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47)

爺嘆了一口氣,心道,同進士就同進士吧,好歹楚家也有人脈,到時候不愁找不到一個差事。

不過杜有忠确實是有本事啊,難怪自己的父親要和他們家結親,人家就是穩妥,每次都是有準備,每次考試都沒有落空。

“杜兄,恭喜恭喜!”

杜有忠道:“同喜同喜。”能榜上有名,都是很不錯的,要知道全國那麽多人,到最後只取了前三百名,還是三年一次的,多麽的不容易。

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考上。

而考上的人就準備五天過後的殿試了,殿試過後,就要分出一甲二甲和三甲。然後是打馬游街,雖然一甲在最前面,最受人關注,可是後面的二甲和三家也是要跟着一起游街的。

最讓人激動的是,游街過後的瓊林宴,是皇上要招待新科進士的。

而之後,這新科進士們,要相互拜訪,還有恩師座師等等,都是在給自己找關系,等吏部那邊把新科進士的差事給安排好了,就要放新科進士們回到原籍,給這些進士們有足夠的假期回鄉祭祖,見親人,這就是所謂的衣錦還鄉。

要不然很多人孜孜不倦的要去科考呢,這份榮耀,那是千金難買。

地方官也得全力配合呢。

而楚家那邊在四月中旬的時候,就知道結果了,對這個結果,楚院長心裏有數,他的長子學問上一般,能中個同進士,也已經是很不錯了。

而從京城發往各省的邸報也已經到達,各省又朝各州府發放消息和公文,對于自己管轄的州府,能出一兩個進士,那真是覺得臉上有光了。

而雲州知府李大人看着這公文,心裏就樂滋滋的,他這個州府裏還出了好幾個新科進士呢。

尤其是這個雲陽縣,竟然出了兩個。要知道全國也就只取三百名,全國二十幾個省上百個個州府呢,一個州府能出一兩個就很不容易了。

分到下面的縣,能出一個,就更不容易了,這雲陽縣一下子出了兩個,雖然一個是同進士,但是同進士也是進士嘛。

看來,這雲陽縣令管的真不錯,這次的考績肯定是優了。

Advertisement

雲陽縣?他記得他的一個小妾也是雲陽縣的?看來這雲陽縣出人才那。

而知府夫人李夫人也知道了這個消息,就對李大人道:“老爺,我看這其中的一個杜進士,不就是和杜姨娘是一個姓嗎?莫不是有什麽關系來着?”

知府老爺說道:“應該不能吧,要真是有關系,也不能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過來拜訪我。”

按照知府老爺李大人的想法,也是一貫的想法,這要真是這個杜有忠有意用自己的親戚來和自己攀上關系,那麽絕對不會他從來不知道這個人那。而且,杜姨娘也從來沒有說自己有個中了舉人的親戚。

李夫人想了想,說道:“是不是的,咱們也可以去查一查,萬一真是親戚呢?那豈不是怠慢了?”

知府老爺道:“不過是個妾室,就算是杜姨娘的親戚,也不是我們的親戚。”

李夫人聽了這話忙說道:“老爺,我可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萬一真的是杜姨娘的親戚,這杜姨娘又在咱們家,到時候老爺也多一個關系不是?”

知府老爺聽了言之有理,不過想着杜姨娘從來沒有說這話,現在去問她,肯定是不成的,他手底下有人,這次去雲陽縣送公文,就順便給查一查了。

一點兒要求也沒有的,那很有可能就是和杜姨娘沒有啥關系了。

只是等知府老爺讓人把事情查清楚後,才知道自己的這個小妾竟然以前是訂了婚的,還在快要成婚前就把婚事退了,就為了給人當小妾。

知府老爺可不認為自己有潘安貌,讓女人要死要活的,再說,他以前也沒有見過杜姨娘,這女子為了什麽過來當妾,那還不明顯?

知府老爺對這種明目張膽的貪慕虛榮很是看不上眼,尤其是還有婚約的,這要是杜姨娘的前未婚夫家裏不樂意,直接把事情給鬧出來,那麽自己不成了強奪人妻的人了?

