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給我把鞋子穿上(第一卷完…
城外,一條小河自城而出,蜿蜒向南流去。沿河楊柳成行,三三倆倆的行人駐足其間,悠閑游蕩。
張良沿着小河邊,向前走着。夕陽映照在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
枯黃的落葉,時而在頭上飄落。樹林間,麻雀不時俯沖下來,又旋即直飛樹梢。
眼前,一座圯橋橫亘在河上。
張良緩步上了橋頭,停了下來,倚在欄杆邊,極目遠望,觀賞着四周風景。
“小子,你擋着我的路了。”
耳邊傳來一句蒼老的聲音。
張良回頭一看,見一穿褐色粗布短衣的白發老者,正站在自己身後,對他說道。
張良四下看了看,自己立在橋邊護欄處,明明旁邊可以通過,老者卻偏偏在他身後嚷道,似乎只有他站立的地方可通行。
張良覺得這老者好生無理,剛想說:“你走旁邊,不可以嗎?”
轉念一想,無非就是挪動一下身體而已,簡單的事,何必多口舌呢。
于是,張良向旁邊挪動了一下,讓出自己站立的位置,等着老者穿行,再站回那裏倚靠。
老者見張良讓出了那個位置,徑直走過去,如同張良剛才的動作一樣,倚靠在那裏,也似張良一般,看着遠處的景色。
張良見老者如此,不僅瞠目結舌,這、這分明是無理之舉。
張良剛想發作,轉念又一想:算了,很小的一件事情,不值得為小事情動怒。
張良于是換到老者身後不遠的位置,不滿地看了老者一眼,不做理會,繼續欣賞落日下的景色。
Advertisement
那個老者,一翩腿,将一條腿搭在欄杆上,小腿悠蕩着,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
張良見狀,為老者的不拘小節喟嘆:真是為老者不尊,這把年紀竟做出小兒之舉。
心裏想着,張良不屑于多看,将頭扭向另一個方向,以便不使那老者出現在自己的視野裏,破壞了風景構圖。
這時,幾米開外的老者又說話了:“小子,去,把鞋子給我拾上來。”
在确認了老者在和自己說話後,張良驚愕致極。
原來,老者那條搭在欄杆上悠蕩的腿,不知怎地,将腳上的鞋掉到橋下去了,不偏不倚,正在水邊,再偏一點,就掉進水裏,被水沖走了。
張良氣不打一處來,心想:你自己為老不尊,悠蕩腿,把鞋掉下去了,憑什麽我給你去撿,而且還叫我‘小子’,太嚣張太猖狂了。
趁着酒勁,張良想上去給他一頓老拳,轉念一想:對方年紀那麽大,争執起來面上也不好看,何況,打老人,智者所不為也。
但要自己下去撿那只臭鞋,張良心裏委實不願意。
他轉過頭,看着老者。
老者臉上一副理所應當,頗為自得的表情。
張良心裏阿Q起來:奶奶的,就當給孫子撿一次鞋。
阿Q完畢,張良左右看了看,見沒人在意,轉身下橋,去水邊拾起那只他認為很臭的鞋來。
至于是否很臭,張良不想聞,也不願去體會那股想象中帶着酸味的臭氣,更舍不得吐出來剛吃到胃裏的美酒和美食。
回到橋上,張良剛想把鞋子遞給那褐衣白發老者,只聽那老者以命令的口吻說道:
“給我把鞋子穿上。”
“什麽?”張良以為自己聽錯了,反問道。
“我讓你把鞋給我穿上。”褐衣白發老者繼續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命令道。
這,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張良的心裏,一把業火已經燒起來了。
但張良沒有發作,張良是什麽人,受過系統的貴族式教育,深谙為人之道。
他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也知道,尊老是年輕人必備的美德。
何況,既然自己已經忍氣吞聲地下橋将鞋子取上來了,好人幹嘛不做到底,就像給自己家的老人穿鞋一樣,給他穿上又何妨呢?
