼此的關系。

在他的意識裏,雲就是他一輩子的老婆,不管夫妻兩人怎樣争吵,都會一輩子在一起;

而雲這一句離婚,真的傷到了他,以至那段時間他的情緒非常沮喪,被同事取笑是不是老婆忙着帶娃,沒空滿足他造成的欲求不滿。

倒不是這樣,雖然兩人分房而睡,但有時間,特別是楠寶偶爾和阿霞在雲媽家住的時候,他們都會在一起,雖然雲常以太累只是應付他,但他還是感覺挺好的。

只是雲這次脫口的“離婚”,讓他這段時間總是想來想去,覺得雲是不是對他不滿意,或是雲從來就沒有愛過他,而只是因為奶奶的原因和他在一起,這個認知讓他非常地郁悶。

而雲卻沒有時間管蘇俊的心情,她忙得狠。

趁着這段時間,趕作業、寫練習、寫論文。

而且人說:“一孕傻三年”,也好象是的,她感覺自己的注意力、反應力、記憶力都比年輕時差了很多,雖然她現在也還很年輕,但生了娃之後,感覺自己足足老了十歲一樣,這種認知也讓她對自己的生活再次産生了不滿的情緒。

但還好,在學期準備結束的最後時限裏,她終于把該寫的東西都完成了,就等着學校發畢業證書了。

終于可以松一口氣,可以稍微回歸一下家庭了,但雲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她發現楠寶不太親近她,而是比較親近阿霞。

這個發現讓她又緊張又憤怒。

麗源老師 老師和她的咨詢

自己懷胎十月,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現在長到一歲多了,居然不親近她,而是親近一個保姆,這實在太傷感情,太傷自尊了。

比如,楠寶每一次有意識的笑,是對着阿霞,而不是她;

比如,當她和楠寶說話是地,楠寶玩玩具不理她,但阿霞說時,他會朝她笑;

比如她楠寶做什麽不對時,她說了不聽,但阿霞說了他就聽;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太多了,簡直讓她一下子無法承受。

于是,她開始了一系列措施 ,想方設法要把兒子奪回來。

比如喂他吃飯,陪他玩游戲,陪他一起學爬學走路等等,但發現效果不明顯,有時候她看到兒子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和表現,會生氣,會不耐煩,會想糾正他,結果又會把兒子弄哭。

結果倒是阿霞過來勸她,說對“孩子還小,要慢慢教的。”

倒是讓她又急又氣,又一時毫無辦法。

到後來,楠寶連睡覺也想讓阿霞陪着,不願意她陪着了。

她發現這問題大了,和蘇俊說時,他非但沒有站在她這邊說話,反而指責她“脾氣太大,對孩子不夠耐心,等等”,結果楠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兩人又開始其它事情的争吵了。

結果那邊楠寶聽到,更害怕了,更不願意接受雲的擁抱和陪護了。

雲那段時間感覺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問媽媽,媽媽倒是無所謂,她說反正以後阿霞總會離開,就算這段時間喜歡她又怎麽樣?以後沒有人要了,自然會回來。

問同事,衆說紛纭,而且那些觀點還會互相矛盾。

問宇清,她說的好象對,她說小孩子才不管誰是他媽呢,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那雲就得學會對楠寶好一些。

但是,如果雲只是象一般保姆那樣,對着楠寶“不願意自己吃飯,不願意自己睡覺,亂摔東西,亂吃手現象”而視而不見,等着“孩子長大了會自己改的”,雲自覺做不到。

怎麽辦呢?

宇清倒是“一語道破夢中人”:“你不是學心理學的嗎?上面不是關于怎麽教育孩子嗎?”

雲:“上面是有說養育的理論,但和我們家楠寶情況不同的,我就不知道怎麽辦了?”而且我只是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怎麽應用還要其它學習的。

宇清:“那你可以問其它有經驗的心理咨詢師啊。”

對哦,這是一個好辦法。

雲開始在網上找那些心理工作室,找那些有眼緣的心理咨詢師。

她發現現在有很多的心理工作室,而且有很多咨詢師,簡介大都說自己擅長:親子關系、婚戀情感、人際關系、內在成長等,讓雲看得眼花撩亂,她開始憑感覺去找了。

她發現一個“和諧心理工作室”,然後上去找各個心理咨詢師的介紹。

先看人的感覺,感覺對了再看介紹,而且她找的是女性心理咨詢師。

找到一個,叫“麗源老師 ”女性,45歲,她的五官并不屬于漂亮,但屬于讓人舒服的那種,特別她的笑,有一種讓人感覺溫暖。

于是雲開始打電話給前臺預約:

“您好,這裏是和諧心理咨詢工作室,請問有什麽可以幫您。”

“我想預約心理咨詢。”

“好的,您貴姓?”