知府老爺對這個杜姨娘就心裏有了芥蒂,尤其還知道,杜姨娘竟然和新科進士杜有忠是侄女兒和大伯的關系,還是親的,“杜姨娘這一房早就分出來了,小的去打聽,那邊村裏人都說,當時杜姨娘死活要去給大戶人家當丫鬟,杜家那邊不同意,杜姨娘的爹娘就因為這個,要分出去了。後來和杜家那邊的關系就一直沒有恢複。”

下人是盡職盡責的說了自己打聽到的。

這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杜姨娘就是從小就貪慕虛榮,她的爹娘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李夫人見自己丈夫氣得不行,就忙勸道:“老爺,不過是小事兒。老爺消消氣。”

不過李夫人心裏是樂和的,這個杜柳,覺得自己年輕貌美,很是籠絡了老爺一陣子,把自己都不放在眼裏,現在讓老爺知道了她那麽多不堪的事兒,依老爺的性子,絕對不會繼續寵着他的。

李夫人是早就知道杜姨娘的事兒,不過她不會自己說,讓老爺自己去查,那肯定效果會更好,現在嘛,這效果就出來了。

“真是混賬!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東西!”知府老爺不知道在罵誰,也許是杜姨娘,也許是杜姨娘的爹娘。

“老爺,那這杜進士,咱們還要不要?”李夫人問道。

知府老爺擺手,說道:“現在沒有那個必要了,我們送東西,那邊還以為咱們是在羞辱他。”

有個當妾室的親侄女兒,這邊還上趕着送東西,這不是羞辱是什麽?

再說,他也不想給杜姨娘撐臉。所以最好是什麽都不做。李夫人算是徹底放了心,免得老爺不知道內情,看着那杜柳的親大伯成了進士,就對她更好了。

杜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李夫人算計了,而且她也不知道自己的親大伯中了進士了,如果知道了,她肯定會炫耀的,因為在別人不知道他們幾家的關系的時候,她有個進士大伯,對她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李夫人正是早早的就斷了她這種可能。讓李大人對她充滿了厭惡。

再說雲陽縣這邊,雲陽縣令許大人一看到這公文,真是恨不得高興的跳起來,要知道,他這個縣裏有了兩個進士,那麽他這考評,只要不出現重大的事故,那就是優,上等!

說不定就有機會升遷了!從那年大旱,他被指派到這個地方當縣令,這都多少年了啊。終于守得雲開見月明了嗎?

“把這公文貼出去,給楚先生和書院都報喜去!”這二位可都是和錦溪書院有關系的。

“來人,我親自去給楚先生報喜去!”許縣令整了整衣服說道。

“楚先生,恭喜恭喜,令郎和杜兄都已經成了新科進士,不日就要回鄉祭祖,楚先生到時候可要給許某一杯喜酒喝喝。”

楚院長聽了也喜上眉梢,“一定,一定,到時候許大人可一定要來!”

楚夫人知道兒子中了,那也是高興,楚大奶奶更不用說,不過一聽說自己的丈夫是同進士,她就有些郁悶了,這名字真難聽那。

而且人家杜家那位是進士,這有對比才有差距,不過随後想想,她家有人脈,就是同進士,到時候找的差事也比進士要好呢。

楚院長對楚夫人吩咐道:“你親自去給有忠家裏報信去,他們這一直等着消息呢。”

楚夫人笑道:“好,我這就去!”

杜家是自己孫女的婆家,現在婆家有本事了,日子越過越好,還能和自己家相互扶持,楚夫人心裏樂和着呢。

讓大兒媳婦回家去準備準備,肯定一會兒公文出來了,報喜的人多着呢,她自己去給杜家報喜了。

胡氏聽到丈夫中了,那也是高興的不行。而随後也一波接一波的報喜的人來了,杜大郎在門口招呼這些人,楚夫人見孫女婿很幹練,心裏就點了頭。

☆、154 孺人

一時之間,聽到杜有忠中進士消息的人,不管有沒有關系的,都過來道賀了。畢竟錦上添花的事兒,大家都喜歡幹。

楚夫人自己家裏也有事兒,就先告辭了,胡氏讓李大壯把二郎從書院給接回來,“去,趕緊回村裏去,給你爺和奶報喜去!”

