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兩個月後,天和二年的這個正月剛過。春寒不減,雪滿長安道。
叫京城百姓已津津樂道了些時日的那件大事終于到來了。
今日,當今的攝政王祁王,将要迎娶安北都護大将軍姜祖望之女,長寧将軍姜含元。
關于姜女其人,早年在京中,無人知曉。是在三年前,随着朝廷在雁門郡取得了青木原一戰的大捷,她的名字才為人所知。
據說當時,就是否要打那一仗,姜祖望麾下戰将意見不一。在朝廷長期以防禦為主的方略影響下,衆将自然也以保守居多,她卻如初生牛犢,是當日為數不多的主戰派當中的一個,認為充分準備,可以打。最後也是她請命立下了軍令狀,領着一支三百人的敢死前部,夜出西陉關,發動突襲,成功地撕破狄人防線,繼而軍隊壓上,取得大勝,奪回了這個重要的塞點,将被割裂的兩側防線連接了起來,随後青木塞建立,她領兵常駐。便是那一仗後,她在軍中名聲大振,無人不知,随後這兩年,狄國皇子南王熾舒也曾幾次派兵試圖再奪回青木塞,卻皆未能如願。
實是自古以來,少有女子從軍,至于如此出衆者,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戰報入京,引起轟動。當時還在位的明帝特意下旨,封長寧之號,以資嘉獎。出名後,大約因她女子之身,卻在戰場霸烈如斯,于是添油加醋,關于她狼女轉世月夜化身之類的聳人聽聞的傳言,也就越傳越真了。不過那一陣過後,漸漸也被人淡忘,直到最近,因為這樁婚事,她才又成了京城上下最為關注的人物,“身高八尺”、“腰闊十圍“、“聲若驚雷”、“虎頭太歲”,就差口能噴火、日行八百裏了,坊間人說得是口沫橫飛,好似自己親眼見到過一般,至于早前那些“狼女化身”“月圓嗜血”,不用說,更是傳得婦孺皆知。
人人都是好奇萬分,終于等到了今天這個日子。據說,女将軍一行,昨夜便已至去北門光門十數裏的渭河渭橋畔了,那裏有座驿舍,早幾日前已清空閑雜人等,灑水除道,還在周圍為迎親之禮設了圍帳。
盡管今日路禁,天門司地門司以及禁衛各營都出動人馬,沿途幾十步設一樁,但依然擋不住好事者的腳步。閑人不辭路遠,紛紛出城奔去渭橋,至于城內,那條通往攝政王府的通衢大道和王府附近,道旁更是早早便擠滿了男女老少,就等着攝政王迎女将軍,熱鬧之情狀,堪比元宵。
姜含元獨自身處驿舍,一身嫁衣,立于窗前。
窗外遠處那道隐隐虹影,便是渭橋,連渭水南北兩岸,是長安通往渭西和渭北諸多州郡的中央主道。千百年來,或西行,或北去,或迢迢奔赴黃金殿,紅塵紫陌間,就是在這裏,長安客來來去去。失意人的離別酒,得意者的馬蹄疾,在這古老渭水的橋頭之上,日複一日上演,周而複始,如橋下之川,永不斷絕。
暮色漸漸濃重,積雪垂枝的橋頭柳上,忽然亮起了特意為今日而懸的第一盞燈籠。接着,第二盞,第三盞……幾乎是在錯眼間,橋上次第亮滿了燈,一盞盞鮮紅果,又一只只紅色巨眼,漂在了泛着淡淡雪色的渭水上空,悠悠蕩蕩。
耳邊傳來叩門聲。是侍郎何聰親自來請,說攝政王領着迎她的翟車已到,此刻就在外頭等候。
她知道的。片刻前,耳中已飄入那肅穆而平和的鐘鳴禮樂之聲。
“出來了出來了!”