“叫我‘蘇雲’吧”。

“好的,這是您的電話嗎?”

“是的。”

“請問您有指定的心理咨詢師嗎?或者我可以根據您需要咨詢的問題,我們給您推薦合适的咨詢師。”

“我想約麗源老師。”

“哦,麗源老師,約她的人挺多的,周末已經約滿了,您如果約的話,只能是用工作日的時間,可以嗎?”。

“可以的。”

“那給您約的時間,是本周四下午14:30-15:30,可以嗎”

“可以。”

“一般心理咨詢長期指導才比較有效,您是先确定這一次,還是直接預約多次咨詢,一般可以先預約4-6次?我們好為您安排時間。“

“我先預約這次吧。”

“好的,為了讓您的咨詢更有效率,節約您的時間,我們會記錄一下你的基本資料,我發QQ給您填寫,還是提前十分鐘到咨詢室填寫。”

雲遲疑了。

那邊的客服好象知道她的想法似的,補充道:“請放心,我們對來訪者的資料是保密的,只是為了咨詢工作用。”

“那你發到我的QQ郵箱吧。*****@□□”

“好的,請您填寫之後,提前一天發回我們郵箱好嗎?”

“好的。”

“還有提醒一下,我們的咨詢費是***元(每小時),而且是咨詢前預交的哦。”

“好的。”

這個咨詢費倒也不便宜呢,但為了自己的幸福,雲拼了。

然後兩人禮貌互相道別。

過了一會,她的QQ郵箱收到了一份《心理咨詢預約登記表》

果然比較詳細,姓名、電話、職業、年齡、婚姻情況、成長經歷、咨詢問題、咨詢目的等。

這個表也讓雲很有感覺,仿佛填寫完,把自己的問題也整理了一遍。

并對這個生活的小插曲充滿了好奇心。

那天下午,雲提前了十分鐘到達咨詢室,與前臺核對了信息,交了本次咨詢費,就在接待室坐着等待。

準備到時間時,前面一個咨詢室門開了,有個中年婦女走了出來,還回過頭感謝:謝謝麗源老師老師。

裏面一個沉穩柔和的女聲回複:“不客氣,再見。”

然後再過了一陣,前臺領她進了那個房間,她終于見到了網上的麗源老師。

麗源老師友好請她坐下來,咨詢室不大,陳設也相對簡潔。

兩張迷色的沙發椅,呈130度左右陳設;中間一張同色的茶幾,放着一盒餐巾紙,還有一小瓶綠色植栽;靠牆還有一個櫃子。

窗簾挺厚,拉得比較密實,只留了一條線,房間有燈光暈黃,很溫馨的感覺。

雲有些拘謹地坐在一張沙發椅上,客氣地笑笑。

麗源老師繼續友好地和她聊着,做為第一次溝通,她向雲說了咨詢師的一些基礎原則,讓雲放心等等,慢慢的,雲開始放松下來,她開始述說,麗源老師只是安靜的看着她,點頭回應,或是簡單地“嗯一聲”。

慢慢地說出自己的情況和問題,有時傷心時還會哭出來,可能是麗源老師的寬容和暈黃的燈,讓她感覺很安全吧,就象在奶奶面前一起。

麗源老師也會貼心地給她及時遞上餐紙。

随着兩人溝通的深入,慢慢關注到雲這次的咨詢目标:如何改善親子關系。

麗源老師 :“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媽媽,那麽這次來,你對于親子關系,最大的苦惱在哪裏?”

雲:“他和我不親,反而和我的保姆親。而且有一些壞習慣,有時脾氣大,會砸東西。”

麗源老師笑笑:“我記得信息裏登記,你也學過心理學是吧?”