杜二郎很響亮的答應了,這邊胡氏和杜榆都騰不開身,光街坊都來了很多,更不用說別的人家了。

杜榆帶着小丫在屋子裏登記,這來送禮的人更多了,東西也更多更貴。

屋子裏都快擺不下了。雖然習以為常,杜榆還是覺得這年頭,只要有了功名,就啥都有了。

再說杜二郎回去報了信,齊氏是激動的捂住了胸口,杜老爺子直接就大喊,“我兒有出息!我對得起杜家的列祖列宗了!”

他連個童生都沒有考上,現在他兒子都是進士老爺了,他還能有什麽要求的?

而杜家的族長和族裏有聲望的人,都過來杜家這邊幫忙,杜有忠是杜家的子弟,他有出息,那就

是杜家人有出息,給杜家族人都争光了。

幾個輩分大的,都是在和杜老爺子說話,因為杜老爺子喜極而泣,根本停不下來。

楊柳村的人現在看杜家人的眼光,那就是仰視再仰視了,都覺得這杜有忠肯定是文曲星下凡,要不然怎麽連皇帝老兒那邊的考試都能考過呢?

呀,杜大老爺不會是見過皇上他老人家吧,這真是,真是神仙下凡那。

杜有忠中了進士,不管是縣城裏,還是楊柳村都忙忙碌碌的,聽說杜有忠随後就會回來祭祖,杜家的族人商量着,怎麽也得把杜家的祠堂再好好的布置布置?

而且把杜老爺子這一房的祖墳也給再規整規整。不然進士老爺回來了也不像話啊。

胡氏他們在縣城忙了好幾天,也都趕回來了,畢竟祭祖是要在楊柳村的。

如今已經快進入五月了,天氣變熱,還有人們火熱的心,杜家這邊整天都有來幫忙的人。

不過現在是誰也不敢說酸話了。

聽說杜有忠杜大老爺這次就是正式當官了,還是皇上他老人家任命的,民不與官鬥,這道理大家都懂。誰也不會那麽傻的,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何況,杜大老爺好,他們楊柳村不是也好嗎?而且,是他們楊柳村出了進士老爺啊,別的村裏,想出還出不來呢。

所以楊柳村的人是自己也覺得揚眉吐氣的時候。

“來了,快來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就聽見還有唢吶的聲音,原來這進士回鄉祭祖,還能允許有奏樂也是為了表示恩賞。

杜有忠在五月中旬的時候,終于從京城回到了生他養他的楊柳村,在村子口,秦德才,杜家的族長和族老們都帶着人過來餓了,見到這官差,都跪下來磕頭,畢竟他們都是白丁,杜有忠現在都是官身了。

而且,聽說這祭祖,還有禮部的人跟着,雖然不如狀元和榜眼還有探花那樣風光,可是也是代表着禮部呢。

不過這些禮部的人看望杜有忠祭完祖,就趕回去交差了,今年是春闱,那麽多人呢,他們禮部也忙不過來,好的地方,油水多的地方,自然是人人都想着搶着去。壞的地方,也就是那些不受重視的人才去了的,這中不溜的,就直接當出差了。

好在也能得點油水,也不算白走一趟了。

這次連雲陽縣令許大人都來了楊柳村,大家更沸騰了,要知道,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到過縣太爺長啥樣呢,現在自己縣裏的縣太爺竟然到了自己村裏,還不想辦法看看?

也沾沾光呢。這些當官的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和普通人不一樣。

“杜兄,許某先行回去,縣裏随時等着你赴宴。”許大人告辭。

杜有忠忙拱手說道:“許兄客氣,杜某定當前來。”

好不容易沒有外人了,杜有忠還穿着新科進士的衣服呢。聽說這是打馬游街的時候,給這些進士們做的,都是統一的樣式。

齊氏摸着大兒子身上的衣服,真是百感交集啊,她這一輩子,真是值了!

“娘,這衣服以後就不穿了,我留在家裏,您守着。”杜有忠對齊氏說道。

齊氏忙點頭,“我一定好好收着,到時候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四郎人小,看着大伯就威嚴,對大家說道:“那我們以後見到大伯是不是都要磕頭啊。”

“傻孩子,又不是在公堂裏,在自己家裏,你大伯就是你大伯,不過你不能調皮知道不?”齊氏因為高興,說話都溫和了許多。

而長福因為去了京城,正在跟他弟弟面前得瑟呢,說那京城的好玩好看的事兒。

李大壯家的說道:“得了,說這麽多你口不渴啊,趕緊的,盡顧着玩了,有沒有照顧好老爺?”

