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4)
。
她想起了自家兩個哥哥,最後鬧到那種地步,連劉表死的時候都不能瞑目。難道這就是報應?難道她也要像阿翁一樣,臨到老了,還要看到自己的兒女相互殘殺?
若說刺殺劉絡,或許是王盼的自作主張。但逼死曹夫人一事,就足以顯示太子的殘暴無德。連正妻都容不下,他以後焉能容下百官和百姓?
曹操和劉玥是敵手,但更是知己。人死了,就總容易讓人想起他的好,夢中那一別,劉玥對曹操的感情非常複雜,又敬佩又不舍又可惜。至今都時時念着“曹公”,人老了就念舊,當年和她作戰的曹魏衆人,如今都死得七七八八。
郭嘉沒了,荀彧沒了,曹操沒了,程昱和夏侯惇也沒了,如今連曹丕都死了。所以,每次看到曹茹,劉玥總是特別溫和,因為曹夫人是一扇通往過去的門,當她善待兒媳時,總能透過這張并不漂亮的臉,回想起曾經的那些人。
曹夫人被逼死,她百年之後見到了曹公,又該如何交代?
更何況這時候曹茹死了,不是上趕着給曹叡抓把柄嗎?那些世家本就不滿太子,如今太子妃一死,怕是連她都保不住這孩子了。
劉玥滿臉失望和疲倦,她這段時間把諸葛亮和劉維冷處理,不是真的想抛棄這對父子。她是絕不會罷免諸葛亮的丞相,只不過是做個樣子出來,稍微安安世家的心。
然而這個道理,諸葛連是懂的,她這傻兒子卻渾然不知。
“為臣者逾制,是為不忠。”劉玥慢慢開口,說出來的話讓所有人都心驚膽戰;“為夫者逼殺嫡妻,是為不義……”
不,不可!若是讓劉玥給太子安上“不忠不義,不孝不悌”的評語,劉維這輩子也翻不過身了,太子就非廢了不可。
“為子者——” “陛下!”
諸葛亮直接就在門口給跪下了,給劉玥行了大禮,久久以頭叩地,聲音悲怆道:“陛下三思。”不可廢太子啊!
劉玥本想硬着心腸繼續說下去,卻看見那個跪倒的身影如此單薄,綸巾下的頭發幾縷雪白,雖看不見面容,卻能想象出那人是如何涕淚縱橫。
她說不下去了,起身去扶丞相。
那人直起身子,因為之前叩首過于用力,讓額前都紅了一片,看得刺目。諸葛亮拉住劉玥的袖子,直直盯着她的眼睛,輕聲道:“陛下不可。”
不是他偏心長子,不愛幼女,而是太子地位舉足輕重,涉及國之根本。更何況,太子是他們多年的心血,其本質并不壞,反倒是劉絡太像陛下了,這也意味着這個女兒太鋒芒畢露。
到時候手足相殘,國家動蕩,他們一生的努力都會白費。他就是死,也絕對不會讓此事發生。
“丞相快起來吧。”劉玥不忍看他繼續跪着,可諸葛亮卻側過頭,不肯起身,她悲怒道:“丞相也要逼朕嗎?”
“太子是儲君,更是臣的親子,若太子失德,于公于私臣都難辭其咎。”諸葛亮說完,便脫下綸巾,披發請罪。
劉玥終于忍不住了,紅着眼眶也跪坐在諸葛亮面前,拉着孔明的手,邊落淚邊道:“你做阿翁的難辭其咎,我這個做母親的又有何顏面?”
“可太子不罰,朕如何向天下,向魏國交待?”
