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正文完)

第88章 (正文完)

薛定山本就在北鎮撫司,只是被安置在廂房內,他被關了多年,身體本就孱弱,在李正死的那一日又米水未進,才陷入昏迷。

講過楚朽年全力醫治,又下了重藥,人是救了回來,只是以後怕也只能纏綿病榻,不能同常人那般生活。

不過此刻他倒是還算精神,起碼能自己吃下半碗米粥,有了些力氣。

待錦衣衛把他擡進審訊室時,他并未出言詢問,顯得異常冷靜。

姜令窈和段南軻進入審訊室時,就看到他靠坐在藤椅上,身上蓋着薄被,半睡不睡的樣子。

聽到開門聲,薛定山好奇地擡起頭看了一眼。

他依舊骨瘦如柴,加之多年不見光,皮膚慘白,眼神渙散,看起來實在說不上正常。

但他卻還能同兩人打招呼:“大人安好。”

即便聲音微弱,也讓段南軻和姜令窈知曉他很正常,并未瘋癫。

段南軻意味深長看他一眼,同姜令窈坐下之後,才開口問:“你可知自己是誰,這是何處?”

薛定山有氣無力地點點頭:“大人,我姓薛,名定山,應是錦衣衛都指揮同知,現在大概不是了。”

薛定山道:“至于這是何處,大人,十幾年前此處是由我掌領,這裏是錦衣衛北鎮撫司審訊室。”

他頭腦清醒,未因常年的囚禁而呆傻,甚至說話都只是有些磕磕絆絆,并未颠三倒四。

段南軻不由贊道:“薛大人,實在厲害。”

薛定山嘆了口氣:“哪裏說得上厲害,若真厲害,也不會被人害成這個模樣。”

姜令窈接過話頭,先同他閑話家常:“學大人,你被囚禁十數年,地牢裏應當沒有外人,可見你神色如常,說話也頗為利落,是如何做到的?”

薛定山剛一醒來,只同楚朽年說了幾句話,如今突然聽到姜令窈的關系,不由微微一怔。

他還是緊張了。

姜令窈看到他吃力地裹了裹被子,這才低聲道:“李正或者聞禮每天都要給我送一次食水,然後把腌漬物清理出去,這時候他們會罵我幾句。”

“等他們走了,牢房裏又太安靜,我就繞着牢房來回走路,自己背誦四書。”

這樣人才能維持清醒,不會太過瘋癫。

薛定山能從一介貧寒到金榜題名,又從寂寂無名成為皇帝身邊的第一寵臣,并非浪得虛名,這般毅力凡人少有。

若非天佑晚年先帝身體不愉,精神不濟,朝堂上又是多事之秋,冒名頂替的李正才沒被發現異樣。

若天佑帝還是剛剛複辟時的意氣風發,李正哪裏能得意那麽多年。

姜令窈看了段南軻一眼,深吸口氣,然後便道:“薛大人如此聰慧,怕也不用晚輩多嘴,不如學大人自己說來?”

薛定山看了看她,先是贊嘆了一句後生可畏,然後才道:“既然你們能救我出來,那就證明李正和聞禮事發,他們應該交代了是如何冒名頂替,然後囚禁于我的,我變不多言。”

薛定山不知李正已死,自以為兩人只是事發。

他如此說着,突然有些頹喪:“剛醒來時我問過楚千戶,他說已經是宣化十三年了,先帝也已殡天十三年。”

他在無盡的黑暗裏被關了十幾年,重回人間時,一切已經成了過往雲煙,當年信賴他又欣賞他的先帝已經化成一抔黃土,到地府去巡視他的千裏江山。

而他,即便重回人間,也是行将就木,命不久矣。

薛定山長長嘆了口氣,随即便擡起頭,小心翼翼地問:“大人,不止我……不止我妻子孩兒如今可還好?”