雲不好意思:“我只學過專業的課本,但還沒有考心理咨詢師資格證。”

麗源老師:“沒關系。”

麗源老師:“對于孩子來說,砸東西并不一定是脾氣大哦。”

雲突然想起來說:“對的,對的,我想起來了。孩子小的時候,丢東西,也是他們學習的一種方式 。”

麗源老師是的,然後和雲說了一些關于這個年齡段孩子成長的特點。

然後又聚焦在雲最苦惱的地方:孩子不親她,而是比較親保姆。

麗源老師讓她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又問了她前段時間回家的活動安排,然後問她。

麗源老師:“憑你的感覺,你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什麽呢?”

雲若有所思:“是不是我以前陪他的時間太少了?”

麗源老 :“是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對于孩子來說,特別是小年齡的孩子來說,愛意味着時間與陪伴。因為他們還小,他們只能憑本能去感覺誰是愛我的,誰對我比較好,而天天陪着我的人,自然讓孩子內在更有愛的感覺。”

雲:“但是,我白天需要上班啊。”

麗源老師:“是的,這是中國母親為難的地方,比如在西方、在韓國日本,孩子三歲之前,媽媽都是做全職太太,就是為了給孩子全身心的陪伴。但在中國,對于職業女性來說,的确無法做到,那麽我們就在另一信方面彌補。”

雲睜大眼睛,專心地聽。

麗源老師:“陪伴的時間很重要,但陪伴的質量更重要。”

雲:“那怎樣提高陪伴的質量?”

麗源老師反問他:“你平時是怎樣陪伴呢?”

雲:“就是陪他玩,給他讀書。”

麗源老師 :“那他的反應怎樣,喜歡你的陪伴嗎?”

雲:“有些喜歡,有些不喜歡。”

麗源老師 :“哪些喜歡,哪些不喜歡呢?”

雲突然想不起來,奇怪了,為什麽生命中這麽重要的事情,自己記不住呢?

麗源老師:“因為我們太想教育孩子了,反而忽略了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重要的片刻;但如果沒有這些片刻的累積,我們的教育就無法真正有效。”

雲若有所思:“那我該怎麽辦?”。

麗源老師 :“你是一個很有想法,并且情感很細膩的母親,那麽從你的感覺來想,作為小孩子,他們喜歡媽媽如何陪伴他?”

雲猜測着:“想媽媽和我一起玩,和我一起笑,不要老想着糾正我,教我。允許我犯錯。”

麗源老師贊賞地點點頭:“就是這樣,先有關系,才會有教育。”

所以,麗源老 問她:“你與孩子有肢體的接觸嗎?”

雲搖搖頭:“以前除了喂奶和必須要,很少抱他。”

麗源老師 :“那阿霞是不是抱他會比較多。”

雲:“是的,現在楠寶會走路了,她還經常抱他,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老抱孩子會不會變得嬌氣?”

麗源老師 :“我們要區分孩子的需要,和對孩子的溺愛行為。一方面需要懂得孩子,另方面需要懂得引導孩子,就象推秋千一樣,需要順勢而行。但因為時間的關系,也許可以成為我們下次咨詢的目标,我們本次咨詢的目标,是了解親子關系親密的關鍵,就是感情的互動……”

雲才驚覺,一小時這麽快就過了,而她還有那麽多,那麽多的問題要問。

麗源老師佛聽到她的心聲,說:“孩子是來成就父母的,他的到來,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的成長,和他們一起成長。”

然後,簡單地和她總結了本次說的要點,并布置了雲這周回去的家庭練習。

雲懷着喜悅和感激與麗源老師道別,并在前臺确定了後面五次的咨詢的時間。

回到家裏,她按照與麗源老師老師溝通體會,嘗試用的新的方法與楠寶相處,擁抱他、親吻他、咯吱他,特別用誇張的方式講故事給他聽,果然樂得寶寶拍手大笑,口水都笑出來了,讓雲也樂得喜出忘望,抱着楠寶親個不停。

這一次,是潛意識的溝通

之後雲又見了麗源老師兩次,互相讨論了更多的親子關系相處的那些原理和技巧。

在一次咨詢準備結束時,雲苦惱地說:“麗源老師,我知道您說的這些都對,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效果也很好的,但是每當我下班很累的時候,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很着急,很焦慮,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就會去吼他,即使我有一些幼兒園工作的經驗,回到家裏還是忍不住。”

麗源老師微微笑着說:“是的,你說到最關鍵的點上了。”

