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誰說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大梁城外,圍城第三日。
秦軍的中軍大帳內,王贲一邊與諸将商議明日攻城方略,一邊等候着信使的回音。
按照慣例,王贲已向城內派去了信使,給魏王帶去了勸降書,大意無非是:
本将軍承秦王之命,奉辭伐罪。旌麾所指,所向披靡。今統銳士五十萬,上将百員,欲并大梁,與魏結好。抗拒無益,不若審時度勢,舉國而降,不失全宗廟保性命。幸勿觀望,速賜回音。
雖然,王贲不指望魏王僅靠一封勸降書就能放下武器,但畢竟是開戰前必要的程序,也就是俗話說的,師出有名,先禮後兵是也。
王贲在等着信使回來,彙報一下魏王的态度,看看例行走的這個程序,有什麽效果。
借着這個時間,王贲正彙集衆将,對着輿圖安排明日的攻城計劃:
“明日是試探性進攻,目的是了解大梁城防的基本情況、兵力配備、武器使用和城防的弱點所在,為我們下一步強攻,做準備。即使如此,也要布置周密,安排仔細,攻出氣勢來。”
“你們看,大梁西城、東城各有兩道陸門,兩道水門,北城、南城各有三道陸門。除了東門外,各城以城門為進攻重點,攻城車、沖車集中在這裏。其餘兵力,沿城一字排開,梯次配備。”
“各城注意,第一輪打擊是遠程攻擊。抛石車,按規格大小,運抵到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範圍內架設,見黃旗升起,即開始攻擊,在步卒開始登城前,不得停息。”
“第二輪遠程攻擊,是火攻。強弩隊跟進,瞄準城樓和城牆後,齊射浸透火油點燃的弩箭,實行火力覆蓋。使敵城牆和城內民房起火,造成敵軍混亂。”
“遠程攻擊開始後,前軍步卒列陣開始推進。每五千為一個攻擊梯隊,呈戰鬥隊形,齊頭推進,将兵力分為五排。”
“第一排,一千重甲盾手,持長盾組成盾牆,持劍靠前,直到城下,掩護強弓手攢射和步卒沖鋒,非命令,不得退卻。”
“第二排,強弓手一千,排開箭陣齊射;第三排、第四排弩箭手各一千,與前排強弓手輪替攢射。這三排弓弩手,一律配備闊刃短劍,便于架雲梯攻城沖殺。”
“第五排,輕卒一千,持戈戟、短劍,待弓弩羽箭壓制城頭弓箭後,過護城河,架雲梯登城。”
“第一梯隊共十陣,攻擊受挫後,第二梯隊緊接着跟上,依舊按照五排順序攻擊。”
“步卒開始攻擊後,城門沖鋒梯隊就要及時跟上。每城配憤辒、修橹各五輛,每輛後面各配備步卒一百,利用掩護,接近城下,配合雲梯攻城。”
“沖車每個城門一輛,用一百長盾手,四周形成盾陣,配備二百強弩手,一百步卒,對準城門猛攻。”
衆将紛紛點頭,熟記。不時交頭接耳,讨論一番。
大家正在商議,營門外,兩名王贲派進城內的信使随從,踉踉跄跄、驚慌失措的跑了回來:
“報”
聲音裏,幾絲顫抖,似乎蘊含着緊急并值得驚慌之事。
随從闖進大帳,跪地報告:“禀将軍,我們一同去的信使,被魏王殺了。”
“什麽?”王贲猛然立起。
随從繼續說道:“禀将軍,我們随信使進了城,到王宮前,書投進去後,不一刻,魏王就傳令,殺了信使,還各給我們二十軍杖,趕出城外。信使的人頭,現在就挂在城牆之上。”
王贲聽罷,揮了揮手讓人帶兩個随從,下去将養去了。
王贲少年老成,他不會當着衆多部下面前,顯得驚慌失措。
衆将一時面面相觑。
也難怪衆将們吃驚,兩國相争不斬來使,一直是國際慣例。特別是強勢秦國的使臣,在這十幾年來,往來各諸侯國,因為秦國的強大,待遇都非常高,也就是所說的牛逼的很,而魏國竟然敢斬秦國使臣?
王贲在中軍大帳內來回踱着步,良久,方恨道:
“可惡的魏王,自古以來,‘兩軍相争不斬來使’,這分明是不把我們大秦放在眼裏,做好頑抗到底的打算,那就讓你嘗嘗我大秦銳士的厲害。”
王贲環顧了一下諸将,斬釘截鐵地命道:“明早五更造飯,天亮開拔城下,按剛才布置的計劃,攻城。”
“喏。”衆将齊聲應道。
-------------------------------------
天剛破曉,淅淅瀝瀝下了幾天的雨,知趣地停了下來。天邊露出魚肚白。
老天似乎也好奇,想看看經過幾日排兵布陣後的秦魏兩軍,今天到底會展開怎樣的厮殺。
昨日,當魏王命人将斬殺的秦軍信使頭顱,高懸在城門外時,城裏城外的将士,連同普通百姓,都明白了魏王的決心:
誓死抵抗到底,決不妥協,決不投降。
魏王假的性格脾氣,與其先祖如出一轍,也是硬漢一條。
這一舉動,甚至比任何戰前動員和思想工作,都來得更直接。那就是:來吧,廢話少說,真刀真槍的幹就完了。
城內的人,同仇敵忾,城外的将士,熱血贲張,一切只等天亮。
雖然有心理準備,當天光放亮,看到城外的秦軍時,城牆上的魏軍,尤其是未經戰陣的士卒,還是大吃一驚。
只見,城外,從城下綿延到山崗,鋪天蓋地,黑壓壓的一片,盡是士氣高昂、盔甲鮮明、刀槍如林的秦軍兵馬。
可謂是:将軍兵馬出關城,劍戟牙旗照夜空;十萬貔貅刀槍列,一聲雞犬塞外鳴。
秦軍號角吹起,咚咚的戰鼓敲響,各種攻城車輛徐徐推進,步卒盾戟齊舉,張弓搭箭,踏着整齊的步伐,隆隆向城下開進。
臨到城下,看得真切,秦軍步卒五人一縱列,二十人一排,十個陣列,像是受閱部隊一般整齊。
第一排,重甲盾手,一手持劍,一手舉一人多高的長盾在身前。
第二排,強弓手,挽五尺長弓,搭箭在弦。
第三排、第四排,弩箭手,齊齊架起弓弩,搭上弩箭。
第五排,戈戟齊舉,劍刃閃着寒光。
待布卒行進到距城二百步左右距離,後面的牛角號和鼓聲停止了。
戰車上,黃色令旗升起。
遠程進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