李正和聞禮為了從他口中得知禦用寶鑒圖的行蹤,不停用他家中親人打擊他,薛定山從來都不肯信。

但近鄉情怯,他又不敢問,萬一呢?

“只因我是先帝身邊的紅人,又知道先帝的不少事,他們便如此禍害我老家親人,拿着我妻子孩兒的命威脅我,”薛定山苦笑道,“我更不能從了。”

“若我從了,我便沒了用處,我的妻子兒子,更沒了用處。”

“我撐了這麽多年,只想知道他們是否還好。”

薛定山滿含期許地看着姜令窈。

姜令窈閉了閉眼,沖他點了點頭:“他們都很好。”

薛定山終于笑了。

豆大的淚珠從他眼睛裏滴落,他手上無力,擡不起來,只能任由涕淚交流,狼狽不堪。

但他臉上卻洋溢着暢快的笑。

“這麽多年,這麽多年,”薛定山哽咽地道,“我熬過來了。”

姜令窈讓鄭峰替他擦擦臉上的淚水,然後便道:“薛大人,待得此案查清,會讓你見夫人和公子,你現在要做的便是把知道的事都交代清楚。”

薛定山點了點頭,目光在左側頂上的栅欄處徘徊片刻,重新落到審案的兩個年輕刑名官員身上。

他清了清喉嚨,努力讓自己聲音大一些:“天佑三年時,陛下……先帝擔憂會有賊人偷竊傳國玉玺和先帝遺诏,便以禦用監所做千機盒封存,封存之後,先帝又擔心禦用監的匠人會洩露開盒解方,便讓我私下詢問禦用監的匠人榮金貴,榮金貴此人貪慕虛榮,已經偷賣了其中幾份圖紙,剩下的還在他手中,我便把此圖全部買下,讓他緘口不言。”

之後薛定山便去了宛平,把那幾份已經賣出的圖紙重新買回。

聽到此處,一切便圓上了。

姜令窈低聲同段南軻道:“馮栓子當時要殺榮金貴,其實還有這一層?若非如此,他為何要提前聯系殺手?其實早就存了殺|人滅口的心思。”

段南軻壓低聲音道:“馮栓子一直不肯招認,看來他同那幕後主使也有聯系。”

不過方才薛定山說寶鑒圖在天佑三年便被他買回,但宣化帝卻說是天佑六年丢失,如此一看,假的薛定山借口并未尋回,一直佯裝尋找了三年,至至天佑六年千機盒一并丢失,才禀報天佑帝并未尋到。

千機盒是天佑帝自己要封存的,他自己疑心過重,又整日擔心自己皇位不穩,因此後來尋回千機盒卻無法打開時,他也并未對宣化帝多說半句。

宣化帝只能自己派人尋找禦用寶鑒圖了。

思及此,姜令窈心中一動:“看來這個幕後主使,一定很熟悉先帝的性格。”

段南軻點了點頭。

兩人議論一番,便讓薛定山繼續說來。

薛定山也不去管兩人在議論什麽,他理清思緒,道:“其實禦用寶鑒圖我收到後就背下銷毀了,但李正兩人卻不知,他們跟他們背後的人冒名頂替我之後,把我關在一處寺院的地窖裏,日夜審問,我也沒有招供。”

“這是我能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薛定山喘了口氣,道:“後來他們又把我換了個地方關,我也不知在何處,只知道對方曾經很着急尋找禦用寶鑒圖,但過了一陣子後,又不着急了,直到今年。”

姜令窈和段南軻對視一眼,兩人都明白過來,宣化帝雖然登基,但膝下空空,直到去歲大皇子被尋回,才終于有了親生骨肉。

大皇子被宗室記名,便意味着他就是陛下的長子,若無意外,他也是以後的太子。

難怪幕後之人又想有動作。

薛定山不知這些,他繼續道:“關于禦用寶鑒圖,若陛下需要,我稍後就能全部默出。”

段南軻心中略松,他看向薛定山:“薛大人,被關押十數年,你可知幕後之人是誰?”