想到此,張良笑了笑,努力将心中的業火熄掉,走到老者身邊,像在家孝敬長輩那樣,直着身子,屈膝恭恭敬敬地給老者将鞋子穿上。
老者伸着腳穿上了鞋,動了動腳趾頭,似乎在體驗穿上鞋子的感覺。
看張良低眉順目的樣子,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搬回欄杆上的那條腿,一言不發,看也不看張良一眼,徑自咯咯笑出聲地離開了。
張良站在原地,滿腔的郁悶。
這是什麽事兒呢,憑欄看風景,好端端的沒招誰惹誰,冒出個老頭,讓自己給他拾破鞋穿破鞋,臨了,連句天底下最廉價的‘謝謝’都沒有,這、這是什麽事兒啊。
好在自己有足夠的定力和耐心,否則,換另一個人,早就大耳刮子抽過去了。這真是,人在橋上坐,事從身邊來。
更奇怪的是這個老頭,無緣無故放什麽腳在橋上,還故意把鞋弄到橋下,又命令我給他撿鞋穿鞋,他到底是幾個意思啊?
張良正在橋邊上狐疑瞎猜,那走出一裏多地的褐衣白發老者,轉回身,又向着他走來。
他又回來了。
張良看着那老者向他走來,心裏揣摩着“這老家夥還要幹什麽”時,老者已經在他面前站定,開口說道:
“你這後生,似是可教之材。五天後,天亮時在此等我。”
張良滿腹的狐疑,不明就裏,但出于對老者剛才這一系列的舉動的好奇,他決定幹脆陪老者玩玩,看他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于是,張良繼續拿出謙恭的态度,對老者行了一個跪禮應道:“喏。”
看着老者遠去的背影,張良搖了搖頭,苦笑了一下,向着倉氏莊園的方向走去。
思慮了幾天,張良糾結着要不要赴約,擔心老者是在戲弄他。
轉念一想,即使戲弄又何妨,大不了起個早,那個老者看似不凡,有仙風道骨貌,何不看看去呢。
五天後,天剛蒙蒙亮,張良便如約來到了橋上。
遠遠地,隐約就看見老者的身影。
張良走近一看,果然是那個老者。
依然是褐色粗布短衣,兩道白眉劍豎,怪道:
“和老人相約,竟然來得這麽晚,這是尊老的禮節嗎?回去吧,快回去,五天後,還是這裏,天亮時再來。”
五天過去了,這次張良吸取了教訓,公雞剛打鳴,就爬起來趕到橋上。
但老者又在那裏等候了,老者怒道:“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五天以後再來見我。”
五天後,張良覺也不敢睡了,挨到夜半時分,早早便到了橋上。
過了一會兒,老者翩然而至。
見張良已在,笑道:“這還差不多,像個成事的樣子。”
說着,老者伸手從懷裏取出兩部書來,道:
“讀了此書,可做帝王師。十年後天下将大變,你将輔佐一代明君,奪取天下。而後再十年,可來寧北山尋我,随我一起游。”說着便不見了蹤影。
張良等到天透亮,将書打開一看,方知是《太公兵法》和《素書》,心裏才明白,自己遇到了仙人。
不遠處的暗影裏,恢複原貌的赤松子,看着橋上的張良,手撚着胡須對着陽武的方向笑道:
“陳平,你的搭檔業已選好,後面就看你們的了。”
(第一卷完)
【作者題外話】:本書的第一卷《蟄伏鄉裏》到此結束了,很多讀者大大,可能認為節奏偏慢,很多都是日常。但,陳平在這些日常裏,通過乳脂改善生活、追女娶妻、社宰分肉、周旋肆師、智鬥石澗等等細節,展現了他不一樣的智慧和謀略,為下一步出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的第二卷《出山》,将圍繞着秦軍滅魏,輔助魏王及公孫敖,如何守衛大梁城,如何帶領褚布與秦軍展開游擊戰,襲擾戰,幫助魏王改革軍制,以弱勝強,以及被魏王身邊人進讒言,功虧一篑......,欲知後事如何,且看八十章以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