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秋天
等和蘇繹告別後, 那嚴柏年才說:“李大人看着,怕是沒有我年長。”
李令俞:“我生于天興三十五年,确實沒有大人年長。”
嚴柏年絲毫不懼這秋雨, 不懼寒,也不打傘,就那麽和她信步閑走在城臺道中。
“我表字文冕, 李大人就叫我文冕吧。”
李令俞瑟瑟發抖,她本就畏寒, 打着傘悄聲走在一邊,說:“我表字幼文,大人可直呼我姓名就可。”
嚴柏年笑說:“都說這上都城繁華,我還沒有見識過,那就叨擾幼文改日帶我逛一逛這上都城。”
李幼文:“嚴大人随時随時差遣。陪同大人, 也是我的職責。”
她說的十分公事公辦,嚴柏年并不在意她的言辭, 出了宮門望了眼南面的宮殿,嘆了聲:“曾聽父親說, 太極殿恢弘,可惜不能一見。”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雨中行走,也不怕濕了鞋襪。
李令俞:“秋天風急雨多, 大人不必心急, 等安頓好了,改日我帶大人逛遍上都城。”
嚴柏年見她打着傘縮起來根本看不到她人,也聽不清她說話, 就順手拿過傘, 道:“我幫大人打傘吧。”
李令俞的手都凍僵了, 嘴唇烏黑,顯得臉越發慘白,看起來像是凍壞了。
嚴柏年看了眼周圍,皺着眉問:“秋雨刺骨,不如我請大人喝碗羊湯,也嘗嘗這都城裏的羊湯是否比北境的更香醇?”
李令俞求之不得,二話不說:“自然是我請,也讓我做一次東道主,各位大人們喝一碗湯暖暖。”
轉過街角在百尺樓之外的羊湯店,十幾個人進去,浩浩蕩蕩,都跟在小小的李令俞身後,十分有氣勢。
店家一整日也沒生意,見一群武人進來,又喜又怕。
Advertisement
李令俞坐下後,才覺得身上有了活氣,和嚴柏年說道:“我自幼畏寒,讓大人見笑了。”
嚴柏年笑說:“無礙。”
店家上了一壺熱茶,最便宜的茶水,是免費的。
嚴柏年十分克制,盯了她一眼,見她兩手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喝起來。
只覺得她秀氣的過分了,回頭看了眼秋雨,想起父親的囑咐,一手捏着碗沿,大口喝了口羊湯,熱湯入口,都是醇香和暖意。
李令俞吃東西從來不說話,靜悄悄喝完一碗羊湯,才覺得身體不再僵冷了。
看了眼窗外的秋雨,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店家一整日也沒人,就只有他們十幾個客人,店家問:“各位大人只管喝,爐子上還有熱茶。”
李令俞出神被打斷,哦了聲說:“店家只管加羊湯,今日天冷,我這些朋友都冒雨遠道而來。”
那店家十分健談說:“好嘞!今年确實秋雨多,收成怕是不好。”
說着又将羊湯續上。
嚴柏年問:“秋收不已經過了嗎?”