薛定山曾掌領北鎮撫司,沒點本事絕對不行,他相當聰慧,一聽便明白段南軻要問的定不是李正、聞禮這種愚蠢的打手,他問的是穩坐幕簾之後的那個人。

薛定山抿了抿嘴唇,卻并未立即開口,他盤桓片刻,才啞着聲音道:“我在那寺廟裏,聽到他們說了一個名字,但只有那一次。”

薛定山很謹慎:“我并不知是真是假,不能肯定。”

他越是謹慎,說明此人越不簡單。

段南軻不需要薛定山詢問,便眉峰微蹙,一臉嚴肅道:“薛大人,想來你已經知曉此處審訊室,如此,你應當也知道還有上官在聽審,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只要保證未有欺瞞,未有欺騙,便不會以此來降罪你。”

“我是如今北鎮撫司新設東司房掌領,我可以同你保證,”段南軻一字一頓,“即便當時是對方故意诓騙你,也并非你之過錯。”

“我們只需要一個名字。”

薛定山閉上了眼睛。

片刻之後,他緩緩睜開眼眸:“他們說的是張尚書。”

段南軻心中一震,卻并未顯露出絲毫驚訝,他問:“是哪個張尚書?”

薛定山聲音嘶啞,低低道:“是張安邦,張尚書。”

段南軻緩緩吐出口氣。

他同姜令窈對視一眼,兩人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之色。

張安邦乃是當今閣臣,天佑帝留給宣化帝的輔佐重臣,如今的首輔。

他一貫清正廉潔,從不結黨營私,朝堂之上,四野之下,皆有口皆碑,被稱為治世能臣。

在天佑朝早年,也就是薛定山被囚禁之初,他尚未封侯拜相,卻也是正一品尚書。

段南軻當着未曾想到,薛定山聽到的幕後之人居然是張安邦。

段南軻深吸口氣,問:“你聽到寺院親口說了張安邦的名諱?”

薛定山吃力點頭,語氣卻分外堅定:“大人,我親耳聽到他們說,張安邦這個名字取得好,安邦治世,封侯拜相,咱們跟着他就跟對了。”

薛定山道:“我可以以對先帝的忠心起誓,所言皆是親耳聽到,一字不差。”

此時,姜令窈卻捕捉到了他眼眸中的陳郁之色,問:“薛大人,除了親耳聽到,你自己是否也對他有所懷疑?”

薛定山有些驚訝她的敏銳,片刻之後,才道:“是的,當年我聽到這句話,并未全信,可是後來他們把我轉移到另一處時,我聽到他們嘲笑了喬太傅。”

“他們說,喬太傅一貫看不得他們這些人,罵他們只會蠅營狗茍等不得大雅之堂,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一家子都只能自裁,可不是活該。”

薛定山聲音一顫:“此事是早年錦衣衛密探而得,外人不知,就連先帝也不知,但我是知道的。”

“喬太傅,也曾經說過張安邦此人自私自利,心中并無天下,不能安邦定國。”

那夥人曾經說過張安邦的名字,同他有仇的喬太傅又被人害得家破人亡,兩相結合,其實對于幕後之人是張安邦薛定山信了八成。

但時隔多年,龍椅上的皇帝都換了一個,他不知張安邦如今到了什麽地位。

他能肯定,張安邦一定還在朝中,且比當年尚書還要有威儀,否則李正這些人早就不會留着他這個活口,直接殺了了事。

薛定山的聰慧,并未令姜令窈兩人如何驚訝,在如此困難的經地裏,他都能存活下來,反而令人敬佩。

姜令窈聽到祖父的名諱,眼眶泛起水汽,她深吸口氣,問:“這些年,李正和聞禮對于幕後之人一字都沒吐露?”

方才薛定山也說,這兩人在外面假扮他人,性子早就扭曲,每當給他送飯換水時,就會對他百般辱罵,肆意□□。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二人都沒有失言?