這對夫妻執手相看淚眼,哭個不停。衆人無計可施,只能跪了一圈,等着天下最尊貴的兩人哭完,然後想出辦法如何處理之後的事情。
最後,劉玥抹了抹眼淚,收回心神道:“将太子拘在府中,沒有皇命不得外出,将晟兒和諾兒抱到朕宮裏來,可憐他兩個失去母親,便由朕親自撫養。”
“喏。”宮人應道。
69.再起波瀾
其實在氣頭上, 劉玥恨不得剁死那熊孩子, 哪怕熊孩子是她自己生的,也是她自己沒教好。但被諸葛亮硬生生攔住了,她也就慢慢冷靜下來。
太子不能廢, 廢了就等于向世家投降,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其次廢了劉維, 就只能讓劉絡做太女,但以如今的朝堂局面,劉絡年紀太小,無法在敵人虎視眈眈中自保。
這已經不是她當年剛來荊州的局面了,那時劉玥也還小, 但她畢竟是個穿越的, 有成人的心智。而且當時董卓鬧得天下大亂,人人都只求自保,她身邊又有賈诩荀攸等人出謀劃策,這才富貴險中求,慢慢做大起來。
可她曾經擁有的這些優勢,劉絡一概都沒有, 她女兒只有一把蠻力, 還有不谙世事的天真浪漫。朝廷上的争鬥不見血光, 遠比打死一只老虎要難多了。
到時候劉絡再有個三長兩短,她就沒有繼承人了。何況一旦廢了太子, 劉維只有死路一條,縱然劉玥劉絡不想殺他, 自然有無數的人期待着落井下石。
那畢竟是她的嫡長子,曾經寄予了她和諸葛亮的無限希望。
劉玥揉了揉額頭,聽到宮人禀報,諸葛亮帶人來了。她點了點頭,宣人進來。諸葛亮走在前面,後面跟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看起來雙眸清朗,臉上帶着期待和忐忑。
“這是……”劉玥有些疑惑。
“姜維姜伯約叩見陛下。”還不等諸葛亮說話,年輕武将“啪嗒”一聲就跪下了,看起來是個挺實誠的人,尤其姜維生得稚氣,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小了幾歲。
姜維?劉玥立刻明白過來,她都忙忘了這件事。之前諸葛亮和她說過,收了個小徒弟就叫姜維。原是北伐的時候,被魏國賣掉的小家夥,聰不聰明再說,主要是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年頭,才華和天賦都是次要的,赤子之心才最被上位者看重。
想到這裏,劉玥笑了,溫和地上前把人扶起來。姜維受寵若驚,卻看見陛下命宮人給他拿了座,正在諸葛亮下首,斜對着陛下,方便說話。
某種程度上,姜維是個老實人。
諸葛亮看着自己小徒弟乖巧地回答劉玥的問題,不知不覺就把老底全賣了,不由暗中搖搖頭。這孩子打仗有天賦,但其它的還有的要教。
“伯約,常常新貢的柑橘。”劉玥指了指盤子裏的水果,看到姜維不敢伸手,就拿了一個塞給他,後者愣了愣,珍重地接過捧在手裏。
劉玥毫不懷疑這孩子轉身就能把這橘子供起來。
所以,她幹脆也拿了一個,掰成兩半,一半塞進諸葛亮手裏。另一半用修長的手指剝了皮,自己嘗了一片,剩下的遞給姜維。
她果然不愛吃橘子,再甜也還是覺得酸,但偏偏柑橘是稀罕物,人家上趕着送來當貢品。要是劉玥不肯吃,那麽上行下效,那些愛吃橘子的人恐怕也要跟着倒黴了。
姜維這回總不能揣着上供了吧?果然,姜伯約低着頭吃柑橘,安靜吃東西的模樣更讨人喜歡。
郁悶了好些天的劉玥終于愉快起來,都想把姜維留下來吃飯了。但看看諸葛亮似笑非笑的表情,知道不好逗弄得太過,孔明護崽兒。
說起來,馬谡已經被打發去種田了,孔明心裏肯定難受。他一直竭力為國家培養年輕人,文臣武将都想補充上新鮮血液,如此對姜維倒更寶貝了些。
只是他關心人才,卻從沒想過多關心一下太子。
想到太子,劉玥又開始嘆氣,尋個由頭把姜維和宮人都支出去。等到房內只剩下兩人時,劉玥才慢慢說道:“佑義怎麽辦?”
