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魯公祠
剛剛吃過早飯,門口就有人在喊:“阿明,阿明!”
魯昌軒聽了眉頭皺了皺,對魯榮明:“三伯伯來叫你了,記住,以後不能自自話自作主張,你現在的主要事情就是讀好聖人書,知道吧?”看到兒子雖然點着頭但眼睛不時瞄向外面,知道兒子的心早已飛到外面去了,不由嘆了口氣:“去吧,你要記住,到了城裏可不能讓三伯伯買東買西的,曉得伐?”魯榮明的頭點得象小雞啄米,巴望阿爸快點完,他就可以快點出去了。
“阿哥去哪裏?我也要去!”正在喝粥的一個五歲左右的小姑娘立刻叫起來。這是魯榮明的大妹子魯月娟,長得清秀可愛乖巧活潑,一雙大眼睛烏溜溜的似乎會話。此刻她筷子含在嘴裏一雙眼睛盯着阿哥,似乎只要阿哥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她能不能去城裏玩。
“阿明啊,要不,你就帶小月一起去吧,反正有三伯伯在,應該沒問題的。”魯昌軒的女人周氏挺着粗粗的身子,一手端着一小碗粥,一手抱着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
“好啊,我可以去城裏白相了!”魯月娟歡呼起來,馬上埋頭快速地扒拉着碗裏所剩不多的粥。
魯榮明的頭立刻痛起來,帶着這麽一個小丫頭去城裏,一會兒要尿尿了,一會口渴要喝水了,再不,就是走不動了撒賴皮還要他背,他怎麽受得了啊?
他擡頭用求救的目光望着阿爸,平時他那麽害怕的父親,現在看上去怎麽那麽可愛可親呢?他希望阿爸能把臉再板一點,聲音再大一點,樣子再兇一點地對大妹妹:“不行!”
“不行。”阿爸果然這樣,但是眼睛并沒有看着魯榮明,語氣也沒有那麽兇,“三阿哥帶了阿明一個人還好,至少他能自己走路,要是再帶上她,走到半路走不動了還要背,那還不把三阿哥累壞啊?”
“嗯,我不要三伯伯背,我自己能走。”魯月娟嘴裏含着一口粥,含糊不清急急道,幾粒粥也噴到了醬瓜碗裏。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魯太太懷裏的小女孩也口齒不清地嚷起來。小小女孩是魯榮明的小妹妹,叫魯華娟。
“好,等我們小華長大了也去城裏玩,好不好?”周氏柔聲哄着小女兒,把她放到桌子邊的一張高凳上,将手裏的糖粥碗放到小女孩面前,用調羹舀起點粥來放到自己嘴邊試了試溫度,然後喂給小女兒吃,邊喂邊對眼圈發紅快要哭出來的大女兒:“好啦好啦,阿爸得對,城裏路太遠你肯定走不動的,上次帶你去鎮稍頭看爹爹(爺爺)你都要讓我背呢。還是長大一點再去吧。”
聽姆媽這麽一,魯月娟盈在眼眶裏的淚水終于忍不住流了出來,嘴一扁就哇地哭了。
“你看看你看看,都是你一句話引出來的!”魯昌軒不悅地瞪了周氏一眼,把手裏的空碗重重往桌上一頓,“不許哭!再哭就打屁股了!”
“好啦好啦,別哭了,以後讓阿哥帶你去,阿哥,是不是?”周氏忙把大女兒拉到身邊,幫她擦着淚水,哄着。
“嗯,以後我一定帶你去。”魯榮明忙忙點頭保證。
魯月娟立刻收了哭聲,改為小聲抽泣。
Advertisement
“快去吧,三伯伯肯定等急了。”周氏對兒子。
魯昌軒也站起來:“我也要走了,今朝米行裏事情很多,去晚了怕東家講閑話。”又,“你身子重,家裏的衛生就不要搞了,等歇姚家嫂子會來,讓她來做好了。今朝夜裏我就不回來了。”
姚家嫂子是魯昌軒在春上女人懷孕後雇的傭人,也是趙家鎮上的人,早來晚歸,吃東家一餐中飯,晚上回自己家裏睡。
“嗯,曉得了,你路上也小心。”周氏一邊喂着小女兒一邊囑咐道。
魯榮明蹦蹦跳跳到門口,看到他,魯昌林埋怨道:“怎麽出來這麽遲?是不是困懶覺了?”
