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非刀,事成,霓裳 章節三合一…… (1)
衛薔去過林家商鋪的第二日就有消息傳入了定遠公府,她所料不錯,茶肆中帶頭喊世家害國害民的國子監學生當夜便出了事。
那些學生在南市吃了酒,回國子監的路上突然被人用刀刺殺,幸好被林錦繡派去的人救了下來。
林錦繡做事也極謹慎周到,為了不讓人察覺此事有霄風閣的手筆,委派了幾批人在路上分段護送,救下他們的是雲麾将軍李承繼麾下的部将,李承繼家住修行坊,正在國子監所在的正平坊北側,部将在李家喝了酒出來,見到有人當街殺人,一時酒氣上頭,不僅将行兇之人抓了,還當街殺了一個……無論誰來看,救人也不過是一場巧合。
更巧的是,栾州李氏本就是兩京世家之一,有他家部将出面救人,就讓很多人暗處的盤算消失于無形。
只可惜那個自稱叫窦黑的靈州文士并沒有被抓到。
“我們的探子跟進了吳家酒肆內,二樓突有人以小弩射人,驚了食客,待我們追到二樓,那人便不見了,留在外面的也沒守到那人出來,林賬房已經派人盯緊了吳家酒肆。所得小箭乃是蜀國所制,未淬毒。”
把玩着手中那支箭,衛薔點點頭:“确實是蜀匠以鋼所制,蜀人好精巧,還以失蠟法雕琢箭身,不是尋常細作能用之物。”
窗外的桃花已經謝了,院中幾枝海棠又露了蹤跡。
衛薔将箭放在一旁,對一旁的衛行風說:
“先是混進國子監學生之中,指出世家不稅之事,引動群情激奮,再假裝世家之人将那些書生殺了,若是計成,寒門即使為了自家名聲也要全力反對通商之事……我本以為有如此手段的既然不是南吳不留行裏尋常的鴿雀,就應該是個鴻鹄,沒想到,還真來了一只大鳥。”
衛行歌當即道:“元帥,我必将此人斬于東都之內。”
衛薔點點頭,又對傳信之人道:
“霄風閣在東都諸多掣肘,既然碰到了不留行放出來的鳶鹫,這個臨時的差事會失手也是情理之中,能把暗子埋進世家,林錦繡也算是用了心,你回去告訴他,我會寫信告訴林管事不予他懲處,他呢,從今日起将眼睛放得亮一些,南市裏魚龍混雜,是那些雜鳥絕好的藏身處,他們能興風作浪一次,就一定想着第二次,要做到在南市中耳目清明,也讓人無跡可尋。”
“是,元帥。”
待傳信之人走後,衛行歌低聲道:“元帥,您如何察覺那人是南吳的細作?”
衛薔看了他一眼,站起身道:“行歌,世家不納商稅路稅一事,你如何看?”
Advertisement
衛行歌想了想,說:“顧師說過,權利二字相輔相成,權為利而生,利為權之因,一旦一個人手中有權,必要為自己牟私利,并自以為是理所當然。世家不稅便是因此而來。”
“沒錯。”衛薔點點頭,笑得很是欣慰,“你出身北疆,一字一句學過了你顧師寫的書,自然明白世家這等行事乃是從根上便如此的。也正因如此,這東都人人都想成世家,那些國子監的學子難道沒做過世卿世祿圈地納民車馬不稅的美夢?他們想爬上去,是因為他們爬上去,也會成為這樣的人……”
晨光漸暖,衛薔靠在案前看向窗外。
“偏偏那個自稱叫窦黑的,他沒有這個夢,他也看透了世家之惡。可不做此夢,卻從靈州千裏迢迢來了洛陽,将世家之惡剖開給那些沖動的學子看,挑動他們痛罵世家,不論他是否有擾亂天下之想,在此時挑事,定然是來者不善。”
衛行歌懂了。
衛薔又拿起了那支小箭。
“我大概也非第一次見此人。”她想起了自己歸朝那日在東都城門處察覺到的殺氣。
衛清歌端着一盤點心走進院子,正看見衛薔在晴空下擺弄着一把長弓。
“家主,這個府裏從前的演武場如今還荒着快成園子了,您要是想射箭,不如我找人收拾出來。”
衛薔拉弓而不搭箭,将一把一石的強弓拉倒渾圓,右手上的長疤泛起了微紅,還有餘力笑着說:“我不過比劃兩下,若是真每日操練起來,你怕是早就寫信回北疆告狀了。”
衛清歌将點心放在石桌上,說:“越管事說過好幾次,您最少是要修養半年的。”
“哪用半年?你看我連吃了半個月的藥,每日都能睡三四個時辰,不是比從前好多了?”
