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章節
出上好的紅鍛子,紹清詞針織女紅本來就在行,帳幔之類的可能來不及,最少她和元五峰的禮服,怎麽着也得做出來。
日子選的近,也算是黃道吉日,元五峰本來并不信這些,但後來選日子時還是看了看,特意挑了六九的日子。沒有花轎,也沒有迎娶儀式,只是搭上蓋頭拜堂,雖然沒有請外人,但就島上這些兄弟就足夠了。擺了一天酒席,醉倒了半屋人。
元五峰搶回來的女人這不是頭一個,但如此正式這還是頭一個,紹清詞雖然是新娘子,但這裏哪裏講究這個。拜完堂,當堂就掀了蓋頭,然後開始敬酒。
紹清詞還好,這樣的嬌滴滴的新大嫂,看着老大的面子也不能很難為,元五峰就不行了。成親娶媳婦那麽大的事,兄弟們肯定是死灌,元澈跟着陪酒,直接挺屍到地上,雖然是二爺,這時候哪裏還會有人管他,直接當成屍體了,路過的弄不好還會踩上兩腳。
喝到最後,元五峰也是紹清詞扶着上樓的,不能說元五峰的酒量不好,是實在人太多。就是個酒缸也有裝滿的時候,六脈神劍逼酒什麽的那是神話。
放倒在床上,倒茶拿毛巾,元五峰酒品倒是很好,不吐,不亂發神經,只是躺在床上挺屍。擦了把臉,茶也晾好了,紹清詞看元五峰眼都閉上了,便不叫他們起來喝茶,只是伸手幫元五峰解衣服。
手剛伸到元五峰胸口,元五峰的手卻是覆了上來。本來閉着的眼也睜開了,也不知道是酒喝的太多,眼神極本就是直的。
「五郎,既然醒着,就喝口茶吧,壓壓酒氣。」紹清詞輕聲說着,伸手扶着元五峰起來。
元五峰坐起來身來,接過來茶碗,一飲而盡。紹清詞把茶杯放好,又扶着元五峰躺下道:「我幫你寬衣,好好睡吧,今天喝的是多了些。」
「你真是心甘情願意在這裏陪我一生?」元五峰突然眼睛睜開,一雙黑眸直盯着紹清詞。被搶到島上的女子想活下來就只能認命,但認命與心甘情願又不相同。
紹清詞神情不變,只是道:「只要五郎願意護我一生,我定會陪五郎一世。」回想當日她嫁給周林之時,何曾不是夫妻恩愛,相約終身,只是後來……每個人都有不得己,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只看是如何選擇。
「只要我還在,我就不會讓你受委屈。」元五峰說着。
紹清詞低頭淺笑,道:「那我這一生榮辱全在五郎身上。」
【番外篇二:江氏】
江氏在房産喊了一夜,接産婆,大夫,連巫婆神婆,沈書君都全部請到家裏來。生産之前大夫和産婆都說過,這胎可能會比較難,一是因為江氏的年齡大了,二是因為肚子裏是兩個,生産時需要所有東西,沈書君是早早準備齊全,還怕淮陽的不好,全部在青陽采購。
從一個月前,沈書君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店鋪的生意只讓夥計們看着。朋友交際應酬之類的也全部不去了,只怕江氏萬一早産了。
Advertisement
饒是準備的如此充足,真等江氏進了産房,沈書君仍然在外頭急的跳腳。鄭太太接到消息,天不亮就帶着安貞過來,鄭氏接到消息也過來了。幾個産婆和大夫都在産房裏忙碌着,沈書君幾次都想進去看看,卻是被鄭太太攔住了。
「姑爺莫要着急,女人生孩子都是這樣的,我聽着聲音還好,沒事沒事,姑爺安心外頭坐着。」鄭太太勸着沈書君。
沈書君頭上的汗不知道掉了多少,卻是道:「當日小妹生産時,也不像現在這樣。」記得沈書娴生産也就兩三個時辰,這都一夜過去了,仍然不見動靜。回想起大夫和産婆說過兇險之類的話,沈書君都恨不得替江氏去受。
「那是沈姑奶奶生産快,沒事,沒事,姐夫先歇歇吧。」鄭氏也跟着勸沈書君,女人生孩子生幾天都有,現在只是一晚,算是正常的。
一行人跟着跳腳到中午,倒是冬至想起來,張羅給鄭太太給她們準備吃食。至于沈書君,此時就是龍肉只怕他也沒心情吃。鄭太太也覺得累,她是天剛亮就來了,一上午她連口水都沒喝。