長福忙道:“娘,老爺和表少爺對可好了,經常給我買好吃的。”

“你就是個吃貨!以後可要好好的伺候老爺一家子,明白沒有?”

長福點頭,這個道理他懂啊。長福本來還想說說,他家表少爺差點被人榜下捉婿了,只是想了想,還是不說算了,本來那些人也是無聊,認錯了,而且狗眼看人低。只看功名不看人,一聽說,表少爺不是進士,立馬就跑得無影無蹤。

接下來幾天,杜有忠的應酬更多了起來,有時候喝的醉醺醺的,只是這不喝也沒有辦法,應酬中難免是要喝酒的。

倒是沒有人不長眼色的,請杜有忠去花樓裏喝酒,畢竟朝廷規定,這官員不能喝花酒。

不過,胡氏還聽李大壯家的說,還有人借着機會,給自己老爺送女人。

把胡氏給氣的,恨不得把那送人的人給打個稀巴爛。

不過杜有忠拒絕了,她總不能是還沒事兒找事吧。

真是跟蒼蠅一樣,盯着就不放。這送女人的人,都不是什麽正經玩意兒。

李大壯家的也是通過李大壯知道的,畢竟是李大壯跟着杜有忠在外面。

沒過多久,齊氏也知道了有人送女人的事兒,齊氏和杜老爺子都跟杜有忠說道:“咱們家,就沒有納小老婆的習慣,你這有兒有女的,要那些玩意兒幹啥?可不能自己就犯了混了。”

杜老爺子也說道:“胡氏從你還什麽都不是的時候,都陪着你一起吃苦,咱們不能做那陳世美,聖人也教導我們說,糟糠之妻不下堂,那些現在想跟着你的,無非是看着你的身份和前途,根本就不會真心對待你,而且,這小妾是亂家的根源,你要是真納小妾,我和你娘就當沒有你這個兒子。”

杜有忠哭笑不得,說道:“爹娘,我從來都沒有這個意思。你們對你們大兒子還不放心那。”

他從來就沒有納妾的想法,而且和老婆生活了大半輩子了,好不容易日子過好了,他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才想着納妾?

“那就好啊,你這也會來了,大郎的婚事也該辦了。”齊氏說道。

“娘,再等幾天,過幾天,會有您和大郎她娘的封號下來。”

杜有忠被派到一個有些偏的縣城當縣令,是為七品,按照朝廷的規定,七品官員的妻子和母親都會有七品孺人的封號,只不過,齊氏要成為太孺人,而胡氏是孺人。

雖然不能封號父親,可是現在杜老爺子也是老太爺了。

知道了這個消息,杜有全他們都覺得很驚喜,“這麽說咱娘也是個官了?那咱們也要給娘行禮了。”

只是這給官員母親和妻子的封號,也就是個封號,沒有奉銀拿,但是有專門的服飾标準,如果是重大場合,需要穿這樣規格的衣服,那就得拿出來穿。

有了封號,就不是白丁,出門在外,也會被人高看一等。

杜榆心道,這朝廷規定的也很是有意思,只封官員的母親和妻子,官員的父親就沒有封號的。

這難道是表彰官員的母親和妻子的不容易?難怪都說夫貴妻榮,果然是這個道理。

以後奶奶和娘去別處赴宴的話,只要是白身的,可不就是要給他們行禮了?那可是朝廷封的。

果然過了幾天,這封杜齊氏和杜胡氏的公文就下來了,連帶的還有兩套孺人的衣服和頭飾。而且以後他們也可以讓人做衣服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孺人的規格做了。

杜老爺子雖然沒有封號,可是人家是杜有忠的爹,誰敢小瞧了?

而楚家那邊,楚清源是同進士,但是袁氏還找了娘家人幫忙,給他也定了個七品縣太爺的差事,按說,他是同進士,頂多也是從八品的縣丞做起,可是朝廷有人好辦事兒,這就是人脈的力量了。

所以袁氏也是七品孺人了,而楚夫人呢,人家原來是翰林院翰林的夫人,這封號早就有的,所以這七品太孺人她還真沒有放在眼裏。

官員妻子和母親的封號,除非是這官員被除了功名,或者是被降職了,不然這封號是不會被剝奪的。

楚院長是自己辭的官,所以朝廷也沒有把楚夫人原來的封號給摘掉了。

☆、155 王師爺

邵氏過來恭喜自己的大嫂,袁氏笑道:“同喜同喜,你那親家現在也是七品孺人了。”

“那是,我也高興呢,啥時候我也能當一當就好了。”邵氏才不會覺得不好意思,自己的丈夫才是秀才,可是自己的親家可是比自己的大嫂要來的名正言順多了。人家是二甲進士,光明正大的

得來的,她這是走後門得來的,兩個能一樣嗎?