收了弓又拉起來,長臂伸展,衛薔又道:“自從離了北疆,每日大都是些不過腦的瑣事,還算是衣食無愁,不管什麽毛病都好得快。”
衛清歌在一旁看着,說:“家主,你總将弓對着天,是想獵雁嗎?”
“雁?”衛薔笑了一下,假裝手中有箭,對準了蒼穹中的一處,“這東都城裏有只鳶或者鹫,若有閑暇,我真想親手把他射下來。”
聽到兇鳥的名字,衛清歌連忙擡頭,天上只有幾只尋常飛鳥,她有些失望地撅了噘嘴,對衛薔說:
“家主,現在沒有老鷹兀鹫,你快收了弓來嘗嘗這個寒具,又香又脆。”
寒具便是用炸成了金黃的面食,因适合寒食節食用,而成其名,金燦燦的一盤也是剛出鍋沒多久,正是好吃的時候,衛薔将弓收起來,拿起一塊放進了嘴裏,衛清歌接過弓挂回了書房,又噔噔噔跑了出來。
東西确實如衛清歌說的又香又脆,也沒多放糖、蜜之物,純粹的面香很是合衛薔的口味。
連吃了兩塊,她把一塊塞在衛清歌的嘴裏,笑着說:
“我們的清歌管事每日都在盤算節省開支,怎麽今日就舍得用油炸寒具了,油多貴啊?”
衛清歌嘴巴小,被點心塞得滿滿當當,好一會兒才一臉辛苦又不舍地說:“油是宮裏給的,管事說不能賣,帶回北疆也不方便,就只能自己吃了,大廚娘說炸面食不染味道,晚上還可以炸肉條來吃。”
說起炸肉條,衛清歌的眼睛都亮了。
衛薔也被她說起了興致:“多炸一些,炸過的肉與菜同煮也好吃。”
“好好好!”
小姑娘去了廚房。
衛薔看着她的背影,總覺得她比從前略胖了些。
心裏又生出了幾分歡喜。
她微微一笑,自己端了點心盤子去給衛行歌與陳重遠。
又過了數日,衛清歌的小臉兒又圓了一分,天還未亮就有人傳旨讓定遠公入宮登明堂。
衛薔心裏知道,這是建邊市與重建商路之事要有個定論了,她從床上坐起來,晃晃頭,忍過了短暫的目眩神暈。
衛清歌擡手摸了一下她的裏衣領子,觸指一片濕潤,默不作聲,從櫃中又取了一套新的裏衣出來,衛薔笑了笑,自己将裏衣解了。
白衣垂落,露出了她瘦削的身體,自手腕往上,兩臂各種傷疤細細密密,原本白皙的皮囊上斑駁如正午時密林投在地上的樹影,雙肩圓形的傷疤有五處,這是箭矢射入所致。。
後背一道長疤,幾乎要将她整個人劈開,這是十年前她在長城下力戰來突然遭遇的蠻族第一勇士,她身邊只有百餘,對方卻是有備而來,帶了五百人馬,那蠻族勇士魯哥這一刀沒有殺了她,被她反刀斬下了首級。
那次雖然勝了,也是慘勝,百多人只剩了三十餘,收了蠻族二百條人命,背上的重傷讓她幾次死裏逃生,正逢蠻族趁勢圍剿于她,她在各州間穿插反複,上萬兵馬聚聚散散,用了一年終于熬過一關。