薛定山搖了搖頭:“這兩人看似愚蠢,實際上卻也并不蠢笨,他們并非本案主使,不過是用來擺在臺前的棋子罷了,能知道什麽?即便他們知道,兩人也都不敢多說一句。”

薛定山嘲諷笑了一聲:“畢竟,榮華富貴還要靠他們不是?”

也就是說,薛定山只知道這兩個線索。

不過這也足夠了。

姜令窈看向段南軻,段南軻沉吟片刻,道:“薛大人,此案并未結案,之後還要其他審訊,待得案子結束,在讓你歸家同妻子相見。”

“還請大人略等一等,也正好可以養好身體。”

薛定山苦笑出聲:“我知道的,朝廷如何說,我便如何做。”

他仰起頭,看向那一排栅欄,又嘆了口氣:“我也是想不到,還能有重見天日的一天,時也命也。”

薛定山這裏再無線索,便讓薛定山下去休息,姜令窈兩人重新回了書房。

已經書房,便能感受到書房裏的氣氛低沉,坐在上位的皇帝陛下半垂着眼眸,面無表情,不悲不喜。

姜之省和姚沅臉上的笑容也不見了,待見段南軻兩人進來,姜之省也只是淡淡掃了一眼。

段南軻同姜令窈兩人一起行禮後,便立在門邊,皆不言語。

宣化帝此人其實是有些優柔寡斷的,尤其對于身邊人,他最是舍不得貶斥。

張閣老是先帝留給他的輔臣,雖不是他的老師,但與家國之事皆是盡心盡力,且其為人剛正不阿,對于性格軟弱的宣化帝而言,并不覺得這是缺點,反而對張閣老更為依賴。

正因如此,即便楊閣老能從貴妃那裏博得好話,在陛下這裏也有眼緣,卻到底當不了首輔,無法成為宣化帝身邊最得力的閣臣。

現在,當得知自己最信賴的首輔才是幕後之人,不僅誣陷戕害忠臣,意圖動搖國本,也曾經想要動搖他的太子之位時,宣化帝很難不痛心。

即便剛才薛定山反複強調,他不知是否就是張安邦,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聽的人,都已經認定了這個最終的答案。

宣化帝心中悵然,卻也只是悵然一瞬,待再睜開眼時,他眼眸中又重複清明。

“待喬晟一到便動手。”

宣化十三年,六月初一,宣化帝心情甚好,借着大皇子的生辰禮,宴請朝中重臣。

諸位閣老、尚書、将軍等文物群臣齊聚紫禁城內,為未來的儲君慶賀九歲生辰。

待宮門一關,兩隊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迅速出動,一隊迅速看管張府,另一隊則直接破門而入,把歸隐寺一衆僧衆全部緝拿歸案。

後經錦衣衛、刑部、大理寺及順天府四衙共審,張安邦結黨營私、誣陷并謀害同僚、擾亂朝綱、叛國謀逆諸項大罪皆有實證,張安邦在狡辯不成後供認不諱。

自天佑元年至宣化十三年這二十餘年來,他一心專權奪利,為了打壓異己,步步高升,他誣陷謀害官員多達二十人衆,其親屬俱算逾百人。

歷經一月審訊,終于審出張安邦麾下書數名黨羽,除假冒的薛定山之外,還有三位堂官及五位外官,這一黨羽只算自身便已有十人衆。

在所有牽連黨羽全部下獄之後,之前二十載的無數冤案終于洗清。

這其中,天佑六年年初,段铎段将軍被誣陷戰死沙場,全家自戕一案才終被揭發,公之于衆。而天佑六年年末,太傅喬柏年被誣陷妄圖謀反後被逼全家自盡一案也終于真相大白。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兜兜轉轉,月明月落,十五載風雨而過,故人已化成黃土,冤情才終得洗清。