袁氏的意思,她也明白,不就是說,她親家是孺人了,自己的女兒以後伺候婆婆才名正言順嗎?

開玩笑,就是親家不是孺人,她也會讓芳芷好好的伺候自己的婆婆的,不能因為自己的婆婆從鄉下來的,就各種看不起。

那樣是自己不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

而杜大郎和楚二小姐的婚事就開始了,畢竟杜有忠辦完了婚禮,就得啓程上任了,本來是春天交接的,不過聽說那地方的縣太爺因為死了父親,就要回去丁憂,所以就等着新縣太爺到來呢。

楚家給楚二小姐準備的嫁妝很是多,過來看熱鬧的人,都是看得啧啧出聲,這很多東西,他們見都沒有見過。

楊柳村老宅這邊,也收拾了兩間新房。

杜大郎從縣城把新娘子接回來,到高堂上拜了堂,新娘子就被送到了新房裏。

杜榆是奉命來賠新嫂子的,四郎和杜櫻都已經壓了床,早早的見到新大嫂了。

而且得了兩個厚厚的紅包。

楚芳芷嫁過來,還帶來了兩個丫鬟,本來她有好幾個丫鬟,不過是她自己說的,這邊婆婆都沒有什麽丫鬟伺候,她帶那麽多算什麽?連自己的奶娘都沒有帶,而是放了她回去養老去了。

杜家這邊不像那些高門大戶的,還天天勾心鬥角的,所以邵氏也同意了自己女兒的要求,最好是能盡快的融入到杜家去。

杜榆是見過自家大嫂的這兩個丫鬟的,一個叫小紅,一個叫小青,本來一個叫小蘭的,不過知道這邊大姑母名字裏含了蘭,楚芳芷就把人給改了名了。

小紅和小青見到杜榆忙福身,杜榆笑道:“我來陪陪大嫂,你們先去填填肚子,不然一會兒餓的沒勁兒照顧我大嫂了。”

小紅笑道:“那我們先謝過小姐了。”和小青笑着出去了。

楚芳芷穿着大紅的嫁衣,臉上畫着新娘妝,看起來有些羞澀。

不過她和杜榆早就熟悉了,現在見到杜榆,就不那麽緊張了。

“現在可以叫你大嫂了。”杜榆笑着說道,“大嫂,你餓不餓?我大哥讓我來陪陪你呢。”

楚芳芷笑道:“倒是有點兒餓了,從早上天還沒有亮就起來了,只吃了一點兒小點心。”

“小丫,趕緊給大奶奶拿吃的來。”杜榆對身後的小丫說道。

不是親身經歷,這份緊張是體會不來的,楚芳芷雖然有杜榆陪着,但是卻還是緊張,畢竟到了陌生的環境,又是新婚第一天的。不過吃了飯後,楚芳芷就好多了。還能和杜榆說些好笑的。

看着天色不早了,杜榆讓小紅和小青陪着自己的大嫂。

她肚子也餓了,不過廚房裏也給她準備着,讓小丫給端到了自己的屋子裏,晚上熱鬧了很久,人才漸漸的散去。

杜榆稍微是洗漱了一番,因為有些困,就一覺睡到大天亮了。

第二天,是大嫂認親的地方。他們杜家沒有那麽麻煩的習慣,只要過來叫一叫人就成。什麽跪着喝茶之類的,齊氏覺得很沒有必要,畢竟這新娘子多辛苦啊,還是不要了,不過齊氏也給孫媳婦準備了見面禮,多多少少是個意思。