諸葛亮皺皺眉,說道:“太子之事,本就可大可小。”
他們不是傻子,劉維可能對妹妹有意見,但王盼刺殺劉絡之事,他一定事先沒告訴過太子,否則太子絕不會答應。
而太子妃曹茹的事情,确實是劉維的話太紮心,但考慮到小兩口都是倔脾氣,吵起架來亂說話也正常,只是曹茹性烈,又因為身份特殊,總是步步小心,不能忍受被夫君懷疑,才用自盡表示清白。
曹茹死的時候,劉維自己也傻了。
總而言之,太子是倒黴透頂,再加上手段稚嫩,手邊又沒有可用之人,才會落得如此地步。這也是劉玥和諸葛亮的錯,他們庇護太過,又沒安排好輔佐的人手。
“你想怎麽辦?”劉玥也軟化下來,輕聲問道。
“給他安排幾個得力的,有人看護着好些。”諸葛亮想了想,報了個名字道:“費祎。”
劉玥想了想,費祎的姑姑是劉璋的母親,所以和益州世族沾親帶故的。費祎和董允是齊名的良才,荀攸在世的時候,就盯着這幾個人了,等到了諸葛亮手裏,就更是先壓着不給升官,想留心看看他們的品行。
若是成不驕敗不餒的好性子,這兩人就絕對能派上大用。若是熬不住抱怨,或是走了世家賄賂的門路,那麽諸葛亮還是會用他們,就不會作為劉玥的心腹了。
幸好這壓了兩三年,費祎和董允都是老老實實地幹活,平日并無怨言,有朋友為他們抱不平,費祎還出言勸解,表示對自己的官位很滿意,陛下和丞相都有自己的考量。@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何況相比于諸葛亮、法正等人的才華,自己這點小本事也只能仰望罷了。
所以,連帶劉玥都極滿意此人,想着給一個重要的官職,不過諸葛亮既然提到了太子,那先把費祎派到劉維那裏去?
“其餘的我不擔心,就是文偉性子太溫和,常常寬容忍讓,太子這邊……”劉玥就怕費祎壓不住浪起來的熊孩子。
然後,一道靈光擊中了她,劉玥突然覺得有一個人極為适合調.教熊孩子。她看了看諸葛亮,說道:“之前的太傅都被我貶了,得讓太子重新學學聖人之言。”
“讓文和教導太子如何?”
諸葛亮:……
你行行好吧,賈文和都八十高齡了,連政事都不怎麽沾手,準備回家養老了。這時候你丢個太子給他當學生?人家為你操勞一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也忍心這麽坑他?
劉玥是個說幹就幹的,立刻召見賈诩入宮。等賈诩數着花生米,慢條斯理地等到陛下說正事時,他還稍微笑了笑,最近太子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劉玥這時候召他還能為了什麽?
不過以賈诩的功力,卻仍舊低估了劉玥的厚臉皮。
他原本以為就廢太子一事,劉玥想要聽聽他的建議,沒想到劉玥是想把太子扔給他教導?賈诩老手一抖,花生都掉在桌上了,又抖抖索索要去撿。
哎呀,臣真是老了,他感慨道,連個東西都拿不好。
劉玥抓了一把花生給他,笑眯眯道:“沒事,讓太子替你撿。文和看那孩子不順眼的,只管打罵就是,就當您自個兒孫子。”
啊呸,我敢把太子當孫子打罵嗎?賈诩感嘆劉玥的死皮賴臉,內心思考他家主公什麽時候變成這種性子的?他又剝了兩顆花生,慢吞吞道:“那老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反正劉玥都決定了,他反抗是沒有用的。何況他覺得這太子也不是無可救藥,如果教得好了,等于下一代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所以說啊,眼光要放長遠,比如當年他選了劉玥這個年幼的明公,不就是賭贏了嗎?
大概覺得賈诩都快作古了,還給他老人家安排了如此艱巨的任務。劉玥果斷給賈诩升了爵位,又給他後來生的兩個兒子升了官。和這道旨意一起發下去的,就是申斥太子不敬發妻,所以打發他去益州,從底層開始做起。
其他人都不許帶,領隊的是賈诩,劉禪升官為太子侍郎,而費祎升為太子長史,加封敏亭侯,此外,就是二十多個侍從,領頭校尉姓黃。
在外人看來,這就相當于流放太子了。于是,便有不少人在劉絡身邊打轉,讓小姑娘煩不勝煩,她一貫不喜歡這些邪門歪路,與其和文官叨叨個不停,她更愛和武将一起打獵。
曹茹去世的消息傳到了曹魏,曹叡思考再三,決定借口南漢逼死魏國公主,命司馬懿帶領小部分,小範圍地在長江北面騷擾漢軍。
之前剛負擔了一場大仗,誰都不想打第二次,但好不容易有着借口,不利用的才是傻子。劉玥在朝廷上詢問解決之法,倒是諸葛亮出面舉薦武将魏延。
魏延此人的性格倨傲,但打仗确實是一把好手,也總是渴望建功立業。劉玥想了想,點頭同意了,然後再一次為群臣上書冊立皇太女的事情發了通火。
“這……清歡公主和常寧王的婚事。”
很好,劉玥心中冷笑。當年蒯家和蔡家就想靠婚事來制約自己,給自己推薦的都是不懷好意的世家子弟,最後還是諸葛亮站出來才作罷的。
她家長子已經拿來和曹氏聯姻,她小兒女的婚事,怎能讓這群小人沾手?