那店家說:“南邊收了,可北邊沒收啊。”
李令俞問:“冀州一帶該是收了。”
“雨水要是太大,冬麥種不進去。”,嚴柏年說。
李令俞看着雨,一時間無話可說。
等喝完羊湯,雨勢不減,百尺樓外的守備軍還在站崗。百尺樓為什麽叫做百尺樓,是因為裏面有幾幢三層小樓,從前是招待外賓的。歸禮部管,大概因為位置在北宮後面,所以後來棄用了,歸北宮接待進京的九邊之将。
李令俞領着這些人進了大門,百尺樓裏的管事已經在等着他們了,見李令俞帶着令牌,連忙行禮,李令俞擺擺手,免了這些虛禮。
因着她要招待嚴柏年一行人,蘇繹将百尺樓裏的近兩百人的神策守衛軍都交給她,歸她調遣。
她握着令牌,吩咐管事:“這十幾位大人的房間、三餐、演武場,事先咱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這些大人們,可都是聖人的客人,務必提緊你們的腦袋,不得出任何差池,咱們都是為聖人辦事,最好相安無事才好交差。”
管事帶着百尺樓的一行雜役忙稱:“是,謹遵大人訓。”
随後李令俞和嚴柏年告辭:“嚴大人近日車馬勞頓,我就不叨擾了,大人早些歇息,待明日我再來拜訪大人。”
嚴柏年點點頭,沒有說話,默認她的早退。
待她下樓出門時,嚴柏年已經站在三樓的露臺上了,望着雨中朦胧的背影,覺得她看着細瘦,性情倒是十分剛硬。
李令俞回去後就有些低燒,阿竺見她一身濕透,連着帶着她去洗澡,等她洗漱完出來,因為有些發燒,渾身難受。
小柳氏這段時間徹底閑了,天天圍着她轉,進來見她坐在火盆前,笑問:“怎麽就這麽怕冷?”
李令俞縮在椅子裏,問小柳氏:“阿娘不冷嗎?”
家裏燒了暖氣,和往年完全不同,通了煙火的管道都在地底下。即便燒便宜的碳也不會嗆人,小柳氏的房間又和她離得近,更是暖和。
“怎麽會冷,往年這會兒已經穿夾襖了,今年家裏暖和,只要披一件衣服就可以。”
阿符已經将暖氣燒起來,她裹着袍子窩在東書房的榻上,小口小口的喝藥,小柳氏起身合上門說:“今天收到了信,夫人說已經從颍川啓程,大概再有三五日也就能回來了。”
李令俞詫異;“怎麽這麽急?”
小柳氏猜測:“這倒是沒說,怕是那邊也不寬敞,本就是回娘家趕上喪事,怕是不方便久留。”
她自己其實是知道的,大柳氏家裏也并不富裕,族中的旁支很多,最是勢力,又加上柳恪這支嫡支家裏長輩過世,怕是不方便。
李令俞也不多說了,她還在想明日和嚴柏年怎麽讨論北三州科考之事。
嚴柏年這人,雖然年少,但是說話極有分寸。她對嚴柏年的印象很好,嚴平駿有兩個兒子,能将他派來,說明對他十分自信,信得過他能應付上都城的一切事務。
第二天還是雨天,李令一早起來,也沒退燒,感冒昏昏沉沉。她就讓人去告假,只說自己淋了雨,傷寒高熱。
阿竺給她熬了藥,她喝了藥就坐在卧室方正的小炕上,開始寫東西,關于身世的事,她暫時沒精力了。
聽見院子裏進來人,她推開窗看了眼,見阿符領着人進來,嚴柏年和一個年輕人跟在阿符身後,好奇的張望。
李令俞一個起身,迅速套好衣服,正準備下地,阿符已經領着人進了隔壁的堂屋,問:“郎君,有客人來訪。”
李令俞說了聲:“那進來吧。”
她鞋還沒穿上,此刻索性就盤腿坐在小炕上,阿符推開碧紗櫥的門,嚴柏年進了門,只見這卧房十分特別,東角臨窗的小炕,旁邊放了一座鬥櫃,再靠牆是到頂的衣櫃。西角是書架,臨炕放了張書案,她就坐在旁邊還在寫東西。當真是書生勤奮。
李令俞招呼了聲:“嚴大人坐。”
嚴柏年和身後的年輕人說:“你在外面等我。”
李令俞問:“這位如何稱呼?”
嚴柏年:“這是我的随從叫文著。”
文著和李令俞抱拳行禮,标準的武人。她和阿符說:“你帶文著出去招待吧。”
嚴柏年由着李令俞安排,只說:“我今早進宮,聽說你昨日淋雨受了風寒,特來看看你。聖人讓我帶話給你,讓你安心養病,領我逛上都城的事,不着急。”
李令俞謝他的臺階,笑起來說:“最是書生無用,耽誤了事,有負聖恩。”
嚴柏年看了眼窗外的雨,不在意說:“秋雨寒涼,隔窗觀雨,也是景致。我聽蔡大人說,幼文丹青了得,不知可否一見?”