楚芳芷見婆家人都很和善,把心都放在了肚子裏。

楚芳芷也給長輩們準備了針線,齊氏還當面誇了她,針線手藝很好。

楚芳芷羞澀的笑了。

早飯還是楚芳芷帶着兩個丫鬟做的,好不好的是個姿态。鄉下人家,都是會在新婚第二天嘗一嘗新媳婦的做飯手藝的。

他們家對楚芳芷的要求不那麽高,不過看着她能主動做出這一桌早飯來,對這個楚家出來的千金小姐,印象就更好了,就是杜大郎也溫和的看着自己的新婚妻子了。

“家裏平時也沒有啥事兒,大郎,你帶着芳芷熟悉熟悉。”胡氏跟杜大郎說道,她是婆婆,當然是她發話。

“我看這丫頭不錯,你們兩個的眼光還可以的。”齊氏對大兒子和兒媳婦說道。

胡氏道:“娘這樣說她,是她的福氣。娘,我們想着的是,等大郎他們回門後,我們就出發了,大郎和他媳婦這次就不跟過去了,直接在縣城裏,讓大郎欺負照顧他和二郎,二郎這眼瞅着也要科考了,到地方上來來回回的,也不方便。以前我還擔心那邊沒有人照顧,現在有大郎媳婦,我也放心。”

齊氏點頭,倒是不至于因為孫媳婦不在自己身邊照顧就不高興了,因為這胡氏當婆婆的都沒有說讓兒媳婦跟過去伺候她,她一個當祖婆婆的,就更不會說話了。

何況,大郎和二郎在縣城裏,确實是對讀書好一些,加上那邊還有楚家照顧着呢。

“二郎這歲數也差不多到了,是不是該給他定下親事了?”齊氏問道,這大兒子和兒媳婦一去就是三年,二郎難道就不娶媳婦了?

“二郎不着急,他是男子,多讀幾年書,對他也好。就是三年後也不晚那。”胡氏說道。

三年後,二郎也才十八歲呢。何況,她還要回來嫁女兒呢,那時候要是合适的,就給二郎定下來。何況,這給兒子定親,就是他們父母的事兒,孩子們在不在場,都是沒有關系的。說不定他們在任上就碰到合适的了。

而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所以胡氏這次要把杜榆也帶上。

齊氏聽了胡氏的安排,也沒有說啥話了,本來知道兒子要當官了,就知道這是聚少離多的,她只把年紀也,也不耐煩去別處折騰了,不然這把老骨頭都散了。

“那胡鑫還跟着去不去?”齊氏問道,其實她還是贊成胡鑫也跟着去的,畢竟這在一起,感情才會深嘛。

胡氏道:“和我哥商量了,等小玲的婚事辦完了,他就趕過去的,也是想讓鑫兒給孩子他爹搭把手的意思,鑫兒自己是舉人的身份,就是在衙門裏當個差,也沒有人會說三道四的。”

畢竟是到一個從來不熟悉的環境,有人幫襯着,總比一個人要好。

而楚院長那邊,也給自己的大兒子和杜有忠各自找了一個師爺。

給杜有忠的師爺姓王,雖然只是秀才出身,但是為人處世,也很是有一手,這時候當官的,請師爺都是自己人,而且給師爺的俸祿也是官老爺自己掏腰包的,相當于幕僚。

王師爺不是一個人去,還有他的家眷,他老婆,還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按說,王師爺既然是秀才的身份,在錦溪書院教書不是自在多了?

但是王師爺說了,他本人不會給別人教書,免得誤人子弟。頂多能出出主意。

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會的一面,也不是人人都能當老師。

杜有忠當縣令的那個縣叫做彭澤縣,人口少,地方小。

不過是南邊,但是卻不是江南,江南那種富庶的地方,是輪不到杜有忠這種新科進士去當的。南邊的南邊,應該說很偏遠了,不像現代,越是那邊的地方越是富裕。

這彭澤縣都快靠近那邊的海了。“那那地方肯定比咱們這邊熱。”杜榆說道:“大毛的衣服就可以不用帶了。”

都要靠海了,那地方也冷不到哪裏去。

不過胡氏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帶了大毛的衣服,這樣收拾收拾,真的是好多東西,所謂的窮家富路,胡氏生怕到了地方上沒有東西,所以恨不得全部都帶去。

不過,沒關系,現在馬車足夠用,不怕裝不下。

到了出發的日子,齊氏和杜老爺子就不送他們了,只是幾個兄弟跟着送出了雲陽縣,看着馬車朝南邊駛去了。

不過,即使杜有忠去別處當官去了,可是現在杜家在自己的地方,也沒有人敢欺負了。成了官,就有了關系網,就算是許大人調走了,新來的也會知道這杜家是有個當縣太爺的人,又不是在同一個地方當官,還存在競争,所以可以說,是‘官官相護’,再說還有楚家呢,也不會看着杜家的人被人欺負。

王師爺的妻子王太太很健談,對于東家太太,她是秉着熱情結交的意思來和胡氏相處的。

王太太的兩個孩子都挺小的,不過看王師爺的年紀也都這麽大了,應該和自家爹差不多大吧,怎麽孩子這麽小呢?