我們知道是一回事,這更多是意識上的學習(麗源老師指指我們的頭腦),但真正改變的,是我們的潛意識(麗源老師指指我們的胸口)。

這兩個名詞,雲學習的時候,聽過,但有些似懂非懂。

前三次,我們倆更多在意識的層面溝通,下一次,也許我們倆可以在潛意識方面溝通。

雲露出困惑的眼神。

麗源老師:“但因為潛意識通常深藏在我們的情緒和身體深處,所以我們需要一些心理學的專業技巧,把它們引出來,讓我們可以看見,看到就可以治愈。就好象把陽光引入黑暗,黑暗自然消逝一樣。”

雲突然對這些話很有感覺,眼淚不知不覺湧出,仿佛聽到故鄉的召喚似的。

麗源老師慢慢等她的情緒過去,并和她預約下次連續兩個鐘的時間,因為涉及情緒的處理,一個小時的時間是不夠的。

那天還是周四的下午,雲仍然是14:50到達“和諧心理工作室”,這回,麗源老師的咨詢室除了原來的沙發椅,靠牆還放了三張簡易的椅子,還有一張催眠放松椅。

麗源老師和雲簡章地聊了幾句,包括上周她與孩子溝通的情況,就開始本次的咨詢。

麗源老師開門見山:“我們的親子關系,看上去是我們與孩子的關系,其實深藏着我們與父母的關系,特別是與母親的關系。”

雲,想不通,不會吧,怎麽扯上我與母親的關系。

麗源:“一般的人都不知道,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都與母親教育我們的方式有關,或者說:換湯不換藥。”

雲:“但是我對母親如何教育我,沒有印象了。我只記得我小時候很乖,媽媽叫幹嘛就幹嘛,沒象現在的楠寶這麽調皮。”

麗源老師:“我們的記憶,一般是記得三歲以後,而三歲以前的記憶都在潛意識裏,雖然我們意識裏記不住,但在潛意識裏都會影響我們。比如有些人莫名其妙怕某些東西,但在她的記憶中,也沒有具體受傷的經歷,那就是潛意識的影響。”

雲還是一知半解。

麗源老師:“沒關系,我們也不需要想太多,但你至少會同意,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的那些觀點,與我們自己的原生家庭有關,是吧。”

雲點點頭,這個她能理解,她自己教育孩子的觀點,的确與她原來的家庭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有關。

麗源老師:“所以和自己媽媽內在的連結,就能了解自己與孩子連結的根源,也是自己與其它人連結的根源。所以我現在要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你和媽媽有一個連結,你願意嗎?”

雲:“怎麽連”

麗源老師:“你呆會跟着我的引導做就好。”

然後麗源老師把那三張椅子拿出來,一張擺在窗邊,另兩張擺在對面,并把燈光調着更加的暈黃,象黃昏的太陽光。

雲好奇地看着她布置好這些,然後按照麗源老師的示意,坐在兩張椅子的其中一張上。

麗源老師坐在她身邊,簡單地和她說了,無需考慮過多,只是順着自己當下的狀态,去經歷那個過程,而她也會在旁邊一直支持着雲,雲也點點頭,準備嘗試。

之後的體驗,是她一生中都無法忘記的經歷,在麗源老師的引導下,雲仿佛回到小時候,一種久違的情緒自然湧動出來,看到自己“被離開”媽媽時的惶恐,被抛棄的憤怒和難過。

在麗源老師的包容和引導下,雲盡情地釋放了自己陳積多年的憤怒、悲傷和恐懼,她大哭,她咳嗽,她用力捶打墊子,她甚至喘不過氣來,那真是讓人難受而難忘的體驗,還好有麗源老師一如平常的平靜、細心的陪伴着,同時提醒可以哭,可以叫,可以吐痰(當然是吐在垃圾桶裏),這些在日常生活中很禁忌的事情,都允許在這個心理咨詢室得到釋放,雲感到暢快了很多。

而在她平靜之後,麗源老師提醒她,坐到對面的椅子上,成為媽媽:

這一次,她經歷了媽媽的內在情感世界,她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當年把自己一個丢在老家的無奈和難過,對自己生命所有際遇的心疼,還聽到媽媽對自己的祝福,這一切,都與日常情況下所聽到的語言是不一樣的……