先帝親征的消息就是在這時被顧予歌送到了她的手上,顧予歌明言先帝內外支绌,此戰必敗,衛薔提兵北上,從雲州奔赴幽州,數十日後,她從潰兵口中知道先帝兵敗被圍的消息,便趁勢而起,救出了先帝。
邊市、商路,世家所想皆是如何借此牟利之事,寒門所想什麽國庫存銀、世家讓利,他們都認為衛薔要在其中大撈特撈,成吞金之虎,文武盈朝,無人去想一座被朝廷承認的邊市能給北疆十三州的百姓帶來什麽。
而她這只“虎”想他們不屑去想之事已經想了千萬次。
錢、糧、種子、匠人、讀書人……随着邊市繁盛,這些會讓百姓過得更好。
“只要各位勤懇勞作,會有糧可食,有房可住,有錢可花,有耕牛器具可用,有書可讀。”
她日夜想着這些,她就絕不會變成那些人以為的刀,那把可以金玉飾之,以威權掌之,以人心鎮之的絕世兇刀。
因為有人信她。
銀州、麟州、府州……北疆百姓對她以命相托,以信相許,不因為她是誰的刀。
這些,在這繁華東都無人知曉。
紫色的團花錦袍穿在身上,衛清歌終于學會了如何擺弄衛薔腰間的玉帶。
擡着手臂的衛薔仰頭看着窗外熹微的天,眼睛亮得像是瓊宇中的啓明之星。
明堂上,在豐州建邊市之事終于定下了,在豐州建督府總管邊市,定遠公衛臻兼領豐州都督一職,吏部侍郎裴道真兼領豐州副都督。
此事既定,要争論的便是細節。
戶部侍郎伍顯文趁機上奏本,說的就是前幾日南市書生所議之事。
“世卿世祿之家可借通商獲利,而國庫難有收入,此大弊也。”
寒門站出的是尚書省一位六部侍郎,世家站出的就是門下省一位谏議大夫。
“何謂世卿世祿之家,乃是家中代有報國之才,在朝上承皇命,在野下廣教化,臣從未想過,臣自先祖起矢志報國,在伍侍郎口中竟成了錯,敢問伍侍郎,世卿世祿之家如何獲利?為何國庫難有所得?”
伍顯文既然敢在朝堂上提及此事,便是有備而來,他擡聲道:“敢問于大夫,您家一年繳商稅幾何?”
那谏議大夫一臉清正道:“下官詩書傳家,耕讀為要,不涉經商之事。”
“好!”伍顯文擊掌道,“于大夫出身河南于氏,乃光祿寺于大卿之族弟,既然河南于氏不涉經商之事,此番邊市通商之事便與河南于氏無幹。”
“你!”
眼看于氏族人中了伍顯文言語之計,又有一人出列道:“重建商路乃舉國之舉,于大夫如何能與之毫無關系?”
今日的伍顯文猶如一孤狼,時時一副待撲咬之态,轉身便又盯上了那人。
“敢問呂少卿,齊州呂氏去歲繳商稅幾何啊?”
“下官久在東都,不問家事,為皆伍侍郎之惑,下官這便寫信回齊州。”
伍顯文冷冷一笑:“呂少卿不必麻煩,天下稅賦之賬下官不才,記了個分明,齊州去歲商稅七百貫,六百貫是行商、坐市之稅,與呂氏無關,請問呂少卿,齊州絹天下聞名,前唐之時一月便有萬匹,如今,齊州絲絹何在?莫不是都存在了你呂家的庫房裏?”
