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徐家
宋禮這段時間東奔西走,一直都在為重開運河的工程進行實地勘察,沿岸大族其實沒有刻意的接觸跟了解。
畢竟遷都這麽大的事情,也不是他一個人在忙。
如沈竊藍等錦衣衛,被永樂帝撒來山東,可不是吃幹飯的。
那才是負責監察跟勾心鬥角的正主,而他則是将疏浚運河這件事情做好才是本分。
不過對于濟寧鄒府還是很有印象的,主要是作為運河在山東這段唯二的大族,鄒府跟聞家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聞家是巴不得朝宋禮跟前湊,鄒府卻是掐着宋禮進入山東的時候,說是家主要親自下鄉去視察秋收,只在宋禮到濟寧後,着人意意思思的送了點東西,連請帖都沒給一張。
這種反應任誰都覺得反常,且不說遷都是永樂帝的意思,鄒府一個富戶壓根就沒有反對的資格;就說利弊,鄒府追溯祖上,正是靠着運河發展起來的。
自從前朝末年,連年的戰亂讓官府無暇疏浚運河,會通河這一段壅塞之後,鄒府不說倒退,至少也是停滞。
這是跟他們家族前途息息相關的切身利益,按說鄒府對于重開運河應該比誰都積極才是,怎麽還要躲着負責疏浚運河的宋禮?
宋禮思來想去,覺得最可能的情況大概是兩個:第一是鄒府其實跟皇帝身邊的勢力有聯系,所以不想跟自己再産生了瓜葛;第二則是鄒府怕做冤大頭。
畢竟朝中反對遷都、反對重開運河的那些人,最理直氣壯的理由之一就是:國朝初定,哪怕加上不被永樂帝承認的建文帝,也才位傳三代,如今的北面尚不太平,永樂帝自己兀自在親征呢,天下既未到鼎盛,國庫也是疲憊不堪,而遷都跟重開運河所需要的費用都不是小數目,這會兒北方戰争未平,國家就要上這樣的大項目,這不是勞民傷財是什麽?
一個不好,國庫崩潰,說不得才平定了沒幾天的中原,又要生亂。
固然永樂帝強硬的壓下了這樣的勸谏,卻也在私下裏叮囑宋禮等人,主持正事之餘,也別放過能給國庫減輕壓力的機會。
比如說,讓運河沿岸會因為運河重開而獲利的人家出點血?
要是第一種情況,宋禮覺得還是情有可原;要是第二種的話,宋禮就冷笑了:既想占朝廷重開運河的便宜,又想一毛不拔,天底下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
尤其當今在位的永樂帝,繼承了太祖皇帝一言不合剝皮填草的狠辣,靖難之役之後,多少忠誠于建文帝的臣子,自己身首異處不說,女眷一律被打發去了腌臜之地。可憐高門貴婦,望族閨秀,淪入煙花不說,有不甘忍受或者不堪折磨身死的,甚至連屍首都被拖去喂了狗。
這樣的主兒,忤逆他真的是嫌命長了。
宋禮這麽想着,遂将這一家子的情報扔到角落裏,不複關注。
畢竟他既沒有跟錦衣衛或者內廷搶人的想法,也不打算跟個昏了頭的家族語重心長。
如今聽徐景鴛說了鄒府下個月要給老夫人做壽,還給定國公家小姐發了帖子的事情,臉色頓沉,卻是懷疑鄒府當初之所以避着自己,乃是看不上自己這個尚書,卻打定主意要去攀附徐家呢!
徐家是永樂帝發妻徐皇後的娘家,不過他們顯赫卻不是靠着出了皇後,反倒是徐皇後,乃是靠着生在這麽個開國功臣家裏,才得到嫁給還是燕王的永樂帝的機會。
雖然永樂五年的時候,徐皇後以及皇後的大弟徐輝祖相繼去世,然而徐家如今依舊有着一門兩國公的殊榮,二房的徐膺緒沒有爵位,卻也有着世襲指揮使的恩典。
徐景鴛就是徐家兩國公中定國公府的嫡出小姐,雖然是女流,但在永樂帝跟前卻很有幾分體面。
這是因為她父親徐增壽的緣故。
徐增壽是中山王徐達的幼子、徐皇後最小的弟弟,還是庶出,原本是不會得到封爵,更遑論是國公這樣的封賞的。卻是當初靖難之役才出現苗頭的時候,建文帝懷疑還是燕王的永樂帝造反,曾因此向徐增壽詢問,徐增壽斬釘截鐵的說這都是沒影子的事情,之後又悄悄跟永樂帝密告應天府的部署,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給姐夫幫忙。
只是這些舉動到底被建文帝發現了,永樂帝兵臨城下的時候,專門将徐增壽拉到跟前質問,徐增壽不能回答,于是被殺。
永樂帝本來跟徐皇後感情深厚,對幾個舅子都很寬容。就是大舅子徐輝祖,一心一意幫着建文帝對付他,哪怕他打進應天府了也還态度桀骜,他也就是奪爵,在徐輝祖去後,更是讓徐輝祖之子徐欽承了魏國公之位,到底還是當內侄看的。
這麽個可着勁兒給他拉偏架的小舅子,就更心疼更愧疚了。
聞訊之後非但撫屍大哭,跟腳封了武陽侯,給了“忠湣”的谥號,不久又覺得還不足以彌補,進了定國公。
徐增壽死的時候才二十八歲,膝下兒女既不多,年歲也都幼小,知道噩耗後,嫡長子徐景昌跟嫡女徐景鴛除了哭也不知道其他了。
那時候徐皇後還在,對兄妹倆就是百般憐愛,甚至還接到宮裏小住過幾日。兄妹倆進了宮也難以纾解失怙的痛楚,整日裏凄凄慘慘戚戚,永樂帝看着自覺虧欠,在諸子侄裏,對他們格外的優容寵愛。
哪怕徐皇後沒了,永樂帝迄今也還是這個态度。
可以說,徐景鴛雖然沒有公主之封,然而出入宮闱無忌,驕行衆人之處,跟公主也差別不大了。
不然這時候尋常女子抛頭露面都要為人議論,她一個大家閨秀,就因為一點口角,就帶着人從應天府一路跑到山東,可謂千裏迢迢……這哪裏是普通貴族女子,尤其是沒出閣的少女能有的能耐跟膽子?