等她再次坐回原來的椅子,成為自己的時候,身體的感覺很不一樣,她仿佛舊時的傷痛被治愈了。

她感覺胸口沒那麽堵了,全身輕松,全身的細胞是開放的,溫暖的,并且與對面的“媽媽”有深深情感,麗源老師提醒她,這就是愛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久很久沒有在雲的身體了,自從奶奶走以後,自從衛離開以後。

在這樣的情感狀态下,麗源老師再讓她去面對想象中的孩子,帶着全新的感覺和意識。

她能感受到,原來愛孩子根本不象她原來想象的那樣,要教這要教那,這看不對那看不爽的,而是用心地與他在一起,看着他,聽着他,了解他,感受他,愛一個人,就是感受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自己想象中,冷冰冰的教育,不教訓的過程。

愛是有溫度的,這是她用親身的體會學到的。

還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感覺無以言表,但她用生命記住了,用身體記住了。

之後她感覺身體有些累了,麗源老師給她喝了一杯溫水,讓她躺在放松椅上,并蓋上小被子,她第一次感覺自己身體的平靜和放松,如同回到媽媽的子宮裏,好好地小睡了一會。

在稍微平靜之後,她問:“為什麽會這樣,這些道理為什麽不能用語言來告訴她,而一定要經歷這些情感的變化。”

麗源老師說:“你還記得你上次問我的問題嗎?道理都懂,但是無法做的。”

雲點點頭:“是的,特別心情不好的時候。”

麗源老師說:“是的,我們往往以為我們知道了,就能做到,但其實并不是這樣,不然為什麽那麽多的人,都是“懶癌”、“拖延症”、“手機瘾”等,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嗎?不是的,但他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是吧。”

雲點點頭:“對啊對啊,我身邊很多這樣的人。”

“所以,人知道,是這裏的事”——麗源老師指指腦袋,“而人做到,最重要的動力在這裏”——麗源老師指指胸口,“這是情感的動力,也是心理咨詢幫助來訪者重要的地方。”

“比如你,知道要愛孩子,對孩子耐心,但就是做不到是吧。”

雲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那是因為,我們的生命中,愛的力量被阻隔了,被層層的負向情緒阻隔了。”

麗源老師用紙給她畫了一張冰山圖:

“你看,這就是我們的情緒冰山,最上面的一層是恐懼,依次是憤怒、悲哀、喜悅與愛。”

雲:“但平時我也沒有什麽恐懼啊。”

麗源老師:“這點我後面談到,我想說的,中國人比較含蓄,所以平常我們也很少象外國人一樣,表達我們的情感是吧。”

雲點點頭。

麗源老師:“所以關于情感的學習,關于夫妻關系,關于人的心理健康,中國也是近幾年随着我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才慢慢漸為人知的是吧。”

雲:“的确,以前很少有人說去看心理醫生,都以為神經病才要去看心理醫生。”

麗源老師:“在這裏要小小糾正一下,人們口中的‘神經病’,其實叫‘精神病’,而他們是精神病科的病人,也不是我們心理咨詢的範圍,而我們做心理醫生的,一般也沒有處方權,如篩查出精神病人,是要轉症到精神科醫院去就診的。”

雲點點頭,這個她學心理學專業時,有提過,這點她知道。

麗源老師:“所謂‘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正因為我們現在有條件了,不只求溫飽,更追求幸福和個人成長了,所以心理學也在中國慢慢發展起來,遍地開花,那麽回到你的問題。”

“不管怎樣,中國人的情感世界是含蓄的,我們對于情緒的了解是少的,甚至不允許情緒的存在,所以要麽壓抑,這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要麽發洩,這麽影響我們的關系。”

雲拼命點頭,她的體會真是這樣。

麗源老師:“就象這個情緒冰山,最容易看到的是第一層,恐懼。你剛才也說,你并沒有什麽恐懼是吧?

因為我們無法允許恐懼情緒的存在,所以它會變形,變成緊張和焦慮,你細想想,緊張和焦慮,是不是就是擔心、害怕某些事情會發生。”

雲連連點頭:“對對,我就是害怕我孩子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害怕對他的将來不好。”

麗源老師:“所以說,其實我們有着深深的恐懼,不是嗎?”

這回雲相信了。

我想控制我的情感和思想

麗源老師:“就象在剛才的體驗一樣,你能感受自己內在深深的恐懼是吧。”

雲:“對的。”

麗源老師:“那個恐懼源于什麽?”