不待呂少卿回話,伍顯文對着珠簾一行禮,道:
“皇後娘娘,若商稅不明,齊州呂氏的絹便永存庫中,不管是開了西域商路還是東海商路,又有何用?”
“皇後娘娘,微臣惶恐!”呂少卿跪了下來,“今日本是議邊市商路之事,微臣實在不知伍侍郎這連番誅心之言是從何而起!”
“皇後娘娘,我等世代事君,自高祖起從無遇過被人當庭問稅之事。”
數位大臣出列,紛紛行禮或下跪,一看便知道他們是聲援呂少卿的世家之人。
衛薔沒聽他們的廢話,她看向了伍顯文……的腦袋。
天下稅賦之賬都記了個分明?
此頭顱大好!
朝堂上此時已經亂作了一團,世家出身的大臣們撲簌簌跪了一地,有人大聲道:“伍侍郎,你構陷朝臣,意欲何為!”
伍顯文聲音更大:“構陷?賬簿之上白紙黑字如何是微臣構陷?皇後娘娘明鑒,臣今日所言句句屬實,既然一衆世家皆躬耕隴畝不涉財貨往來,臣請奏,三年內商稅、路稅不及千貫之世家不得與邊市通商!”
他一語既落,身後亦站出數名朝臣附議。
一時間,朝堂之上劍拔弩張。
伍顯文毫無懼色,世家想要通商,就要交出錢來,不然,這通商之事就是以朝廷之人力物力豐世家之囊。
今日之事,他只聯絡了幾個親近之人,連恩師都未曾告知。
這時,一人站了出來:“皇後娘娘,朝中決意興邊市,重整西域商道,自然是為朝廷開源,既然如此,與事之人越多,自然越好,世家數代積累,比尋常百姓更多些家財,若是願意多換些絲絹往邊市換來西域財貨,這是自然是好事。”
他說話不疾不徐,配一張端方正直的臉仿佛字字出口都是道理。
說話間,他又看向了戶部侍郎伍顯文:“伍侍郎過目不忘、精于算法,大才也,老夫沒有記錯的話,你是乾寧十一年明經科第四名,出為符離縣令,直到乾寧十八年,姜尚書保舉你為戶部員外郎,同光四年,你領旨清繳廢清河王家財,以一本度支冊算出清河王暗藏白銀十萬兩,從此平步青雲,兩年內便成了戶部侍郎。伍侍郎,你與呂少卿、于大夫同朝為官,還為他們各家一算財稅,實在辛苦,如今邊市将起,朝中事務無盡,伍侍郎也不必将心力虛廢在同僚身上。”
三言兩語,就将伍顯文的家底揭了個幹幹淨淨,說他以給逆王算家財成名,如今“算”到了同僚身上,暗示之意不言自明。
說話之人就是中書省丞相陳伯橫。
出身河中府陳氏,世家在朝中真正能與尚書令姜清玄分庭抗禮之人。
他在朝上極少開口,被人暗地裏稱作“閉口相公”,可他每有動作都能攪動大局,所以,他不常開口,開口便有千金之價。
陳伯橫最後道:“皇後娘娘,當務之急乃是定下邊市稅賦的一衆條陳,看看有無前朝舊例可查,至于其他,皆是瑣事。”
戶部侍郎伍顯文跪在了地上:“娘娘,要定稅法,請先清商稅之數!前事不清,後事難行!世家不納商稅路稅,如何能予之通商之利?”