這一場朝堂動蕩,一直延綿兩月才将止,在張安邦黨羽全部下獄時落下帷幕。

此時,已是盛夏時分。

在皇榜告示張貼那一日,燕京落了好大一場雨,疾風驟雨席卷而來,一瞬便落滿了燕京的大街小巷。

百姓們都留在家中,抑或站在窗口,仰望着陰郁的天。

傾盆大雨徹底洗刷了沉寂在燕京多年的灰塵,洗淨了一方淨土。

那是老天替冤死者悲鳴。

這一場雨落了一天一夜,待到次日清晨,百姓推開窗時,才發現外面已是雨過天晴。

頭頂之上是一碧如洗的晴空,白雲朵朵之中,有璀璨而熾熱的金烏。

天空之下,大地之上,皆是晴空萬裏。

有幼童歡快跑出屋來,踩着地上遺留的水坑,濺起星星點點的水痕。

啪啪、啪啪。

随着幼童歡笑聲而來的,使他們唱誦的歌謠。

“天晴了,風來了。”

“謝謝雨娘娘,家國安定了。”

————

宣化十三年八月,時值盛夏,燕京蟬鳴蛙叫,悶熱多雨。

就在這一片夏日遮天蔽日的盛綠裏,持續兩月的張安邦案終有了解。

以張安邦為首的共計十八名黨羽被判斬首示衆,張安邦被判滿門抄斬十歲下孩童流放邊疆。

宣化帝親筆聖旨,呈罪己诏,對被張安邦迷惑,數十年未曾察覺其心有異,導致數百忠臣及其親屬含冤而死,是其作為皇帝的失察。

對被張安邦謀害的忠臣冤案全部平反。

其一,恢複喬伯年太子太傅官職,追封清樂公,谥號文正。因其唯一嫡出血脈姜令窈已入安定伯姜氏族譜,又有養育之恩澤,便不改換其族籍姓名,只歸還當年喬家抄沒家産,另封姜令窈為清樂郡主,升至正四品順天府丞,主掌刑名。

其二,恢複段铎振國将軍官職,追封武安公,谥號武寧。其嫡出幺子段南軻已入永平侯段氏族譜,亦有養育之恩澤,便不改換其族籍姓名,只歸還當年段家抄沒家産,另以段南軻繼承武安公爵位,同時升至正二品錦衣衛都督佥事,主掌錦衣衛事。

這兩樁案子都在天佑六年案發,當時段铎案子雖未宣告天下,但朝中重臣皆知,而喬伯年桃李滿天下,學生衆多,案發後皆是牽連甚廣,朝中人人自危。

如今,十五載過去,終是大白于天下。

一時間兩人親朋舊友,學生同僚,皆是感懷頗深,終可以同人緬懷一句:“想念甚久。”

在判決诏書下達之後,宣化帝才再一次踏入北鎮撫司诏獄。

段南軻同姜令窈守在牢房之外,安靜聽着裏面的聲音。

宣化帝此時亦是而立之年,因少時經歷坎坷,即便再是養尊處優也有了些許白發。

他并未要座,只安靜站在牢房之前,看着裏面滿頭華發的滄桑老者。

“張安邦,你為何要如此。”宣化帝淡淡問他。

張安邦正在仰頭看着诏獄中斑駁的牆壁,看着那上面一個個犯人留下的舊痕,兀自笑了:“陛下,臣以為您與先帝不同。”

宣化帝沒有出聲,只淡淡看向他。

張安邦聲音蒼老低啞,原本的意氣風發和精神矍铄,都因諸事皆空而灰飛煙滅,此時的他,只是個垂垂老矣的老人。

“先帝優柔寡斷又好大喜功,明明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卻偏偏想要做文皇帝那樣的守國皇帝,一朝敗落,連累朝廷動蕩,天下幾乎都要葬送在他手中,景德皇帝于他不同,他才能匡扶大明,匡扶朝政,匡扶将傾的大廈。”