“沒有沒有,我卯時一到就起來寫字了。”魯榮明急忙申辯。
“嗯,這麽用功啊,阿明真的懂事了知道用功了。”三伯伯贊賞地摸摸了摸魯榮明的腦袋:“快走吧,今天西北風很緊,看起來今天好象要下雪。”
“三阿哥等等,我們一起走吧。”魯昌軒在後面喊道。
“哦,老四昨夜回來了?”魯昌林詫異地問道。平時大家都各忙各的,老兄弟們難得碰頭,他知道這個兄弟在魯啓公的米行裏做帳房先生做得很賣力,平時不大回家的,所以他剛才沒有進屋,怕兄弟不在家,他這個大伯貿然進弟媳婦的屋裏不大好。
“嗯,回來送點葷菜,今夜送竈用。”魯昌軒淡淡地。
“那你今朝夜裏還回來送竈麽?”魯昌林問。
“不,今朝夜裏不回來了,快過年了,米行裏事情多得不得了,抽不出身回來,要到小年夜才能回家呢。”
老兄弟兩個邊聊邊走,腳頭很快,把個魯榮明扔在了後面。
可憐魯榮明人小腿短,大人跨一步他要跨兩步,那樣子就和小跑差不多,但是魯榮明心裏還是很快樂,興沖沖地跑在後面。
天氣陰沉沉的,出了鎮子,西北風沒有了阻礙,呼嘯着肆無忌禪地直往人臉上撲來,把魯榮明的臉吹得幾乎麻木了。他低頭頂着風小跑步前行。路上有水的地方積了冰,看上去不是很厚,亮亮的很是誘人,他很想去踩踩感覺一下,但又怕弄濕鞋被阿爸罵,只好繞着冰走。
這樣的天氣已持續好幾天了,聽姆媽,冬天久陰必有雪,這種天氣是在積蓄雪雲,雪雲一厚雪就落下來了,陰得越久雪就下得越長。魯榮明就希望雪下得越大越久越好,那時,他就可以和三伯伯家的幾個姐姐一起滾雪球堆雪人了。
“三阿哥,等歇你帶阿明到東門頭魯公祠裏轉轉,現在那裏雖然破敗不堪,但老祖宗的地方是不能忘的。”魯昌軒囑咐魯昌林道。
“嗯,曉得了。”魯昌林答應着,又幽幽嘆了口氣:“想當年,我們魯家在雁城也算是響當當的人家,但現在只有魯啓公那一支出挑(傑出)點,其它分支都幾乎湮沒了。”
“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過不管怎樣,我們都是魯公的後人,這祠堂是雁城人為紀念先祖而建的,作為子孫不能不記住它。對了,聽東家要重新修建祠堂呢。”魯昌軒着,眼裏閃着異樣的亮光。
其實這魯啓公從輩份上算起來是他們的遠房伯伯,但他不管人前人後一直習慣叫魯啓公為東家而從未直呼其名或是喚他伯伯,這倒底是出于什麽原委連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哦,真的?”魯昌林很是意外地問道。
魯昌軒兄弟的魯公祠在雁城離東城門不遠的一個祠堂,在慈惠寺北側約一百米,明萬歷十六年由民間捐資所建。
萬歷十三年秋一直到十四年春,南方連續大半年沒有下雨,田裏春糧顆粒無收,市面上一鬥米賣到一千文錢,是平時的十倍,老百姓吃完糠秕豆餅吃菱藻,吃完菱藻吃草葉、葛蕨、竹米和各種樹皮,連樹皮也沒得吃了時就只能掘食“觀音粉”了。這“觀音土”是一種白色土質,細細的粉狀,用水拌了有些粘,進口略甜,很好進口,但不能多食,也不能單吃,要伴着米面粉吃得多了,即會肚子漲大如鼓拉不出大便來,直至将人憋脹致死。所以不到最後關頭,人是不會吃這東西的。這觀音土也怪,偏是春荒夏荒才會出現,一到秋收,土質變紅,即不能食,所以民間稱之為救命的觀音土。此是題外話。