她想起前兩年,養子劉緣羞澀地跑來,和她說看上了一個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王粲和黃月英的長女,小名叫絮柳的。劉玥摸着下巴想,說不定她家雙胞胎也會自己拱白菜了呢?
沒錯,以劉絡的性格,一定是她拱別人,而不是別人拱她。
只是不好再将兒女放在身邊當靶子了,劉玥狠狠心,幹脆把劉絡打發去揚州。那裏原本是東吳的地方,至今還不怎麽太平,倒是更适合劉絡一展拳腳。
非但如此,相比于可憐兮兮地帶着二十幾個人去益州的太子,劉絡大大方方地封劉絡為偏将軍,并且讓她跟着甘寧學水軍作戰,并且給了兩萬人。
劉玥對公主寵愛至此,讓人瞠目堂舌,不過只有諸葛亮知道妻子的想法。陛下對于長子長女培養的方向是不同的,能帶兵打仗固然不錯,但如今已不是當年天下諸侯紛争的局面,也不需要那麽英雄了,這個天下更需要一位仁厚英明的君主,而非殺伐果斷的武神。
但清歡公主卻偏愛打打殺殺的,做母親的心疼她,就給她一塊地方,讓她自由放飛。益州和荊州都是劉玥的大本營,也就是原本孫家的地盤,還有一些叛黨和山賊可以練練手了。
打發了兒女,劉玥覺得這日子頓時舒心不少。
啊,天高水長,海闊天空。尤其是聽到司馬懿在魏延手上沒占到便宜後,就更加愉快。甚至對于世家,都一時半會兒沒下重手打擊。
要廢除世族階級的統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劉玥深谙此道。不反抗,也不妥協,采取中庸之道才是唯一的辦法。每次都要給世家一些甜頭,卻不能讓他們太嘚瑟,要給他們一些懲戒,卻不至于讓他們狗急跳牆。
這其中的把握,豈是劉絡有興趣學的。要比權謀心術,恐怕還真只有太子可以培養一二,就看賈诩怎麽調.教了。
公元229年,也就是鳳起九年,魏延戰勝司馬懿,劉玥和曹叡再次議和,大軍凱旋而歸,由劉玥親自迎接,并且升了魏延的官職,讓他代替去年病逝的黃忠,成為南漢一員大将。
魏延是個有野心的人,但人不怕有野心,如果臣子人人都無欲則剛,做皇帝的才真如坐針氈。劉玥能用魏延,諸葛亮也能壓制魏延,有何可擔心的?
不久,曹叡寫信來,說是兩家議和聯姻的事情:上次曹家嫁女,這次清河公主到了年紀,是不是可以把劉絡嫁到魏國來,以貴妃之禮相待?
說實在的曹叡也不算老,而且聰慧過人,頗有帝王之相,曹操在世時極為喜歡這個孫子。而且曹叡已經是名義上的魏帝,身份也不算低,配劉絡這個公主正好。@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但劉玥只是冷笑,非但沒有答應,反而向曹叡求娶東鄉公主。東鄉公主是曹丕獨女,也是曹叡同父同母的妹妹。
曹叡都震驚了,劉玥的臉皮怎麽那麽厚?逼殺姑姑曹茹後,竟然還有膽量為太子求娶曹氏女。而且東鄉真嫁了劉維,那就是皇長孫血緣上的堂姐,将來皇長孫還叫不叫“阿母”?
但曹叡也知道清河公主是劉玥的心肝,甚至可能是第二任女帝,而劉家人丁實在是稀少,就沒幾個宗室。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要嫁曹氏宗室女。@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可惜當年陪嫁裏就有個宗室女,要宗室女真能當太子妃,還要麻煩再送一個作甚?