宣化帝聲音冰冷:“朕問的是你,你莫要牽扯皇叔,皇叔已經薨逝,不改受這污蔑。”

張安邦突然笑了:“所以臣說,陛下同先帝不同。”

“陛下看慣了臣做首輔的模樣,從未見過當年臣從鄉下而來的落魄,高中進士之後是如何在官場傾軋中掙紮,是景德帝看中臣的才華,臣才能在人海之中脫穎而出,原本臣有着大好的前程,就要陪伴在景德帝身邊大展拳腳,可一場奪門複辟,一切都變了。”

“我不再是龍椅上那個人身邊最親近的近臣,我只是個前朝的亂臣賊子,若我不能重新站穩腳跟,前面幾十年的努力便煙消雲散。”

先帝複辟時宣化帝已經九歲,已然記事。

他隐約記得,張安邦似乎是落寞了很長時候,才一步步爬回朝堂之上。

他天生就能位極人臣,不過幾年工夫,便穩坐尚書之位,于封侯拜相僅有一步之遙。

宣化帝道:“你走你的路,謀害老師是為何?”

張安邦不愧是最貼心的臣子,不用宣化帝解釋,便知他問的是兩個人。

“陛下,喬柏年自來看不起我,他說我并未有文人風骨,若我得高位,必然攪得朝中雞犬不寧,所以我想要做閣臣,必要除掉他,而段铎段将軍,”張安邦淡淡笑了,“只因他壞了我的好事,截下了送往甘州的千機盒。”

宣化帝并未問他為何要把千機盒送往甘州,他心中明白,此舉還是因景德帝。

該說的話都說完,宣化帝不想再看到他,便最後看深深看了他一眼,轉身便要離去。

而張安邦卻還是擡起頭,緊緊看向宣化帝的背影:“陛下,臣将死之人,可否問最後一個問題?”

宣化帝腳步微頓,沒有讓他問,直接便答:“當年太傅家中突然出現的孩童,并非是皇叔的幺子。”

宣化帝的聲音擊碎了張安邦全部的期望。

“皇叔所有子嗣皆年少夭折,未有後代。”

“居然如此?”張安邦喃喃自語,終是又哭又笑。

“居然如此。”

另一邊宣化帝一腳踏出幽暗的牢房,便看到外面等待的年輕人。

兩人皆是一身官府,一個紅的熱烈,一個青的素淨,但從他們身上,宣化帝能看到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也能看到他們眼中一心為民,肅清冤屈的願景。

宣化帝看着兩人,心中郁氣煙消雲散。

他慈愛地笑了:“本案還有最後一個秘密,你們回家之後便能得知。”

“到時候,要記得來宮中謝朕。”

——

段南軻和姜令窈如今依舊住在星煌苑,陛下很是豪爽,給封賞了一片屋舍改建國公府,怎麽也要一年半載才能入住。

兩人如今皆是位居要職,日常都很忙碌,今日倒是難得閑下來,一起回了家中。

待在花廳落座,聞竹才呈上一個紫檀木盒。

“公爺,夫人,這是今日朝廷送來的賞賜,叮囑讓兩位一起看。”

姜令窈看了看段南軻,段南軻也看她,末了兩人讓屋中仆役退下,段南軻這才伸手打開木盒。

裏面有兩封信。

上面那一封并無題字,下面那一封則是安定伯親筆所寫,是寫給他們兩人的。

段南軻問過姜令窈,先打開空白的信。

這并非是一封信,而是一張抄錄的起居注。

天佑五年,段铎将軍回京述職,天佑帝心情大好,便宴請朝臣,在宮中開了一場熱鬧宮宴。

這一日,太子殿下重見兩位老師,心中高興,便問兩位老師家中情形。

喬太傅笑說得了孫女,段将軍則說有了幺子,太子殿下頗為歡喜,亂點了鴛鴦譜。

“不如以後結為親家,結兩姓之好。”

衆人都吃多了酒,亦歡喜一場,便都玩笑答應。

“甚好,甚好。”

姜令窈睜大了眼睛,她頗有些驚訝:“怎麽還有這事?”