當時官府對災民雖也有漕米改折、截留漕糧、行平籴法、煮粥赈饑、轉運米糧等多種救濟措施,但是江南地域廣大,人口密集,加上朝廷各級官員昏潰**層層貪墨,最後撥到災民手裏的赈災米糧十成裏不到三成,因此,一時餓殍遍野到處可聞哭聲,饑民煮食子女、鬻妻女、流亡、行搶、殺人等等事件随處可現。
當年,魯家先祖魯學道正是雁城縣令,這位縣令倒是位悲天憫人的好官,看到轄區內百姓度日如此艱難,就冒着抗稅不交的罪名打開縣倉,放糧赈災,并奔走聯絡城裏富紳捐錢捐糧,幫助百姓渡過了春荒和夏荒,所以這一年,周圍諸縣都有食人事件唯雁城沒有。
當年年底,魯學道因交不出稅糧獲罪入獄,次年,病死于獄中。萬歷十六年,為感謝救百姓于倒懸之中的魯學道,雁城百姓自動捐資在慈惠祠為魯學道修建了一坐祠堂紀念他。
這魯公祠堂因為是由鄉人捐資建造而成的,規模并不大,因此也不同于其它的家廟,只有一進三間屋,正中供了魯學道的塑像,塑像前祭臺上供有香火,兩側廂房裏有桌椅,供祭祀的人落腳休息。明朝時這祠裏香火很旺,從明未至清經歷數度戰亂,魯公祠幾度被毀,又幾度被魯家後人在原址上修複,但畢竟年代久遠,至今已久未修茸破敗得很了,然這裏見證了魯家的興盛,凡魯家後人對這祠堂都十分看重。聽魯啓公已有計劃重建此祠,所以魯昌軒才有剛才那麽一。
魯榮明似懂非懂地聽着阿爸和三伯伯的話,此時他一點也不冷了,兩只腳熱乎乎全身暖哄哄的,背上似乎還有出汗的跡象,只是兩條腿卻酸痛得要命,但他沒有作聲,仍然跟着阿爸和三伯伯一步不拉地走着。
此時,前方已能望見雁城的北城門了。
同類推薦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靂皇後
師父居心叵測,讓他身敗名裂;師兄騙她感情,讓他死無全屍;
小師妹給她設下生死陷阱,就讓她生不如死!彈藥師借屍還魂,辱她者,她必辱之,害她者,她必千萬回報!
還有他,欲借她力、謀她身、奪她心,她偏要拆他臺、踹他小弟、戳他心肝脾肺腎!
什麽,要姐做皇後?行,領着千軍萬馬過了霹靂火雷陣先!
包子已死,天才重生。行走間,石榴裙下屍橫遍野!談笑中,舌燦蓮花怎敵得過步步血蓮!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拍賣盛宴上,擁有絕佳體質的少女被開出天價,人人哄搶。
陡然間,金色牢籠中的少女睜開眼,寒芒四射,懦弱不再。
她一朝穿越為神醫府人人欺淩的廢柴三小姐。
經脈俱廢,不能修煉?怕什麽,她是絕世神醫,這點傷根本不放在眼裏。
爹不疼,娘不愛,人人算計?哼,她有空間在手,靈寵無敵,小小納蘭府翻手可滅!
容顏醜陋,沒人要?眨眼恢複傾世容顏
且看她一路破除萬難,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