這時候,倒是有人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劉玥舍不得唯一的女兒,為何不收養一個義女?曹叡只不過是為了要一個名義上的“聯姻”來安人心。他也舍不得東鄉公主,想拿個曹家宗室女來糊弄,肯定不會介意娶一個義女。
劉玥沉默片刻,盡管到了這把年紀,已經養成了帝王心術,她仍舊不喜去犧牲一個無辜女子的幸福來成就政治平衡。但膈應歸膈應,理智上她還是清醒的,嘆着氣點頭,問道:“以愛卿之見,該收養何族之女?”
衆臣互相看了一眼,有幾人就推出了自己的妹妹和女兒。劉玥看到那些世家大族,心中如明鏡一般。他們想一箭雙雕,同時向自己和曹叡賣好呢。
若自己幹掉了曹叡,那麽他們就是獻女的忠臣,若是曹叡幹掉了自己,憑着女兒成了魏帝的貴妃,也多少能撈個好。
老東西們倒是好算計。
劉玥不動聲色,突然看到一直在當透明人的諸葛望出聲道:“臣有一妹,年齡相配。”
諸葛望,諸葛均的長子,官至督軍校尉,不算太大的官,卻也是個肥差。要不是他姓諸葛,又是諸葛均的兒子,估計輪不到他。
當年,諸葛珪早逝,諸葛玄帶着諸葛亮和諸葛均兄弟,還有兩個女孩兒來荊州避難。那時,劉玥還小,就認識了活潑過頭的諸葛均。
後來,諸葛亮嫁給……不對,是娶了劉玥後,諸葛均仍舊待在隆中。直到劉玥成為益州牧後,才由諸葛亮舉薦給了她,諸葛均的智謀雖不及兄長,但卻非常務實肯幹。又因為這幾分童年相識的情誼在,劉玥十分厚待小叔子和其子孫。
可惜諸葛均身體不好,五六年前就去了,家裏由長子諸葛望做主。諸葛望是一個才華更不及他爹的人,卻因為這個身份,得到了督軍校尉一職,連上朝都有他一席之地。
但諸葛亮卻不打待見這個侄兒,原因無他,心太大。因為諸葛亮是丞相的關系,總有那麽些族人希望攀着他,求劉玥給一些高官厚祿。對此,諸葛亮十分惱怒,并且一概不讓劉玥搭理。就連自己的親弟弟,親妹夫,都別想靠關系得到什麽好處。
時間一長,諸葛族人難免怨恨孔明無情,但後者渾然不在意。倒是劉玥總是厚待這些姓諸葛的人,不僅是為了丈夫,更是為了曾經的諸葛玄和諸葛均。
諸葛望口中的“妹妹”,是諸葛均的老來得女,側室所生,如今才十六歲,據說長得還很好看,性情溫柔聰慧,一家女百家求,結果就這麽給哥哥送出去了?
你問過你叔叔沒?
劉玥去看站在首位的諸葛亮,卻發現丞相大人面無表情。仿佛沒聽見似的。劉玥揉了揉腦袋,心想:這年頭怎麽那麽多人作妖啊?
70.諸葛謀反
其實要說身份, 出自諸葛家的諸葛蓉反倒是最合适的, 畢竟挂着丞相的面子,又和劉玥是親家,多少算“皇親國戚”, 但這事多少要問過孔明。
劉玥自有算計,托着下巴, 平靜地打量了衆臣一眼,這才令內侍宣布下朝,和親之事下次再議,若愛卿們另有計較,大可上奏或是面呈。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下朝之後, 劉玥便召見丞相諸葛亮, 問及諸葛望的事情。她伸手從玉盤裏拿了個橘子,在桌上揉來揉去,道:“你那個侄兒是什麽章程?”