此事宣化帝從未說過,貴妃娘娘也沒提過,原來陛下一直惦記着當年的金口玉言,在知曉當年的兩個孩子都存活下來,并且成了國之棟梁,便又起了賜婚的念頭。

段南軻回頭看着姜令窈驚訝的面容,眉宇之間笑意盈盈,他不由攬住姜令窈的腰,讓她靠在自己的懷中,一起體會這玄妙的緣分。

段南軻看着姜令窈的鳳目,眼眸中的喜悅藏也藏不住:“窈窈,我們便是天定的良緣,命途更改,更名換姓,依舊能成眷侶。”

姜令窈靠在他懷中,眼眸中流淌出些許的懷念之色。

“難怪,我覺得早就見過你。”

段南軻笑道:“我亦然。”

沒有比這更動聽的情話。

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兩人少時遭逢大難,卻命不該絕,得恩人庇佑好好長大,命途輾轉之後又重得天賜良緣。

“難怪,陛下說要去謝恩。”

姜令窈輕聲笑笑,鳳眼微彎,面如三月桃李,緋紅而爛漫。

“自是要謝恩。”她道。

段南軻眸色微深,看着自己少時便定下的娘子,一瞬只覺上蒼慈悲,待他們皆仁厚。

他伸出手,握住了姜令窈的手。

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無比契合,無比安心。

兜兜轉轉,他們終會在一起,永不分離。

兩人安靜依偎片刻,又拿起了安定伯的信。

信上寫了一些當年他來到段家時的往事,簡短幾句,勾勒出段南軻年少時的記憶。

最後老伯爺寫:“南軻,當年你年少來京,路上突生是非,将軍親衛為保你安全,聯絡将軍早年舊友喬太傅,把你悄悄送入其家,保了你一命。後喬家出事,喬太傅也全力保你周全,冒着風險把你送入段家。”

“喬太傅亦是你的救命恩人。”

段南軻猛地擡起頭,他眼眶一下便紅了,深深看向姜令窈,眼神裏有着驚訝和喜悅。

姜令窈也明白過來,她看向段南軻,眉宇之間皆是喜意。

“當年,原來是祖父救我一命。”

段南軻握住姜令窈的手,眼睛裏已有淚意,哽咽道:“我怎麽就忘了呢?我不應該忘記。”

姜令窈伸出手,捧着段南軻的臉,輕輕擦去他眼底的歉意。

“三歲的我們,哪裏記得那些,”姜令窈聲音很輕,“我只感謝上蒼,喬家當年終是保住了你。”

當年喬家甘冒風險保護段南軻,不為別的,只不能看到忠臣冤死,幺兒無存,那是滿腔的善念。

這善念救了段南軻,也巧合之下,給了自家後代往後餘生的幸福。

善念不滅,終有善報。

段南軻深吸口氣,他握着姜令窈的手,一瞬不瞬看着她的眼眸。

“窈窈,當年祖父救我一命,我就把命賠給你,此後餘生,皆不改志。”

姜令窈看着他眼眸中的深情,重重點了點頭,眼底也有淚意。

她卻笑着道:“好,我要了。”

兩人很少說情情愛愛之言,可這般以命相待的諾言,卻字如千金。

段南軻低下頭,在她唇上印下永生不改的承諾。

就在情意正濃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聞竹的敲門聲:“公爺,夫人,衙門來人,又有案子了。”

姜令窈閉着眼睛,一下子便笑出聲來。

段南軻把她摟在懷中,也很無奈地輕笑一聲:“來的可真不是時候。”

姜令窈拍了拍他的後背,道:“走吧,咱們破案去?”

段南軻牽着她的手起身,兩人堅定往外行去。

“走吧,咱們破案去。”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