雲:“好象與愛有關,怕爸爸媽媽不愛我了,不要我了。”

麗源老師:“是的。當你帶着恐懼的情緒時,面對孩子的時候會怎樣?”

雲:“就會很擔心他,老怕他表現不好,怕他做錯事。”

麗源老師:“然後你的态度會怎樣?”

雲:“會很緊張,然後就會指責他,糾正他。但他有時聽有時不聽。”

麗源老師:“對,你感覺他聽或是不聽,是什麽原因?”

雲:“好象被我吓住了就聽,威脅不了,就不聽。”

雲突然覺得很挫敗。

然後麗源老師和雲演示了她原來的溝通方式,她來演楠寶,麗源老師模仿她,在這樣現場的互動中,她感覺自己做為楠寶的不滿和憤怒,難怪楠寶總會對她有不滿,原來是她自己的态度真的不夠好。

麗源老師讓雲自己安靜地思考了一會,再繼續。

麗源老師:“我剛才帶你做的體驗,與平時的溝通有什麽不同?”

雲:“我能感受到媽媽對我的愛,然後再看兒子的時候,就沒有那麽緊張了,發現有些問題也是我自己想象的,并不是真的。”

麗源老師:“那帶着這樣的情感,你再和楠寶溝通一下。”

雲再次現場演示時,能感覺到自己的耐心和寬容,即使楠寶一下子無法改過來,她也沒有太生氣,而楠寶的心裏感覺也是很積極的。

雲高興地說:“原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時的态度,對孩子影響很大的,你有耐心他就好說,你不好說,他也不好說。”

麗源老師:“是的,孩子只是我們的鏡子而已,所以他身上發生了什麽事情,只是反應了我們身上的問題而已,所以真正需要改變是誰啊?”

麗源老師拖長音,調皮地看着她。

雲又開心又不好意思地應着:“是我”。

麗源老師:“對的,所以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我改變,我周遭的一切都會改變。”

雲不死心:“那如果不改呢”(她想起固執的蘇俊。)

麗源老師:“那就允許別人和我們不一樣,但總會比現在好不是嗎?”

雲想想,真的耶,現在的她情緒狀态很好,即使蘇俊身上仍有很多她無法理解的東西,但現在想想,也沒什麽關系。

麗源老師:“而且與人相處,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叫情緒ABC原則。

A(事件) B(評價體系或觀點) C(行為、後果)

我們往往以為A------C,其實不是,是B------C

舉個例子。

“比如你兒子愛扔玩具,于是你會不高興是嗎?”

雲羞怯地點點頭,她原來就是這樣的。

“那麽A(扔玩具)------- C(雲生氣),是這樣嗎?至少我們認為是這樣的”

雲再次點頭。

“其實不是,而是你對孩子扔玩具的觀點是怎樣的,你會怎麽評價呢?”

“我會認為他不聽話,不愛惜家裏的東西。”

“所以你會生氣是嗎?”

“是的。而且屢教不改。”

“如果你通過學習,知道這個年齡的孩子通過身體運作來學習,扔玩具也是一種學習,你還會那麽生氣嗎?”

“不會了,可能還會陪他一起扔,只是不能扔容易碎的東西。”

“是的,所以同樣的行為,但你內在的評價體系改變了,後面的行為就會改變。”

“哦,所以最重要的,是中間那個B的環節。”

麗源老師:“你說到點子上了。我們的心理調整,也會在這個認知上幫助來訪者去有新的發現,從而改變後面的結果。”

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麗源老師:“而這個認知體系,就和我們的原生家庭有關,我們所受的教育有關,我們的情感模式有關,想要改變它,除了我剛才和你說的這些道理外,更重要的是你內在願意接受它,不然就會是‘知道’,卻不肯相信。”

雲恍然大悟:“所以才花很長的時間處理我的情緒。”

麗源老師:“是的,不然我們的愛一直壓在冰山之下,我再怎麽說你要愛孩子,你媽媽如何愛你,你都是無法在心裏相信的。”

雲心悅臣服地笑了。

麗源老師:“所以說,心理咨詢,不僅僅是在意識層面溝通,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層面,因為潛意識的力量是意識力量的一萬倍,而情緒就是非常重要的入口。所以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用處,比如恐懼,也是我們工