諸葛亮淡然道:“弟均故去後,便無人能管他了,我又壓着不給升官,自然想着另謀出路。”他沒有說出口的是, 諸葛望前兩年就和不安分的世家混到了一塊兒, 被他敲打過一次, 這才有所收斂。
族人多了,總有心野的, 他又不能日日待在族中。何況諸葛是個大姓,不僅是南漢, 就是曹魏那邊都有不少族人,他難道能管到對面去?這麽多國家大事,他哪有這個閑心,萬一做過火了,大不了打殺一批,等那些人見過血,自然就乖覺了。
“真要應了他的,讓侄女嫁去?”劉玥揉完橘子,開始剝皮:“別的不說,這身份倒還門當戶對,曹叡也說不出什麽。”
“嫁便嫁了,換哪家女兒都是要嫁。”諸葛亮皺眉:“只一點,切莫養了那些人的野心。封蓉兒為公主後,陛下便将人接來宮中,來日也當從宮中出嫁,一應陪嫁都要斷了和諸葛氏的聯系。”
而且絕不給諸葛均升官,更有甚者,找個錯處發作掉才好。
劉玥嘆了一聲,她倒還記得諸葛均,當年就是個調皮乖巧的小弟,後來也是君臣相和,要不是他早死,怎麽會眼見小女兒被和親曹魏,還惹了主公懷疑和兄長厭棄?
很快,劉玥旨意就到了諸葛望府上,并帶走了諸葛蓉。小姑娘十六歲,長相肖母,那位側室想必是極溫婉美麗的,諸葛亮長得毫無攻擊性,總是溫順垂眸,但偶然擡頭的瞬間,那雙明眸中的聰慧清澈便溢了出來,透着諸葛氏一貫的智慧。
諸葛蓉比他父親更通透,完全不需要劉玥多說什麽,待叔父諸葛亮和她長談後,這個小姑娘低着頭,慢慢走到劉玥面前行禮,然後受了冊封,甚至被一不做二不休地改了姓氏。
從此,她便叫做劉蓉,乃漢帝義女,封金和公主,在宮中待嫁一年,等過了冬天便嫁去曹魏。至于曹叡會給她什麽位分,全看她到了魏國再說。若她言行無礙,總不會太低就是了,曹叡還不至于在這個問題上打劉玥的臉。
第二年,劉蓉出嫁,曹叡派出了迎親團,排場搞得比當年劉維迎娶曹茹還大。不過當年劉維娶曹茹,還要打着遮羞布,誰都不肯承認有兩個國家,而這一次是公主嫁魏帝,曹叡要證明自己是正兒八經的皇帝,娶的也是正兒八經的公主,當然該用皇家儀仗。
劉蓉一帆風順地到了魏都,嫁給了曹叡,一路上沒什麽大事,無非是剛到魏國皇宮後,被幾個妃子暗中刁難,但她表面上性情溫和,只管躲着便是,她們也不敢太過分。
後世的曹叡被稱為“小曹操”,大概也是有些道理的。他容貌極肖甄宓,端的是豔麗無雙,又才華橫溢。當然,在劉蓉看來,曹叡的心術像曹操,愛美女沒節操這點上大概也是和祖父一脈相承的,就說他寵愛的幾個妃子,各個有色無德,而且是見一個愛一個。
劉蓉性子溫柔讨喜,又漂亮體貼,而且曹叡總覺得一個後宮女子翻不出什麽浪來,大婚之夜後沒三四日,就封了妃位,極為寵愛。畢竟是劉玥的義女,而非親女,若是清河公主親至,大概就是個貴妃。
不過哪怕以皇後之位相待,南漢都不會舍得嫁劉絡的。開什麽玩笑,還有多少人等着陛下改主意,立劉絡為女帝呢。
劉絡在揚州鎮壓山匪,日子過得很是舒坦,甚得武将們的推崇。于是,日子太太平平地到了鳳起十一年(公元231年),這兩年各國風調雨順,仿佛那個混亂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一樣。
劉維在賈诩扶持下,倒是做了不少功績,前兩年廢太子的聲音慢慢小下去了。至于老百姓,那更加是無所謂皇家私事,太子讓他們穿暖吃飽,自然就是千萬種好。而另一邊的劉絡則寫信來,說她在海邊遇見了海匪,是不是可以派水軍來清剿。
劉玥還能不明白女兒的想法?無非是覺得陸地上打得不過瘾了,想試試水軍呗。不過她确實希望能建立一支海軍,一支不僅可以和海匪想抗衡,更是能沖出亞洲的艦隊。
于是,她便下令讓甘寧去跟着清河公主建海軍,說起甘寧,不對,應該是要叫甘老将軍了。畢竟廉頗老矣,不服不行啊,收到陛下旨意,甘寧就明白了,這是要他手把手地教公主,之後就由清河公主來繼承他的軍隊了。