說完,他脫冠叩到:
“臣戶部侍郎伍顯文請奏。”
陳家老爺皆有美髯,陳伯橫擡手輕撫,轉身看了伍顯文一眼。
尚書令姜清玄與陳伯橫為敵多年,如何不知被他盯上之人絕無好下場,擡腳上前一步正要說話,卻只見站在武官之首穿着紫色團花繡袍的定遠公突然站了出來。
看看滿地跪着的人,她一笑,然後朗聲道:“我有一法可讓世家交錢交得明明白白。”
伏在地上戶部侍郎本以為自己這般咄咄逼人必然又會引來世家衆人的攻讦,閉口相公已然開口,此事終了必是他以己身為卵,去擊世家磐石,落個蛋碎石存的下場。碎便碎了,他這卵是個臭的,也得把世家那石頭熏個臭氣熏天。
沒想到定遠公卻在這時接了話,還說得極為篤定,轉眼間,所有人都忘了他這趴在地上的戶部侍郎。
姜清玄轉向定遠公,一振衣袖,他說:“請定遠公賜教。”
衛薔未語先笑,笑得甚是可親:“本國公有一法乃名為‘标信法’,諸世家車馬入豐州,須要豐州憑信,每三年豐州督府發六份憑信,無憑信,世家車馬不可入豐州。”
聽此言,有人已經皺起了眉。
“敢問定遠公,何謂‘無憑信世家不可入豐州’?”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豐州乃我北疆之地,我又是豐州都督,本國公說讓誰進,就讓誰進,本國公說不讓誰進……”
女子看了一下滿朝文武臉上的驚訝不忿,笑容更燦爛了兩分,沒有再說下去。
可所有人都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是實際上的北疆之主,她說不讓進,那自然是,不能進的。
有人胸中陡然起了刺骨涼意,
她是在笑?
分明是猛虎露齒待噬人耳。
“請問定遠公。”尚書令姜清玄問她,“那憑信又如何可得?”
衛薔并未看他,而是看向了陳伯橫、鄭裘、于崇等世家之人:“錢,糧,人……興建邊市并非小事,重通商路亦要養兵以為護衛,可我北疆沒錢沒糧沒人,堂上諸世家想要通商之利,朝廷也想要,既然想要,各家便要掏出本錢助我興建邊市,我以五萬貫為一标,二十标可穩獲一份憑信,若是不到二十标,便是标數最高的前六家得憑信,自邊市建好算起,三年中可來邊市通商,那之後,則是每三年來豐州督府競标一次,同樣,标數最多者可獲憑信,至于換标得來的錢,入國庫。”
聽她如此說,姜清玄慢聲:“多謝定遠公解惑。”
一時間,除了他之外,朝堂上再無人說話。
戶部侍郎伍顯文忍不住從定遠公身上移開視線,看向了出身河中府陳氏的中書省丞相陳伯橫。
不少人如他一樣,看向自己身邊世家之人。
誰也沒想到,開邊市通商本是世家通力促成之事,可轉瞬之間,定遠公就先向世家發難。
她向世家要錢、要糧、要人,還要諸世家比着送,送少了就是白送……可送多了,多少是多呢?
仍跪在地上的戶部侍郎一貫厭憎定遠公,此時卻覺得那着紫挎刀的女子已經張開了一個巨大的口袋,只等着世家鑽進去,頓生心曠神怡之感,他甚至有些想笑。
“定遠公,這、世家争……”有人開了口又頓住,仿佛不知該說些什麽。
堂外明光照在衛薔的臉上,仿佛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微微挑了一下眉頭,正色道:“諸世家就在朝堂聯絡有親互稱兄弟,想來必會溫良恭儉,互相禮讓,做不出什麽你争我奪之事,大可以每三年選出六家,每家出五萬貫,享三年通商之利,《大梁世家錄》上除了我衛家和裴家,還有世家七十又二,如此一算,三十六年可全輪過一次。”
明堂上再次鴉雀無聲。
人們都知道,她不是好心在幫人算賬,正相反,她是在世家之中放了火。
站在裴道真身後,鄭裘的手在抖,他本想提議将邊市開在西北,可西北四州羌人年年作亂,實在不安穩,薛大将軍也無意擔下護衛商道之事,現在,他心中猛然有一想法:
“早就知道這惡虎為財噬人,怎麽就迷了心竅?誰說她是世家之人?世上有這般的世家之人?邊市之事一定,她不思如何與諸家往來獲利,竟然做出這等要卡住諸世家脖子之事!”