李令俞也看出來了,他是個武将,閑不住,下雨天又不能去演武場,就只能出門找樂子,尤其看她又好說話。
李令俞說:“當然可以,嚴大人随我來。”
說着她穿了鞋帶着嚴柏年穿過回廊,到後院書房裏,這裏暖氣是獨立的,裏面更熱,嚴柏年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進了房間問:“為何如此之熱?”
李令俞:“我畏寒,就在地上造了土暖氣,這樣屋子裏就能熱起來了。”
嚴柏年一聽,果然大感興趣,問阿符:“在哪裏燒?讓我瞧一瞧。”
李令俞站在走廊下,看着阿符領着嚴柏年到邊房的門口處,揭開蓋,有竈口,煤灰和柴灰都要留下來,整個裝置其實很簡單。
嚴柏年蹲下來看了半天,李令俞笑說:“你若是好奇,我再帶你看看,你過來。”
她領着嚴柏年進了房間,在靠牆的位置,打開通道口,有熱氣帶着炭火氣撲上來,有點嗆人。
嚴柏年摸了把地板,是熱的,真是好巧的心思。
李令俞見他十分率直,就說:“嚴大人要是感興趣,我畫張圖紙,你就懂了,北地冬季寒冷,最是實用。”
嚴柏年鄭重說:“正是想為家母造一座暖屋。”
李令俞毫不吝啬:“大人過來,我一講你就懂了,或是尋一個經驗老道的泥瓦匠其實也懂。”
她還是用炭筆,在紙上大概勾勒了整體的結構。嚴柏年聽完,将紙收起來,交給身邊的人說:“那我在謝過李大人了。”
兩人都是率直性格,不講那些虛禮。
屋裏确實熱,嚴柏年脫了外袍,環顧了一圈她的書房,她後來繁忙,所以畫的極少,大多是之前在家閑着的時候畫的,牆上挂的有水彩、油畫、速寫,工筆……
十分的雜亂,一點都不規整,嚴柏年卻看得十分認真,也并不誇贊,只說:“幼文果然博學,我曾常聽人說,江南才子,年少氣盛,才高八鬥,總覺得不過是吹噓之言,可如今見了你,我才自覺羞愧。可見是我短視。”
李令俞燒的喉嚨痛,抿了口水,笑問:“嚴大人不到弱冠之年,縱馬千裏進京,天下也沒有幾人。可見英豪年少不是假話。”
嚴柏年爽朗的笑起來。
“小李大人,和我想的不太一樣,但我十分欽佩。”
“大人也和想的不一樣。”
兩人相視一笑,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李令俞問:“北地的書生多嗎?”
嚴柏年:“自然是很多,只是到底難入仕,最後都進了各府衙做了客卿。”
正好說到這兒了,李令俞就将折子從書架上抽出來,遞給他直說:“聖人命我協助大人,安排北邊境三州的科考之事。”
嚴柏年:“我也是為這事來上都城的。”
嚴柏年看了幾一點,只覺得這章程十分細致,就說:”我帶回去看完後,給大人回話。”
李令俞并不盤問,之後兩人聊起兩地人文地理的差別,但畢竟交淺言深,有幾分君子之交的意思。
等下午李令俞送他出門時,雨已經停了。
街上有了行人,李令俞看着灰蒙蒙的天色,微微笑說:“你看這天色已轉晴了。”
嚴柏年也說:“想來好天氣就要來了,等天晴了,我邀請李大人出城縱馬一游,如何?”