遠遠錯落立在高處翹首張望的長安閑人起了一陣騷動。
暮色朦胧,紅光滿天。在前的兩名引導侍人各持一面金羽翚扇,相互斜交,擋了姜女,但在人走出圍帳的短暫一刻,隐隐還是能觑見個大致。
Advertisement
竟好似不過只是普通女子的樣子,并不見傳聞裏的身高八尺腰闊十圍金剛狀。人群再次騷動,或失望,或訝異,或懷疑,噫嘆之聲此起彼伏。
來接她的翟車已經停在門外。那車,車身寬大,前後金飾,車障的紅绫之上,繡滿了金地的雲翟圖案,就連高大的車輪輪輻之上,也繪着朱牙,周圍火杖映照,金碧輝煌。
姜含元登上了這輛婚車。在禮贊聲中,車帷落下。大隊的儀仗前引後随,車前一名身穿缁衣的馭人坐定,揮鞭,前方那披着金絡玉辔的一排駿馬便起了蹄,車粼粼前行。
天完全黑了下來,一輪圓月,皎若銀盤,升上長安的夜空。
翟車穿城門而入,摻着嬉笑和呼喚的喧嚣聲驟然放大,浪濤一般從四面八方湧來,将人徹底淹沒。長安的街市,本就萬家燈火,今夜更是輝煌燦爛,火杖映亮了半城,奪走了月輝,紅透了殘雪。那光沁入了車外覆滿的錦簾,車裏也朦朦胧胧了起來,人若浮于一個虛幻的夢境。
車輪不緊不慢地碾過道上平鋪的條石之間的縫隙,微微颠簸。姜含元上車後,便感到有些疲倦,靠着,阖目,忽然,夾雜着陣陣“千歲永安”的喊聲,前頭道路兩旁,又起了一陣如雷般的群呼。那是民衆為今夜這位正騎馬行于大道中央的攝政王的風采所奪,自發歡呼。
“阿娘!女将軍在哪裏!我怎沒看見?她會在月圓之夜化為狼身?阿娘你看,今夜月圓!若她吃了攝政王,那該如何是好——”
在前頭那如海的呼聲裏,車外的道旁,忽然隐隐飄來了一道稚嫩的童子叫嚷之聲。童音尚未結束,便猝然消失,應是被身旁的母親捂住了嘴。
姜含元本被馬車颠得有了些昏昏欲睡之感,那童子的嚷聲,倒是叫她醒了些。她忽然覺得,這趟長長的,令人除了疲乏還是疲乏的旅程,好似終于變得稍稍有了幾分趣味,因這一句爛漫無忌的童言童語。
束慎徽據說頗得民心。看來确實如此。月圓之夜,連長安城裏的懵懂童子,都在替他憂心。
放心。
她的唇角微微勾了一勾,也不知是說給那憂心忡忡的童子,還是此刻車前馬背上的那道正接她去往攝政王府的背影。
就算那個叫姜含元的人,便是真的能夠月夜化身,她也不會吃了那人。
從她明事的第一天起,她便明白,上了戰場這個修羅地,她沒有任何先天優勢。她唯一的優勢,就是她會比別人付出更多,心志更加堅忍。手磨出血泡,那又如何,自會結痂愈合。再磨破,再出血,再結痂。反反複複,終有一日,當雙手覆滿了厚繭,便再不會感覺到疼痛了。
那一年她十三歲,讀兵書,參過戰,殺過人,整日和兵卒一道摸爬滾打。她總是沉默的,從早到晚,滿頭滿臉的灰和土,身上帶着摔打的淤青,還有仿佛永遠也洗不幹淨的泥巴和汗水的混合味,看起來,和身邊那些因家貧無依而不得不早早投身軍伍的小卒沒什麽兩樣。周圍的人也習慣她的存在——大将軍那個受過狼哺的女兒,自然天生就是異于常人的。她仿佛成了一個超越性別的特殊的人。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還沒來到這裏的時候,她就已經在了。
秋,武帝遣三皇子安樂王北巡撫邊,來到了雁門郡的西陉關。
安樂王時年剛滿十七,未及弱冠,猶少年之身,容貌美而清舉,舉止貴而文雅,人人以為他會高高在上,姜祖望更是頗多顧慮。皇家中人面目如何,他再清楚不過。
但是很快,随着安樂王的到來,一切顧慮皆消,無論是他初到宴飲便下到軍營與軍士笑談共飲的潇灑随和,還是随後表現出來的器局與風度,都無不令軍營上下,為之折服。
他将在此停留半月,姜祖望本為他只會在西陉關附近巡視,便于城內準備了一處精舍,不料第一天過後,他便舍了儀仗,沿北境,走遍東西各個重要塞點,無一遺漏,天黑,人若還在路上,便就地于野地宿營。最後歸來,他又出西陉關,抵達當時還被狄人占住的青木原,登上高地,近距離地觀看對面的地形和布防。
那天天氣晴好,北狄哨望很快發現了高地上的人,引來弓兵,聯排齊發,一時箭簇滿天,自對面射來,那箭矢劃破空氣發出的密集嗖嗖之聲,如疾風暴雨,當頭壓頂。
距離過遠,射來的箭簇最後只落于高地前的坡下,插入了地,但這般陣仗,依然叫人捏一把汗,随衆當中少有不變色者,他卻神色自若,足下分毫未動。狄營守軍終于放棄射箭,卻是心有不甘,于是便用學到的中原話大聲謾罵,罵聲不堪入耳,随風隐隐傳到。
當時同行衆人,包括姜祖望,再次變色,這回卻因怒氣,恐安樂王會被冒犯,便欲召來弓兵,以盾護身,前出十數丈後組織回擊,如此,箭應當能夠射到對面,不料,卻被阻了。
“今日便是将這些跳梁小卒悉數射死于眼前,又有何用?”