胡氏最開始猜測的是王太太是填房,所以孩子才會這麽小。

不過後來知道了,這王太太竟然是成婚前十年都沒有開懷,十年後肚子才有了動靜,兒子女兒也都有了。

聽了這個事兒後,胡氏對王師爺的印象就好起來了,畢竟,能在老婆十年沒有生育的情況下,對這王太太一直很好,那這人真的很不錯了。

“他也不打算繼續考了,沒有那個命。”王太太說王師爺為啥還是個秀才。原來不是沒有去考過鄉試,但是考一次就砸一次,這折騰了十來年了,就不準備繼續了。

☆、156 彭澤縣衙

這次長福和長順就沒有跟過來,而是陪着杜大郎和杜二郎。

他們帶了李大壯兩口子和小丫,這些都是自己的下人,到時候用起來也方便一些。

至于縣城裏那邊,有楚芳菲這個媳婦安排,胡氏是不插手的。買人什麽的,也都是讓她做主的。

可以說,胡氏這個人,對兒媳婦真是很不錯,一點兒也不插手插腳的。

至于家裏,杜有忠另外買了一個田莊,交給了老五杜有全管着,原來楊柳村的田,就交給了老四杜有德管着,這樣一來,也算是分工明确了。

老三杜有賢那邊有個豆腐作坊,現在幹的好好的呢,所以就沒有另外安排事兒了。

就是家裏齊氏那邊,也給她買了兩個丫鬟伺候。另外專門做飯的人也多了一個,至于杜有忠幾個弟弟,是不是另外需要人手,杜有忠也全權交給他們自己決定了。

可以從那個新買的莊子裏面挑人,畢竟買了莊子,也是把那莊子的人也給買下來了。

人倒是一點兒也不缺,杜家現在從小地主,變成了士紳家庭。

因為杜有忠是有官文在身,所以在路上直接就可以住到各地的驿站,這些驿站,就是朝廷專門修了給官紳們路上住的。

當然,你要吃飯什麽的,是肯定要出錢的,不然朝廷連飯都管,那得花多少錢那。

越朝南邊走,這天氣越來越暖和,雖然是甚至可以說是熱了。杜有忠回鄉祭祖,還有給大兒子辦婚事,都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了,朝廷給杜有忠的時間是三個月,那邊原來彭澤縣令已經把事情交代給縣丞,自己回鄉守孝去了。

所以哪怕頂着大太陽趕路,也沒有耽誤一天,都是白天讓人急速的趕路,到了晚上在驿站裏休息,第二天天剛亮,就又繼續。估計到彭澤縣的時候,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去彭澤縣的地方,也沒有什麽河道,所以就只是旱路,沿途經過了好幾個州府,不過,杜榆連這風景都沒有怎麽看過,因為實在是熱,七八月的天氣,能不熱嗎?

還是朝南邊趕的。不過除了熱,也有別的好處,那就是越到南邊,這瓜果的品種越多,西瓜那就是常見,別的都從來沒有聽說過名字的水果都出現了。

而等到杜榆感覺空氣裏有種潮潮的味道的時候,就已經到了彭澤縣所屬的州府了。

彭澤縣屬于陳州,杜有忠只需要在陳州知府衙門那邊報個道就成,也不需要專門還跑到省城那邊去,除非他所任職的縣是屬于省府直接管轄的縣。但是可惜彭澤不是。

從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來,彭澤确實不是什麽富裕的縣了。

杜有忠在陳州也沒有受到什麽優待,人家一聽他是去彭澤當縣太爺的,就直接給蓋了章,想來是知道彭澤縣沒有什麽油水可以拿,就是敲砸勒索了,也沒有意思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