這倒也沒什麽,他自己那兩個兒子,一個不善帶兵,一個幹脆是個文官。劉玥對他們一家極為厚待,自己是個侯爵不說,還給長子封了爵位,提拔次子為侍郎,即便是作為文官也是前途光明,那還有什麽可說,認真教呗。
還別說,清河公主真是像陛下,當然沒有那股子怪力,但她豪爽聰慧,深得人心,而且什麽兵法都是一教就會,很快就像模像樣帶起了水軍,只不過江河水軍和海軍還是不同的,要征服狂暴的大海,哪怕是甘寧也不敢打包票。
而且另一邊,諸葛織也到了娶親的時候,常寧王的婚事也是個香饽饽。織兒比他雙胞胎姐姐乖巧多了,老老實實地娶了一位心儀的貴女,端得是大家閨秀,人家就愛吟詩繡花的,長得漂亮,脾氣溫婉。
劉玥疑心小兒子被前兩年奪嫡的事情吓到了,安撫道:“你愛哪個便娶哪個,即便是個普通女子,或是舞刀弄槍的也無妨,只要是良家子便好。”
咳咳,若是織兒染上和曹老板一樣的毛病,那他就是想娶個寡婦也行。
結果常寧王不解地反問:“母皇是不喜楊家女?”他吃飽了撐的啊,有那種溫婉漂亮出身好的夫人不娶,非上趕着給自己找事?難道找一個和他姐姐一樣兇殘的?不不不,他承受不起。
倒不是說他不欣賞母親和姐姐那樣的女子,只是他這脾氣,着實壓不住。
兒女們的事情都解決了,就連遠在曹魏的劉蓉也傳來喜訊,說是給曹叡生了個皇子,很得喜愛。曹叡這人在女色上确實不怎麽的,子嗣也實在稀少,孩子養着養着就早夭了,如今只有一個公主還活着,天知道這一個能活多久。
劉玥這兩年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可能是因為以前南征北戰時留下的暗傷,以前養着還還好些,如今畢竟年紀大了,都五十多的人了,稍微季節變化,就容易染病。
要知道,連她孫子都十歲了。
這日秋風轉涼,諸葛亮又遠在益州處理農桑,她一個人在寝宮,半夜突然醒了,怎麽也睡不着,就跑出去看星星,望着漆黑的天幕不知在想什麽。等宮人發現追上來,給她披上厚重外套,遞上手爐時還是晚了。
第二天,劉玥就有些咳嗽,頭腦昏沉起不來身,派太醫診治,開了藥靜養,還罷了早朝。不過朝不上了,事情還是要做的,又恰逢丞相和太子都不在襄陽,只有一個不頂事的常寧王。于是,劉玥纏綿病榻,卻還要隔着簾子,讓大臣們來彙報機要。
又用了兩天藥,劉玥非但沒有轉好,反而有病逝危重的跡象。她左思右想,立刻下旨讓太子和丞相趕回來,并且派人壓下了她重病的消息。
然而風聲還是透了出去,原本她是怕曹叡趁火打劫,或是世家搞事。卻萬萬沒想到,在她病得昏沉痛苦之際,竟接到了諸葛氏謀反的消息。
因諸葛亮的關系,她極為重視和信任諸葛氏,也就是因為諸葛望的事情,才稍微打壓了一下。可就是因為她信任,所以才會被算計。
等劉玥從短暫的昏迷中清醒時,才得知諸葛氏控制了常寧王,以陛下病危,丞相不在,太子無德的名義,要求常寧王暫且代理國事。
劉玥和諸葛亮并非無能之輩,雖是危急關頭被信任之人背叛,但終究有不少文武忠臣,有些甚至是和劉玥一起打天下的老臣,當下兩撥人互掐起來,她心腹之臣派人保衛了皇宮,不讓諸葛氏和世家靠近一步,只苦苦等着陛下清醒。
因為換了幾撥太醫,這才發現之前劉玥病逝轉危,竟還是因為被下了藥。
等證據都呈到面前時,劉玥本來就虛弱的身體,直接被氣吐了血,鮮紅色的液體濺在地上,猩紅刺目,極為不祥。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陛下!”忠臣們圍了上去,焦急喊道,陛下此時決不能倒下,起碼一定要等到太子、清河公主或是丞相中的任何一人趕到。
“好,好!”劉玥拍着床案大笑:“好一個諸葛氏!”