身量猶帶幾分少年清瘦感的安樂王,望着對面那些不停謾罵狂笑作羞辱狀的狄兵,平靜地如此說道。
“大将軍,箭且留着,待到他日,一并射回,也是不遲。”
誠然,組織回射本就是意氣之争,并無實際意義。姜祖望之所以如此安排,也只是因為對面羞辱太過,想在衆目睽睽之下,保全眼前這位皇子的顏面罷了。
他沒有想到,對方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雖然這趟陪同的巡邊,已令姜祖望對這位少年皇子生出頗多敬意,但這一刻,他還是訝異于對方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和他的年紀不相符合的少見的隐忍和冷靜。
安樂王的話說得平淡,如随口之言,但在那一刻,姜祖望卻忽然生出一種感覺,倘朝廷将來能有安樂王這般的人主事,那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在防守了漫長的猶如見不到頭的二十年後,或有一天,他終将能等到出擊的希望。
自然了,這一切都和姜含元無關,不過,倘若硬說有什麽關系的話,倒也确實不是完全沒有。
因為安樂王到來的緣故,她的外祖父也提早就從雲落趕了過來,參與觐見。
他的全部行程結束,外祖父歸去,她送行,一直送出去老遠,這才依依不舍地回來。記得那時天正傍晚,夕陽如火,她在距離西陉大營十幾裏外的一處野道上,遇見了安樂王一行人。
他便衣快馬,鞍角懸弓,身畔随着和他同行的伴駕驸馬都尉陳倫,帶七八名随從,都是侍衛。
她知他為何會出現在此地。
他事已畢,歸京前的最後一日,欲獨游一番,令姜祖望不必同行。一行人此刻應是外出歸來,卻不知為何,停馬于道,似在商議着什麽事。
姜含元在他到來的第一日,曾隔着迎他的大隊人馬遠遠看了一眼,認出人,不欲碰面,轉馬要改道離去,卻已被對面的人看到,一名侍衛沖她喊,“你,過來!”
姜含元只好下馬,走了過去,朝對面那被擁在中間高坐馬背之上的人行了一禮。
“西陉大營的兵?”他打量了她一眼。
“是。”
“何營?”
“步卒。”
“多大?”
“十四。”
她撒了個謊。
那些年暫無大的戰事,朝廷為繁衍人口之計,有官府不得征召未滿十四男丁入伍的條文。但在民間的許多貧寒人家裏,或為吃飯,或為求功,還是會有小于這個年紀的男丁投身入伍,軍營裏若是查出,通常也就睜只眼閉只眼地放過。
她那時的個頭,站直了,也堪堪只及他胯下那匹白色駿馬的馬背。她見他似又瞥了一眼她的身量,顯然,不信她關于年齡的回答,卻也沒有再深究下去。
“知道靈丘嗎?”他問。
靈丘是戰國趙武靈王之墓,趙國第六代君王,胡服騎射,提缰挎弓,南滅長期得到強鄰支援的中山,粉碎了強鄰利用中山牽制趙國的意圖,北上則大破樓煩林胡,設無窮之門,一時英雄無二。惜家事卻優柔寡斷,釀成內禍,最後竟以主父身份,壯年被兒子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死後也不能入王陵,被遠遠地獨自葬在了這片昔日他曾縱馬馳騁過的邊地,引後來的無數文人墨客憑吊,幽思懷古,悲慨不已。
姜含元點頭,指東北方向,“有條近道,路難走些,但騎馬一日可到。”
少年安樂王順着她的所指,遙遙眺望了片刻遠處夕陽裏的靈丘方向。
“你替我帶路!”
他回過頭,說道。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