他想問問之前在木樓上信誓旦旦的于崇,他當日所說什麽定遠公是世家之人守世家的規矩,難道是夢話嗎?
“被人磨刀相向,這邊市,還不如不開。”
可這念頭一閃而過,他卻不敢說鄭家不去豐州參與那競标之事。
他家不去,若是別家去了呢?
可要是去,一标五萬兩……
這、這人不是世家從北疆請來砍寒門的刀麽?怎麽就要從世家身上砍下血肉來了?
一時間,大梁東都紫微宮內的明堂上人聲杳杳。
“以世家之力籌建邊市,倒是解了國庫之難。”珠簾之後,有人輕聲說道,“只是不知,若尋常人家擔貨至邊市,又該如何呢?”
衛薔回道:“回娘娘,入豐州要途徑勝州一線,豐州督府将設卡于勝州,查清車馬貨物,給付憑證,待到了邊市,再對憑證,若相符,則收稅之後允許買賣,若不符、或無勝州之證,則以逃稅論處。”
姜清玄也道:“設兩處關卡清算貨物,只是費些人力,倒也能免去有人換貨以避其稅。”
禮部侍郎鄭裘出列道:“定遠公所提設兩處關卡之法極好……”
“鄭大人過獎。”衛薔打斷了鄭裘之言,“世家人多、絹多、車馬多,若是也用兩關卡查之,費時費力,甚是不妥。再者,為管束民間行商納稅之事,我已決定在豐州設了商會,這一套,實在不和世家氣度。”
鄭裘還要再說話,卻見衛薔正看着自己,那目光中只有淺淺笑意。
她腰間懸着那把長刀,而他還記得長刀當頸之感。
喉頭一動,他想說的話竟然沒有說出口。
衛薔又轉身看向了珠簾後面:“陳相公說得極是,當務之急是定下邊市稅賦的一衆條陳,求的便是一個快字,我這定遠公兼領豐州都督就在面前,若是明堂各位再無他法,此事就如此定下了。”
此事怎能如此定下!鄭裘心中着急,其他世家之臣只會更急,河南于氏的谏議大夫上前一步正要說話,卻看見衛薔又轉身看向群臣,道:
“想來,各位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剛剛和伍顯文好一通你來我往的谏議大夫求助地看向自己的堂哥于崇,卻只看到堂哥輕輕搖頭,要他不要再輕舉妄動。
要開邊市之地在北疆,在豐州,那,是她定遠公的。
突然明悟此道理,谏議大夫不禁後退了一步。
定遠公篤定至此,是因為豐州一切都在她的指掌之中,這時站出來另提他法,只她不肯,就無可成之理,說不得到頭來還是要依着她的心意行事。
七十二世家分六标,此時頂撞了她,可會讓她惡了自家,再使出些絆子?
亂念叢生,便失了與人當庭争辯之勢,他終究沒再說什麽,退回班列之中。
他是如此,其他世家出身的朝臣也是如此,無心通商之事自然也無意得罪了定遠公,若是有心,又越發覺得自己得罪不起。
只有幾個人仍不肯束手待斃,卻又不舍得競标的銀錢,便想着丞相陳伯橫能再說些什麽。
可陳伯橫什麽也沒說。
“此事着定遠公呈一奏本,我轉呈聖人。”
随着皇後一言落下,這事算是告一段落。
鄭裘走出明堂,看着陰雲密布的天,再想起幾個時辰之前自己上朝時以為通商事定的滿心歡喜,頓覺這人世都荒謬可笑。
看看左近,有人與他同樣有恍惚之色。
谏議大夫快步跟在自己的堂兄身後,小聲說:“大兄,我們即刻寫信聯絡別家,只要兩京世家……”
于崇步履如風,頭也不回道:“兩京世家不肯給錢,淮北世家如何,隴州世家又如何,只要有一家願意掏錢給定遠公,我們便是輸了,你以為為何陳相公不發一言,也是察覺事不可為。”
谏議大夫名為于岌,此時猶是不肯罷休:“可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被定遠公卡住了頸項?”