李令俞:“那我就等候大人相邀。”
嚴柏年走後,阿符說,這位客人的禮有些特別。
李令俞回去看了眼,北地特産,十分厚重,還有北地上好的白狐皮一張,無雜色的皮毛極為貴重,好大的手筆。
她咳了幾聲,阿竺替她披上披風,已經是深秋了,最難熬的冬季就要來了。
結果第二天一早,蕭誦宣了嚴柏年太極殿觐見。
她還沒收到消息,第二天還在發燒,咳嗽也有些嚴重,蔡真出宮來宣她進宮,她咳嗽很久都緩不過來。
蔡真見她這樣,擔心說:“大人還是好生養病吧。”
李令俞換了身衣服,說:“不礙事,先走吧。”就跟着蔡真出了門。
可是不巧,路過城臺道時,遇上了太子和永康公主。
她和蔡真立于牆根之下,垂首行禮,太子車辇路過,停下來,後面的永康公主問:“太子哥哥怎麽不走了?”
李令俞沒想到他這麽快就解禁了,蕭祁見她,簡直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因為她,自己被父皇訓斥,被百官彈劾,幾乎淪為滿朝笑柄。
蕭祁恨不得一刀宰了她。
盯着她牙癢癢了很久,問:“李大人這是要急着侍奉誰去?”
蔡真暗暗着急,李令俞四平八穩答:“聖人有召,不敢延誤。”
“你是拿聖人壓孤嗎?”
“臣不敢。”
蕭祁尋不到她的短處,倒是永康公主車辇靠上來了,問:“李令俞,聽說你丹青了得,改日可否給本宮繪一幅?”
李令俞拒絕:“不敢欺瞞臣公務在身,怕是不便。”
永康大概沒被一個不起眼的人,這樣駁過顏面,看着她一時間竟然想不起訓斥的話來。
蕭祁問:“真當別人誇你一句和裴卿齊名,就當自己是肱骨了不成?簡直笑話,裴卿此次在江南和宋先生巡查,在江南學子中聲望日隆,豈是你這等人能比的。”
李令俞沒有還嘴,只是垂頭,心想,裴虞果然還是把宋彥光拉上了船。可你一個太子這樣和我賭意氣,不覺得跌份嗎?
永康公主卻不想罷休,問:“可是本宮最近心情不暢,若是非要你畫呢?”
蔡真幾欲要出口相争,李令俞拉着他的手腕不準他出口,她擡頭盯着永康,說:“那公主且吩咐着吧,臣如今領命協助中書令大人起草科考章程,協助陳留王殿下提領明年春季科考之事。為聖上辦差,不敢耽擱。”
“你放肆!”永康沒想到她這樣強硬。
蕭祁問:“為聖上?”
兄妹兩是鐵了心,尋她的不痛快。
李令俞心說,且讓你們得意着吧。
最後是蘇繹打發人來尋他們,見他兩正被逼得跪在城臺道旁,太子和永康公主正在斥責李令俞。
蘇繹身邊的內官道了聲:“奴見過兩位殿下。”,說完幾句結結實實跪下給二人行了禮。
李令俞單單為這人這跪禮磕頭就佩服他。
蕭祁和永康并不敢真的招惹北宮的大內官,正要裝腔作勢幾句。
誰知那內官急着就說:“李大人,您怎麽還在這兒,蘇督事還說您身上有青魚符,宮門定然攔不住您,指不定在哪耽擱了,您趕緊進宮去吧,都等着您。”
李令俞聽着這臺階,只覺得這內官可真不簡單,青魚符在她身上,這事沒幾個人知道,所以她也不好貿然拿出來立威,今日可巧了。
永康不清楚青魚符,可蕭祁清楚,見青魚符猶見聖人。
蕭祁一時間被唬住了,暗暗生出晦氣的悔意來。
她被蕭祁擋在這裏,押着跪在此地,被內官急急宣召,可此時她并不想起來了。
蔡真懵懵懂懂,見她不慌,也就乖乖跪着,并不起身。
李令俞心想,我此刻心裏不痛快,那咱們誰也別想痛快了。
她發燒太久了,整個人昏昏沉沉,昏過去躺一躺也是可以的。
不入流的手段,也是手段。
李令俞被第二次擡進朱雀殿,又是因為太子。
北宮急召了醫官,又是全朝皆知。醫官脈案在冊,她确實是風寒傷肺,重病在身,
确實,她若不好,誰也落不着好。
李令俞醒來就被蘇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蘇繹太知道她心裏的心思了,東明殿裏,此時空無一人。蘇繹這樣好脾氣的一個人,此時兩手叉腰,問:“用最蠢的下下策,贏一個蠢人,你當真覺得你贏了?”