同類推薦

億萬寵溺:腹黑老公小萌妻

億萬寵溺:腹黑老公小萌妻

他是權勢滔天財力雄厚的帝王。她是千金公主落入鄉間的灰姑娘。“易楓珞,我腳酸。”她喊。他蹲下尊重的身子拍拍背:“我背你!”“易楓珞,打雷了我好怕怕。”她哭。他頂着被雷劈的危險開車來陪她:“有我在!”她以為他們是日久深情的愛情。她卻不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久到,從她出生的那一刻!他就對她一見鐘情!十八年後再次機遇,他一眼就能認得她。她處處被計算陷害,天天被欺負。他默默地幫着她,寵着她,為她保駕護航,保她周全!
/>

甜蜜婚令:首長的影後嬌妻

甜蜜婚令:首長的影後嬌妻

(超甜寵文)簡桑榆重生前看到顧沉就腿軟,慫,吓得。
重生後,見到顧沉以後,還是腿軟,他折騰的。
顧沉:什麽時候才能給我生個孩子?
簡桑榆:等我成為影後。
然後,簡桑榆成為了史上年紀最小的雙獎影後。
記者:簡影後有什麽豐胸秘籍?
簡桑榆咬牙:顧首長……吧。
記者:簡影後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麽?
簡桑榆捂臉:還是顧首長。
簡桑榆重生前就想和顧沉離婚,結果最後兩人死都死在一塊。

腹黑竹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腹黑竹馬欺上身:吃定小青梅

小時候,他嫌棄她又笨又醜,還取了個綽號:“醬油瓶!”
長大後,他各種欺負她,理由是:“因為本大爺喜歡你,才欺負你!”
他啥都好,就是心腸不好,從五歲就開始欺負她,罵她蠢傻,取她綽號,
收她漫畫,逼她鍛煉,揭她作弊……連早個戀,他都要橫插一腳!

誘妻成瘾:腹黑老公太纏情

誘妻成瘾:腹黑老公太纏情

未婚夫和小三的婚禮上,她被“未來婆婆”暗算,與陌生人纏綿整晚。
醒來後,她以為不會再和他有交集,卻不想一個月後居然有了身孕!
忍痛準備舍棄寶寶,那個男人卻堵在了門口,“跟我結婚,我保證無人敢欺負你們母子。”
半個月後,A市最尊貴的男人,用舉世無雙的婚禮将她迎娶進門。
開始,她覺得一切都是完美的,可後來……
“老婆,你安全期過了,今晚我們可以多運動運動了。”
“老婆,爸媽再三叮囑,讓我們多生幾個孫子、孫女陪他們。”
“老婆,我已經吩咐過你們公司領導,以後不許加班,我們可以有更多時間休息了。”
她忍無可忍,霸氣地拍給他一份協議書:“慕洛琛,我要跟你離婚!”
男人嘴角一勾,滿眼寵溺:“老婆,別淘氣,有我在,全國上下誰敢接你的離婚訴訟?”

韓娛之影帝

韓娛之影帝

一個宅男重生了,抑或是穿越了,在這個讓他迷茫的世界裏,剛剛一歲多的他就遇到了西卡,六歲就遇到了水晶小公主。
從《愛回家》這部文藝片開始,金鐘銘在韓國娛樂圈中慢慢成長,最終成為了韓國娛樂圈中獨一無二的影帝。而在這個過程中,這個迷茫的男人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與理想,還認清了自己的內心,與那個注定的人走在了一起。
韓娛文,單女主,女主無誤了。

勾惹上瘾,冰冷總裁夜夜哭唧唧

勾惹上瘾,冰冷總裁夜夜哭唧唧

[甜寵+暧昧+虐渣】被未婚夫背叛的她半夜敲響了傳聞中那個最不好惹的男人的房門,于她來說只是一場報複,卻沒有想到掉入男人蓄謀已久的陷阱。
顏夏是京城圈子裏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可惜是個人盡皆知的舔狗。
一朝背叛,讓她成了整個京城的笑話。
誰知道她轉身就抱住了大佬的大腿。
本以為一夜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誰知大佬從此纏上了她。
某一夜,男人敲響了她的房門,冷厲的眉眼透露出幾分不虞:“怎麽?招惹了我就想跑?”而她從此以後再也逃不開男人的魔爪。
誰來告訴他,這個冷着一張臉的男人為什麽這麽難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