“要在北疆開商路,自然是在定遠公的地盤,到了如今地步,想好如何與她分利才是正事。”
不同于旁人的憤憤之情,于崇倒是長出了一口氣,在明堂之上,看着定遠公一一人之勢震懾滿朝文武,他想起的是當年紫微宮那座盾牆,無論如何,他是不肯與那衛臻為敵的,又說道:
“此事回去再議,通商之事有利可圖,于家就還是要做的。”
“可是,大兄……”
“我們不做,總有別家做,世家譜上七十四家,就算我們不做,你以為定遠公自己便做不了?前唐李荇靠通商為一朝續命二十載,通商厚利你我心中皆知,旁人也不會忘了,她那‘标信法’真正的依憑,就是這逐利之心,再者,朝中已然認了豐州邊市之事,縱使沒有世家與她往來,她還能在整個大梁征召商戶……自當日邊市之議起,她看透了我等,我等卻錯估了她。”
在于氏兄弟身後,走出了明德門的伍顯文終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借刀傷人者,亦要以血肉養刀,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哈哈哈。”
這是,有人在他身側笑着道:“我知伍侍郎甚是喜我敬我,倒也不必稱我為天理。”
說話之人是個女子。
偌大紫微宮,只有一個女子會如此說話。
伍顯文轉身之時,整個人以向另一側退出了半丈之遠。
定遠公衛臻正站在原地笑着看他。
方才還在朝堂上與衆多世家朝臣據以力争的戶部侍郎幾欲先走,卻不肯在自己所惡之人面前失了氣度,況且此人剛剛又做了他極喜之事。
“定、定遠公方才……甚是……”
伍顯文其人頗有些呆氣,不然也不會在今日提出世家不繳商賦之事,他善算,卻非長于言辭之輩也不喜來往逢迎,在如今這朝堂上,若非姜尚書惜才他也做不到戶部侍郎。
這樣的人,讓他當面誇贊昨日還怒罵了一個時辰的人,也實在太過為難。
可惜衛薔此時并非知情識趣之人,她還惦記着這人的大好腦袋。
“伍侍郎,關于北疆商賦關稅之事,我還有些想與您請教,不知您何時有空?”
說起稅賦,伍顯文那雙實在無可描繪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自然可以,下官今日戶部還要坐班,若是定遠公不嫌棄,明日、明日……”
“好,明日定遠公府,我掃榻相迎。”
說完,衛薔轉身就走。
見定遠公打馬遠走,伍顯文突覺有些不對。
“我一文官,為何要去定遠公府上?”
一丈之外,裴道真望雲而嘆。
崔玠走在他身側,笑着說:“阿真,你為何又做此嘆呀?”
裴道真又搖搖頭,說道:“只是盼着定遠公府的酒比不過那一盤豬頭罷了。”
……
衛薔回了國公府也到了吃午食的時候,豬頭自然是沒有,倒也不差什麽,細白的面做外皮,包了切成燥的羊肉蘿菔,大廚娘叫這個是偃月牢丸,北疆沒這麽風雅,從前馄饨餃兒一頓亂叫,如今只叫作餃子。
這名還是顧予歌給起的。
白滾滾的餃子裝在碗中,一口下去就湯迸在嘴裏。
衛清歌是個急性子,一枚餃子囫囵入了嘴,被燙得眼睛都瞪大了,嘴只張了一點來透氣。
衛薔笑她吃個餃子就把自己吃成了池裏的鼓臉大眼的金魚。
秦緒也好吃牢丸,一頓吃了兩碗,吃得腹內如頂,搖着扇子也顯懶散,再不見風流倜傥,卻沒想到衛清歌吃了三碗,衛薔吃了四碗,陳重遠也吃了四碗,人人都比他吃得多些。
聽說衛行歌一口氣吃了六碗,又和了湯水吃了一個胡餅,秦緒又想寫個小挑夫與小廚娘的話本,挑夫力大能吃,一頓沒吃飽,便将小廚娘摟在竈上吃了……還沒待他想好姿勢,他又被衛薔喚去寫信。
“一封信寫給越霓裳,一封信寫給林重華。”
身為一個纨绔頭子,秦緒對東都各派都了如指掌,卻沒聽過這二人姓名,打了個嗝看向自己阿姊。
衛薔道:“她們二人是我在北疆的臂膀,此番邊市之事定下,我有事要囑咐她們。”
北疆?