他說話十分大膽,太子在他眼裏仿佛就是個不值一提的東西。
李令俞咳得半死不活,半晌才緩過來,辯道:“我不過是傷寒太重,被太子罰的太重,都知道太子和我不睦……”
蘇繹:“李令俞,我誇過你是個聰明人,你且記住,你是個聰明人!”
最怕和這樣的聰明人說話。
“我聰明有何用?聰明最是無用,只有權力才會讓人敬畏,今日若是蔡督事,又或者是蘇督事,他膽敢攔住你們?我有青魚符有何用?聖人給我青魚符,也不是讓我來用的。我若是當真用了青魚符去開路,早下黃泉了。蘇督事的意思我懂,可我懶得想了。不過區區一炷香的時間,從城臺道到這裏,只需要一炷香的時間,而我被押着跪了他将近一個時辰。我為何要做聰明人?我就要做一個卑鄙小人,
只要管用,就可以,我是個小人物,最是沒骨氣,大家都知道。”
她說完閉上眼睛,長長舒了口氣。
蘇繹見她一臉病容,大概是因為長個子,瘦的厲害,聽得心酸難忍。
低聲說:“你走的就是麽一條路,你若是天高遠闊,也不會有今日的死局。”
同是王孫,卻要低他一等。
她家裏喝的中藥效果确實不怎麽樣,連燒都沒退,進了北宮,蕭雍賜了藥,醫官的藥确實好,雖然天麻的味道猶如洗滌靈魂,熏得她神志不清,但是她昏昏沉沉睡了一覺,醒來後已經感覺輕快了。
此時沒鬧大,北宮只是請了醫官,有留言傳出太子殿下和永康公主城臺道偶遇了北宮李令俞,随後李令俞被擡進北宮。
随後皇後将永康公主禁在熙延殿。
此事不能鬧大,只能有人背鍋,皇後先發制人,怕北宮尋太子的不是。
蕭鋆在華林園陪曹貴妃用完膳,去給曹太後請安,曹太後殿內點了香,蕭鋆讓人開了窗,和太後說:“今日天晴,祖母也該去外面走走。”
曹太後問:“你母妃呢?怎麽樣?秋雨濕冷,她沾不得這冷。”
“母妃很好,今年冬天想來不礙事。”
曹太後嘆了聲,蕭鋆:“祖母怎麽了?”
曹太後看着蕭鋆,再想起太子的荒唐事,謝皇後掩耳盜鈴的急迫,也只能心裏一嘆。
只說:“翻了年,祖母看看誰家有娴淑的小娘子,給你挑了一個可心的。”
她還是要看護着兒子,怕他們父子相忌,兄弟相殺。
蕭鋆拒絕:“不是說了嘛,了願寺的大師批命……”
“莫要胡說!龍子龍孫,哪來的大兇之命。”
蕭鋆不以為意的笑笑,嘆道:“大概是有吧,要不然怎麽會孤寡一人,我還能夢見錦娘。”
曹太後;“她若真心疼你,就該早日投胎,而不是入夢來纏你!”
蕭鋆并不在意曹太後的咄咄,微微笑說:“她入夢而來,我已經囑咐過她了,來世也別來尋我了。我欠她的,就欠着吧。”
曹太後聽得一僵,再說不下去了。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