席面剛剛擺好,林姨娘正要帶着衆人進屋,只聽産房「哇,哇~~」孩子哭泣聲響起。沈書君聽得大喜,不管不顧就要往屋裏沖。
鄭太太趕緊拉住他,道:「姑爺進不得,那是血房,怕沖撞了。」
說話間産生婆就歡喜的出來,笑着道:「大奶奶生了,兩個哥兒,母子平安。」
沈書君只覺得心又回到了肚子裏,笑都來不及了,就想進屋去看看。婆子笑着道:「哥兒太小,不宜抱出來,現在奶媽都喂着奶呢,大爺等等再看吧。」
沈書君還想再說什麽,鄭太太就笑着道:「大爺等等吧,不急這一會。」
沈書君這才不往屋裏沖,只是揚聲道:「所有人都有賞,産婆,大夫每人二百兩,丫頭下人每人二十兩。」
鄭太太被沈書君的大手筆賞賜吓了一大跳,但如此高興的時候她當然不會說掃興的話。只是帶着鄭氏去産房看看江氏和兩個哥兒,江氏剛喝完安神湯睡下,鄭太太和鄭氏不敢打擾,又去看看兩個哥兒,心裏隐隐有點擔心,雙胞胎一般都比較瘦弱,這樣的孩子不大好養。從安全方面說,真不如一個個生,這樣母子的安全系數都更高些。
「舅太太快看,兩個哥兒歡着呢。」奶媽把孩子抱過來。
鄭太太接過大的那個,雖然輕是了些,但看着精神卻是很好。心裏多少放心了,雖然孩子還小,不過眉眼挺是有沈書君的模樣。抱抱大的又抱抱小的,随即交給奶媽好生料理。
出了門只見沈書君還在門口轉着圈,雖然說母子平安了,但看不到總是不太放心。鄭太太和鄭氏出來,就笑着道:「兩個哥兒好着呢,姑爺去歇歇吧,明天就能看到了。」
「非得明天嗎?」沈書君不死心的問。
鄭太太笑了起來,道:「主要是怕抱哥兒抱出來迎了風,姑爺為了哥兒們還是忍忍吧。」
沈書君這才不說什麽,跟着冬至去梳洗休息。
江氏生了雙胞胎的事幾乎是瞬間傳遍淮陽城,到了洗三那天,相熟的不相熟的都過來了。江氏還在暗房中養着,這些事情她早就交待了林姨娘和冬至料理,又由鄭太太過來,倒也料理過來。
到擺滿月酒的時候,各色賀禮幾乎把沈家的庫房堆滿。官員,商賈,各色親友,有些親友沈書君都不認得,擺了一百多席,待了五、六天客。
江氏己經從暗房出來,兩個哥兒就養在自己屋裏,她自己住了東邊梢間,把西邊梢間收拾出來給兒子們住。也不怕孩子晚上夜哭煩擾,定然養在自己屋裏,時時看到才能覺得安心。沈書君更是如此,就不能聽到兒子哭一聲,哭一聲就要問怎麽了,只怕奶媽虐待了他兒子。
「說起來,這都滿月了,兩個哥兒也該起名字了。」江氏逗着大的,現在奶媽都稱大哥兒,二哥兒,總不能一直這麽叫下去。
沈書君從江氏懷孕就開始想兒子的名字,但想到現在了,仍然沒個主意。聽得江氏問,想想便道:「我雖然識得幾個字,但成天看帳本,我想着兒子們總不能再像我這樣,跟銅臭打一輩子交待,還要是讀學進學才好。」
江氏聽得點點頭,她也認同這一點,現在沈家不差錢了,自然想着要更進一步。若是兒子能得了個功名,走上仕途,這才是真的好。
沈書君又道:「我想了想,不如讓謝大哥起個名字,他是探花,借借他的學問,兒子們以後別說中探花,就是能中個進士,也是沈家家墳上冒出青煙了。」
「大爺說的是,借借謝大爺學問,也保佑哥兒們。」江氏笑着說,正如沈書君所說,兒子只要能中個進士,他們夫妻也就謝天謝地了。
沈書君見江氏也點頭了,便笑着道:「那我這就給謝大哥寫信,哥兒是廷字輩的,由謝大哥起兩個好名字。說起來這回真要好好謝謝大哥,難為他有心,能派了産婆過來。」
「是啊,謝大爺實在有心。」江氏說着,又道:「謝府的賀禮,大爺看過了嗎,好些東西,還有幾樣是送大爺的。」
「都見到了。」沈書君笑着說。
沈書君寫信進京,謝延豐回信倒也快,兩個孩子的名都起好了,大的叫沈廷玉,小的叫沈廷秀。名字聽着倒是好聽,沈書君聽着卻總覺得有點太秀氣了,男孩子還是要威武霸氣的好。不敢質疑探花郎的學問,沈書君為了彌補心中遺憾,遂給兩個兒子起了小名,大的叫大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