一時間,秦緒被吓得嗝兒都打不出來了,他勾了一下手指,面上笑着道:“阿姊,北疆人事我全然不知,不如叫清歌姑娘……”
“明日我要宴客,清歌瑣事纏身。”
“那小衛将軍……”
“他吃過飯便回營中了。”說話時,衛薔拍了拍自己這玉人兒似的小表弟肩膀,“你不知,我也可以教你,眼見我也沒有清閑時日了,早些教你,你也好早些幫我。”
秦緒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麽,他确實不将自己這兇名滿天下的阿姊當外人,可阿姊待他……北疆……他……
擡起頭,他只見一雙明眸正看着自己。
這雙眼看似無情,卻有多情之意,若以為多情,又畏于起寒而不敢深陷,秦緒愛之至極,暗中以“冷星鎖煙眸”稱之,與衛行歌的“如狼似虎腰”都在他的《風月名冊》之上,只是怕寫出來被祖父打斷三條腿,才不敢将之描于紙面。
如今被這雙眼看着,秦緒、秦緒他、他又放下扇子開始磨墨。
“阿姊,從前都是我靠着一張臉跟別人要這要那,沒想到阿姊更厲害。”
一張美人臉,是定要将他這東都纨绔子尚書小幺孫賺去北疆了。
“不厲害如何當得起你一聲阿姊?”衛薔笑着替他整了一下紙面。
“第一封信,寫給越霓裳,越是吳越之越,霓裳就是霓裳羽衣曲那二字。”
三字落在紙面,秦緒不禁眼前一亮:“這定是個極善舞的妙女子。”
坐在一旁的衛薔回想了一下:“她從前确實會跳舞,跳得還是刀舞。十數年前,雲州無人不知‘寒光驚碧落,折腰渡黃泉’的越霓裳。”
秦緒最愛聽美人故事,連忙問:“那她如今如何?怎麽就成了阿姊的臂膀?”
衛薔臉上猶是淡笑,她看向院中的海棠,輕聲說:“阿弟,鐵蹄之下,碧落黃泉,豈有藏身之處?”
少年的手一抖,一滴墨落在了“霓裳”二字上。
“我遇到霓裳之時才十六歲,那時我初占了麟州,被銀州、府州、朔州三地蠻兵合力追繳,我把大半兵馬同婦孺散入山中,只帶一千兵士,佯做大部突圍之狀牽引蠻兵往雲州而去,沒想到蠻族在雲州反而兵力空虛,被我在長城腳下清繳了個幹淨,武周城中,蠻族建了一座營,內中皆是女子,蠻族退去之前自知無力帶人,本想将一營全殺燒個幹淨,沒想到一群蠻兵被一群女子殺了個幹淨,謀劃此事之人,就是越霓裳。”
內中皆是女子,秦緒再無知也明白那是個什麽地方,聽到後面,他喉頭一澀。
衛薔低下頭,看了一眼自己的手。
那些女子何來的武器?死去的蠻兵是人以手生挖眼睛,以牙齒咬斷喉嚨或鼠蹊部而死,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