鄒府要是能夠攀附上她,有了定國公府做靠山,倒也确實不必理會宋禮。
這些道理宋禮都明白,但心裏多少有點不舒服,此刻就冷冰冰的表示,徐景鴛想去鄒府赴宴,那就自己去好了,他可以幫忙派些人保護什麽的。
至于自己的女兒宋稼娘麽,就不勞她操心了。
宋稼娘是絕對不會去鄒府的!
徐景鴛鐵了心要管這閑事,哪裏肯聽?
當下就說:“本小姐孤零零的一個人去鄒府像話嗎?我偏要稼娘陪着!”
宋禮耐着性.子,說道:“徐小姐,您随從如雲,怎麽會是孤零零的去鄒府?何況您要是覺得這麽去鄒府不好,您也可以不去!”
他自忖是兩朝老臣,在永樂帝跟前也是有幾分體面的,再看徐家的面子,到底有些厭煩徐景鴛摻合自己女兒的姻緣,忍不住又不軟不硬的加了一句,“何況稼娘雖然身份不如小姐尊貴,到底也是本官愛女,又不是小姐的下仆,小姐似乎沒有資格讓稼娘處處跟在您後面吧?”
“本小姐就是不講理又怎麽樣?”宋禮是想跟徐景鴛講道理,讓徐景鴛認識到自己的蠻橫失禮之處的,無奈人家徐小姐不吃這套,聞言無所謂的一攤手,特別坦蕩的說道,“本小姐就是要讓稼娘陪着一塊兒去鄒府吃壽酒,你要是不願意,本小姐就先不回應天府了,就處處跟着你!你做什麽我都給你搗亂,看你這差使什麽時候能完成!”
宋禮臉色微沉,語帶要挾:“本官這會兒做的事情乃是陛下所托……”
“你一個兩朝臣子,連本小姐都擺不平,還有臉跟姑父告狀不成?!”徐景鴛絲毫不懼,還冷笑,“我倒要看看你禀告上去之後,姑父是怪你還是怪我?!”
“……”宋禮嘴角微微抽搐,他倒是有把握禀告上去之後,永樂帝肯定會訓斥定國公府,問題是,也就是訓斥了。
到底徐增壽為了永樂帝付出一條性命,年紀輕輕的沒了,撇下來孤兒寡母,永樂帝怎麽可能因為徐景鴛的一點孩子氣的胡鬧,就對定國公府當真做出什麽事情來?
要命的是,永樂帝不會拿定國公府怎麽樣,然而定國公府的這對兄妹……因為父親去的早,寡母膝下就這麽倆寶貝,連永樂帝跟已故的徐皇後都是寵愛為主,做遺孀的就越發的慣了,所以兄妹倆脾氣都不怎麽好,平日裏就沒少沒事找事。
這次要是結下來梁子,天知道這刁蠻大小姐會怎麽折騰宋家?
帝後都和顏悅色對待的晚輩,宋禮一個臣子自然是打不得罵不得,到時候總不能成天去找永樂帝告狀吧?
宋禮到底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不會輕易被情緒左右。
此刻雖然心中惱怒被個黃毛丫頭給要挾了,沉默片刻,到底選擇了退讓,“徐小姐一定要稼娘去鄒府的話也成,不過,你口口聲聲說是稼娘的好姐妹,甚至此番出遠門也是為了過來找稼娘……想必不會坑了稼娘吧?我坦白說一句,雖然宋家有跟沈家聯姻的打算,但事情一日沒敲定,有什麽只字片語洩露出去,日後有變故的話,吃虧的總歸還是稼娘!”
徐景鴛斜睨了他一眼,哼道:“我當然不會害了稼娘!倒是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親爹!哪有不幫着女兒,反倒勸着女兒使勁兒放任奸夫淫婦的?!”
宋禮臉色有點發黑:“小姐身份尊貴,這種污言穢語實在不該出自小姐之口!”
徐景鴛在宋稼娘跟前說了不好聽的話會自覺失口,因為不喜歡宋禮,聞言就只是冷笑了一聲,不予理睬。
宋禮見狀,瞳孔縮了縮,也懶得跟她繼續啰嗦,直接起身告辭了。
回去後堂,就叮囑了護衛:“出去找大夫抓點能讓人困倦卻無害的藥,等到了濟寧附近,便讓丫鬟悄悄摻到稼娘的吃食裏,總之叫她不能去參加鄒府那什麽壽宴就是。那徐小姐願意湊這熱鬧,就叫她一個人去吧!”
徐景鴛要胡鬧就胡鬧好了,反正別想扯他女兒下水。
雖然這位主兒獨自去了宴席上,也不是不能提到宋稼娘,但對于宋禮這樣的老狐貍來說,只要自己女兒沒出現在現場,有的是法子撇清幹系!
……宋禮這兒為鄒府的壽宴算計的時候,鄒府卻才傳開府裏要開宴的消息。
郗浮薇知道後是有點驚訝的,因為目前山東由于疏浚運河的事情,其他州府也還罷了,會通河經過的兖州府跟東昌府,說是暗流洶湧一點不為過。
這時候鄒府要開宴,這宴只怕是不簡單。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