諸葛氏謀反已成定局,但在此生死關頭,諸葛亮卻不在,這終歸讓劉玥起了疑心。族人謀反,她的好丞相到底知不知道?否則為何在這時去益州?又為何接到旨意遲遲不歸?
固然她也有一千個為孔明辯護的理由,但卻抵不過帝王的懷疑之心。劉玥吐着血,冷笑道:“莫非那些賊子以為,朕只能靠丞相和太子了?”
她戎馬一生,所掌握的東西,遠比這些人想得要多。
71.若朕駕崩
在皇城裏, 劉玥需要忌憚的并不多, 而且皇宮還在她自己手裏,在城外更有無數大軍,只忠于自己的大軍。她的那些臣子和老将們, 依舊時刻準備為陛下獻出性命。
她也沒有什麽親人,剛醒過來之後, 就下令把小皇孫劉晟抱到自己的寝宮,但又怕過到病氣,讓人隔着一個房間養着,每天通過仆從來交流。
劉晟只有十歲,但一直養在劉玥膝下, 也算見過大世面的孩子了, 所以并不哭鬧,反而一本正經地讓太醫照顧好皇祖母,他自己是個大孩子了,不需要将太多精力放到他身上。小小的人兒這般行為,嚴肅感受不到,倒是惹人憐愛, 一時大臣們看他的眼神便不同了。
太子有沒有改好且不論, 起碼太孫是個可造之材, 可以繼承陛下的大統。@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劉玥心知肚明,諸葛氏和世家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疾病。只要她還能喘氣,這群人就翻不過大浪來, 但一旦自己撐不住斷氣,局勢便難說了。何況,她現在不敢斷言,諸葛亮就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如果丞相反水,太子和清河公主能把控住朝政嗎?
再退一步說,太子和清河公主能和自己的生父為敵嗎?子女弑父,豈不是為天下取笑?
即便歷史上的那個諸葛亮,即便劉備身死,劉禪不成器,他大權獨攬都沒有篡位。但此刻,劉玥卻依舊不敢确定,畢竟這已經不是真正的歷史了,而諸葛亮也不再是那個諸葛亮。
這回,真的是過不去了啊。
劉玥暗中嘆氣,卻并不畏懼。她從容不迫地下令,讓太醫開出了虎狼之藥,這藥能讓她恢複健康,卻也能掏空身體。再給她三個月,她就能安排好一切。
幾位心腹臣子得知此事,都號泣不已,連連阻止,卻也終究明白,天命不可違。
劉玥端着玉碗,看着這碗散發着騰騰熱氣的黑棕色液體,中藥的苦澀味道一如既往,是解藥,也是□□,是她這一生最終的結局。不管如何,她總歸是盡力了。
對于古人來說,活到五十多,不算長壽,卻也絕不是短命。至少她熬到劉備、曹操和孫權都死了,熬到了這一代英雄人物的隕落……而最終輪到了她自己。
帝王仰頭,将這一碗藥飲盡,溫熱燙喉,猶如沙場上的一碗烈酒。她接過宮人遞上來的娟帕,擦了擦殘留的藥劑,眼神又恢複了當年鼎盛時期的銳利,這位叱咤風雲的霸主笑道:“該給這群逆臣賊子長長記性。”
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就是浸染全城的鮮血,和一個個被斬落的腦袋。有的人死在了亂軍之中,而更多的是叛亂平息後,被直接砍殺系在城頭的。
有幾個賊首抓了常寧王,希望以諸葛織來威脅劉玥。但後者只是笑,反問道:“汝等皆是諸葛,自殺自家人,與朕何幹?”這話俨然是不肯認常寧王為子,懷疑他跟随叛逆了。
且不論諸葛織如墜冰窟,幾個賊首都愣住了,還不等他們做出決定。神弓營的弓手就用弓箭扯開了他們的胸膛,那箭尖擦着常寧王的皮膚,濺出猩紅鮮血,噴了這孩子一臉。而常寧王妃早就在之前的叛亂中,為了保護剛出生的幼子,而慘死叛軍刀下。
賊首死了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